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决战《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

长镜头《黄维兵团行进》场面恢宏震撼!没有之一。

拍摄这个长镜头,动用群众演员和真实装备之多,在中国电影史上空前绝后、载入史册。请爱好者珍藏。

1988年,中国拍摄了庆祝建国40周年献礼片《开国大典》,放映后反响热烈,获得巨大成功。

接下来,中国紧锣密鼓拍摄庆祝建党70周年献礼片《大决战》。

拍摄电影《大决战》是“举国工程”,拍摄地点涉及14个省市自治区,动用了原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大军区所属三军及武警部队13万余名军人,345万群众演员。


《黄维兵团行进》航拍长镜头,出自《大决战2:淮海战役》,有一万余名正规军人携带实战装备参与。为配合拍摄这2分钟的的长镜头,京广铁路停运了3个小时。

拍摄这个长镜头,动用的资源既特殊又巨大,世界上绝没有那个国家有能力山寨。




这是一个“穿帮”的经典长镜头。

从电影角度看,一方面这个我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长镜头可以说是空前的,甚至也可能是绝后的。

另一方面看的话,这个镜头其实是穿帮了。

“穿帮”的原因在于,在淮海战役时别说是黄维十二兵团,就算是华野和中野的主力部队都走不出这么完美的行军队列。

一、镜头分析

这段长镜头的铺垫是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的一句台词,他的话里稍微带了点嘲讽,说黄维是书呆子。

来,在我们十二兵团的长镜头前,先欣赏一下黄百韬兵团过运河铁桥时的行军队列吧,看看,一座大铁桥都能走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黄维兵团行军长镜头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这些坦克和卡车明显是剧组道具,可能是在另外某个地方专门拍的,你看坦克和汽车都是并排前进的,和后面的长镜头并不协调。

真正的长镜头是从这里开始的,一上来就气势非凡,步兵成六路纵队错落有致分布在并不宽阔的几条田间小路上。

这段镜头最有技术含量的地方在于,在六部步兵纵队中间夹杂着两路快速纵队,分别是骑兵和汽车。

快慢结合,各走其道,互不干扰,看起来很有治愈性。

笔者认为最有技术含量的还不是这里,而是渡河的浮桥。我们看,六路步兵纵队是从远近两个浮桥上下来的,近处的浮桥上走下来三列步兵和一列机械化步兵。

我们再看浮桥,上面是两列步兵在两边,中间留给体型巨大的卡车。

再看上桥的桥头,明显可以看到是三列步兵和一列机械化步兵上桥,也就是说三列步兵上桥之后自动形成两路纵队,下桥之后又自动形成三路原来的纵队继续前进,中间没有人指挥。

前面这一段镜头是精华,长镜头的后半段就是常规操作了,可能是因为道具坦克不够的原因,连五对轮的59坦克都上场了,有点儿小瑕疵。

二、为什么说这段长镜头是穿帮?

上面我们看过了黄百韬兵团过更宽阔的运河铁桥镜头,基本上就跟老百姓逃难是一个水平,这不算是夸张,黄百韬兵团将领回忆录里提到过。

我们再看另一个影视剧里过桥的镜头,这是电视剧《长征》中红军过湘江浮桥的画面,和历史记录一样也是拥挤不堪速度缓慢。

事实上,在解放前,不论是军阀部队还是国民党军还是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在行军时都达不到电影《大决战》里黄维兵团那个水平,所以有网友评价说,如果那是真的黄维兵团,恐怕淮海战役的结局会改写。

三、为什么行军队列很重要?

