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在市里火葬场工作的小舅子,曾经对我说火化尸体时,会发生让人无法相信的事情,比如火化炉传出死者的呼救声,打开炉门,发现尸体四肢抽动,烧到一半时,拿一根铁叉将尸体的肚子给戳破,防止热胀冷缩,尸体肚子膨胀发生爆炸,就算里面的人没死,那么生还几率为0。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避开这些规律,从古至今,中华人民一直实行传统的土葬。

现在根据《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积极实行火葬改革,传统的土葬,节约殡葬的用地,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数达到:14.1178亿人。人口稠密,耕地少,实行火葬,防止土地流失。

所以很多地方都开始实行了火葬,除非那些暂时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区。可以允许土葬以外。

  • 土葬和火葬到底哪个更好?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些人觉得还是传统的土葬好,而有些觉得土葬太浪费土地资源,还是火葬的好。

所以接下来为大家详细的说一下火葬和土葬的流程,让大家再做一下对比,方便以后自己选择。

1、火葬有哪些流程呢?

在市里火葬场工作的小舅子告诉我,曾经他们火葬场火化设备比较落后,每次烧完尸体后几个月都无法吃肉。

所以接下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火葬的流程,希望做好心里准备。

当人死后拿着死亡证明到殡仪馆举行最后的仪式,然后推进人生的终点火化炉。

在以前我们市的火葬场非常的落后,当尸体放入铁床上,需要用人推进去,关上炉门开始加温,由200℃逐渐升温到900℃。

刚开始时是尸体的头发,眉毛,衣服等开始燃烧,这个时候就可以听到,脂肪燃烧的声音。

就像我们平时吃烧烤,烤五花肉一样,当肉的油渍被烤出来之后,遇上炭火就会发出滋拉一声 。

大概十几分钟之后,在火化炉外面的火化工就可以听到炉内尸体发出的呼救声。

在前几年这个说法传的到处都是,都以为人还没有死,让不少人觉得火葬场是一个恐怖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刚开始,我也是这样觉得,直到我小舅子跟我解释,我才恍然大悟。

原因:热胀冷缩,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当火化炉里面的温度达到几百度时,尸体的肚子就开始快速的膨胀,就像一个正在打气的气球一样,而这些气体在经过高温下挤压,会从嘴巴、耳朵、鼻孔以及下体有孔的地方,排出肚子里面的气体。

当气体从肺部到食道再从喉咙到嘴巴排出时就会发出“啊”的声音,而且声音非常大,让很多人都认为里面的人没有死。

那么肯定有人会说,既然发出啊的声音是这种原理所导致,那么在烧尸体时,尸体会动,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原因:人死后两三天内就会推到火葬场进行火化,这个时候人的关节软组织和肌肉组织没有完全的僵硬,还有一定的弹性。

只要有弹性,那么就有水分,当遇到几百度的高温情况下,水分快速地被蒸发,这个时候肌肉就会快速的收缩,连带关节软组织,就可以发现尸体的四肢正在抽动,或者是尸体突然坐起来,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在生活中大家可以拿一只鸡,放进烤箱里进行烘烤时,当温度达到一定的时候,鸡的鸡爪会慢慢的蜷缩,这就是因为鸡的肌肉关节组织缩缩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听信谣言,要相信科学依据。

像以前落后的火葬场,当尸体烧到一半的时候,为了防止肚子膨胀发生爆炸,要么用刀片,要么用尖状物将肚子给划开或者戳一个洞进行放气。

如果尸体的重量在200斤左右,烧的时候还要进行翻面,就像我们平时煎鱼一样,让它充分的受热。

大概40分钟左右,尸体就烧的差不多,当烧好的尸体火化工会用一个铁钩子,将铁床给勾出来,用锤子将死者的骨头砸成碎末,装进骨灰盒,然后送到死者家属手里,就完成了一系列火化的操作。

现在的火葬场都是全自动,也不需要翻面,也不需要戳肚子,因为都是全自动,所以以上的只是参考。

2、土葬有哪些流程?

我们传统的土葬,当人死后一定要放在家里隔三天,就是为了防止假死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选择一块比较好的地方挖一个两米的深坑,在深坑的四角放上铜钱,等死者出殡时,在棺材的正上方放上一个红冠大公鸡。

到达埋葬的地方时,需要用两只板凳放在棺材下垫着,等到八点钟,准时下葬埋土,这就完成了土葬的流程。

说了这么多,到底是土葬好还是火葬好呢?

