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存在感最低的城市是哪个?

以地级市论,我以为在河南存在感衣低的是平顶山市。

河南,因地多处黄河之南而得名。古属豫州而简称豫,豫州居古九州之中,故又素有中州,中原之称。省有十六万平方公里上下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六十分一,可却是全国人口前三的大省,占到十四分一,由此可知河南之重要。河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古迹甚多。我是广西人,我对河南很有兴趣,二十多年前,曾到过河南多地,对河南有所了解。现河南有十七个地级市,省会在郑州,是个大交通枢纽省会城市,那存在感是不言而喻的,省会城市,郑州靠前不落后。

居于郑州左右东西的洛阳,开封,那曾是古都,存在感特强。最北的安阳,曾是殷墟,历史有名。河南带阳的几市,南阳,信阳,濮阳,安阳,洛阳都不差。由南之信阳往北,到驻马店,漯河,许昌,经郑州,上新乡,到安阳上河北,有京广大动脉,其发展其存在感都不会很差。许昌更因曹操扬名。在河南,稍落后的,商丘,周口,焦作,鹤壁,三门峡,平顶山会略差于他市,存在感也低一点。




怎么说呢,河南17个地市,除了郑州是省会以外洛阳、开封是古都其他地方很多人都不资道,但是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咱挨个说一下吧,看看谁的存在感比较低。

豫A和豫v是郑州,曾经的小县城,(商代都城,现在市内还有遗址,先秦时期还是可以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现在河南省会南波湾,存在感最高。

豫B是开封,妥妥的古都,现在失去了省会的光芒,现在看旅游业。

豫C是洛阳,妥妥的古都,见证了历史上很多的辉煌时刻,“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有矿有山。

豫D是平顶山,有煤有盐。真有座平顶的山。

豫E是安阳,今有安钢红旗渠,古有殷墟甲骨文。

豫F是鹤壁,有煤。

豫G是新乡,以前也是省会(平原省)只是很短的时间现在无人知,喜欢摇滚乐的人应该知道它。

豫H是焦作,有煤有山。

豫J是濮阳,有油,还有中华第一龙。

豫K是许昌,三国时旧都,颖川出了多少三国时的名士啊。

豫L是漯河,贾湖骨笛有9000年历史。

豫M是三门峡,“人门、神门、鬼门”是这个城市名字的由来,和大禹治水有关。

豫N是商丘,老子故里。

豫P是周口,有港口可达海。

豫Q是驻马店,这个城市很多人都知道。

豫R是南阳,人杰地灵,出过很多名人,古今都有。

豫S是信阳,北国江南,有好茶。

豫U是济源,济水之源,济水是四渎之一,你知道济水吗?

你看过这些极简的介绍,你对那个有印象,又会是那个没有印象,存在感比较低呢?




鹤壁,作为一个鹤壁人,出门在外的,别人问我是哪的?答:河南,河南哪的?答:鹤壁。然后就是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好吧,估计是真的不知道!




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吧,本人洛阳的,去过的城市不多,省内其他城市,只去过郑州和三门峡,路过的不算哦,走南闯北路过的城市比较多了,都算上就太多了。

我现在不看地图的话,说一下河南的这些城市:洛阳,郑州,开封,济源,三门峡,南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周口,商丘,许昌,焦作,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看来我记性还不错,应该没有漏掉一个,对照了一下地图后,我才发现的还是漏掉了一个,那就是漯河,好吧,看来我心目中存在感最低的就是可怜的漯河市了,我相信很多人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这个地方吧。


河南是一个比较大的省份,有18个地级市,因为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王朝在此建立兴盛又陨落,所以整个河南省都极具历史气息,各个城市都有属于各自的曾经辉煌,有了这些辉煌历史,也就意味着有了各自的特点,于是一提起宋朝大家都能立马想到宋朝首都开封,一提起唐朝就能想起来东都洛阳,提到三国就能想起来曹魏政权的许昌、三顾茅庐的地点南阳,还有著名的安阳殷墟等等。

除浓厚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标志之外,提到茶叶就能想到信阳的毛尖,然后剩下的河南其他城市虽然也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或者产品,但是相比较于以上的这些城市,知名度上多少还是差一些,所以河南省存在感最高的几个城市就能先罗列出来了,省会郑州自然在列,其次是开封、洛阳、南阳、许昌、信阳、安阳,剩下的可以说就是存在感低的11个城市了,我们继续细分。

