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弯角」号称可以让车辆看起来更具豪华感和运动性,这是如何体现的,我怎么看不出来?

审美见仁见智·「霍氏弯角」只能符合部分人的胃口

名词解释:

霍氏弯角,又称霍夫迈斯特拐角;这是德国巴戈利亚汽车厂(宝马汽车)从1961款的BMW 1500汽车上开始使用的设计元素,特点简而言之为车身C柱下方有一个弯角,宝马称车辆使用霍氏弯角会让车身看起来更加运动。



霍氏弯角的设计本很多品牌借鉴过,看起来时却没有什么运动感可言,在宝马的大部分汽车上也没有什么理想的视觉效果,反倒是后期有些宝马汽车的C柱镀铬条延伸出一部分,形成“Z字型”的布局看起来更为沉稳。

参考下图。


为什么有些车用霍氏弯角看起来好看,有些车却不好看呢?这就要讲一讲车身的姿态了,一般的运动型轿车还都有一些俯冲式的姿态,车身有上扬的腰线,车尾显得略高、车头显得低趴,就像是蹲在地上准备跳起来的青蛙。有这种姿态的车身配合霍氏弯角会显得挺有运动感,这个弯角连接到后轮就像是准备弹跳的后肢。


可是有些车辆的气质追求的是沉稳、内敛、大气,这些车需要的是“昂首挺胸”的姿态,或者说不像是“站姿”或“起跑姿态”,更像是坐在宝座上的王者傲视前方;这样的车就不适合用霍氏弯角,否则就会像没有坐稳一样的奇怪,车辆需要让C柱和后备箱完美的进行融合,腰线要往前上扬或持平,车尾略往下沉、车头略往上翘。

来看一组图片:

1.红旗L5


2.劳斯莱斯


3.宾利


真正的高端车都不会去用所谓的“霍氏弯角”,宝马汽车之所以要把这种设计大吹特吹,原因无非是没有前提好吹的;德国汽车在欧洲汽车工业体系中够不到真正的高端,包括迈巴赫在劳斯莱斯和宾利的面前也是要低一级的,这与其文化因素也有关系,德国的贵族阶层在欧洲体系中一度是被看不起的。所以“巴戈利亚拖拉机厂”也就能搞一些主流车,可是宝马的发动机烧机油问题很严重,自燃概率相当高,变速器只能依靠采埃孚,似乎得换个方向搞营销喽。

找来找去似乎只有这个“拐角”还能包装一下,虽然适用车型很有限,但只要加上营销话术的包装,忽悠一些人也是没有问题的吧。


所谓“设计语言”需要的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础:文化因素!设计方案总要有文化底蕴,比如比亚迪王朝汽车的中国龙颜,一个龙就有太多可以刻绘的东西,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红旗汽车采用了一些与传统建筑和设计有关的元素,这种中国文化的底蕴总能彰显出汽车和品牌的气质。

可是巴戈利亚有什么好讲的呢?


其实真的没有好讲的,所以就只能强行找出一些话题;强行找出的话题没有文化底蕴,而要谈企业文化也不适合宝马去谈,因为在霍氏弯角出现之前的宝马几乎破产……所以只能强行加上营销话术,霍氏弯角的设计价值也就只能占到网络评价价值的10%,其他都是营销赋魅的价值而已。

所以不喜欢霍氏弯角是正常的,它本就不适合中庸大气的车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弯角   天和   车辆   宝马   汽车   车尾   德国   车头   拐角   底蕴   沉稳   车身   大气   姿态   豪华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