对此,三味小镇哥的看法就是: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理智的看待,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讲究入土为安,死后都想留一个全尸,埋在自己的家乡,这才叫落叶归根。

  • 但是现在专家认为土葬,非常的浪费土地,因为当人死后需要指定一个下葬地方,埋下棺材以后需要用土堆一个很大的坟堆,这个坟堆周围都不能种地耕田,这就大大浪费了土地,导致国家耕种面积变少。

当尸体在土壤里进行自然的腐烂,很容易造成大量的细菌滋生和疾病,这就破坏了大自然土壤的环境,很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因为很多人都不是正常死亡。

所以考虑到这两点,现在国家大力支持火葬。

所以要考虑土地流失问题和土壤环境问题的话,当然是火葬更加的好。

但是从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来看,每个人都希望土葬。

我个人也是比较接受不了火葬,眼看自己的亲人推进火化炉里,再拉出来只有那一小堆骨灰,心里就非常的难受。

总结:

以上就是土葬跟火葬的方式,所以不管好与坏,既然国家有这样的政策,身为老百姓的我们就得按照国家的政策来实行。

人死后,就跟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瓜葛,留下的只是一具肉体,无论土葬还是火葬,我们只要活着要过好每一天, 不能让自己的生活留下遗憾。

对此,大家是觉得火葬好还是土葬好呢?

(感谢各位朋友观看和支持)。




在火葬场工作的舅舅告诉我:他第一次火化尸体的时候,既惊恐又害怕,因为他听到火炉内的死者发出惨叫声,而且尸体还一直抽搐,甚至最后直接坐了起来,吓得他当时连忙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的那一天,谁也无法逃避。

我们中国人讲究的就是入土为安,落叶归根,这也是土葬流传至今的真正原因。

不过近些年由于某些专家要求:全面禁止土葬,提倡遗体火化。

给出的理由就是:现在我国人口众多,如果还按照传统的土葬,就会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流失,而且土葬还会滋生大量的细菌,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我们国家还专门颁布了一条《殡葬管理条例》,根据条例规定,除了一些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地区允许土葬外,其他地区都需要实行火化。

因此,很多人都开始争论,到底是土葬好还是火化好呢?有的人会说土葬污染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也有的人会说火化太残忍。

至于是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下面我会跟大家详细说一下,然后再做评论。

火化的全过程

1、整理好遗体后送入火化室

当把遗体送到殡仪馆时,工作人员首先会看一下死亡证明,然后仔细检查一下遗体是否有尸斑,这也是为了防止出现“假死”的现象,虽然这种几率很小,但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确认遗体已经死亡后,这时候就会有遗体整容师来给遗体整理遗容,为的就是让死者走得体面一些。

如果有因为重大事故,出现残肢断臂的逝者,遗体整容师也会对逝者的肢体进行缝合,还原逝者自然的面貌。

整理好遗体后,工作人员就会将遗体送入火化室内。

2、用刀划开肚皮

遗体送入火化室内,不是立马就可以火化的,需要提前处理遗体。

所谓的提前处理遗体,就是用刀片划开逝者的肚皮,包括人体里面的主要内脏。

这种做法虽然听起来非常残忍,但也不得不这样做。

因为一旦将遗体推入火化炉,火化炉内的温度就会迅速上升,温度从最初的200度,直至上升到900度。

在这个温度上升的过程中,遗体里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也是热胀冷缩的原理。

如果这些气体没有及时排出,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生爆炸。

爆炸会将遗体的骨头和内脏炸的到处都是,到时候可能火化完后,遗体的骨灰就不完整了。

所以在火化前,火化工会用刀片先划开遗体的肚皮,为的就是防止遗体在火化炉内发生爆炸。

不过用刀划开肚皮一般都出现在老旧一点的火葬场。

如果是高端一点的火葬场,就不需要用刀划开肚皮,直接推入火化炉内,火化炉内会自动弹出刀片划开逝者的肚皮。

3、推入火化炉内,喷上燃油

当把遗体推入火化炉内后,火化炉内会有管道自动往遗体上面喷燃油。

根据遗体的大小,喷的燃油也不同,一般来说,火化尸体使用的燃油都是汽油或柴油。

当喷上燃油后,最后就开始火化尸体了。

4、火化的过程

当喷上燃油点火后,火化炉内的温度能迅速上升到200度,这时,遗体身上的毛发或衣物会快速烧掉,很快遗体眼球也会被烧爆,紧接着,皮肤下面的组织也会被烧的滋滋往外冒油。

然后整个身体就会被烧成火团,慢慢的,遗体的头颅就会被烧的出现眼眶洞,然后再烧个40分钟左右,骨头就会显现出来,这时候基本上就烧的差不多了,最后只需要再烧个十分钟左右,等把骨头烧脆之后,整个火化过程就结束了。

结束之后,火化工会将这些烧脆的骨头用铁杵一点点的敲碎,形成粉末状后倒入骨灰盒交给家属。

火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离奇的事情呢?

