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南京、合肥都市圈,为何黄山独独钟情杭州都市圈?

要说全国所有的省,没有哪一个像安徽省这样复杂省情的了,安徽全省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淮河以北为皖北,江淮之间为皖中,长江以南为皖南,各地民俗风情,地形地貌差距很大。说来也怪,安徽是全国唯一与两个省会直接相邻的省,江苏南京与安徽接壤,浙江的杭州也与安徽接壤,这就是安徽各市融入不同方向的原因。

近年来,安徽开始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省会合肥的腾飞影响下,开始了大提速。其中以皖北各市积极向徐州靠拢,以宿州,淮北,亳州为代表,谋求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融入徐州都市圈,中部以六安,淮南为代表,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沿江各市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却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最南面的黄山在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圈。

在中部,合肥与南京开展了激烈的争夺,南京开始将安徽的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划入南京都市圈,进一步寻求合作,扩大影响力。合肥也不甘示弱,进一步出手也将滁州,马鞍山,芜湖纳入合肥都市圈的范围,商合杭高铁开通后,合肥与芜湖将结束没有高铁直达的历史,目前还在规划巢马城际铁路,一旦建成,大大缩短合肥到马鞍山的时间。

但是黄山比较特殊,位于最南面,合肥,南京一时难以顾上,倒是离着杭州很近,况且黄山的民风习俗杭州很像,徽州古韵传承一脉,黄山和杭州都拥有5A级景区,黄杭高铁已经开通,未来黄山和杭州一体化会更明显。




安徽、江苏建省才几年?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给自己划了一块自留地、叫直隶!他的家乡是淮南行省就是现在的苏北和皖北,但还是太小也不够富,就把江西行省划一块(皖南)、两浙行省划一块(苏南)划到自己名下!

清朝入中原,定都北京……当然得把南京名字改成原名:江宁!省名因为满人没文化,因为唐朝时这里有个江南道,直接取名江南省!(唐朝的江南道是全在长江以南的)!

清朝觉得江南省太大,财力又雄厚,又是朱元章折腾出来的……决定拆分!但绝不会让朱元璋的老家又独立成省,就不以长江为界,而且刻意打压原淮南行省地盘,比如:扬州,当时中国第一富市!徐州……当时江苏取名意见中:扬州、江宁、苏州、徐州中选,许多人以为应该是江扬,苏扬,徐扬呢!结果,江苏、安徽全用长江以南州名,恶心朱元障!

常听人说江西婺源是从安徽割走了……呵呵,皖南大部地区是朱元璋从江西割肉的!

所以江苏、安徽是生硬组合成的省,再加上地理、历史原因,你说他们外省比自己省亲,当然正常啊!




相较南京,杭州更近,相较合肥,杭州更有钱!幸亏离合肥远,不然又得吸干。




讲直接点,历史关系、地缘文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经济关系;

不只是安徽省内一些城市往南京、杭州身边靠,这个问题在所有的省份都有,安徽一干小弟(滁州、马鞍山、芜湖)拥抱南京,其实南京也是最头痛最尴尬的,苏锡常自成一体(经济、文化、语言)与南京格格不入,以上海为老大哥中心,南通不用讲,虽不是吴语区但也是以上海为老大哥,现在淮安、扬州、泰州都在往上海靠,上海的虹吸能力太强;

再来说安徽,当年和江苏从江南省分家后(据说江南少内分工是这样的,南京是领导地位,苏南是发展经济商业定位,安徽省这边是发展农业搞供应定位,当时一家人,你搞商业我种地提供粮食,没啥关系,可是一分家,安徽傻眼了,说好的一家人呢没了),安徽省一落千丈,成为了落后、内陆、农业大省,上百年来没有翻过身。

安徽省内各城市穷怕了,合肥之前扶不起的阿斗,老大带不了大家发财,所以小弟们各自谋出路,再加上历史及地缘关系,就造成了今天,滁州马鞍山芜湖抱南京大腿成为南京都市圈开会的坐上宾,宣城、黄山抱杭州大腿成为杭州城市圈成员;

合肥不干了,故把巢湖肢解了,收编了巢湖的优质资产(大湖、巢湖市区、庐江),顺便带着周边一圈小弟(六安始终是忠实的合肥小弟从来未有过叛变、桐城及安庆、定远、淮南等)成立合肥都市圈。

也就是今天3大省会都市区完全相邻的格局,中国估计也是绝无仅有的。




徽州属江南,合肥南京不属于江南!




