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中国大陆得到追捧?

答: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乃至互联网文化史上,上映于1995年的香港电影《大话西游》,都堪称独一无二的璀璨奇迹。

1994年冬天,历经在张贤亮影视城与“西影厂三座内景大棚”长达上百天的艰苦拍摄,由当时香港“票房金刚”周星驰投资并主演的喜剧电影《大话西游》终于杀青。比起之前周星驰的各类“无厘头”搞笑作品来,这部影片却充斥着更荒诞的剧情:孙悟空转世投胎,变成了山贼至尊宝,陷入了与女妖白晶晶以及仙女紫霞的爱情纠葛中。恢复了“孙悟空真身”的他,从牛魔王手中救回了心爱的紫霞,却也永远失去了这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作为一部当时还少见的“合拍片”,这部喜剧电影贴着“西游记”的标签,讲的却是个全新的荒诞故事。所以那时哪怕是周星驰的“合作方”西影厂,对这部电影也是严重“看衰”。虽然一路密切配合完成了拍摄,但许多工作人员却认为“其剧本不忍猝读”。某位西影厂的领导更直言其“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只能算文化垃圾”。

接下来的票房业绩,似乎也印证了这些“看衰”:1995年元旦起,《大话西游》开始在香港上映,票房收入总共5400万,只是勉强收回了成本。在中国台湾地区的票房,也是暴跌到了2000万,周星驰长期以来“票房金刚”的形象大打折扣。知名片商蔡松林更当众吐槽周星驰:“(下次合作)我一定要他们(周星驰团队)把内容清楚写出来,白纸黑字,要保证一定搞笑。”

但要论最衰的,却还是中国大陆的票房:1996年2月,《大话西游》作为寒假影片登陆中国大陆市场,然后就是被各种凉水浇头,赶上最好的“假期档”,最后却只是40万票房收场。比同时期《挑战者》《红番区》等“港台大片”都差得远。各地影院更不停发生“心塞”场面——沈阳的观众进场观看后,没看完就骂骂咧咧走人。河北的观众连呼“太闹”“特别没劲”。甚至“不少场次的观众是以个位数计算”……

在作为当时香港电影至高荣誉的“金像奖”评选里,耗费心血的《大话西游》,最终只获得两个提名。比起同一年在评奖里出尽风头《东邪西毒》《女人四十》《饮食男女》等“经典港片”来,黯然的如同丑小鸭一枚。可以说,从票房到口碑,这部周星驰第一次独立投资,尝试做出新突破的影片,都是大败亏输。以当时的境况看,这部《大话西游》似乎已坐实了“港产烂片”的身份,默默退出了观众的视线。

可奇迹,却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以狂飙突进的方式上演了。

先是从1996年冬天起,《大话西游》开始在北京几所高校里流传,1997年春天起,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大话西游》,一开始还是放在春节期间的“非黄金档”,收视率却悄然攀升。1997年至1998年,随着家用VCD的普及,《大话西游》光盘也成了新宠。北京的光盘市场上,一盘售价30元的《大话西游》VCD,转眼就被抢购。北京地区每年卖出的《大话西游》光盘,“至少占到四五万张”。这部票房扑街的电影,竟开始以这方式“火”了。

但《大话西游》真正的火爆,却还是在世纪之交时,1999年至2000年,《大话西游》在全国年轻人中间形成了奇特的火热风潮。在大学的“录像室”“放映厅”“露天影院”,以及大大小小的网吧里,《大话西游》的电影在一遍遍播放。刚刚兴起的互联网上,从BBS论坛到大小网站,关于《大话西游》的台词摘录与讨论,也是比比皆是。至于影片里的经典台词,比如“需要吗不需要吗”“I服了YOU”,更成了年轻人间流行一时的“常用词”。

