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哪里最好?

各有千秋吧。如果是说走仕途,想从奴才变成主子,自然北京有其他几个一线城市无法比喻的优势,可以说在这一点上,非北京莫属。但是除此之外,北京真的就没有什么让人开心可爱的地方了。第一,灰尘太大,太厚,简直生活在重度污染的雾霾天气中。其次,城市建设没有什么让人羡慕的。中心城区还有那么多6层矮楼,看不见现代化建筑。第三,饮食无特色,没有吃一次就记一辈子的美食。

上海的地理位置很好,又是中国第一经济发到城市,在哪里能遇到很多的发展机会。但是毕竟发展了很多年,发达的,落后的并存。

综合来看,还是深圳好吧。第一深圳是白纸上一笔一划画出来的,有城市整体规划。包括发展什么产业,所以,深圳到今天为止还能保持蓝天白云,实在应该特别称赞。第二,深圳是全国移民城市,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各个地方的优秀文化在这里聚集,讲效率是共同的价值取向。除了房价高,其实其基本生活成本,尤其是吃饭,穿衣并不是无法忍受的。特别适合想干出点事业的年轻人。深圳没有自己的名牌大学,全国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在那里是平等的。相当于全国为深圳输送高端人才。

广州也是非常富裕的地方,广州人也是敢想敢做敢干的人。又毗邻香港,澳门,是最早开放,与外国洋人打交道的。但是,广州人的语言太独特,如果他们说粤语,我们一句话都听不懂。外地人很难融入广州人的生活圈子。

如果是给自己的孩子指路的话,我会推荐深圳。同在大湾区,16年去了广州和深圳,离得这么近,广州与深圳的天空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和北京比,又都是天堂了。

个人不喜欢北方,用老百姓过日子的生活标准来看,一点都不好。到处灰蒙蒙的,空气污染太严重。气候干燥,那那都是黄土,严重缺少绿色。

如果只是生活的话,还真的是重庆成都比较好。比较了,就知道。

幸亏我们把退休后的养老选在了重庆。

今天早上从北京出发,过河北,山西一路雾霾,一路黄土,呼吸的呛人。




1、还是用数据说话吧?先看GDP和人均GDP,这个是总量和质量的比拼,没有总量,单个质量再好也不行,没有质量,再多总量也不是个事,综合起来才是最终的实力了;这是2018年的数据,有点老了,但还是基本能说明问题的;

2、2018年北京GDP为30320亿元,上海市为32679.87亿元,广州2.3万亿元,深圳24221.98亿元,深圳超越了广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对比一下,上海GDP还是最高的,北京其次,深圳紧随其后,广州稍微弱一点。

3、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大城市,2019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了6万元,其中上海距离7万元仅差临门一脚,北京和上海的GDP总量已经双双进入3万亿俱乐部,广州和深圳虽然都在紧追不舍,但总体上尚有千亿的差距。

4、还有一个参数,就是从城市人口流入来看其潜在的增长性和吸纳能力、包容水平。从数据来看,2019年上半年,北京人口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流失了16万人;上海流入量仅仅是微增,有5万人流入;而深圳、广州人口流入还是在增加的,分别有50万和40万的净增数量,追赶势头明显;

5、再看消费情况,和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在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后期的时候,以消费为主导的服务业会超过以生产为主导的制造业,北上广深人均GDP早就超过了1万美金,正是居民消费大爆发的黄金时期,我们从另一角度,就是居民的生活垃圾产量来看消费,深圳、广州的人均垃圾产量大概为500公斤和480公斤,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垃圾产量只有300多公斤,所以,原先我们的估计中,深圳、广州的消费潜力可能被低估了不少;

6、接着我们来看教育实力的对比,这里有5组数据:第一组是中小学的数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分别为1615所,1544所,1492所和734所,北京最高,深圳垫底;第二是中小学在校人数,北上广深分别为137万、139万、157万和147万,都差不多,深圳第二,北京最少;第三组是师资数量,北上广深分别为15.2万人、13.9万人、11.3万人和10.7万人,北京最多,深圳最少;第四是本科录取率,北上广深分别为67%、75%、67.3%和42.8%,上海最高,深圳垫底。

7、再来看几张表格,第一张,是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执业医师数,医院总数,上海第一、北京第二,深圳垫底;

第二张,是人居环境维度排名,排序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

第三张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排名,排序是北京、广州、上海、深圳;

8、最后一张是综合性最强的而且最新的数据,含有GDP总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难看出,很多方面都不分伯仲的,上海综合实力是最强的,而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深圳在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支出方面反而是最好的,上海第二、广州垫底了;

