新生儿需要做听力筛查吗?发现听力有问题需要做哪些检查?

宝宝听力筛查没通过怎么办?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目前我国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的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

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后72小时内就会在医院进行首次听力筛查,如果第一次听力筛查没通过,需要在出生42天进行第二次筛查。如果第二次筛查依然不通过,就要进行更全面的听力检测,以此来评估宝宝的听力是否真的存在问题。如果第一次筛查结果不正常,宝爸宝妈不必太过太焦虑,因为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比如新生宝宝的耳道被羊水或胎粪阻塞,环境噪音过大,宝宝不配合或检查人员因素导致的,都会影响筛查准确性。筛查只是筛查,不能作为准确的听力学评估。筛查结果一般也不会标注正常或异常,只是表达为阴性或阳性,通过或未通过等。所以首次听力筛查不通过,不要太担心,但是一定要重视之后的复查。

另外,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细心观察来了解宝宝听力情况。虽然宝宝不会对听到的声音作出主动反应,但是如果有声音刺激,他可能会下意识地出现反射活动,比如做出避开发出声音的物品、眨眼、身体抖动等动作。

关注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需要。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在婴儿出生后 48 小时至出院前进行。如果第一次筛查有未通过或者未进行,需在生后 42 天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的孩子需在生后 3 个月时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在胎儿期24周时宝宝的听力已经形成,可以听到母亲的各种说话声音,母亲心跳的声音和肠胃蠕动的声音,大一些的噪音胎儿也能听到,较强的噪音,会使胎儿躁动不安。同理,胎儿满6月后就可以开始做胎教了,给宝宝说说话、唱唱歌、听听音乐都可以。新生儿时期婴幼儿的听觉器官在出生时就已经基本成熟,但是由于它与大脑皮层的纤维联系是很少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发育才能达到成年人的听觉能力。婴儿出生后,因为耳内的羊水尚未清除干净,因而听觉不灵敏。出生一周左右,羊水干净后,宝宝的听觉就有显著改善。



听力筛查主要包括两种筛查方法:耳声发射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1. 耳声发射是指正常耳蜗在接受到外界的声刺激后会发出声音,这股声音经过听骨链、骨膜反过来传导到外耳道的现象。这种自发的声音可以通过仪器记录,从而评估耳蜗的功能。因为仪器需记录微小的声音,所以耳声发射检查会受到环境声音、外耳道状态、受试者配合程度的影响。对婴儿来说,在安静睡眠中进行这个检查更准确,可以避免孩子哭闹、吞咽等干扰实验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耳声发射仅仅能够评估耳蜗的功能,无法评估听神经的功能。不过,因为实验操作简便,普及度广,第一次听力筛查多为此项目。

2.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用仪器给予孩子声音刺激,然后通过贴在孩子头部皮肤的电极片记录孩子听觉神经活动时的生物电活动,从而评估听神经、脑干听神经核的功能情况。这个检查也是在孩子安静入睡时更好进行。检查不会受到外耳道情况的干扰,是诊断听力障碍的常规项目之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缺陷是,能反应高频听阈的障碍,但对低频听阈的障碍容易遗漏。耳声发射可以很好地筛查低频听阈的缺陷,所以将耳声发射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联合用于新生儿听力的筛查,可以全面掌握孩子的听力情况。




一定要做听力筛查的。出生3天耳声检查,通过了,以后就不需要再做,未通过的话,产后42天再做,通过后就不再做,未通过产后3个月再做,通过了就行了,如还未通过,则产后6个月再做一次,通过则行,不通过就要进一步检查,如ABR、ASSR检查等。




我个人认为新生儿刚出生是没必要做听力筛查(不准),可以在42天的时候再做。



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真是心酸的不得了,幸好结果是好的,宝宝出生后,我和宝宝都做了许多检测和术后恢复,因为觉得好多钱是不必要花的,所以我勾掉一个500元测耳聋基因的测试(家族里没有聋的,而且耳聋基因是隐性基因,宝宝耳聋的几率更小,就算是真的耳聋,宝宝这么小也没法干预治疗)。

结果宝宝出生三天测试听力全部不过关,给测试的护士还在那里自言自语,说很少有两项都不通过的,测了两遍都不行(原谅我的恶意揣测,谁也不能弥补我月子里天天害怕的心情,)。