如此火爆景象,正如学者钟鹭的感慨:1995年金像奖上与《大话西游》同台的获奖影片,都“只被当做回忆和纪念保留着,再没有人会像看《大话西游》一样十遍二十遍地反反复复温习他们。”中国电影史上,之前从没有一部影片,火得如《大话西游》这样奇特。

更奇特的,是《大话西游》带来的独特文化现象:“大话西游”现象。21世纪初常喜欢把《大话西游》台词挂在嘴边,处处模仿《大话西游》的年轻人,常被叫做“大话一族”,堪称当时年轻人群体里的火热时尚。就连影片里《ONLY YOU》等插曲,年轻人平时也是“一言不合就唱起来”。大学里逢年过节的联欢会上,“模仿”“恶搞”《大话西游》,都是不可少的节目……

各类文艺作品文学评论也纷纷“跟风”,《大话西游》的电影风格,被戴上了“无厘头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荣耀称号”。2000年出版的《大话西游宝典》(2000年6月现代出版社第一版),首印的两万册上市两个月就销售一空。初兴的网络小说里,也形成了著名的“大话西游派”,涌现出了《悟空传》《沙僧日记》《重生西游》等经典作品,热度持久不衰……

以2000年北京晚报的评论:“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像《大话西游》这般得到如此众多年轻人的心理认可,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那么为什么,一部“扑街”好几年的《大话西游》,会在世纪之交时突然“躺红”,留下让一代年轻人刻骨铭心的火热记忆呢?首先一个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的高品质。

《大话西游》的艺术价值,包括“后现代主义”“无厘头表演风格”“解构主义主题”等内容,从当年到今天,业界人士们都分析过千万遍。但更值得一说的,却是影片精良的制作。就以演员来说,无论是“投资人”兼“主演”的周星驰,还是吴孟达、李健仁、蓝洁瑛、莫文蔚等香港演员,甚至陆树铭、吴钰瑾等大陆演员,都正处于演艺生涯的黄金年华,也把他们最好的表演状态,贡献给了这部“荒诞电影”。

哪怕是拍摄时严重不认可该片的西影厂编导们,也高度认可周星驰团队的敬业精神。一百多天的艰苦拍摄,中间经历了风沙等自然条件的考验,还临时扩充更改了剧本内容。周星驰团队却展现出了精干高效的工作风格,甚至团队里每一个人都身兼数职:女主演朱茵客串了猪八戒,副导演江约诚客串了“瞎子”“报喜人”等角色。全都为了节约时间人力成本。以学者钟鹭的话说:“他们的表演也并没给影片丢脸”。

虽然拍摄速度极快,但剧中的许多细节,制作却十分严谨:比如给周星驰配音的石班瑜,有时重要的台词都要重说十多遍。当然也有“一遍过的”——片中那段“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石班瑜花了许多心思分析这段台词,背到滚瓜烂熟后走进了录音棚,关上灯后完美录好了这段台词,整个人却已泪流满面……这段被“大话一族”们反复模仿,红遍全中国的经典台词,就是以这“入戏至深”的方式完成的。

另外还有影片的配乐,出自著名音乐家赵季平之手。片尾曲《一生所爱》,则是由香港音乐人卢冠廷与妻子唐书琛完成。也都是我们所熟知,至今仰望的经典。这样一部“拍摄奇快”的电影,却以极致的匠人精神,把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完成,然后历经时间考验,变成几年之后,多少“大话一族”们难忘的片段。

而与“高品质”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国互联网文化的“童年”时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网络文化如同一张白纸,而制作精良的《大话西游》,借助网络高效的传播方式,就成了这张“白纸”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1996年《大话西游》进入北京高校,以及1997年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大话西游》后,当时第一批“大话西游粉丝”们,就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表达观影的感受。在那个没有“微信”“qq”“微博”的年代里,“水木清华BBS”等论坛,成了讨论《大话西游》的知名平台。

