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骂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不打孩子,用对付“汉奸”的技巧教育孩子也管用,这算创新不?

这几天我家小院出了一个大新闻,邻居家的兜兜为救玩伴差点淹死,兜兜终于给他奶奶涨了一次脸。我也很好奇,去了趟兜兜家。原来是周天中午,兜兜带着邻居灿灿在江边玩,突降大雨,江边玩耍的人都往家飞跑,灿灿慌不择路,掉进江边的水池里,兜兜为去救灿灿也被拉了进去,若不是人多救起,两人都会没有命,为此灿灿家差点找豆豆的麻烦,若不是灿灿证明她的兜兜哥是为了救她,事情就会闹大。

兜兜何许人呢?兜兜,男,今年6岁,她的玩伴灿灿,女,4岁。兜兜是我们小区人见人躲而不是怕的“熊孩子”,因为如果你穿着白衣服从他旁边路过,准不会再是白衣服了,他家里的墙上,被子上到处都留有他的恶作剧。他很聪明,很兴奋,也是孩子中人见人怕的孩子王。

他奶奶说,都是他爸中年得子惯的,他能上房揭瓦,唯独不伤害他的“小机器人”。奶奶还说已经有两三个月不惹祸了,开始时,家里规定惹一次祸,一周不准玩机器人,三次就没收机器人。后来还是不行,就用上了抗战时期对付汉奸的办法,记红黑点,在家做一次好事记一个红点,做一次坏事记一个黑点,在幼儿园,做一次好事记一个红点,隐瞒欺骗一次消除一个红点,做一次坏事记两个黑点,一周一结,黑点多红点少就没收机器人。奶奶兴奋地说:“还真管用,孙子前两周红点多,黑点少,近四周已经没有黑点了,幼儿园还发了几次小红花呢”。

虽然我不知道兜兜在家是否挨过打,但我一直觉得,作为父母打孩子没有道理,打孩子不如先把自己打一顿。

首先,打孩子是父母推脱责任的行为。从内因来说,孩子有70%的人格特征是遗传的父母基因,从外因来说,婴幼儿期的孩子学习的方式主要是模仿,而模仿的对象是父母,父母的良性示范带头作用做得怎么样都是应该自省的。都知道婴幼儿期是重要的大脑修复和重塑期,父母做了哪些工作都是应该检讨的。父母打孩子实际上已经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而培养孩子的重要目标内容就是培养情绪稳定、品行端正的人,家长的不稳定情绪一定会传染到孩子身上。家长不讲道理的打,邻居怕招惹的躲,使孩子非常孤独,便会产生隐瞒、欺骗、报复心理,为了自己不挨打,百事可为。前不久见诸报端的,为逃避家长责罚杀死摔晕的玩伴的银川12岁少年的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而黑社会犯罪少年化也与从小接受家长打骂产生的情绪有关。

第二,顽皮的孩子未必不能成才,乖巧的孩子未必都是才。现在的网络语言把那些顽皮,做出些让成人意想不到事的孩子称之为“熊孩子”,也就是贬低“怂”的意思。其实纵观古今,这样的孩子一点都不“熊”,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就是典型的一个顽皮、好动、奇想于一身的孩子,他能坐在鸡蛋上学着母鸡孵小鸡。他没有上个大学,但在他的一生中仅注册登记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多件。追根溯源,如果没有他的妈妈南希的呵护,可能爱迪生的人生就要重写。一搬顽皮、善于奇想的孩子大脑都非常活跃。要知道,人与生俱来的脑细胞大约有120亿个,正常的人仅启用了不到10%,近90%的脑细胞均处于抑制沉睡状态。人的细胞像微小的生物电池,随时准备放电,通过激素进行知识信息传递。所以,脑细胞的高活跃度,是人人所求的,而不是所弃的。从气质学上说,一搬顽皮、奇想的孩子大都属于外向型的胆汁质(兴奋型)类型,它以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为特点,正是发明创造的人才类型,而乖巧的孩子往往都是内向型的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类型,既翻不起大浪也做不了大事。所以注重培养每一个类型的孩子也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

第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过犹不及才是家长们应牢记的家教施策原则。对不同气质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顽皮兴奋的孩子管束就要多余鼓励,对于乖巧内向的孩子就要多鼓励少批评。既要把孩子当大人民主对待,又要时刻记住他们只是个孩子,应该多宽容。培养孩子都要有思想准备,家规要立在前头,批评教育要放在中间,孩子犯了错不是打骂,反倒应该是讲清道理和分析严重后果后的安慰。批评教育,鼓励奖励要恰到好处,批评和鼓励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否则,就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家长最荣易犯的错误就是小看孩子,高看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做不到。

所以,家长们非但不能无故打骂孩子,还应该给自己立下戒律:用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净化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曾经看过一个外国视频:孩子画画被父亲打了,之后孩子的妹妹仔写作业犯错的时候,他就用同样的方式教训了他的妹妹。

在上心理学课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提到过:孩子身上你所厌恶的行为,在家长自己身上都可以找到。

