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愿意妈妈去上班,每次都哭的撕心裂肺,该怎样去安慰宝宝?

平常要学会适度的分开,让他学会都跟同龄孩子在一起,让自己的亲人可以带宝宝去外面玩吸引他的注意力




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的一种表现。

分离焦虑的产生要从宝宝小的时候说起,宝宝小时候只能感知到他们眼前出现的东西,对于不在眼前的东西,他们的记忆里没有很好的储备,随着年龄慢慢长大,他们才会逐渐能从记忆中搜索出他们想要的东西来。

所以,宝宝在很小的时候会因为爸爸妈妈的离开感到难过,慢慢的他们长大一些,就会逐渐意识到就算爸爸妈妈暂时离开了,他们也是存在的。

分离焦虑是大部分宝宝都会经历的过程,或长或短,或轻或重,或早或晚,当宝宝开始逐渐认识到你,逐渐依赖你的时候,那就是分离焦虑最容易出现的时候,有的宝宝早在4-5月龄就会出现,有的宝宝要到8-9月龄才出现,还有的宝宝要到18-24月龄才出现。

针对分离焦虑,大人首先要对宝宝有敏感度,要能感知到宝宝的情绪需求,其次大人不能自己吓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分离焦虑是正常的,而且分离焦虑只是暂时现象,通过时间,是能彻底克服的。

克服分离焦虑,没有灵丹妙药,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成功的事,分离焦虑最需要的是家长提前的准备、合适的过度、以及耐心的等待。

针对分离焦虑,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大人可以试想一下,大人主动离开,宝宝会难过,那么如果是让宝宝先主动离开呢,那难过的情绪是不是就能减少一些呢,所以平时我们可以先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比如在家里时,可以让宝宝自由的爬向每个房间脱离你的视线(当然了,一定要确保环境安全),而大人可以只呆在客厅里,不必一定追随着宝宝,让宝宝逐渐适应一下大人不在身边,万事也OK的感觉。

2、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意识到了陪伴的重要性,但有时候陪伴又会过了火,陪伴反而变成了打扰,这种打扰不利于练习宝宝的独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管是生活,还是思想,宝宝都需要一定的独立的空间,宝宝在这个独立的空间里能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家长平时可以在宝宝情绪平稳的时候适度给宝宝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循序渐进,让宝宝逐渐培养独处的能力,而不是在遇到分离焦虑的问题时临时抱佛脚。

3、妈妈在重返工作岗位之前要着手进行准备工作,假设妈妈上班之后要把宝宝交给老人带养,那么妈妈需要再上班之前1-2个月的时间,让宝宝多和老人接触,包括平时抱孩子、洗澡、哄睡等,吃奶瓶的宝宝也可以练习让老人喂奶,吃母乳的宝宝,在妈妈上班之前也需要先练习一下奶瓶的使用,此外,妈妈也可以每天规律性的外出1-2小时,让宝宝适应和老人在一起的感觉。

4、保持生活的规律性有利于建立宝宝的安全感,比如每天几点吃奶、几点睡觉、几点洗澡、几点外出等,最好能有稳定的规律,让宝宝有所期待而又不会失望,妈妈外出也要尽量掌握好时间按计划回家。

5、不要把分别仪式搞的太惨烈,比如在大人即将外出时,大人的表情要看起来很愉悦,也要给宝宝拥抱和亲吻,跟宝宝说再见,并告知宝宝自己回来的时间,然后离开,一定不要孩子哭,大人也哭,也不要一次次的折返回来观察宝宝的表现,离开就是离开。

6、在做最初的分离训练的时候,家长要尽量信守自己的承诺,说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可以把自己回来的时间具体化,比如告诉宝宝会在他晚餐前回来,或者是午睡后回来等等。

7、要和宝宝的其他看护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态度要友好和热情,尽可能多的信任,因为大部分的宝宝是看大人脸色来行事的,大人的态度决定了宝宝的态度。

8、宝宝在饥饿、困倦、生病的时候情绪状态会变得不好,在傍晚和晚上也是安全感不足的时间段,尽量避开这些时间段练习和宝宝的短暂分离。

9、处在分离焦虑阶段的宝宝睡眠质量也会受影响,所以要尽量和宝宝一起享受睡前的亲子时光,比如读书,抚摸,音乐,唱歌等,要让宝宝获得满足感。

10、无助会带来不安,所以平时要注意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也要多带宝宝外出活动,独立的宝宝一般都不会太过分的粘人。




给孩子讲清楚,妈妈出去上班,并告诉她几点出发,几点回来,相信孩子能接受的。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多安慰孩子,并且回家后一定要多陪陪宝宝,这样的话,孩子会很快适应妈妈去上班的情况的。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月龄   妈妈   宝宝   规律性   奶瓶   撕心裂肺   焦虑   大人   平时   情绪   家长   老人   独立   能力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