9、那么综上所述,最好的城市,还应该就是称雄了近百余年的大上海了,经济总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资源、教育实力都是最好的;深圳呢,很多指标很靠前了,人口净流入、人均消费支出都是最高的,但在医疗、教育方面垫底,也算硬伤了。所以,总的排名还是在上海、北京之后的;但深圳全面超过华南传统的老大广州的步伐,已经完全不可遏制了,除了教育和医疗,其他指标都比广州强了;

10、归结起来,上海的市区面积高达2500平方公里,是四城里面面积最大的城市,是深圳的1.2倍,香港的2倍,新加坡的3倍;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GDP达到了3.2万亿人民币,位于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也是中国最早突破3万亿大关的城市;上海的常驻人口高达2400万人,略高于北京,是深圳的2倍,香港的3.5倍,新加坡的4.5倍;

11、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中,上海除了宜居性和环境指数略输广州、深圳,文化积累略输首都北京外,其他的软硬实力都是处于领先位置的。在全球的角度看,上海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中心、是全球第二大期货市场中心、是全球第二大钻石现货交易中心、拥有世界第一大港口。从全国来看,拥有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和交通枢纽、最多的地铁线路、最长的运行里程;上海在民国时期就号称是远东第一大城市、六七十年代就是世界四大城市之一了。十里洋场、东方巴黎、东方不夜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心、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国城市,绝对是名不虚传的。




四个城市的经济总量来说都很高,但是要说最好的,还应该属于北京。很多人可能认为北京不是最好的,你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北京其实是最好的。

1.北京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使很多在外地的大公司,都会把总部搬迁到北京,或者在北京设立另外的一个总部。就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机构,方便企业办事。

就会增加很多的消费和就业,所以从办事方便程度来说,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他三个地方无法比。

2.教育资源来说,也是第一的,中国的双一流大学里面,北京市最多的!

3.虽然北京没有上交所,和深交所,但是大型的券商和金融机构的总部或者管理机构都在北京,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北京的金融经济优势。

4北京的创新程度也是最高的,并且在互联网行业内,可以说是最多的城市!

其他的三个城市优势好的是环境因素,北京的环境是相对较差的。车多人多,还有雾霾,就环境来说,深圳是最好的。




从一个旅游者的角度看,上海最好。

CBD上海最壮观,漂亮。上海陆家嘴高楼集中,中国最高的上海中心就位于浦东陆家嘴。陆家嘴CBD干净整洁,车辆不是很多,有长长的人行天桥,走在这里感到特别惬意。现代化的商务区中心还有绿地公园,走在公园里,能感受到喧嚣中的宁静。上海外滩则宽敞而热闹,站在外滩江边,既能欣赏到浦东新区,也能领略外滩的欧式建筑。上海滩的欧式建筑最为大气,气势恢宏。能让人感受到20世纪初上海滩的繁华。上海的苏州河也非常不错,河水不宽,河上桥梁众多,两岸有很多20世纪30年代的西洋建筑,非常的精致。走在上海的街道感觉特别好,上海的老街道不宽,走在这里,能感受到上海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上海人也非常热情,不排斥外地游客。上海的物价虽然稍贵,但特色产品还是很物美价廉的。上海菜虽然偏甜,但是也很好吃,不过菜量有些少。

北京CBD还是很漂亮的,历史古迹也多。但北京的气候春季风沙大,干燥。北京也缺少像样的河流。广州天河CBD也很美,但广州的街道比较脏乱,人员复杂,黑人也多。深圳高楼林立,公园众多,但缺少历史文化底蕴。所以,相比于北京、广州、深圳,我还是更喜欢上海。




北上广深是全国公认的四个一线城市,经济发达,GDP都超过2万亿,其中上海北京已经迈入“3万亿俱乐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吧!

北京,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这里集中着全国最有权力的人,最优质、最高等的学府,拥有全国最多的500强企业,行政资源、教育资源、资金汇聚都是全国无可比拟的。



上海,这里是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全国第一。上海自带贵族气质,曾经是远东第一大城市,如今被人们称为“魔都”。



广州,千年商都,我国的商贸中心,华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放性包容性强,广交会的永久举办地,这里长期居住着来自亚洲、非洲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外籍人士,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



深圳,一座非常年轻且活力十足的现代化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科创之都,这里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是创业者的天堂。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在全国城市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定位,各种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优势明显,未来发展前景可以说都比较好,至于谁更好的话,如果以发展速度衡量,深圳和广州会更胜一筹,但由于北京和上海的经济体量更大,因此在增量方面更有优势,总之北上广深各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北上广深,哪里最好?

