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亚洲金融中心在哪里?为什么?

由英国Z/Yen集团与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7)排名中,上海超过了香港排进了全球第四,这是国内城市第一次获得此殊荣。

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分别为:纽约、伦敦、东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旧金山、日内瓦、洛杉矶。

那么,从这个排行榜中可以看到,在亚洲的金融中心主要是东京、上海、新加坡和香港。

但笔者却是有一些个人的看法!

其一,东京虽然也是全球的金融中心,但要排在亚洲第一还是有些高估。毕竟日本东京城市主要还是一个综合性城市,在金融、科技、产业等全日本的核心力量全集中于此。可日本毕竟是一个失去20年的国家,其后的发展潜力也是十分缓慢;

其二,上海的货币交易量却是有目共睹,经济和金融实力和人才也是十分突出。可是,我国的货币政策毕竟还是在独立货币政策基础上的区域流动性特征。在国际货币结算、国际货币交易和国际化自由兑换等方面也是相当比较欠缺,要排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前列还是需要假以时日;

其三,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型国家,极力地推动全球化和国家化,又是在一个马六甲海峡入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年一直表现的非常特出,新加坡应该是在金融中心的地位超过东京和上海;

其四,香港!这香港的排名在第六,排在亚洲城市和国家中的东京、上海、新加坡之后。这也是香港表现最差的一次。这跟香港的不断骚扰脱不了干系,可是也是打击了香港在金融业的地位。本来可以排在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却后退了。

总之,亚洲的金融中心肯定不是一个,其中包括东京、上海、新加坡和香港。可排在亚洲第一的应该还是新加坡,其次是东京,再次还会落在香港身上,最后才是上海。




当然是香港了...知乎上好像不把香港贬成二线城市就不幸福一样,何苦呢...香港作为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竟然也要被否定,真是耍流氓了。现在还拿港口理论来嵌套金融中心位置,怕不是傻子吧。

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法律体系受国际认可,港币自由兑换且同美元硬挂钩,外汇、债券、股票、衍生品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完善,这是上海中长期内都比不了的。

中国站起来了,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要脚踏实地去做,不要以为自己发达一些了就目空一切,对周边国家甚至是特别行政区不是咬牙切齿就是冷嘲热讽,远着呢...特别是金融方面,没有匹配实体经济进步的动能。香港无论再怎么衰落,中期内也是中国对外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窗口。法律体系不变,上海更多是有限开放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什么时候各种国际企业签合同仲裁能走中国法,再来谈上海是亚太金融中心吧。

在金融世界里,亚洲金融中心只能是香港。李家坡想追,但是跟不上。

东京不算,因为我们根本不把日本算进亚洲里。投行里本来就用Asia-ex-japan 来定义亚洲市场。因为日本奇葩的商业法律,东京交易所其实只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优先股交易所。加上资本管制,算了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日本各个财阀的交叉持股有多乱。

金融中心的要求是没有资本管制,所以上海还深圳不算。资金调配不受监管,所以香港还是世界最大的提款机。每次经济危机,大行要抽调资金,香港都是不二之选。

一个参与者要对当地法制有信心,看看亚洲通用的信用证LC上用哪个地方的法律。

一个是体量。虽然上海和深圳的交易量早就抛离香港,但是上千亿的日交易量还是很有流动性保证的。

虽然这十几年李家坡在后台方面抢了很多业务,但是前台业务还是得摆在香港。无他,香港飞北京只要三个半小时,飞上海也就是三个小时,当天来回不是不可能的。李家坡飞过来就要8小时,这个地理优势跑不了的。李家坡在东南亚倒是一个小中心。但是东盟的体量摆在那,没有意义。

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因为她是中国的金融窗口。而中国是亚洲第一大经济体,所以没啥真正不真正的。




这份榜单是全球最权威的金融中心榜单,尤其对于前十名来说,我想通过这份榜单就会有答案的,毕竟这是全球金融精英从各个维度进行的评价,不需假以网民谬言一二。长期来看,上海不但是亚洲的金融中心,还将是全球金融中心,而且套用目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这个中心地位之所以会是全球级的,在于它不是走的顾佳式,而是叶问式的道路。这跟香港新加坡都是不同的,包括跟上海的租界时代都是不同的,后几者本质上是代表殖民势力利益,旧上海金融地位远胜当时的东京香港新加坡,可那对于要求独立发展的中国来说又有多大意义呢?连绕开它新建一个市中心为自己服务都办不到。