但就是这样一个“白纸”般的互联网时代,《大话西游》的热度开始逐渐升温,到了1999年左右,许多粉丝们更自发组建了大量“大话西游网站”,虽然这些网站的内容,以今天看已是比较简陋,多是些台词分享与心得体会,却带来了火热的参与度。还是如钟鹭《大话西游之路》一文的形容:“随便输入《大话西游》几个字,搜索引擎就能找出四五十个《大话西游》的专门网站”。如此“流量”,不火也难。

同样是这个“互联网文化”的童年期,初兴的“网络文学”等新文化形式,更把“大话西游”的热度推向了新高。各种的“跟风”“恶搞”成了那时网民的“时尚”,也让关于“大话西游”的热度,随着一系列“衍生品”的出现,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终于形成了独有的“大话西游现象”。以这个意义说,《大话西游》当年的突然走红,已不止是个“电影艺术”问题,更是中国互联网传媒的一场重要革命。

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却是那一代中国年轻人,乃至这些年轻人形成的校园文化,独特的“力推”。

“票房扑街”的《大话西游》,是怎样在上世纪末复活的?一开始是在1996年底,被北京一些高校当做电影案例,在课堂上放映讲解,从而有了第一批“粉丝”。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当时的互联网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学生党”群体。《大话西游》的“无厘头”风格,虽然在1995年公映时被看做“胡闹”,但对于20世纪末的年轻人来说,却恰恰撞击心灵。

比如《大话西游》影片里,“紫霞在你心中是个问号还是叹号”的追问,白晶晶在至尊宝心脏里“滴的那一滴泪”,至尊宝戴上紧箍前那“尘世间最痛苦的事”。那失去时才知道珍惜的痛楚,那电影的迷茫与无奈,“闹哄哄”的外表下,却有着多少让当时年轻人共鸣的感受。

所以,《大话西游》的火热,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却是以校园为载体:学者陈键兴将其形容为“不经意间的一种狂热”。在20世纪末的大学校园里,“每逢节日放映《大话西游》”几乎成了惯例。甚至痴迷《大话西游》的程度,也如考英语一样“划等级”。“大话等级六级”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许多校园里还流传着“读片秘笈”:独自一人看《大话西游》,是需要在孤独漆黑的大学教室里,且还要盖上镜子,清除宿舍里一切东西,“以免看见猪之类的动物”。这类幽默,都是刷过《大话西游》的朋友才懂。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大话西游现象”也已过去二十年,当年在校园里“温习”《大话西游》的年轻人们,今天都已是中年。在那个娱乐资讯手段比今天还要“枯燥”的青春时代里,有这样一部《大话西游》,让多少青春飞扬的年轻人们,有了寄托倾吐心事的载体,有了娱乐的最佳方式,有了一个“与大话西游有关”的青春。相信这,就是这一部经典影片,永不过时的价值。

火热的《大话西游》背后,就是那恍然如昨的,属于一代人的青葱岁月。闭目回忆,多少“曾经有一份真实的爱在我面前”的喟叹,多少“一起看上帝”的调侃,“猪啊”的惊叫。不同的感受,相信都是同样的感慨:年轻,真好!

愿每一位爱过《大话西游》,为《大话西游》感动过的朋友,继续不负韶华,永远青春。

参考资料:钟鹭《大话西游之路》、刘春《给周星驰配音的那个人》、张立宪《大话西游 重温指南》、陈键兴《大话西游 的校园神话》、莎宾娜《我爱周星驰》、陈煜《中国生活记忆之90年代》、周宗伟《浅析当代青年中“无厘头”文化的流行》《青少年中“大话西游”现象分析》、凤凰网《1995流行记录:大话西游 票房惨败 》、杨平《“大话西游”现象给我们的启示》。刘大山《解读“大话西游”现象》、邵燕君《网络文学经典解读》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马东经常说,被误读是表达者的宿命。对于一部文艺作品来说,它一旦被作者创造出来,它就不再属于作者,如何被解读也不由作者控制,被误读是一定的。而被误读分为两种,一种是往坏处误读,一种是往好处误读。