舅舅之前跟我说过,他第一次火化尸体的时候就听到火化炉内发出惨叫的声音,而且当时他还看到,火化炉内的遗体抽搐,甚至最后直接坐了起来。

当时发生的种种迹象,把舅舅吓的连忙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舅舅说:当时他的这一行为丢死人了,把身边的同事逗的哈哈大笑。

同事最后跟舅舅说:你刚才看到的种种迹象,那都是火化遗体时,遗体的自然反应,并不是什么鬼神之说,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之所以你会听到惨叫声,那也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因为当遗体火化时,身体里面就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会从遗体的口、鼻排出,发出的声音就和惨叫声是一样的,不过这只是听到的假象罢了。

而遗体之所以抽搐,甚至直接坐了起来,那是因为火化炉内的高温会将遗体内的水分蒸发,这时遗体的肌肉组织就会收缩,就会产生抽搐或者直接坐起来的假象。

土葬的全过程

当人去世以后,遗体会在家中放置三天,之所以会放置三天,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假死的现象,另外也是为了给后人置办葬礼的时间。

然后会找先生在自家的地里找一块比较好的位置深挖一两米,形成墓地,最后在墓地的四角撒上铜钱。

等到三天后,请十来个人抬着棺材来到墓地,等到8点就准时下葬,这就是我们这边的土葬过程,可能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

以上就是火葬和土葬的整个过程,至于哪个更好,相信看完以上所说,大家自己心里应该已经有了定义。

我个人认为:火葬虽然能减少土地流失、保护环境,但是他所需要的费用非常高昂,不光要花火化的费用,而且还需要购买骨灰盒和墓地。

特别是墓地的费用,像一些一线城市,墓地的费用少则七八万,多则二十多万,而且20年后还需要不断缴纳管理费,这就需要花费一笔很大的费用,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承担不起。

人在去世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呢?

上个世纪,国外一名科学家做了一项名为“21克”的灵魂实验。

实验就是将一名即将去世的人称一下体重,然后在去世那一刻再称一下体重。

整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实验对象在死亡的那一刻,体重要比去世前减少了21克重量,因此当时的科学家认为,减少的这21克可能就是逝者的灵魂。

听到这里,是不是很多人觉得此项实验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呀!

因为这减少的21克,很有可能是身体水分蒸发所导致的。

至于人去世之后有没有灵魂,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我认为这个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写到最后:

至于火葬好还是火化好?相信每一位朋友心里都有了答案。

可能有些人觉得,火化可以减少土地流失,保护环境,火化肯定比土葬好。

也有些人会觉得,火化太残忍,还是土葬比较好一些,毕竟传承了上千年,不能说断就断了。

看完以上所述,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了答案,欢迎在下方评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感谢大家的观看与支持




火化好。规范、简单又环保。

按照汉族传统习俗,那就是认为土葬好。老一辈认为,进了棺材最稳当,可保全身甚至百年不朽,实际上,连棺材带尸身埋入土里后,具体什么样子了本人不知道、家属不知道,后人更不知道,但如今知识面都比较广,多多少少还是知道埋进去了会是个什么样儿,发胀、发黑、腐烂、面目全非,最后要不了两年就只剩了一具白骨。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仍然有特别害怕手术的,会认为开膛破肚了万一下不来,不完整。所以,大部分老年人不接受手术,死了不接受火化,会拉回老家,求个全身,装进棺材入土为安。

老年人的思想会认为,火化了就只有一抔灰,一个小坛子,会认为被火烧了投不了胎,会影响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其实根源在于自身,畏惧死亡。有的老年人,年轻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啥事都敢干,但是年龄越大就越怕死亡,生了病,即便就是普普通通一个重感冒或者腰酸腿痛不利索,只要后人把他们弄进了医院,会说后人是把他们往火葬场送,怕死到什么程度呢?有的老年人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会说,绝对不要死在医院,不等断气就会提前喊后人先弄回老家,说的是死在了医院,要开刀、害怕火,烧起来了会痛。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防水防潮防腐处理过的遗体,不管棺材板材料再好、再厚、再密不透风,只要入了土,要不了两年,该朽的都要朽掉,三长两短加起来那就是一包渣,任凭穿金戴银七套九层的,就只剩下几根骨头和一具骷髅,泥水浸泡、虫蛇鼠蚁撕咬居然不怕了,怪事。

灵魂是什么?灵是活着的人、是后人、是传承,魂是家风家教、是教诲、是思念、是寄托、是留给后代和旁人受益终身的思想。否则,最多就只有三代人能够记住谁谁谁,不管是用土掩还是火烧,后人摸不准坟头走错方向的多的是。

时代在进步,现在大部分人对待生老病死的观念也在有所改变:

第一,老的基本上都信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观念,这种观念与年轻人的想法差不了多少,现在都在讲究生活质量或品质,讲究的是要及时行乐,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观念,这是没有错的。如果在生前都享受不了的,死后就更加享受不了,通俗地讲,如果生前不如意不顺意,死后那一套过场都是豁鬼的,要说如果寄托在来世,不是还有个孟婆汤吗,生前二两酒就醉了的,孟婆汤是38°还是52°,是大碗还是小碗,灌将下去恐怕从哪里来的自己都不知道,万一也来个坐标偏移或是随机数,扑在了猪身上还是倒在了狗身上,又有谁能够说得清。

