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蒙纱巾”的姐姐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说起“纱巾”,在天津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啊,小编记得小时候,但凡出门妈妈总会逼着我们包上纱巾,各种颜色、各种款式、有的还穿插各种金线银线,然后坐在自行车后架上就被带出门了,那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来也算是那个时代的一股潮流,直到现在相声里面带上个纱巾就能扮演女性,可想而知当年的火爆程度,几乎代表了一代人。

过去天津的气候干旱多风,沙尘天气时常发生,据气象资料分析发现,天津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为沙尘天气高发期,这时你若想在沙尘暴的天气里笑傲江湖,天津姐姐们的防风纱巾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信,您看看下面这几位“姐姐”。

朴实纯色版

异域碎花风

纱巾,虽然现在看来有些违背年轻人的审美,第一眼看上去甚至有点滑稽,但在漫天风沙的恶劣天气下却无比实用,它不仅透亮儿、视野清晰,而且呼吸顺畅,更重要的是此物起到了空气净化的作用。您只需要戴上纱巾,杨絮柳絮各种鸟树的絮,鸡毛狗毛各种动物的毛,还有大石头小石子儿,就全都被无情的挡在了外面!

最近10年,由于人为治理和气候因素的共同作用,沙源地局部环境有所改善,导致沙尘天气减少。加之,人们物质条件的提升,再也不拘泥于几块钱的纱巾,出门时戴上口罩,防风眼镜、帽子与丝巾等,就可以有效防止灰尘、浮尘侵袭。比如下面这些是不是更符合现在的大众审美了呢?

市民风范

好了,小编为大家盘点了这么多花式防风沙妙招,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要说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您围过纱巾吗?您又围过什么颜色?您家压箱底的纱巾今年多大?您现在还围纱巾吗?让我们一起寻找美丽天津符号!




天津女人出门,习惯在春天(清明节前后)风沙天气里蒙上纱巾,也有在夏天特别晒的时候,蒙上纱巾。这主要是天津天气相对较为干燥,春天风沙天颗粒粉尘很容易把头发弄脏,保湿洁面后的脸部也容易吹脏,爱干净的女人出门多习惯备有薄薄的纱巾,随时蒙在头上。天津人多喜欢那种半阴半阳有点儿潮湿的天气,但这样的天多是雨季前后才有,难得!




2006年第一次来天津,发现了一个“奇观”,在如潮的自行车大军中,大姐大妈们都用一条纱巾裹着头,像一个个武侠小说中的蒙面女侠,我对此装扮甚是不解。

后到天津读书,时间长了,了解了其中的奥妙。每逢冬春之际,来自北方干旱地区的沙尘暴总是不期而至,终日弥漫在天空中。为了避免沙尘的侵扰,天津大姐大妈们发明了“戴纱巾”这个神器,简单实用好操作,一时风靡津城。

随着国家对沙尘暴的有效防治,打造了三北防护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退耕还林还草,沙尘暴对天津来说成了稀客。还有就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津城建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地铁、公交四通八达。加上居民收入的提高,私家车数量猛增,出行方式异彩纷呈,骑自行车不再是首选。所以,天津蒙纱巾出门的人减少了,说到底还是国家进步了,环境变好了,人民富裕了。




一是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变更;二是环境治理见成效了,春秋和冬季沙尘天气少了。

我原来工作生活在天津的大港,每年的春秋和冬季风沙比较严重,我们常说:大港一年就刮一次风,从春刮到冬!这样的话我们女同胞出门一般都用纱巾把头部包起来,免得风沙打在脸上,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2-3条纱巾,那种蒙头的纱巾都是透明的,不是现在这种蚕丝纱巾。我那时的纱巾只有一条白色带花的了。我认为前些年我们天津大姐“蒙纱巾”出门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现在经过国家多年的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治理,即使刮风,沙尘天气也很少了,不像以前,春秋和冬季沙尘暴天气频繁。随着生存环境和空气的优化,以及出行交通工具的变迁,目前人们骑自行车上班的少了,自驾或乘公交、地铁、班车的上班多了,天津“蒙纱巾”的姐姐就减少了呗。(图片1、2来源于网络,图片3是我保存的纱巾,若侵权必删)