很多作品是被往坏里误读的,比如《无极》,《英雄》也是如此。多年之后人们才发现,这两部片子并不像最初印象的那么差。

相反,也有一些作品是被往好里误读,比如《大话西游》。

电影上线后不仅是在香港票房失力,在北京放映也是票房惨淡,有些电影院还想过同场次放映别的国产片代替《大话西游》。其实早在刘镇伟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影片时,西影厂也并不看好这部电影,他们几乎都看不懂剧本,只是看到周星驰的票房号召力才同意拍摄。

整个剧组也从来没有想过把这部电影拍成经典,拍摄之前甚至没有完整剧本,很多台词靠演员的临场发挥,罗家英也是临时被拉来救场。另外从它模仿《重庆森林》的台词桥段来看,这部电影确实有点儿闹着玩儿。

然而,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它多年之后的命运。1995年电影上映时互联网还不见踪影,两年后互联网在内地悄悄布局,大学生们发现了这部电影剧情和台词的标新立异之处,于是跟风模仿台词风格,在校园BBS上刮起仿效和致敬之风。

大学生们在前18年都得规规矩矩好好说话,到大学空前自由之后寻找属于自身的话语体系,周星驰说话的样子给他们树立了榜样,再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大话西游》在内地忽然意外走红,年轻人趋之若鹜,开始过分解读这部电影。

与其说观众们是在解读电影,不如说他们在解读自己,或者憧憬自己可能成为的样子。于是这样一部几乎有些潦草的电影一下子被放大和误读,网民们看出了连刘镇伟和周星驰都看不到的东西。

误读一旦造就,就不太容易消除了。况且这都是好的误读,主创人员也不用感到不安。不过他们有时候可能心里也会想,“我们有那么好吗?”




什么时候香港人的看法,成为了审美和正确与否的标准?


95年的时候,第一次看《大话西游》,看不懂,既没有笑也没有哭,完全是非常失望的离开了录像厅,内心甚至认为周星驰的电影退步了,更不用说里面的其他演员“二当家的、瞎子、葡萄”等。


突然,《大话西游》火了,至于为什么火,在当年并不清楚,甚至是从哪里开始火起来的,是谁带的头……也完全不知道,只知道《大话西游》火起来了。


然后又去看了一遍……请记住:去看第二次的时候,只知道这部片子火了,其他的一概都不知道,甚至不知道里面的那句台词有什么含义。


第二遍的时候,竟然感觉到了幽默的所在,也确实发现了以前从未留意的笑点“抢劫脚底板、老婆,出来看上帝了、没事,你继续”。但是对片尾曲也没啥感觉。


后来又看了第三遍……竟然落泪了两次。一次是在至尊宝不顾金箍在头上的不断收缩,头痛欲裂下依然奋力去拉紫霞的手,另一次当然就是“他,好像条狗啊”。


转眼20年过去了,我看《大话西游》应该有6遍吧,虽然很多桥段都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依然会落泪,依然会笑出声。当然,我并不认为我看懂了周星驰想表达什么,但是从他的电影中,我看懂了我能懂的地方,这就够了!


至于香港人不喜欢……呵呵,我又从来没把香港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当做我的目标,当做我的标准;甚至可以说:我尊重你的看法,但是我更尊重的内心,仅此而已!