第二,三天三夜还是七天七夜,折磨的都是后人,都是在煞有其事的做给活人看。最后那一顿饭自己做不了主人,院子的鸡鸭鹅该下蛋照样下蛋,喂不肥的照样过年,所以,儿女生前尽到孝道,才是老人最大的福气,死后即使黄河水干,都是无济于事。鞭炮一响,唢呐一吹,任你生前三百平还是五百方,最后都只有一个小盒子或三长两短来装,豪华型和经济适用型在本质上都是殊途同归,最后都在泥巴里,三年五载,野草比坟高。

第三,前三年,老伴在,三天两顿顿顿不会少,后三年,房前屋后三柱香草草了事,再十年,东南西北一柱香,孤魂野鬼无人问。




火化时遗体会“哭泣”、抽动或半坐起来,火化师会割开遗体肚皮,戳破内脏,一个生前体重100斤左右的人,火化后骨灰重量大约只有3.5斤。

许多人认为火化很残忍,觉得还是土葬更好一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到底土葬和火化哪个更合适。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火化的问题,火化时遗体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

(一)火化前的准备工作

火化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对遗体进行仔细检查,主要是看遗体上有没有尸斑,其实就是想确认一下遗体还有没有生命体征,以防出现“假死”现象,虽然概率很小,但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

确认无误后,火化师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去除遗体携带的一些塑料制品,因为这些物品燃烧后会产生异味。

为了让逝者体面的离开,应家属要求殡仪馆的遗体整容师会为遗体整理遗容,主要是修修眉毛、刮刮胡子、画画妆。

如果是遭遇车祸等意外事故去世的人,那么可能就会麻烦一些,整容师可能会需要对肢体、皮肤做缝合,还可能做充填、移植,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逝者生前的面貌,让其保持自然、安详,像是处于睡眠状态,因为在火化前,亲友们通常会和遗体做最后的告别,不能给逝者亲友留下痛苦、恐怖的印象。



(二)割开肚皮,划破内脏

在进入火化炉前,火化师还可能用刀片将逝者肚皮割开,划破内脏。有人认为这很残忍,其实这是为了防止在火化时发生爆炸。

从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开始,遗体就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变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体,这些气体使整个遗体慢慢膨胀,一般表现为面容肿大、眼球突出、口唇外翻、胸腹隆起、四肢增粗,就连皮下组织和肌肉都呈气肿状,皮肤呈污绿色、腐败静脉网多见,这就是所谓的“巨人观”。

这样的遗体就像一个脆弱的气球,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再加上火化时火化炉的温度非常高,遗体外部先被燃烧,内部气压过高,如果不划破肚皮、戳破内脏,那么就可能发生爆炸。

(三)喷油

接下来工作人员会给遗体上油,也就是在遗体上喷洒一些柴油,主要是起到助燃作用。火化一具遗体大概需要18-24千克柴油。如果遗体脂肪多一些,那火化时的燃烧速度可能更快,放油量可以少一些。

当柴油价格上涨时,许多车主会觉得吃不消,同样犯难的还有殡仪馆,按柴油每吨8000-9000元的价格计算,火化一具遗体,柴油的费用大概要144元-180元左右,近些年柴油价格有所上涨,但是一些殡仪馆的火化费却一直没有涨。殡葬服务中的基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含抬遗体、消毒)、存放(含冷藏)、火化等。这些基本服务的收费标准,要由物价部门定价,不可随意更改。



(四)火化

遗体放油后火化炉就开始加热,一般来说火化师先将火化炉预热到200℃,此时遗体穿的衣服以及遗体的头发会瞬间化为灰烬,当温度升到400-500℃左右时,脂肪开始燃烧,温度持续升高到600℃时,肌肉组织、还有一些脏器开始燃烧,温度升到800-900℃,骨骼开始燃烧,整个火化过程一般会持续45-120分钟不等。

(五)火化时的“奇谈怪论”

有人说遗体火化时,会听到火化炉内发出“哭喊”“叹息”之声,这声音让人毛骨悚然,有的家属甚至认为是逝者心有不甘或者有什么未了心愿,所以才会发出如此凄厉的声音。其实,大可不必因此耿耿于怀,人死不能复生,没有了生命体征又何来“哭泣”一说呢?遗体在燃烧时发出声音有科学合理地解释。

人体含有大量脂肪,这些脂肪在火花炉里燃烧一般会发出“呲呲”声,脂肪越多,声音越大。

人去世后遗体内会存留许多气体,留在胸腔以及肺部的气体,在高压作用下会被推挤到声带内,从而发出“叹气”声。

如果是出了交通事故去世的人,他体表的伤口比较多,空气更容易进入体内,在火化炉燃烧时,这些气体通过喉咙带动声带发声,听起来就像是叫喊声,溺水而亡的人肺部和胸腔的空气同样不少,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此外当炉内温度达到900℃左右时,骨骼就会变脆、炸裂,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像是焚烧麦秸秆。

这些还不是最奇怪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火化过程中,遗体忽然四肢抽动,或者突然半坐起来,对此家属很难理解,难道是“死而复生”了吗?当然不是。