我国古语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句话不是说韩信只能打优势兵力的战役,实际上反映了韩信的高超指挥能力。

在没有高度信息化也没有高度纪律更没有思想动员的古代,能指挥千军万马不散架的将领绝对是天才,普通的将领可能打架单挑或者率队冲锋比较厉害,但带大兵团就会相形见绌了。

比如著名的“李广难封”,论单挑,可能卫青霍去病都不是李广的对手,但李广指挥部队连行军都乱成一团,他的部下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行军,比中学生春游都散漫,这要让李广指挥大兵团,不散架都怪了。

国外也有案例,比如著名的英国龙虾兵队列,战场上面对敌人的齐射和大炮毫不慌乱,这依靠的就是日常的严格训练,难以想象一支军队行军时乱成一团,打仗时反而能万众一心令行禁止。

行军队列其实反映的就是一支军队日常的训练水平和指挥水准。

四、长镜头之外

这段长镜头之外的故事很有意思,因为出现在镜头里的那支部队番号也是十二,是当时的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三十六师。更有意思的是,该部队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六纵,在挺进大别山强渡汝河时喊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部队。

在《大决战》拍摄时,该部正在徐州附近冬训,于是他们就得到了这次扮演当年的手下败将十二兵团的机会,而且拍摄地点和当年决战的双堆集也不算太远,岂不是天意。

随着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再调真正的大部队参演电影了,而电脑特效技术的进步也让大场面越来越变得数字化,因此《大决战》里的这个长镜头可能在国内电影界相当长时间内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了。




从张灵甫的整编74师覆灭之后到淮海战役之前,这一阶段华野在中原战场有两股劲敌,一是邱清泉兵团,二是胡琏兵团,注意这是两个没有番号的临时兵团,分别以整编第5师和整编第11师为基干加强配属部队组成,在一年多的中原逐鹿中,粟裕数次试图捕拿这两支部队予以歼灭,均未能成功。



黄百韬也很善战,但在第七兵团成立之前,单单一个整编25师给解放军所带来的麻烦,程度上只能屈居第三。到1948年夏,国军战场形势日趋恶劣,一二个军(整编师已恢复军的番号)根本不敢单独活动,于是在几大战场组建了22个机动兵团,各辖三到四个军。

淮海战役打响之初,国民党“徐州剿总”能够动用的有四个机动兵团和四个绥靖区约60万人马,主力是邱清泉第2兵团、黄百韬第7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黄百韬被围碾庄后,邱清泉、李弥前往增援,孙元良接防徐州,华野主力16个纵队42万人已基本用于围歼和打援。



中原野战军利用这个空档,突然攻取了徐州和蚌埠之间的重镇宿县,切断了国军的铁路补给线,顾祝同和刘峙迅速调动由绥靖区升格的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自南向北反扑,李兵团四个军稍强,刘兵团两个军最弱,由此国军会战兵力增加到70万,这俩兵团的番号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正是刚刚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卢俊泉第6兵团(锦州)和周福成第8兵团(沈阳)的番号,要说蒋介石也真是的,这兆头就不好。



在大别山消耗很大的中野,淮海战役共参战7个纵队约15万人,正准备收拾这两个相对较弱的兵团时,1948年11月6日,增援的“华中剿总”第12兵团到达安徽阜阳,“书呆子”黄维来了。

黄埔一期的土木系重将黄维,率领由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组成的第12兵团开来了,全兵团12万人马且大部装备美械,配属的第4快速纵队还有几十辆坦克和榴弹炮团,这几乎是可以左右战场局势的一支强大部队,国军会战兵力自此达到80万。《大决战淮海战役》中对黄维兵团的浩浩荡荡开进给予长镜头特写,也是在突出这个王牌兵团的危险性。



华野和中野的60万人马(加地方部队)已经与70万国军开打,此时黄百韬正困兽犹斗,华野已全部投入战斗,如果黄维兵团推进迅速、攻击方向准确,突破中野拦截,将是左右战场形势天平的重要砝码,电影里搞点航拍很是应该,这可是陈诚攒了近20年的老本,兹当是气势汹汹的遗照吧。

黄维兵团的首要任务是夺回宿县,汇合李延年、刘汝明后击破中野,而后投入徐东战场,七个兵团联手一举打败华野。然而黄维在老同学陈赓的引诱下,一步步钻进中野设计好的包围圈,还没有看见宿县的城墙,就被困在了双堆集,从此以后再没有动过窝,一个机械化兵团成为一枚死子,我始终无法理解的是,在华野没有解决完黄百韬的情况下,黄维12万人是怎么被中野15人包围的,这几乎是对等兵力!