我一直都觉得《大话西游》在中国电影史上可以说是一个类型的巅峰之作,也是周星驰拍摄的电影里的代表作。

不论该部电影拍摄前拍摄的电影,还是拍摄后拍摄的电影,都没有达到这部电影的艺术高度。这部电影在融合了香港无厘头搞笑的同时,却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讨论的是一个严肃的不得了的问题。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曾经遇到过,但是绝没有几个人能够顺利的解决,所以电影在国内播出之后,引起轰动是很正常的。


但是这部电影,在香港却不能引起轰动,这个也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

首先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非常东方的故事,里面的故事情节,所要讲述的人情事理,所要考虑到的问题,所包含的哲学思想,都是非常的东方化。而这些问题在非常西化的香港人们很难思考的到,或者有意识的不去做思考,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里,爱一个人就是爱,不爱了或者爱不了就不再去相爱,并没有什么生死相许。而在东方,不论从春秋的《诗经》,还是到清代的“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几千年的时间里,上从君王,下到黎庶都在讲生死相许,都在讲爱情,婚姻,家庭。所以往往东方人看一眼就能理解,并引起共鸣的东西,西方人却不知所谓,他们既不懂得,也不理解。所以身处西方文化体系里的香港,在九几年,说要理解东方哲学思想,简直就是可笑的,是落后的,是被人鄙视的,香港人也许懂得,但是并不屑于尊崇。


其次,这是一部在国内拍摄的电影。

除了主创,和主要演员,其他的很多人都是内地人参与。所以这部拥有一些大陆血统的电影,这在当时自诩为西方文化代表者香港社会精英们面前,当然是不屑一顾的。对于他们来说,在一个被称作“文化沙漠”的地方拍摄出来的电影能够有什么思想呢?怎么可能会精彩呢?好在星爷还有一点票房号召力,不然扑街到血本无归都是有可能的。


第三,这部电影讲述的思想过于超前。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思想其实是与当时香港的主流意识是互相抵触的。95年的香港电影,正是小马哥、陈浩南、山鸡的天下,满大街都是效仿他们讲义气的古惑仔。然而在这个以小马哥称王的香港,突然冒出一部全是谈论爱情、人生的文艺片,这简直就是滚滚的泥石流中突然冒出来一朵白莲花,所以,你不死谁死?所谓提“前一步是先知,提前两步是先烈”,很遗憾,《大话西游》就变成了大家眼中的那个扑街的先烈了。

所以,从现在看来,《大话西游》绝对是一部有思想,有艺术的好电影。但很可惜,生不逢时,就如同星爷的个性一样,想的太多,却不肯迎合俗人。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在扑街之后被大家广为传唱,一如同那些死去的著名画家一样。




回答之前,先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去看《大话西游》?

说到《大话西游》,不用说它已经被公认为港片经典中的经典之作,但是在当年这部电影上映时却被严重低估,甚至一度被骂烂片。

上映之后,《大话西游》票房极度惨淡,即便是在当时电影市场极其繁荣的香港,票房收入也仅仅刚够制作成本,在台湾创造的票房,更是让发行商赔的想当掉裤子。被引进大陆之后,才收获了40万的票房,毕竟当年中国人更喜欢葛优式的幽默形式,而对于周星驰的“无厘头”,很多大陆观众并不买账。

而凭借着低票房、口碑差,在当年,《大话西游》还入选了“年度十大烂片”,据著名音乐家赵季平回忆,当年他给《大话西游》配乐,当看完剧本后,他拒绝让这部电影署名,因为他认为这部电影逻辑混乱,乱七八糟的,周星驰的浮夸演技也让人恶心。

估计当时导演刘镇伟和主演周星驰看到这些评价也是极其郁闷吧,但是神奇的是,在电影上映两三年后,《大话西游》被重新提起,意外蹿红,而事件源头是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论坛上,《大话西游》电影中的台词迅速风靡,这部影片虽是“无厘头”,却是对传统文化的恶搞、“重构”,这让当时那批正处于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年轻人得到了新的精神指导,而这也成了中国网络流行文化开始崛起的标志事件,而星爷表演中的自嘲、浮夸、质疑经典,而这些特点也成了后来中国网络文化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

《大话西游》的成功,对于内地青年的影响极其深远,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周星驰本人当年估计对这部影片的“大火”也十分疑惑,毕竟当年还是一部人人痛骂的“烂片”,仅仅几年时间就被冠上了“后现代主义”,“无厘头”的标签,风靡全中国,成了年青一代心中不可撼动的经典之作。

虽然之后刘镇伟导演了《大话西游》的姊妹篇,星爷本人也导演了多部西游题材影片,但是都没有能超越《大话西游》的,甚至差评如潮。

你对《大话西游》如何评价?你还记得影片中哪些经典台词?