在火化炉内温度到达几百摄氏度时,遗体的皮肤在高温炙烧下,会快速脱水、收缩,体内脂肪迅速融化,肌肉紧缩、僵化,原本挺直的躯体变得蜷曲,牵拉着骨骼弯曲,四肢抽动。

其实,在火化遗体时,家属可以在电脑监控观察室或者炉前观察厅观看火化过程,遗体的一举一动都可清晰呈现,只不过观看这一幕时的确需要勇气,而且一定要保持理性。



(六)火化完毕,家属纳骨

火化后,遗体内的水分、血液会快速消失不见,脂肪、肌肉也会融化,最后剩下的只会是骨骼。经过焚烧,骨骼的质量也会变轻,骨骼内的水分会蒸发掉,有机物也被燃烧殆尽,少量的无机物因不能被完全燃烧,保留下来。

一个生前体重100斤左右的人,骨骼重量大约为15-20斤,火化后骨灰重量大约只有3.5斤。

火化完成后,工作人员会慢慢地拉出放置遗体的耐火床,由于温度比较高,所以必须在炉膛外停留一段时间,稍作冷却。

尽管火化炉里的温度很高,但是一些大的骨骼可能还是没有完全燃烧,所以需要稍作处理。

工作人员会用特制的小铲子将骨头轻轻碾压,经过高温炙烤的骨骼很脆,一经碾压就变成了粉末。

接下来就要开始纳骨了,逝者的一位亲属捧着事先预定好的骨灰盒,由另一位亲属用小铲慢慢将骨灰装入骨灰盒,铲不上来的部分骨灰用小扫帚扫一扫,基本可以保证“颗粒归仓”。整个过程,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会从旁协助,最后工作人员把骨灰盒封好,家属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离开焚化室。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土葬遗体会有怎样的变化?

如果火葬是让遗体在刚开始腐烂之前就结束了它的痛苦之旅,那么土葬则是要把这次终极旅行进行到底。

人去世后,家属如果选择火葬的方式,那么可以直接和殡仪馆取得联系,殡仪馆会派出工作人员,上门来接运遗体,并且和家属商量火化事宜。从去世到火化一般三天以内就可以完成,而如果选择土葬,遗体会慢慢变化,彻底变成一堆白骨,大概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人去世后,身体会慢慢变冷,在常温环境下,遗体的温度会以每小时0.5度的速度下降,一个小时左右遗体就会变得和冰块一样冰冷。同时遗体会变得僵硬,皮肤失去弹性、肌肉僵化、嘴无法张开,颈部无法转动,四肢动弹不得。

在人去世后2-4小时,遗体背部和臂部的皮肤表面会出现暗红色或暗紫色的斑痕,这就是“尸斑”。刚开始只是呈斑块状,随着时间推移,斑块会越来越多。接着遗体的右下腹部会出现暗绿色,这是“尸绿”。

去世12小时后,遗体里的微生物开始消化肌肉,遗体就会慢慢变软。

去世2天后,遗体内开始聚集大量腐败气体,时间越久,遗体内的腐败气体就会越多。

去世3天后,遗体会变得膨胀,四肢粗大,脸部肿涨,出现所谓的“巨人观”现象。



这些腐败气体使腹腔内压增高,心脏虽然已经停止跳动,但是在压力作用下会挤出心血,肺部受压,使集聚在支气管、气管中与腐败气体相混合的血性液体流到喉咙处,并经口鼻溢出。部分血液在高压的作用下抵达皮肤表层,皮肤上出现腐败的小血泡。

胃肠受压迫,残留在胃肠内的食物残渣会进入喉咙、气管之内,或者溢出口腔之外,这就是人在去世不久会呕吐的原因。

由于小骨盆底受压迫,会导致直肠内的排泄物溢出,膀胱括约肌和肛门直肠括约肌功能失控,可能会导致大、小便失禁。

此外,随着压力增大,女性的子宫可能因受压而脱出;如果逝者去世时已经怀孕多月,子宫内的胎儿也可因受压而分娩出。

人去世20天后,遗体的软组织基本已经完全腐烂,变成了半流动的液体,慢慢从骨骼上脱落,最终遗体变成一堆白骨

所以,在土葬时有堵住“七窍”的习惯,尤其是堵住肛门,就是为了防止腐败气体、血水、排泄物外溢,为逝者保留最后的尊严。



土葬好还是火葬好

1.火葬更安全、环保

人在去世后,随着时间推移,遗体会慢慢腐烂,这一过程中会滋生大量细菌,如果是因为某些传染性疾病去世的人,滋生的细菌同样具有传染性。比如丙型肝炎病毒在人去世后仍然可以继续存活4-21天,细思极恐。

因此,将遗体土葬势必会对周边土壤、水质造成污染。有些家属为了让逝者去得更安心一些,会在棺材入土前涂上一些防腐液,这些防腐液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比如汞、砷等,一旦会渗入土壤、地下水,必然会对周边土壤和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相比而言,火葬就没有这样的危害,随着遗体的焚化,细菌也没有了成长的温床。