这其中有个特别的城市驻马店,之前网上老是充斥着各种驻马店的段子,所以借助网络的发展,驻马店存在感也不低(驻马店的老乡不要骂我),还有个城市是借助了高铁枢纽建设而出名的,那就是商丘,再然后还有个因为仰韶文化而出名的城市三门峡,爱喝白酒的应该都知道。


现在还剩下8个城市,他们分别是鹤壁、濮阳、新乡、周口、漯河、平顶山、济源、焦作,这其中的漯河有全国吃货们都知道的两样产品双汇和卫龙,所以存在感应该也不会太低,剩下的就是存在感最低的城市了,由于每个人的阅历不一样,所以都会对河南存在感最低的城市印象有差别,其实在我个人看来,河南存在感最低的城市是鹤壁、濮阳和焦作,焦作可能稍微好点,鹤壁和濮阳那是存在感真的低啊,估计很多河南本地的都不知道这两个地方,原因么,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导致:第一,这两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不够出彩;第二,城市太小,人口太少,对外影响力太弱;第三,就是没有漯河那样的知名产业,漯河也是个小城市,人口和面积都和鹤壁濮阳一个级别,所以存在感低也就不难理解了。

(之前把三门峡大坝记错了,写成了小浪底大坝,在此向各位朋友致歉,感谢朋友们及时提醒,我已修改为仰韶文化。 由于个人阅历有限,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望海涵。)




河南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周口,商丘,驻马店这几个我听过,听过还是因为我阜阳的,离河南比较近,其他我都不怎么熟悉了,我好歹上过大学,上过研究生,学过地理,出去自驾游过,其他的都不知道。

知道郑州,开封,洛阳是因为这三个确实出名,知道新乡,周口,驻马店是因为就在我家旁边,要不是我在安徽,我连这三个都不知道,所以存在感最低的应该是除了这几个剩下的吧




三门峡市是豫西边陲小市,它的存在感让人亲切让人尴尬。原来称陕州历史悠久,分陕而治为东周、西周起始,才有了陕西省名称。为建设三门峡大坝设立了三门峡市,30年前小市变大市知名度偏低,闹出许多笑话。我们去山东参观考察,乘了三台硬卧大巴,一辆车前窗上贴的“门”字掉了,别人误认为是三峡,第二辆车上“三”字掉了一横,被人称作“二门峡”,第三辆“峡”字掉了半边山字,人家读作三门夹,外边人一边读一边说风凉话“什么小地方,各字也听着怪怪的”。坐火车有人问起家乡,左说右说不明白,干脆不说。去年人口普查,总人口流失20万,让人感到不自信。存在感、幸福感更加失落。怎样能让天鹅城名扬天下,不能只能靠宣传,我们都要实干兴邦,众志成城不负母亲河!




姑且说一下县级市义马,在上世纪就和漯河、三门峡同属于县级市序列,后来漯河、三门峡先后升级为地级市,就连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济源也后来居上,超越其前。而义马市多年来依旧不温不火,在三门峡脱离洛阳的管辖后依附于昔日的弟兄三门峡羽翼之下,毫无建树,没有一点存在感。




应该是豫南三兄弟吧,哈哈。南阳,信阳,驻马店。靠近湖北地界,属于边缘化城市,很多政策性的东西在这里执行的不够到位,还是劳务输出大市。




存在感比较高的 郑州 洛阳开封(都是历代皇城) ,新郑 (炎黄二帝中华之根)许昌(三国曹操),漯河(小食品城) 南阳(诸葛亮)躬耕于南阳, 信阳(信阳毛尖), 新乡 ,安阳(红旗渠)济源(愚公移山) 焦作(焦裕禄) 商丘 细说之下河南每个城市历史底蕴都比较丰富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一部中国史 半部河南史。




作为一个商丘人,我感觉商丘存在感很低,开封,洛阳,许昌,古时候就出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河南   驻马店   商丘   漯河   许昌   濮阳   信阳   焦作   安阳   新乡   南阳   城市   洛阳   郑州   鹤壁   最低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