然后是黄百韬兵败身亡,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放弃徐州南逃,就快逃出生天了又被命令来搭救12兵团,终被华野追上包围。而所有发生的这一切,黄维和他的精锐部队只能在包围圈里眼巴巴地看着,直到华野援兵到达,围他个水泄不通。

如果是胡琏指挥这个绝杀兵团,要么临机变更路线,要么及早与李延年合兵一处,断不会轻易上套。最搞笑的是廖运周以打头突围的借口起义时,黄维司令官大加赞赏,吩咐第110师需要什么尽管开口,结果廖运周带走了兵团一半的重炮,黄维再组织突围时火力都不足了。



白崇禧讨厌胡琏,偏不许他当这个本属于他的司令官,何应钦跟着起哄,蒋介石和陈诚真就无可奈何,有人说过,国民党之败,非战之罪,而是败在战场之外,我看靠谱。

1948年12月15日,两大野战军发起总攻,第12兵团灰飞烟灭,胡琏只身逃跑,黄维兵败被俘。




淮海战役的长镜头,其实是用90年代解放军的一个整师拍摄的。

《大决战》三部曲,包含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三部曲,是建党70周年的献礼片,这三部影片中各大军区所有部队都有所参与,据说前后总共有上百万解放军士兵参与拍摄。到这里,你就能想象,90年代中国商业片尚未启程时,为何会有如此气势磅礴的大场面了。

现在很多人一说起大场面,就想到印度的史诗片《巴霍巴利王》,其实《巴霍巴利王》的编导团队,根本不懂战争,各种脑洞大开的军事装备纯属胡闹。反倒是十几年前的《英雄》,高度还原秦国黑甲军团,第一次用弩阵、箭雨,那才是牛。

可是,这些比起《淮海战役》来,还是距离太大了。

让我们十分瞧不起的黄百韬兵团,居然没有在运河上搭建浮桥,以至于秩序井然的国军到了运河边就乱作一团(只能说解放军当群演当的好,不管是有秩序行军还是有限度混乱,都有条有理)

黄百韬被围困,徐州南下的要冲宿县(今宿州)也被中野拦腰斩断,从华中战场开过来的黄维兵团12万精锐成了整个大会战的胜负手。

于是,长达2分钟的黄维兵团行军开始了。

从坦克底部开始,给人一种重兵压境的压力感。

然后时五路纵队快速行军,坦克和汽车在人群中速度并不慢,还有马匹在飞驰。

队伍过河,五路纵队汇合,自动成为二路纵队,还是车辆在中步兵在左右。如此快速的行军,绝非一个所谓的大导演带着几十个副导演能够指挥调度完成。

这完全就是一场解放军的例行军事演习!

军迷们看完这个长镜头,纷纷表示,解放战争中的国军绝无可能走出这样的阵型,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也不能,甚至抗美援朝时期的解放军也不能。即便到现在,恐怕也只有解放军等少数军队能够完成。

那么,有人要问了,作为一个两小时的电影,有必要耗巨资打造这样一个长镜头吗?

我告诉你!当然有必要!

因为,黄维兵团是淮海战役的胜负手,也是唯一由中野主力消灭的的一个重兵集团。

一个一个来说。

黄维兵团是淮海战役的胜负手。

黄维兵团,由陈诚土木系发展而来。土木系,就是以十一师为基础的十八军。十八军在土地革命时期一度达到了8个师,后来这八个师,扩展为十个军,都是陈诚的心腹充任军长师长和团长。到淮海战役时,黄维兵团包含了由十八军、 十军、 十四军、 八十五军及(个快速纵队组成, 骨干力量是十八军, 共12万人。

事实上,对于黄维兵团,刘邓大军丝毫不敢怠慢。从蒙城开始,黄维就遭到了第一、 二、 六纵队的顽强阻击。第十八军强渡涡河, 进攻蒙城,第十一师向中野一纵、 二纵驻守的阵地黄家, 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两天两夜的激战,黄家一带片瓦无存, 土地都被炮弹翻耕了一遍。最终,中野推出了主阵地,后撤。

接下来就是南坪集,中野方面是陈赓的中野四纵,十八军的118师主攻,快速纵队20两坦克掩护,十八军军长杨伯涛亲自督阵。仅仅一天时间,中野又丢了阵地。黄维正高兴着,却没想到已经被中野七个纵队包围了。

可是,问题是,中野在挺进大别山时丢了所有重武器,兵力也只有十几万。这样的兵力,这样的装备,怎么可能围歼黄维兵团,甚至极有可能造成南麻、临朐、帝丘店等战役的“中央突破”!

