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分红后再买入,可以降低成本吗?

股票分红后再买入,这就是一个股市里常见的除权和复权的关系。

除权是指股份公司因向股东送红股等,股份增加,每股股票的实际价值减少,需要从股票市场价格中除去减少的部分,叫做除权。股票分红有很多方式,但主要是现金分红和股票送转。现金分红,比方说十元的股,每股分红一元,第二天开市就会变为九元。十元的股一万股,十股送十股就会变成二万股,但每股价钱在第二天开市变为五元,这二种都叫除权。复权是指分红除权后,股价又朝原先股价方向运行。比方上面十元因分红变九元了,随后又恢复到十元。股票送转,如果你原来十元股有一万股,遇到该股十送十,你就会变成两万股的股本了,但每股价格变为五元了,后面股价又回到十元叫复权。除权和复权之间的关系就是股价回归,分红部分已归持股者所有了。比方说,你十元钱有一万股,每股分红一元,那么有一万元资金收入会进入你的证券号。而第二天股票上市时,股价开盘价就会由十元调整为九元。随后,该股由九元涨到十元或者九元以上。简单地说,分红的钱你拿走了,但是股价没变,或者变化很小。同样的道理,送转也会有五元变成十元,你就会多出来一万股的股票。

早些年中国股市往往分红以后,复权的现象经常发生,频率比较高。甚至有时候会成为独立的题材热点。所以人们都比较追求分红以后买入该股,追求该股复权过程中的上涨。也就是说,分红后从上面的九元很容易又涨到原先的十元,都知道九元会涨到十元,谁都会去买。那个时期股票除权后复权的比例相当的高,可以说几乎是可以去捡钱的。目前随着股市的扩容,热点比较分散,2000只股所处的环境和关注度与4000只股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现在这种除权和复权的必然性关系,不是特别的紧密了。经常看到取权后,股票会下跌,复权的效果越来越差。股票分红和降低成本,没有任何关系。但这往往可以成为股票吸引股民眼球的一种方式,特别是送转股其实是个数字游戏,如果该股100元一股,一般的股民都会认为价钱过高,而不愿去购买,但如果十送十股,它就变成50元一股了,这时候股民就不会认为该股股价高了,就容易去发生购买行为,但该股的实际价值没有改变,只是扩张了股本。

目前这种题材已经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了,分红后上涨是因为股民看到该股的趋势好或者企业好,而并非追求单一的股票复权了。




股票分红其实质就是把股票价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在价格,一部分是分给你的那一点价值,其实总得价值是不变的,比如说你有1000股股票,每股20块,那么你市值就是20000。这时候公司公告,每十股分红2块,那么你就会得到200块现金,同时你的股票价格会变成19.8,加起来市值还是20000。如果公司公告送股,每十股送十股,那么你的股票会变成2000股,但是每股价格降到了10块,总市值20000。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分红后买入呢,主要是因为两个字,价格。

中国的股民大部分都是业余的,大家买股票很少看专业数据,只会觉得价格越低就越容易涨,何况这种主动跌下来的股票,肯定是大家最喜欢的啊。

虽然说也有股票分红除权之后很快就涨回之前的价格,但是那是极少数,或者是在牛市普涨的情况下。

所以说分红之后买入并不一定能降低成本,大部分都很难再涨回去,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盘的走势和股票本身的价值。




不禁感叹,中华文字,博大精深。

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股票分红除权后,再买入股票。

第二种,股票分红后,拿到红利再买入股票。

很多人对于分红和成本的问题,还有分红的税收问题,不太理解,那刚好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

股票分红除权后,再买入股票,成本会不会低?

原则上,分红派息需要进行除权,股票分红前的市值等于股票分红后的市值加上红利。

由于红利有税收的原因,所以很多人会认为分红后买入,可以降低成本,这种解释是没有问题,是完全正确的。

目前持股1年以上的投资者,红利免征所得税,持股1个月-1年之间,征收10%的个人所得税,持股1个月以内,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我在分红前一天买入10000股,每股分红1元,红利10000元,要征收2000元所得税。

所以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分红除权日后,再买入股票,节省税收,毕竟白白的交纳2000元所得税,完全没有必要。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理论上分红后买入股票,成本会更低。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有去研究过那些年年高分红的个股,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在派息除权日的前一段时间,股票的股价是会出现小幅上涨的,甚至在派息当日,都有可能出现高开的情况。

股票的除权即便是分红交税,其实比例都是很小的。

假设一只个股的分红率是3%,即便交纳20%的税收,也就是0.6%,看似分红后买入可以节省0.6%,但分红前一个月内,股价稍微涨一下,就无形中把这0.6%给弥补了。

而且很多长线持有的资金,是不会在分红前卖出股票的,在股票分红比较可观的情况下,分红前的抛压很小一些,股价上涨的概率会更高一点。

所以,从实际投资角度来看,分红前后买入,并不一定能降低成本,理论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了理论的层面。

分红之后,红利再投资,成本会不会低?