蒙纱巾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开始是受影视剧影响,青春少女蒙着纱巾更显出神秘妙曼。然后街头就出现了五颜六色的纱巾。到后来,女人可戴的头饰多了起来,更多的女人感觉戴纱巾已经过时了,戴纱巾的就很少了。




毋庸置疑纱巾是极好的防沙利器,它轻薄露透,而且拥有五颜六色丰富的图案,是过去美眉在春夏之交出门必选的装备。无风的时候扎在脖子上,俏皮又端庄,大风起兮云飞扬,则可以蒙在头上防风挡尘,一举两得。

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在逐渐减少,人们已经很少遇到漫天黄沙的大漠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到处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的春天景象,蒙个纱巾出门,确实大煞风景,蒙纱巾有些落伍了。

现代防风挡尘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带个太阳镜,或者戴个口罩,效果还更加理想,如今各种各样的太阳镜琳琅满目,戴副眼镜出口还显酷,太阳镜已经成了爱美女性的首选。如今口罩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早就不是单调的白色,五颜六色的个性颜色和图案也会为女生增分不少。

总之蒙纱巾是过去的风景线,如今时代在进步,人们出行的选择也更加多样,蒙纱巾的姐姐必然会越来越少了。




生活在大西北地区的人都听说过“沙尘暴”吧。

沙暴和尘暴合称“沙尘暴”。是西北广大区域,冬天和春季,被强风吹起的沙尘,漫天飞舞,黯然无光的一种恶劣天气。天津也会经常波及。

近些年,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西北的绿披生长的特别好。沙尘暴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以前,特别是黄昏的时候,家家户户,屋顶的烟囱,袅袅娜娜的炊烟漂浮在空中。现在都用煤气或者天然气,烧煤炭的就少了,基本上都绝迹了,再也看不见,那屋顶上,冒出黄黑色的烟雾。

以前天津的水源,含氟很高,会把牙釉染黄,俗称大黄牙。现在水源改造了,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天津人的女同胞们,再也不用戴帽,眼镜和围巾。让我们男性可以见到靓女美丽的脸庞。















为啥我没听过“蒙纱巾”的姐姐,是我太孤陋寡闻了吗?然后为啥是天津呢?有没有人可以简单解释一下。




大概2003年左右,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天上学要骑自行车通行在京津公路上,看见很多阿姨脑袋上裹着各种颜色的纱巾,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骑了几天车就明白了,每天骑车到学校后,满脸都是尘土,用湿纸巾擦一擦都能看看一层泥土,想想那个时候的风尘有多大。过了几年就发现风尘没有了,但是汽车尾气却多了起来,纱巾可以阻挡风沙却阻挡不了尾气,慢慢的蒙纱巾的人就少了,现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了。




依然还有,只是不多了,每天早上在公园里依旧可以看到一位头裹红色纱巾的阿姨,一个人带着一个小音箱,独自的,认真的,忘我的跳着舞蹈。偶尔路上也会见到头裹纱巾的阿姨。

现在想来,应该是和我们现在戴口罩一个道理,天津风大,风沙也就多,过去戴口罩的人不多,大家把纱巾当口罩用,在加上过去天津阿姨喜欢烫一种高高的发型,这种发型需要大量发胶固定,风吹过去把发型吹乱了怎么办?裹上轻薄的纱巾,既不影响发型,也能保证不被风沙吹到。

现在烫那种高高的发型的人少了,风沙也少了,这些年戴帽子的人多了,戴口罩的人也多了,纱巾慢慢的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时代造就的产物,不符合时代了就会被淘汰,还有一些人会延续和传承,一方面是他们的习惯,另一方面应该是觉得真的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纱巾   天津   大港   姐姐   沙尘   太阳镜   沙尘暴   口罩   风沙   大姐   阿姨   发型   天气   女人   时代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