于是,中野祭出了大杀器“飞雷炮”,用汽油桶抛射炸药包,所过之处人人都是七窍流血而死,无一处伤口。国军管这个叫做“没良心炮”。然而事实,却是飞雷炮射程只有一二百米,如果与黄维兵团对轰,根本够不到对方,甚至有可能自爆。真正发挥作用的,其实是射程更远的华野特种兵纵队支援的炮团,尤其是榴弹炮,射程超过1000米,被称为“老太爷”。

当时华野向双堆集调去了了特种兵纵队炮兵 第1 、 第3团和 山东兵团炮兵团 。每次攻击开始,解放军以榴弹炮、野炮和山炮轰击,然后土工作业让飞雷炮阵地前移,飞雷炮轰完,就剩下步兵收割残余兵力了。

黄维兵团是中野主力歼灭的唯一兵团。

淮海战役中,国军总共有五个兵团被全歼,分别是黄百韬兵团14万人,黄维兵团12万人,杜聿明率领的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各10万人。其中,只有围歼黄维兵团的双堆集战役是中野的功劳,其余的四个兵团44万人,则是华野的功劳。

所以,黄维兵团有多厉害,围歼黄维兵团的中野就有多厉害。

为了让中野三大领导邓、刘、陈戏份多一点,华野粟裕戏份少一点,黄维必须比杜聿明和黄百韬厉害地多很多!

当然,这个电影还浓墨重彩介绍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总前委书记邓主席(当时是军委主席)。邓主席在冬日的寒风里洗冷水澡,指挥华野和中野两大军队协同作战,相当厉害。

可是,真实历史却是,淮海战役的总前委,好像并没有起到统筹全局,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作用。

总前委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仅仅开过一次会,那时候黄维兵团已经被全歼,杜聿明集团也跑不掉了,基本胜局已定。所以,淮海战役总前委开的唯一一次全体会议,并没有讨论淮海战役问题,反而时为渡江战役做准备。倒是渡江战役,确实是这个总前委指挥的。

淮海战役由华野的饶漱石、粟裕、谭震林提出时,中央不仅同意了,还电令中野同时动作,配合华野行动。当粟裕提出“陈邓统一指挥”时(一贯的让帅举动),中央表态同意,但仅是在电报中要求陈邓以中野主力配合华野作战。甚至,中野都没有电台,只能借用陈赓四纵的电台对外沟通,即使是想指挥华野,也没条件啊。

中央军委的电报中,25封给中野,29封给华野,没有一封给总前委。华野中野给中央的电报,也都没有以总前委名义发出。中野华野互相之间的电报,也没有总前委给委员的电报,没有所谓的上下级关系。所以总前委没有机会在中央军委领导下指挥整个淮海战役。

讲这么多,就想告诉你,黄维兵团的强大,既有历史真实,也有宣传因素。




队列很震撼,可惜当年黄维兵团绝对走不出这水准,这是当年开拍《淮海战役》时驻守徐州的第12集团军野外行进的航拍,这航拍队列效果,说实话也只有真正吃透了摩步机械化的部队才能走出来,1948年的国军和共军绝对没有这种参谋组织调度能力,真正贴近那个年代的队列行军,可以参照1952年的电影《南征北战》华野和整编74师的行军。

至于这个长镜头的意义,大决战三部曲不是一部商业电影,这是气势恢宏载入史册的史诗。

什么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这就是。




《大决战》系列电影,是我国在1991年为了纪念建党70周年,而拍摄的三部战争题材影片。因为这三部影片的拍摄工作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所以这三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使用的群众演员数量,在国产影片中几乎是空前绝后的。特别是拍摄《淮海战役》影片中黄维军团行军画面的时候,更是直接调动了解放军战士参演。影片中的黄维兵团,实际上是由1万多名解放军战士来扮演的。