2.土葬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土葬最大的一个弊病就是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按我国古代传统,想要找一块合适的墓地实属不易。通常情况下要选择水草丰茂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的土地是非常适宜耕种的,大规模实行土葬势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和鼓励以少占或者不占土地的方式来处理骨灰。骨灰盒可以集中放置到灵骨塔,可以节省不少土地,也方便大家追思和祭奠。



3.土葬需要砍伐木材

土葬需要上好的棺木,需要大量砍伐树木,一般来说,棺材分4个头 、6个头、 8个头几种,简单来说就是由4块、6块或8块板组成,4个头的比较贵, 在木材的选择上以梓木、楠木为最佳,柏木、松木、柳木、桐木也不错。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木柴,都需要砍伐不少树木,这很不环保。

4.火葬流程更简单

在传统的丧俗之中,土葬讲究许多礼仪,比如报丧、哭悼、守灵、入殓、出丧、守孝等。这些礼仪异常繁琐,让逝者亲属疲惫不堪,而且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火葬的话就免了这些流程,化繁为简,让逝者去的安心,家属也不必过于劳心劳力。



土葬、火葬哪个更合适?这要因地制宜

按照我国《殡葬管理条例》相关条例,在人口稠、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在允许土葬的地区,也提倡和鼓励以深埋遗体、不留坟头的方式处理遗体。

因此目前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撒拉、东乡和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仍然允许保留土葬习俗。

所以,选择哪种方式,要因地制宜。既要尊重逝者,也要避免因此事对后人造成不当影响。



结束语

不管是土葬还是火葬都是为了让逝者体面、有尊严的离开,都是生者对逝者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和土葬相比,火葬更能减少土地浪费,也更加安全、环保。我们应该节约土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至于人有没有灵魂的问题,其实就目前来看,所谓灵魂一说,只是因生者对逝者过分思念而产生的美好愿望而已。

你认为土葬好,还是火葬好?




人死后究竟怎么个葬法为好,可能很多的生者有所想,多数人对这个问题也许持无所谓的态度或想也白想,现在除了火葬以外,其他的葬法也只是试验阶段。

我们国家的传统埋葬逝者历来是以土葬为主,入土为安就是这种葬法的最贴体的表述。记得刚记事起,一群小伙伴们房前屋后玩耍,凡是山坡边,山腰,土岗,林间,到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土堆。大点孩子会指认出哪座坟墓是他家祖上的,有一些坟墓经年成了无主坟,每年清明祭扫最能看的一清二楚了。久远年代的坟墓,能显示墓主人身份的,则是坟前的墓碑。一些坟头虽久无人祭祀,但那坟头高大气魄,配与雄立墓前的石碑,再加坟墓周围的树木花草点缀,给人一种强大的震慑感!也有许多的平凡得一堆土包的,或蹋陷,或原来堆土经雨水冲刷而渐渐变平展的,无碑无砌的,再久之,和地面一样平整,则看不出坟墓的痕迹了。农村的丧葬很考究,这其中会很不少秘诀。只要是稍有聚集的机会,讲述坟墓的选址与活人的发达关系来,绘声绘色,引经据典,指名道姓,让听者如堕雾中,迷信其中。这种古来的丧葬文化影响之深,非一日之形成被破除。

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推广改革火葬,这种葬法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特别是在城里,除此法再无他。那种前人所见景象,城外土馒头草馅在城里的描述,只剩下草馅,城外的土馒头经整体规划不见了踪迹。相应的是一切改变来得如此之快,不过偏远的乡村里,还有固有传统,仍然是土葬,或者是虽火化,骨灰仍要大棺装敛而埋入地下,其这种作法并未有实质性的抛弃土葬。只不过又多了一道程序,于火葬之最初设计相远。

土葬在当今土地资源紧缺之情形下,改用其他节省土地之法未尚不可。人死如灯灭,一切做法都是给活人的一种仪式。




先不要讨论土葬好不好,再好也必须终止,这是国策,也是一种土地形势倒逼。

我国农村优质土地已经很少了,茂密的麦苗下埋着很多偷偷土葬的农村人。它们先辈就埋在这里,后来平掉,成了高产田,并分到各家各户,有人的责任田下就是别人的陵园,后代死了就偷偷埋在麦田里,地表是平整的麦苗。因为影响收成,偷埋的人每年给田主“补助费”,一年年加码。每年凭吊时的践踏和毁苗,都直接给钱,一年年地下先人越来越多,晚辈送钱越来越多,麻烦越来越大,乡里还在查……如遇到修渠和土地规划,这些坟全玩完了。还有城郊坟场,因城市扩张发一纸迁坟通知,过几天推土机铲车密集施工,累累白骨……