作为一个异乡人来说,要从四个城市选的话,一定是深圳这个城市最好。

深圳是四个城市中最不排外的城市。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全国各地的人都很多,不会容易产生他乡异客的感觉,我在深圳10多年期间,见到老乡就没有过“老乡见老乡,双眼泪汪汪”的感觉,总能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家乡人。

深圳是四个城市中工作最讲究效率的城市。

大多公司只看能力不靠关系,勾心斗角会稍微好一些。还记得当年去面试时,老板连毕业证都不看,直接上机操作,直接谈了工资就上班了。

深圳是四个城市中环境最好的城市。

深圳绿化的太好了,天也总是经常蓝蓝的。现在也很怀念深圳那大片大片的草地,可以随意在上面奔跑玩闹,而不用担心会有人驱赶呵斥。

个人感觉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深圳最好,还让我去的话,我还会选深圳。






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各方面排名:

综合实力排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经济排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CBD夜景排名:广州、上海、深圳、北京

环境排名:深圳、广州、上海、北京

教育排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医疗排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历史文化排名:北京、广州、上海、深圳

政治排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科技创新排名:北京、深圳、上海、广州

金融排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交通运输排名:广州、北京、上海、深圳

军事排名:北京、广州、上海、深圳

美食排名:广州、深圳、上海、北京

人口排名: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面积排名:北京、广州、上海、深圳

国际影响力和国际排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北京:排名第一8次

排名第二4次

排名弟三0次

排名第四3次

上海:排名第一3 次

排名第二5次

排名第三7次

排名第四0次

广州:排名第一3次

排名第二4次

排名第三6次

排名第四3次

深圳:排名第一1次

排名第二2次

排名第三2次

排名第四10次

综合排名:北、上、广、深




研究生上学在广州,今年6月份开始在深圳工作,最近一个月出差在北京,北上广深,自己感受了三个城市了。

说说广州,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很多省内高校都位于广州,特别是广州大学城,高校聚集,很有青春活力,大学城的绿化交通也挺好的,广州的荔湾,越秀好市区,特别有生活的感觉,我很喜欢那边的街道,城市的交通,广州的3号线是最拥挤的,从番禺到天河,上下班高峰期要靠体力挤地铁。

深圳,确实是个年轻的,我居住在南山区,这里互联网公司很多,写字楼林立,很有现代的feeling。深圳南山和香港隔着深圳湾,通往香港很方便,但疫情期间禁止通关了。深圳的地铁很新,大家坐地铁也很文明,乘扶梯都很自觉靠右站。在深圳过马路,不用担心飞出一辆车把你撞了,因为这里车辆会主动让行人,有时过马路想让车先过,司机还挥手示意让你先过,这点感受特别棒。

北京,这次是第一次来,感觉没有印象的好。可能是这个城市起步早,房子,地铁看起来都比较旧,但作为国家的首都,这里还是很多特色和资源,全国知名高校很多在这里,响当当的清华北大,明星出身处的北影,这些高校这次这是路过,没有进去逛逛。北京胡同应该是北京一大特色,位于北京的中心城区,现在还保留这些低矮的房屋,估计也是国家想保护北京的特色文化吧。首都天安门,一个神圣的地方,去了两次,一次看降旗,一次骑着共享单车从天安门前面经过,作为国家的标志性建筑,这里一直都可以看到很多旅客过来游玩。这次还去过圆明园,颐和园,奥林匹克公园,南锣鼓巷,三里屯。圆明园,颐和园是皇家园林,环境优美,适合散心踏青,奥林匹克公园去那边跑步应该也挺爽的。南锣鼓巷,也是北京的胡同文化,那里还有一些小吃店,因为一个人逛,自己去的时候也没啥欲望买吃的,哈哈。但吃过北京炸酱面,感觉一般,北京烤鸭也尝过,感觉一般,哈哈,可能口味不同,这里的美食对我没啥吸引力。在北京过马路,印象很差,和在深圳截然不同,这里行人绿灯过马路,右转的车也是直开过来,有的司机还按喇叭。。还有一点,这里的同事我看一套衣服可以连穿好几天,为什么每天都是穿同一件,不用换吗?

好啦,就说这么多,现在准备坐飞机回深圳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外滩   香港   广州   深圳   上海   北京   中国   总量   人口   优势   感觉   社会   城市   经济   全国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