电影中的黄维兵团行军的画面,已经令人十分的震撼,而在历史上黄维兵团的总人数高达12万,在行军的时候,要比影视剧中显示的人数多得多。不过历史上的黄维兵团在我军的攻击下根本不堪一击,肯定没有影视剧中解放军整齐的步伐和英姿飒爽的军姿。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发动的三大战役之一,这次战役共歼灭了国民党55.5万人,是三大战役中消灭国民党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而黄维兵团就是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的一个主力兵团。黄维兵团下辖国民党4个军,12万人的兵力,指挥官黄维是黄埔军校一期生,深受蒋介石的喜爱。黄维在国民党军中素来有“书呆子”的称号,他打仗指挥死板,崇尚硬碰硬的打法。在淞沪会战中黄维指挥的一个师,打到最后连一个团都没能剩下,虽然在事后国民党当局嘉奖了黄维勇敢作战的作风,然而黄维也因此落下了“书呆子”的绰号。

在淮海战役爆发后,黄维奉命带领军队向徐州地区靠拢,在运动作战中被我军在双堆集地区包围。在包围黄维兵团后,我军通过土工作业等方式,不断的缩小包围圈。由于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黄维兵团内部早已人心惶惶,在几次突围失败后,黄维兵团最终被我军全歼,黄维本人也被我军俘虏。
歼灭黄维兵团一战,是我军在淮海战役中的一场关键战役。黄维兵团全军覆没后,国民党军队的其他军团纷纷仓皇逃窜,大多在我军的运动包围中被歼灭。在黄维军团被全歼20天后,淮海战役正式结束。淮海战役结束后,我军彻底控制了长江以北的战局,为以后渡江战役打下了基础。在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出场的时候非常的华丽,战败的时候也非常的狼狈。得民心者得天下,淮海战役中人数和装备都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被我军击败,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看《大决战》时,我感觉很震撼。

直到后来我看了苏联人在1972年拍的《解放》。

回头再看大决战,那场面完全就成了小儿科。

《解放》里那个几十公里纵深战场的长镜头,估计到现在也只有好莱坞动用特效才能山寨出来,一个长镜头里出现了数千辆坦克大炮和三万多名士兵,而且是一个完整的纵深战场而不仅仅是行军场面,航拍飞机是从前沿阵地一直拍到后勤基地。




两个字,浩大。黄维并不是什么书呆子,打仗很有水平的,他的失败不全是军事上的问题,他指挥上确实有错误,但上司的指挥,共军的顽强,内部的反水,友军的不力,最明显的对比是百万老百姓的支前和国军要灭亡了还互相扯蛋。当时的国民党大势已去,靠杜聿明还能多撑几天,结果老头子又瞎指挥。




应该是黄柏撤退的镜头吧?据说这不是演员表演的,而是解放军的一支王牌部队野营拉练,的实际镜头。行军的组织和战术部署都是一流的。加上航拍的大视角,烘托的非常到位。但是当年的国军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用普通的群众演员也演不出这般气势。可以算作空前绝后。




记得当年看《大决战》的时候还在上小学,那时候就喜欢看“打仗的电影”。《大决战》每一部的放映时间虽然长,但真刀真枪打仗的时间也不少,而且八一厂超级用心……



《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非常好看,尤其是塔山阻击战和锦州外围,打得异常激烈。整个电影看下来,四野和国军部队的装备都展现得很真实,八一厂的服化道果然名不虚传。





更牛的是第二部《淮海战役》,八一厂服化道的水准只高不低,而且一段“黄维兵团行进”长镜头更是看得人“目瞪口呆”。当时年龄小,不觉得长镜头有什么特别。现在回过头看,那段“真材实料的长镜头”确实震撼。



当时,为了拍摄壮观的《大决战》三部曲,八一厂几乎动用了所有力量,除了武器装备外,就是真实的部队了。



也就是说,“黄维兵团行进”长镜头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军素质高,一气呵成地拍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淮海战役   长镜头   兵团   徐州   纵队   国军   步兵   队列   我军   兵力   国民党   战役   解放军   部队   评价   电影   黄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