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温低至零下100度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谢邀。

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了。看到这个题目的我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因为猎奇君在北方,现在外面已经是零下2.3℃的温度了,从屋里出去,每次都要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当然,寒冬还没来,等到寒冬,北方的气温难得见到零上的温度,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再次裹紧了被子。

那么,如果说世界气温降至-100℃会怎么样呢?我认为到那个时候,人类以及大多数的生物都将不复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00℃的威力。

-100℃是什么概念?

在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根据调查显示,南极极限气温是-89.6℃。这种温度下会产生什么后果呢?这个温度可以让坚硬的钢铁变成像常温下的玻璃一样脆,这是低温环境下,钢铁的一种物质转化,即由奥氏体转化为冲击韧性很低的马氏体。也就是说在这个温度环境下,只需要将钢铁从手中滑落到地面,坚硬的钢铁就碎成一地。

这种情况下,人类是无法生存的。从人类的分布上看,最耐寒的就是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人,他们居住在奥伊米亚康,这里被称为“世界上最冷的小镇”,根据资料显示,这个小镇最低温度曾经接近过-70℃,而且每年这里都有三个月的温度连续低于-40℃。但是,这里的人可以正常的生活,上学、工作,仅在温度低于-52℃时,这里的人才不出门。

但是,零下100摄氏度是现在人类生存极限的一倍左右,所以人类在这种温度下是无法生存的。不仅是人类,大部分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都会被冻死。而首先被冻死的就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生物,其次就是正常气温下的动物,然后是亚寒带和寒带的动物,最后才是深海中的生物。

-100℃就没有生物可以生存吗?

当然不是,因为生物存活的低温极限是-170℃。那么,哪些生物可以生存呢?

01 企鹅

企鹅常年生活在南极,而且经历过接近零下90摄氏度的气温。在极寒来临时,企鹅们会自发的抱团取暖,这正是它们能够在极端的天气下生存的主要原因。

但是,能在持续-100℃的气温下坚持多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认为它们最起码能够坚持1个月以上。因为,在企鹅繁殖的季节,正是南极最冷的时候,此时的雌性企鹅会在产卵后,冒着严寒去到海边觅食,而这一去就是几个月。期间,雄企鹅会在完全不进食的情况下,喂养后代,直到雌企鹅归来。所以,温度降至-100℃最多会加快企鹅的能量消耗,而不会直接将它们冻死。

02 细菌

我们上面说过,生物的存活低温极限是-170摄氏度,而能够达到低温极限还能存活的生物就是细菌了。虽然高温对细菌极具杀伤力,但是低温对大多数的细菌都没有太大的作用,比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伤寒杆菌等,这些细菌均能在-170℃一下的环境中生存。也就是说,-100摄氏度时,对它们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因此,不要企图将细菌冻死,因为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抗冻。

03 水熊虫

许多小伙伴可能对水熊虫有些陌生。但是它有着让人羡慕的“超能力”,那就是隐生能力。从分布上看,水熊虫可以说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它的体型非常的小,仅有1毫米左右,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它的形态。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水熊虫可以在各种极端的环境下生存,比如极寒、无水、无氧等情况下,甚至它能在真空以及放射性射线下存活下来。当水熊虫遇到这种极端环境时,它会自动将自己的身体内部的水分排出,然后蜷缩起来,进入隐生的状态下。一旦环境恢复,它会再次“复活”。

(水熊虫)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生物外,生长在南极的一些苔藓植物也是能够生存的。

总结

-100℃确实有很强的杀伤力,这种极端的温度下,能够杀死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无法存活。细菌、企鹅、水熊虫以及南极的植物就能在这种温度下生存下来。当然,人作为地球的“主宰者”有着诸多的取暖工具,比如煤炭、燃油,而且人类居住的房子本身就能够抵御严寒,所以短时间内,人类不会立即被冻死。但是,时间久了,没有食物的人类终将会在这极端的温度下灭绝。




一切生命进入长眠期。




当气温下降零下100℃,天地万物,都会冻成冰雕

  • 人类和动植物,都会被冻死,地球会变成个冰球,有的人会说,人可以穿棉衣升火御寒,你想过没有,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都冻死了,你做衣服的鹅绒从哪里来?衣服里的里的棉花从哪里来?还有你升火的木材从哪里来?地球要是零下100℃了,地都冻住了,机械跟本就挖不动煤和石油了,机械也会被冻住,不能正常运转了