凡是在场的人都在感叹,现在的国情,还是保留骨灰更实事求是。如果你的居住地目前荒野很多,可以考虑土葬,但多少年之后就很难说了。

要清楚的知道,土葬的结束并不是谁脑子热想出来的,而是国家土地形势倒逼,不得已而为之。




还在纠结这个问题?很明显火葬只留给活人多一点消费,多一点环境污染,多一点麻烦……其他的,土葬也差不多。你应该明白是土葬好,还是火葬好?如果是讲潮流,讲规定,那上面定了,必须火葬。如果询问哪种葬法好,首先,火葬人死了还要花笔钱,把死人拉到火葬场,用油,用电烧掉死尸,拉尸,烧尸,要不要钱?其次死尸在火化的近五十分钟时间里,要排放多少毒气,这对活着的人有多大危害,全国,全球一天要烧多少人?有多少活着的生命受到威胁?这恐怕要像毛主席一样,做个调查报告。再次,本来土葬只要把死人抬出去埋了就万事大吉,现火葬还要多个送到县城火化的车队,多个与死人送别的告别仪式,你说这两项恐怕要多出二三千元的开支,你说这对个普通老百姓是多大的打击,还要买大理石棺,送别鲜花等等等,坟墓依然如前。也就是说,一具死尸土葬与火葬相比,其他害处不说,光金钱就正常情况,火葬至少要多三千多元人民币。大家说说是土葬好还是火葬好?我要强调一点,火葬和土葬,人死后做法事,及埋的坟大小与原来没有任何变化。聪明的你,说说哪种好?不信,你到乡间走走,你说到底哪种好?!




毛主席死后,在毛泽东纪念堂里,每天供游客瞻仰。

周总理死后,骨灰撒在全国的河流、海洋、高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里面。

那到底是哪种方式好呢?

这个没有标准的答案。

唯一正确的答案就是,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他们都在我们的心中。他们都是新中国的英雄。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他们永远都活着。活在人们的心中。只有人们还记得他们,他们就没有死去。

就像李白、苏轼一样,他们永远活在百姓的心中。

所以以其去想死后怎样的方式安放,还不如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一天的生活。因为这每一天才是我们可以把握的。

死后的每一天,我们都无法再掌控了,还活着的时候,才是最有意义的。你说,是这样的吗?

还未认真的活过,别轻言的说死。

这就是我的回答。认为有道路的,请点个赞,留个言,关注一下我!给全职的三个儿子一个妈一点点鼓励,我将不胜感激。




逝者已逝,入土为安。亡人见土如见金,骸骨受气福及子孙。土葬好还是火葬好?这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对于人口拥挤的大中城市,不用说还是火葬为好,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啊!但对于人口稀少,非耕田地和撂荒土地多的偏远农村,当然是土葬为好啊!节约了金钱,也没有焚烧尸体造成的环境污染,尸骨深埋也不会造成其它外在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总之,国家应该政策方面做出正确的引导才好。农村亡人埋葬,不能占用土地肥沃的耕地,坟堆三年以后要求推掉,不能在坟墓之上修建永久的纪念建筑,可以立小碑祭祀等等。土葬环保就是事实。




在殡仪馆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尸体在火化的时候,整个过程是相当残忍的,很多环节都不忍直视,尸体也会在火化炉中“抽搐”。也会发出惨叫声。就算没有死,在火化时也会瞬间归西。


无论是火葬还是土葬,都是人生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只有部分少数民族或有他们自己的殡葬的方式。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以火葬和土葬为主。


也可以说,对于这二种的殡葬方式,很多人对于土葬都是很熟悉了,土葬也是人去世以后最常规的殡葬方式了,对于火葬了解的人还能稍微少一点。今天我们就重点讲一些有关火葬的事宜。



什么是火葬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这一个过程就是火葬。


火葬已经是从上世纪被传入国内了,刚开始在部分区域做试点工作,后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如今我火葬在我国已经很盛行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其实火化的出发点主要是从节约土地的角度来出发的,就单单从这一点来看的话,是比较符合我国发展的现状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


要是全部使用传统的土葬的方式,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我国的土地面积使用不足的情况,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本来就没有耕地面积,所以火葬第一步是被没有土地的城市人认可的。


直到现在也有很多在农村生活的人,是不认可火葬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种新型的殡葬方式,会慢慢被广大的农村人熟知。



火葬的流程

其实火葬的流程很简单,遗体想进到殡仪馆中,必须要有死亡证明,等于说死亡证明就是敲门砖。一般情况下在医院去世的人,在医院就可以开取死亡证明。


要是逝者在家里去世后,需要到殡仪馆进行火化的这种情况。首先需要通知你所在街道的办事处,然后需要携带逝者的身份信息原件,去辖区的派出所办理户口的注销业务。


待户口注销之后,派出所会给逝者的家属发放火化证,带上火化证直接联系殡仪馆即可。等于说是二种不同的方式,都是可以的。


补充说明一下,任何的私家车都是没有权利将遗体直接送到殡仪馆的,必须要让殡仪馆的车接送,这也是殡仪馆的有关的规定。


送往殡仪馆以后,第一时间需要到殡仪馆的业务部门办理尸体火化的相关的费用。选购骨灰盒、殡葬用品等等。


办理完相关的手续以后,会将逝者的尸体放置在殡仪馆的冰棺里面,继续对尸体进行冷藏处理。要是尸体长期暴露在外界的空气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尸体的腐烂。