面对南京、合肥都市圈,黄山独独钟情杭州都市圈是由很多现实问题存在的,空间位置、历史沿革等等,但尤以地缘关系为最,上半年黄山水灾时千岛湖泄洪足以说明黄山和杭州之间的独特的地缘关系。

都市圈

在长三角日益一体化的时代,江浙沪皖形成以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圈子,上海大都市区、苏锡常城市圈、宁波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每个圈子都有着各自的辐射范围,一般来说能核心城市能辐射与之交接的地级市,如果距离再由扩大就有点鞭长莫及了。

黄山和南京、合肥两大城市之间都由着地级市的存在,而和杭州是接壤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黄山和杭州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交通联系

  • 古代交通

明清时侯的徽州人口稠密,对外交通并不通畅,有着“前世不修,生在徽州”一说,当时的徽州人离开家乡的主要途径是新安江水道和徽杭古道,始建于唐徽杭古道如今已经是华东著名的徒步线路,短短数十公里足以看出当年古徽州人翻山越岭的艰辛,通达杭州的水路承载了更多古徽州人的乡情。

  • 现代交通

黄山联系外界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就是联通杭州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徽杭高速;此外杭黄高铁的开通也让两地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产业互补

2019年黄山市地区生产总值818.0亿元,旅游总收入高达659.45亿元,黄山市对旅游的有着超高的依赖度,而杭州主城区距离黄山距离虽远,但代表着杭州旅游业的千岛湖旅游景区距离黄山很近,杭州一直提倡的旅游西进与黄山的旅游业由很强的互补性。

新安江上下游

作为新安江上下游的两座城市,即便没有其他的任何联系,在新安江流域保护和治理方面都有着其他两座城市不存在的合作和协调。


黄山市和杭州之间独特的地缘关系决定了独独钟情杭州都市圈。




浙江人民欢迎黄山人民并入浙江大家庭




要知道没千岛湖之前老徽州门前是新安江顺水一下便是钱塘江。浙江与徽州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相较另两地更亲近




这个要从历史渊源谈起,黄山其实就是一个迷你版的古徽州加上太平县,历史上徽州起源的歙县,其治所一度在现在的浙江省淳安县威坪的位置,目前应该被淹没了,晋朝在之后,治所回到了歙县,但是徽州山高林密,通往外界的路非常不便,而新安江则是连接外界的快速通道,三天可达杭州,转达全国,在陆路交通是难以实现这么快的速度和效率的;同时徽州很多家族迁入,都是从原来浙江方向进入,例如汪华、钱时(钱王)后人,都是这样进入,对徽州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保境安民;再一个就是徽州地势上高,到苏杭有先天的地理优势,“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短短的一百公里不到水程,落差达到百米,也是造成徽州经济顺流而下,到达江浙的优势;在历史进程中,这种徽文化辐射,更是直接影响到浙江很多地方。综上所述,黄山市继承徽州的大部分衣钵,在文化和历史及地理上有着深刻广泛的联系,那么黄山市钟情杭州都市圈也就不足为奇了。历史上新安江的落差很大,古代向浙江发展跟有优势,导致徽文化输出方便,双方经济文化的融合度更高。新安江从休宁起跨越了皖浙两省,文化上更有亲近感。




黄山到合肥三百多公里,黄山到杭州二百公里,而且黄山合肥之间隔了几个地级市,黄山和杭州是接壤的。以前安徽最好的经济文化就是安庆和徽州二府,安徽省名就是用的二府首字。现在黄山去合肥新桥机场的用时,可以去杭州萧山机场打来回了。而且萧山机场是真正的国际机场。所以黄山(徽州)怎么可能跟合肥混。就象江苏的苏州和南京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黄山   合肥   南京   杭州   新安江   徽州   黄山市   滁州   马鞍山   芜湖   都市   江南   安徽   江苏   浙江   钟情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