看过一个俄罗斯冬天的视频,零下50℃,连汽车都冻住了,开不了,整台汽车披上了厚厚的冰壳

零下100℃,人类会连吃的都没有了,蔬菜会被冻得长不出来,养殖的猪牛羊,会被冻死了,地球的会真正进入到冰河时代

世界气温真到了零下100℃,人类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没地方可逃,想移民到别的星球,也是不可能的,别的星球一片荒芜,连氧气都没有,人类也没有那先进技术,可以在别的星球生存,人类探索了宇宙这么多年,没发现一个和地球相似的星球

这个问题,也只能是个假设的问题,地球也不会零下100℃,地球的气温是逐渐升高的




虽然生命的种子有可能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但绝大部分生命依然会灭绝,对于大型生物尤其如此。

首先,不管任何植物都无法存活。不仅仅是植物本身无法承受低温,在这个温度下,二氧化碳都变成干冰雪花飘落下来了,大气中根本没有多余的二氧化碳供植物光合作用,所以,在寒冷和二氧化碳缺乏的双重作用下,自然而然,所有植物都活不下来了。

其次,大型动物们几乎都无法忍受这种极端低温,连以耐寒著称的企鹅都够呛。退一步讲,即使真的能扛下来,四周一片冰封,没有食物,没有液态水,又能存活多久呢?

至于那些小动物、昆虫等等就更不用说了,在寒冷的环境下,体型越大越有利于保温,如果温度急剧下降,体型较小的动物一定是首先大批死亡。

至于人类,因为生产力很强,可能会有部分人依赖建筑、地下堡垒等苟延残喘,但这终归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一个可以循环的生物圈,终究不能长期存活。

不过生命并不会因此消失,只是会暂时沉眠而已,因为低温给生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保护,微生物等等很可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中沉眠,待到温度适宜后再度复苏。这样,虽然地球已经面目全非了,但总还会再度恢复繁荣。地球的历史上或许也经历过这种大灭绝,生命不也承受下来了吗?

欢迎关注"张家小智儿"看更多科学知识的交流沟通~




如果进去零下100度,那世间万物就如同冻在冰箱的东西一样,长期处于封存状态。所有的一切东西将会失去生命,不再有生命的痕迹。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零下100度的温度,所有一切将会被瞬间冻结,冻结后的东西很脆,受到外力撞击将会粉身碎骨。楼主所说的情景更冬天湖面结冰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平常的结冰只是表面一层冰而已。




谢谢邀请。

这是一个灾难性问题,看看《后天》,看看《零下一百度》等影片或多或少有些收获。

一、大气变化:

大气突然下降到一百度,这对于人类来说绝对是个灭顶之灾。试着想想那情形,首先天空会变得阴沉,也行会刮起狂风,空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会突然凝结成雪,飘飞而下。因为二氧化碳的常压下沸点是-78.5℃,空气中的水汽就不用说了,所以一场大雪是难免的。

二、灾难的降临:

1、这种气候是极端的,比如说钢铁会变得非常脆,有点象玻璃一样。一块钢板从2米左右的高度掉下来就能摔碎。所以,飞在空中的直升机很可能先发生的是断轴故障。

其他的空中飞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断轴,那么汽油也很快凝结成冰,因为一般汽油的凝固点在-75℃左右,特种汽油除外。

2、建筑物此时并不是单纯结上一层冰那么简单,很多建筑物会瞬间崩塌了。因为是瞬间到来的寒冷,导致很多建筑物是内热外冷,强烈的热胀冷缩效应会导致很多建筑结构发生破坏。特别是一些油罐水管一类的设施,肯定会发生破裂,甚至是爆炸,但溢出的水和油,会在热气腾腾的白气中瞬间凝结成冰。

3、汽车是不能开了,一脚踢开车门,车门很可能被踢得粉碎。拿起手机打电话是不可能的,因为寒冷,手机电池没电了,手机内的锡焊点此时全成了白色粉末。更要命的是,人们会发现手接触到空气的瞬间,皮肤就已经结冰了,深吸一口气,肺部可能因此结冰。他们的意识还非常清醒,但是很快因窒息而失去意识。

4、如果小心翼地保持少量呼吸,有可能穿衣服的部位暂时还能活动,因为衣服有保暖效果,但是露在外面的皮肤在有可能数秒之内就会结起厚厚的冰。

这时人会感到寒冷,血液迅速回流到大脑、心脏等多处重要部位保持温度。当体外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时,植物神经受到了低温的破坏,失去了保护能力,血液迅速扩散到全身,这时的人感觉到的不是寒冷,而是燥热。