到底有多可怕?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现在的一些行为习惯,为人处世和思维模式,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是跟父母很像。你在情绪化时的处理方式,你在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还是面对,在择偶标准上(无论是选性格外貌相像的还是相反的),都少不了父母的影子。

我觉得,打骂孩子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暴力传播。你生气了用孩子发泄,那孩子用谁来发泄呢?更多的可能是找一个比自己弱的人。现在网络更发达了,孩子受到了怨气,也有可能化身成为键盘侠在网上驰骋,却不知道自己变得多么恐怖。也有可能自己内部消化,变成一个压抑的人,变得害怕暴力,畏手畏脚。

暴力是会上瘾的

如果你实施暴力,别人怕你了,听你的话了,会给人一种错觉:爽,这种解决方式有用。成年人都会这样,更别说孩子了。这样的一种暴力方式传播分散开来,总会有别人受欺负,也会有别人变成新的施暴者。 是不是说的有些严重呢?第一,实施暴力的确是有传播性质的 。第二,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过弱,容易习得暴力行为并上瘾。

拒绝单方面的施暴行为

那我们就不能打骂孩子?可以的,我们不必要装圣人,我们不是不会骂人和打人,但是既然不必要装圣人,就没必要走在“装圣人”的路上。有多少父母,在生气要打孩子的时候就化身为了高高在上的父母角色来压他?而在温和的情境下又变得什么都懂,成了孩子的朋友?

无论什么情况下,父母对孩子都应该保持尊重的心,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错了你可以说孩子,但孩子也可以由据理力争的权利。他有他的想法,有他的苦衷。两方争论完了互相道歉,错了的认错。打就有些过分了,当你们尊重对方谈话的时候,打起来可能是都太冲动了,希望能都冷静点再谈,父母也不能仗着自己的身体优势欺负孩子。

“当你把孩子当成年人去交谈时,孩子就会把自己当成年人一样来思考”,所以我觉得,家庭里面和孩子发生打骂事件,我觉得都不要升级。就想成年人和成年人对坐在一起理性分析,太激动了就缓一段时间,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而不是父母因为自己一时生气,就行驶了父母单方面的施暴权利,还要求孩子不能反抗。

如果你就是那个被打骂的孩子,你觉得公平吗?

所以,希望父母不要传播情绪化的暴力,打骂孩子的影响,一定是对孩子有害无利的




制怒。多数情况打完了都会后悔,因为孩子真的是全身心的爱我们。那种感情可以融化任何愤怒。小天使,妥妥的。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些家长教育孩子所信奉的理论依据。这条古训流传了很多年,至今阴魂不散。

说明了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它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些父母的行为。孩子不听话,没说上几句,就骂起来了,孩子吓得大哭。

思想教育费时费力,真不如打骂来得短平快。一些家长屡试不爽,慢慢忽视思想教育,崇尚棍棒教育。孩子但凡有错,立马拳脚伺候,一来二去,天长日久,竟成了习惯。

殊不知,家长种下的打骂之因,日后定会结出暴力之果。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一般都具有暴力倾向。

在学习或生活中,一旦遇有问题,他不会首先考虑思想解决的方式,心平气和地与对方商量,和平友好地解决事情,而是简单粗暴,拳脚相向。

长期打骂孩子,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家长多年的棍棒教育,已在他幼小的习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只要条件具备就要发芽。

试想,孩子无论在学生时代,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心中时刻隐藏着暴力,并且随时可能发作,家长真的不担心吗?

当然孩子有错,仅靠思想教育是不行的,也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在思想教育上,要特别严厉,指出他错在何处,告诉他如何改正。同时还要告诉他,在错误改正之前,限制或取消他的一些活动,并坚决执行。让孩子从小就要知道,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

在学校教育上,现在过份强调对孩子的保护,反而对老师有些束手束脚。应给予学校和老师一定的惩戒权,根据犯错的大小和严重程度,对犯错的学生给予处罚。

思想教育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必要的惩戒还是应该有的。否则,学生闹事,老师无法,学校无奈,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




打骂孩子,如果是经常为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个父母是缺少教育孩子的智慧和方法的,只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会压制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遇事退缩,胆小怕事,或是如同他的父母一样只会用打吵等粗暴方式解决问题,甚至有可能长大后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教育他的子女。如果是偶尔为之,也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实在气极了,一种是无计可施,或是以此作为惩罚手段。偶尔的打骂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让孩子产生害怕心理,反思自己的行为。但无论如何,父母都要保持冷静,切忌失去理智,从而后悔莫及。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尽相同的。孩子的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说教。就拿我自己孩子来说吧。他是一个比较胆小的。每次冲他发火。责怪他犯下的错误时,他都会很小心你说我错了。在你大动干戈之前,把你的气先给销了!看着他那可气又可爱的样子。就没有在乎发脾气的理由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爱迪生   孩子   都会   棍棒   黑点   思想教育   兜兜   粗暴   顽皮   机器人   暴力   可怕   情绪   家长   父母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