1995年,一部叫《大话西游》的电影在香港上映。

影片分为上下集,总投资为2500万港元,但是影片的最终票房收获如却只有20万港元。为避免损失,上映不过几天,就被影院迅速下档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2年后,这部电影开始通过网络和光碟在大陆传播,并且好评如潮。而20年后,这部影片已经成了很多大陆人心目中的神作。

一边是口碑票房惨淡,一边是被奉为神作,为何差异会如此之大呢?

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步调的不一致。1995年的香港是当时的东方之珠,是全亚洲面向世界的窗口,那里汇聚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文化,

因此所谓的“荒诞学”、“后现代风格”在他们眼中并非新鲜事,所以《大话西游》这样的影片在港人看来只是一部充满冷笑话的“类喜剧”。

但是大陆却不一样,1997年的大陆,各种消息还相对落后,大部分民众接受的是正统教育,所以《大话西游》这种类型的影片自然显得非常的与众不同。

更重要的是首先对《大话西游》予以肯定的是大学生群体,作为整个社会阶层里最有活力、最有思想的群体,他们对于社会的文化传播是有导向作用的。

可能周星驰拍摄《大话西游》时并没有想得太多,但是经过影迷们的分析和解读,这部电影的内涵已经上升了好几个层次。

这时候,大家看到的可能已经不再是《大话西游》,而是“改良版”《大话西游》。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跟随性。

总而言之,这是因为文化步调、大众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

不过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你觉得好看,能够成为你心中的经典,有时候会忍不住翻出来再看一遍,对于你而言,这就足够了。

(文丨皮皮电影)




《大话西游》当年确实在香港卖得不算很好,导致周星驰亏了很多钱。由于也有大陆的制片厂参与制作,那时在大陆也有放映,票房也并不好。当时观众普遍不能接受《大话西游》对《西游记》的恶搞,认为是瞎胡闹糟蹋了好东西。

但是随着之后盗版VCD逐渐流入大陆,大陆的青年大学生们开始接触到《大话西游》。他们其中的高材生(清华学生为主)觉得这个片子非常不错,非但不是烂片还有可能是神作。所以也开始了他们的影评创作,并通过网络逐渐广泛流传。

那些影评中大量使用诸如“无厘头”“后现代”之类的词语为《大话西游》翻案。可以说当时是掀起了一波解构的浪潮,就连“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这一句简单的台词也被拿出来反复分析。不能说电影被过度解读,只能说它的出现的确戳中了当时大学生群体的痛点,可以说出现得极其合时宜。

至于在大众层面的追捧,则始于CCTV的播放,当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由此《大话西游》开始了它在大陆的流行。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它被人拿出来反复解读、观看,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电影先戳中了特定人群,这群人乐意去解读它,分享它,由此渐渐打开了《大话西游》在大陆传播的局面。




时代导致的审美改变。

心境不同导致的审美距离改变。

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是《大话西游》境遇变迁的亲历者。

1995年,《大话西游》其实并没有在大陆影院上映(也许在个别城市上映了吧,我所在的城市一定没有上映),我和室友是在录像厅看的录像(时代特色,一个屋子几台电视,录像机播放,韩寒的《乘风破浪》中的场景比较真实),播放了大约二十分钟,全场五六十人一起高喊“换带!换带!”要求老板更换录像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大话西游   票房   无厘头   当年   大陆   误读   香港   荒诞   中国   台词   观众   年轻人   现象   影片   社会   文化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