这时有很多人会不断地撕掉着衣服,热量很快消散一空。因为这是本能在驱使,人到这时,已经失去了意识。所以,很多冻死的人是会扯下衣服的。因为空气实在是太冷了,这个时间也行非常的短,也有可能来不及就已经冻僵了,这仅仅是推测。

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人不会在一秒钟内被冻成冰,人体最低体温极限大约是14.2度,人体自身是不断发热的,加上适量的衣服,地表的温度必须考虑在内,地表不可能瞬间降到-100度,所以人们有可能被冻在地上,但不可能在一秒钟之内就被冻成冰块。

5、阴沉的天空中飘着大雪,高楼窗子先纷纷破裂,有些建筑会莫名地倒塌,道路皲裂,不时有冲天的水柱瞬间结成冰雕(地下管道),天燃气泄露也许会产生大火,但也有可能因为空气温度太低而燃烧不起来。

道路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车内车外都有被冻死的人们,大雪很快就把他们淹没了。没有水,也没有电,整个城市都会变成了荒凉的雪原。情况倒应该与《末世殖民地》有些类似。

6、当然,在城市的一些角落里,还是会有人存活的,比如说躲在地下室的人们,依靠燃烧木头等物取暖,依靠厚重的被子保温,还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这样也能维持一阵子。不过恶劣的环境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他们又没有办法离开,很可能最终也会消亡。

这个时候,世界会变得残破与孤寂,可能除了太空中的人造飞行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都将很好地保存在冰封的大地下,直到下一轮文明前来考古发掘。

三、人的生命力是经过几百万年验证了的,就算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最终也许能找到生存的方法。他们在气候平稳之后,会试着走出来适应新的环境。也许会有一部分逃出灾难区,而迁往温暖的地方生存的。

这样极端的情况,世界上任何地方也没有发生过。南极最低气温也不过-93.2度(科学家于2010年8月10日测得零下93.2摄氏度的最低温),当然那时科考站的人已经全部撤走了。所以,没有人经历过这种温度,只能依靠想象来推测。不足之处,请各位补充吧。




谢邀!

我是南极观星人,主业是在南极看星星,也是《宝宝的物理学》和《玩转星球》译者,欢迎 关注

首先,我们来谈谈“世界会不会突然降到零下100℃”


(一)地球上的能量来源问题

地球上的能量来源主要有两部分:

1)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地热。目前的研究表明地球自身热量大约有一半来自放射性物质衰变,另一半则是从地球刚形成时保存至今的原始热量。地质学家根据来自全球2万多个钻井的温度测量数据,计算出从地球散失到太空中的热量约为44太瓦(44万亿瓦特);

2)地球以外,太阳系能量源泉——太阳。太阳的能量是巨大的,太阳每秒传输给地球能量为17 万太瓦,其中约有一半的能量会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这是什么概念呢,据估计人类迄今为止消耗的所有能量总量仅为太阳每秒到地球能量的万分之一。来自太阳的能量到达地球后,太阳辐射能 进行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也转化为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等。

另外,来自宇宙空间的能量非常微小,在考虑这个问题是可以忽略不计;月球、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但对地球温度的影响不大,我们不做考虑。


(二)怎样地球才能降温

从地球上能源的来源本身来讲,

1)地热的来源之一——地球形成时保存的原始热量从地球诞生之初一直持续到现在,没有任何理由会突然消失使得地球降温。

2)地热的来源之二——放射性物质衰变,理论上上讲当地球的大部分核素衰变结束时候,就会明显影响到地热。从现象上来看就是,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会停滞、地表火山将不再喷发、大洋底部的洋壳不在增长、地壳的造山运动趋于消失、地表物质与地球内部物质无法发生交换,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物质系统,地球磁场会减弱消失,地球温度整体会下降。但是主要的放射性元素如铀238(半衰期45亿年,跟地球年龄相当)、钍232(半衰期140亿,与现在宇宙的年龄相当)、铋209(半衰期2000亿亿年、约为现在宇宙年龄的十亿倍)等的半衰期特别的长,所以直到人类灭亡、地球死去,这种情况也不太会出现。

3)仅剩的唯一使地球有效降温的方法就是把太阳光阻挡,使地球从外部获取能量的渠道关闭。这种情况下,假设地球以黑体形式继续向外辐射能量而逐步从现在地球表面平均27℃(300K)降低到零下100℃(173K),对黑体辐射公式和时间积分就可以大致估计出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这应当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所以说不要害怕会出现这种情况,目前来看没有任何可能会使地球表面——我们生活的世界会突然降低到零下100℃,大家可以安心过日子,不要被各种科幻影视作品给吓着了。