亚洲的金融中心一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换的,日本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在过去都曾经有资格称之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但是要确定真正的亚洲金融中心,要从更大的历史发展和地理维度去探究。亚洲大陆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经济领先地位的区域是东亚及周边儒家文化圈,日本东京、新加坡和香港都在这一区域。但是以上区域都有一个先天缺陷,处于亚洲大陆和儒家文化圈的边缘地带。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和儒家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在历史大部分时期都是世界经济中心,历史上出现过众多世界经济中心城市,比如长安、洛阳、开封、大都。如果要寻找亚洲真正的金融中心,必将从中国的金融中心说起。虽然香港也属于中国,但是香港的繁荣是因为中国内地发展失衡才给了香港发展的机会,一但中国内地经济崛起,香港的经济地位必将削弱,回归偏安一隅的区域经济中心。

上海是我国大陆海岸线中心点,也是我国最重要黄金內河航道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且上海是近代亚洲历史上最早的金融中心,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落后了。就目前上海的发展情况,依托中国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必将超越目前经济实力最强的东京,回归亚洲金融中心地位!




目前来看,香港才是真正的亚洲金融中心,上海别自傲,离真正的金融中心还在远着呢。

一个城市是否是国际金融中心,一要看这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二要看它的全球货币流动程度,三要看背后全球企业的支撑,四要看其金融市场的自由性。这几点上海尚不具备,唯有香港,连接东西,是真正有影响力的全球公认的金融中心之一。




以前的亚洲金融中心是东京,新加坡,香港,

现在增加了上海,北京,深圳

1,日本1972年到2009年,长达38年,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的人口有1.26亿,其中东京人口超过1500万,

东京是日本的经济金融中心,凭借日本在亚洲的影响力,

东京自然成为了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


2,香港,在我国经济壮大以前,香港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金优势,

做了几十年的亚洲金融中心,

国内的大量企业在香港上市,在香港募集资金,

比如腾讯,碧桂园,美团,小米集团,农夫山泉,都只在香港上市。


3,东南亚,有6.6亿人口,经济总量在23万亿人民币左右,

相当于广东省+江苏省之和。

新加坡在李光耀的带领下,充分利用,依托东南亚的优势,

成为了东南亚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

后期积极引入欧美资金,引入中国,日本的资金,人才,

最终也成为了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


4,2010年,我国超过日本的经济总量,

到2022年,我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4倍左右,

我国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金融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超过日本,德国。

金融市场的大量交易,也促使上海,北京,深圳,这三大金融市场的发展,

目前上海已经超过东京,成为亚洲第一的金融中心,

北京,深圳也在赶超香港,新加坡的路上,

未来亚洲前三的金融中心,可能会被上海,北京,深圳包揽,让我们拭目以待。




世界的金融中心在纽约,为什么?全世界的钱都流向纽约,我们听到某某公司在纽交所、纳斯达克上市,都是纽约的。亚洲我们上市基本都在香港,世界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流向香港,香港能称为亚洲金融中心,依靠的是强大的祖国,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强大,上海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未来上海要会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




“亚洲金融中心”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因为亚洲最发达的经济体日本、韩国和台湾省的金融中心分别在东京、首尔和台北,三个地方都是资本项下开发、法律与国际接轨、具有完整的金融产品体系,我从业以来反正从没听过哪个日本的企业会跑到香港上市。因此,香港和新加坡争的充其量是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还要抛掉印度市场),但新加坡不管是上市企业质量、市值和交易量,跟香港还不是一个级别。




亚洲金融中心在香港。美国纽约华尔街、英国伦敦、中国香港被称为三大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港币自由兑换而且和美元挂钩、股票、外汇、债券、衍生品多全,金融市场完善。法律体系也受国际认可。




香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亚洲   儒家   东南亚   东京   新加坡   日本   香港   深圳   北京   上海   中国   地位   金融   经济   全球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