老公回来跟我一说,当时就傻了,找人托关系想再去查一遍,结果人家说测了两遍都不行。也没必要再测,让我们做耳聋基因测试,因为心慌,什么都顾不得了,就赶紧交钱(当时说结果十多天就能出来,可等我们42天复查时才告诉)。

那几天担心的不行,眼泪哗哗的掉,我妈妈在旁边也眼圈红红的,跟我在那里想办法,想让我去更大的医院再去查查看。那几天我都要崩溃了,宝宝刚出生,如何忍受长途奔波,况且我在月子里,也不适合出远门。幸亏我老公坚持说宝宝肯定没事,这才打住。

我妈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让我再去给宝宝做测试,每天都说,她说一次我就哭一次,净往坏的地方想,心情可想而知。

结果42天复查的时候,却啥事没有。

新生儿测听力,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剖腹产耳朵里羊水没流干净,宝宝刚出生没适应在羊水以外的环境中听东西所以没有反应,或者宝宝发育晚等等,所以我建议最好42天的时候再去测听力,省得有问题时宝妈月子里担心,影响身体。



欢迎关注留言,如果小桐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记得点个赞再走呦!




我国每年新生的聋儿并不少,毫不夸张的以万为单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在于早期发现听力障碍。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有8296万残疾人,听力障碍2780万。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尤其是婴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此期间儿童如果发听力障碍,不仅会导致聋哑、言语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临床发现,通过常规体检或父母观察,小儿听力障碍多在2岁以后才被发现,错过了儿童语言快速发育的时期,延误了康复的最佳时机。

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并早期给予科学的听力干预及言语训练,最终使他们聋而不哑,回归主流社会,达到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的发生,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造福聋儿、造福社会的一件大事。

出生后头3个月的婴儿可以辨认发音节律6个月的婴儿对母亲的言语声有偏爱表现7个月的婴儿会发出具有规律性的音节;

9个月的婴儿已开始会叫爸爸妈妈, 为此把7~12个月的期间称为初始学语期 人类听觉系统的发育自降生后即开始,1岁以后,言语中枢逐渐发育,至2岁时已可迅速习得言语,7岁以前为最佳言语获得期。所以对于聋儿必须早期干预。如果没有进行听力筛查,一旦错过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结果就成了聋哑人。所以听力筛查是重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内容是畸变产物耳声发射(OAE),具有快速、无创、灵敏、客观等优点,所以现广泛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听力筛查。




宝宝一定要做听力筛查,必须滴!

听力筛查关系未来孩子语言发育和正常生活。

筛查分阶段:

初检–出生3天;(检测不通过,往下继续)

复检–30天或42天;(检测不通过,往下继续)

确诊–3月龄;(检测不通过,往下继续)

做专业诊断–6月龄。制定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3个月内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检查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确诊为听损伤的,需要明确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及时进行相应的初步医学干预和康复

6个月是进行更为专业的检测,制定治疗方案,为以后正常生活做准备。




每个宝宝都应该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后72小时内就会在医院进行首次听力筛查,如果第一次听力筛查没通过,需要在出生42天进行第二次筛查。如果第二次筛查依然不通过,就要进行更全面的听力检测,以此来评估宝宝的听力是否真的存在问题。




一定要做听力筛查的。出生3天耳声检查,通过了,以后就不需要再做,未通过的话,产后42天再做,通过后就不再做,未通过产后3个月再做,通过了就行了,如还未通过,则产后6个月再做一次,通过则行,不通过就要进一步检查,如ABR、ASSR检查等。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三天以内要进行听力筛查,如果没过也不要太过于担心了,新生儿初次筛查影响的因素很多,宝宝出生42天还要进行第二次筛查,,如果第二次还没通过,就要进行更全面检查了。




一定要做听力筛查的。出生3天耳声检查,通过了,以后就不需要再做,未通过的话,产后42天再做,通过后就不再做,未通过产后3个月再做,通过了就行了,如还未通过,则产后6个月再做一次,通过则行,不通过就要进一步检查,如ABR、ASSR检查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新生儿   听阈   听力   听神经   外耳道   耳蜗   脑干   羊水   听觉   产后   言语   障碍   声音   宝宝   发现   孩子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