在此多说一句,现在的绝大数科幻作品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幻”上,“科”上面幼稚得可笑,经不起科学上的推敲,违背了现今已知的大多数科学基本原理。


现在,我们就假设采用某种手段能够“突然降低到零下100℃”,看看世界会怎么样


我们可以采取从上到下的顺序,先天空、再地表、最后进入到地下和深海。

(一)空气中严重缺乏水汽、不含二氧化碳,天空变得干燥、洁净和蓝

由于地球表面气温极低,地表(陆地、水面、海洋表面)的水分蒸发会急剧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在凝结以降水(雪、霰、冰雹等)的形式降落地面后,没有得到有效补充。天空中云层会逐渐减少,整个地球大气更加透明干净,人们(如果还有人活着的话)每天看到都会和南极昆仑站一样的蓝色洁净天空。

此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凝结,空气中将不存在二氧化碳。我们知道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不考虑温度,这样的空气会让你急速喘息致死。另外,就算地表的部分植物没被立即冻死,因为空气中缺乏二氧化碳,也不会进行光合作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不适合包含人类在内的动植物生存。


从下图可以看到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臭氧对光线的吸收影响非常严重。由于降温后的空气中没有了水分和二氧化碳,大气对光线的吸收带都会消失、因而大气会变得更加透明。各频段的大气透过率应该都会超过90%以上,紫外线会非常强、涂了防晒霜肤色也会瞬间变小黑。但对天文学家来讲,非常适宜天文观测,还上啥太空!


(二)地表及生态系统——死寂的无声世界

因为地表温度急剧下降到100℃,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水都会迅速凝固。整个世界会被迅速冰封。河流湖泊中的淡水被凝固、海洋表面也会结冰,整个地球陆地依靠冰雪桥相连接。

(至少对热带、温带而言)现存地表建筑物也会崩塌,因为这些建筑物存在的环境不叫潮湿、建筑物本身内含水量也会较高,温度的急剧下降也会使得建筑物内部水分结冰造成建筑物结构被破坏,大批房屋倒塌不可避免。不过在极区的建筑会相安无事,例如南极昆仑站的建筑每年冬季都要经受零下80+℃的极低温考验,第二年科考队员抵达时会进驻考察站并使用建筑物内的各种设施,发现设备状态完好。

因为冰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各种动植物体内水分(生物体内主要成分是水)会凝固成冰,撑破细胞膜和细胞壁,生活在地表各种生物(从低等到高等所有的动植物)都会遭受灭顶之灾,现有的各种生态系统更无从谈起。地表生态系统冰冻后,如果没有外力破坏,很可能会保持原有面貌。因为空气及其干燥、生物体内的水分(已经成固态形式)在极低温下的逐渐升华,经过一定时间后,地表的动植物会慢慢脱水变成一具具干尸。


(三)地下世界和大洋底部——生命残存

繁华的地表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但地下世界和大洋的底部还是会保存部分地球生命的形态。一直以来它们的世界和地表不相往来,它们的生存不依靠从太阳获取的能量,更多是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地热。地球表面温度下降到零下100℃,在地球表层以下的地下世界和大洋深处不会有太大影响。

作为地下世界的火山洞穴,也有大量洞穴植物和洞穴生物生存。一般来讲,洞穴植物(羊齿植物、苔藓和地衣、藻类)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只在洞口附近出现一些特殊植物,向内随着光的强度减弱,植物种类迅速减少,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结构也发生变化;洞穴动物(洞穴鱼、洞螈、洞穴蜘蛛、尺蛾和膜足硬肢马陆)体内通常缺少色素,完全没有眼或仅有很小的眼,但触角很长,嗅觉灵敏,具有低消耗能量的新陈代谢。

在海洋深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深渊区就发现生活着众多的动物在极端的条件下生存。

海沟深渊区有高压、低温、无光照及相对封闭的生态特征,生存着大量特有物种,同时保存着一些“活化石”物种,它们的长相、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等都于浅水区的海洋生物大为不同。



如果感觉上述回答对你有帮助,烦请点击右上角的 关注 查看更多优质问答。




全世界的生物都毁灭了,可能有部分细菌会存活




一切进入休眠期




地面没有生物了!!人类全是地老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零下   地热   气温   南极   都会   地表   企鹅   低温   能量   温度   样子   地球   人类   植物   生物   环境   心理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