在殡仪馆内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以后,尸体就会进入到入殓的环节了,很多人不明白尸体的入殓就是给逝者化妆用的,其实这么理解也不算全对。


主要是为了恢复尸体最后的容貌而已,很多逝者在去世的时候,大多都是因为呼吸问题导致死亡的。在死亡的最后一刻还是保持原始的样子。人在去世以后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半张嘴离开的。


而入殓则是帮助这些尸体恢复到本来的容貌上去,让人看起来面部表情不是那么的狰狞。还会帮逝者整理寿衣,必要的时候还会帮助逝者修剪指甲,或者整理头发等等。


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尸体能够体面地离开,这也是对逝者最后的尊重了。往往到了入殓的最后的环节以后,往往还有扎破逝者的内脏。往往这种看似不体面的操作。往往是为了火化的安全。



尸体的火化

在殡仪馆尸体的火化是最后一道工序了,这也是整个火葬的核心工作了,一般人对于火葬充满着好奇与恐惧。其实这些都是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结果。


对于尸体的火化,其实流程都是很简单的,把逝者从冰棺里面取出来以后,直接放在火化板上面,直接推进火化炉里面就可以了。


看似这么简单的一个工作,却隐藏着很大的学问在里面,用多少的温度才能将逝者完全地烧成骨灰呢,答案就是只需要900度的温度就可以。


逝者推进火化炉后,火化炉自动启动,起初的温度是200度,这个时候,人身上的衣服会快速地燃烧,并伴随着滋滋的声音,这是因为冷冻的尸体遇到高温以后,就会产生水汽。


水汽和火苗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出滋滋的声音。这种一种正常的反应,等外面的衣服全部燃烧完毕以后,火化炉就会升温至600度,在这个温度段内,尸体的种种反应也就出来了。


由于尸体的外部温度很高,内部温度也很低。体内的气体就会迅速地膨胀,这个时候很有可能会发生响声。这是由于气体膨胀造成的肺部的一个爆炸。都是正常的一个情况。


有的时候尸体可能会“坐”起来,这和人体的膝跳反射道理都是一样的。在身体的某个组织受损了,就会发生坐起来的这种情况。很多人对于这种反应都是很害怕的。其实都是正常的物理想象而已。


接下里的温度就是900度,这个温度段内,主要是为燃烧人体的骨骼部位,当骨骼彻底燃烧以后,剩余的就是骨灰了。正常的人火化完毕以后,所产生的骨灰大约在3斤左右。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葬好

我觉得当人去世以后,无论是采取火葬也好,土葬也罢,都要尊重当地的一个风俗习惯,这个问题不能一棒子打死。要是逝者有土葬的条件的话,还是建议用土葬的方式比较好,


主要原因还是,土葬在我国盛行的时间比较长,在很多人心里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殡葬习惯了,这种习惯在人的心目中是很难进行改变的。


除非有国家的参与或者强制性的行为的规定,才可以选择火葬的方式,虽说土葬在我国来说,对土地的是有所浪费的。但人心底面最真实的东西是不能以金钱来进行衡量的。


所谓的土葬说白了,就是挖一个坑,将逝者直接埋葬在土里面的一个过程,很多地方对于土葬的风俗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土葬确实要占用小部分的耕地面积。


这种想象是很多地方都是在所难免的,你说让一下子全部实行火葬的政策,我觉得暂时还是行不通的。想必一些基础的建设还是比较薄弱的。


很多土葬的地方是根本没有殡仪馆的建立的,建设一个殡仪馆其实比较简单,但是要想人从原本的思想中走出来,接受新鲜的事物。这点是很难的,你说是吧。



人到底有没有灵魂?

这是东西,不便做过多的解释,就是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东西。这些都是科学无法证明的事情,总之还是取决于个人吧。


民间可能会流传着这一种说法的,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老年人是坚信人是有灵魂的这个事实的,而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难相信这一点。


这种情况往往就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代表了,对于老年人可能思想还比较保守,而年轻人更愿意相信一些科学方面的事情。没有被科学证实的事情还是不愿意相信的。


有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弄那么清楚,就说人的灵魂这个事情,让它保持住神秘感不是很好吗。所以还是坚信那句话。信其有,不信其无。




写到最后

我想说。不管是火葬也好,土葬也罢,在每个人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还是觉得土葬的方式比较好一些。


毕竟这是一直沿用至今的殡葬的方式,要想从心底面接受新型的火葬方式,确实还是有些难度的。但我也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土葬的方式就会被慢慢地淘汰。这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您说是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土葬   火葬场   殡仪馆   逝者   遗体   棺材   骨灰   骨骼   殡葬   家属   气体   尸体   温度   灵魂   土地   方式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