关于红利再投资,其实同样是不会降低持仓成本的。

红利再投资的好处,是在股票没有增发的情况下,拥有了更多的股票,也就是股权占比提高了。

为什么那些大白马会涨得快,原因是大量的长线资金,不停地在用分红的钱买入股票,提高自己的持仓占比。

虽说每年分红的比例可能只有3-4%,但是每年增持多3-4%的份额,时间久了就非常的可观。

如果大量的资金都是同样的想法,那么股票的价格填权就成了自然,等于是上市公司派发了资金,然后资金又购买了上市公司的股票。

一旦长线资金用红利再投资的方式不断增持,实际流通股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股价后期上涨的概率就会越来做高。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没有任何的意义,我在分红前买了10万元,给了我3000元分红,市值9.7万元,让我再买入。

但是理论上你的股份就会多3%,再涨回原来价格的时候,持仓市值就变成了10.31万元了。

当然,不是所有股票进行红利再投资,都会出现填权走势的。

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大量长期资金看好的白马股身上,两者本质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你会发现好的股票,不停的分红,不停的红利再投资,不停的增加持股比例,股票不停的在涨。

不好的股票,即便今年分红,明年可能就不分了,或者越分红越少,股价就会随着下跌。

对于那些年年派发红利,红利金额又差不多,也就是发展遇到瓶颈的企业,市场给到的价格就会相对比较平稳,上下波动很小,每年依靠分红派息获取一定的收益。

分红代表什么?

分红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对所有股东的现金回报,仅此而已。

不分红的企业,长期来看肯定不是一个好企业,但这也不代表年年分红的企业,就一定是个好企业。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没有发展前景,每年分红3%左右,这和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所以投资者要正确的看待分红这件事。

另外,分红对于股价,或者说企业价值本身,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非上市企业的分红,投资者觉得是回馈,因为企业的股权没有公开定价。

上市企业的分红,投资者觉得是鸡肋,因为企业的股票价格会除权,市值没有任何的增长。

其实所谓的除权只是为了维持股价稳定,防止资金套取企业红利的行为而已,而持有一年以上,红利免税,也是为了让更多投资者能长期持有股票。

最后解释一下,为什么原则上分红不影响企业市值。

企业市值理论上等于净利润×市盈率。

我们假设在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每年的净利润都是一样的,那么企业理论上市值应该是相等的,红利分配后的除权,终将在下一次分红间隔,一年内的某个时刻点,进行填权。

为什么企业市值最终波动了,主要是市场上的资金给到的市盈率估值发生了动态的变化,仅此而已。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短线高手,持股肯定不会超过一年,那完全可以忽略分红这件事。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投资者,如果投资的企业长期向好,会长期持有,那么股票的分红一定也是你利润回报中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优质的企业,红利再投资,其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投资方式。




前几天一个头条的股友留言说:“分红不是要除权么?总资产并没有增加,而且卖出还扣税,怎么你说高分红,分红后买入比较好?有什么好处。”

投资高分红股票要记住。

1,高分红股票不是短线标的。

短线要做强势,而高分红股票波动不会太大,一年20%-30%波动是正常情况,而你做短线,被套20%+,可能需要2-3分红年才能回本。

这样的时间成本对于短线来说,明显是不划算的。所以高分红股票,不能简单的用短线的价格波动来看待。

举个简单的例子:

它可能常年波动在4.5-5.5波动,而你5.5追高,想要解套,盼着上涨的确是很有难度的事情,而且用短线的观念来看待,这样的走势能把你逼疯。

就是不怎么动,想补仓,它不怎么跌,想卖出他不涨,想割肉又不划算。

的确持有的初期会比较磨人。

2,分红是现金派发,实际是派发的股份。

或者转换一个思路,比如你之前持有10000股,每股分红3000,分红后,你就是10000股+3000元现金,而种现金分红并没有让股本增大,也就等于公司实际的价值并没有改变。

在公司实际价值没有改变的前提之下,你所占的份额也没有改变,也不会影响你下一年的再次红利收入,还多了3000元现金。

而当你3000元如果不用,再次买入股份以后,实际你持有的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增加,而增加的部分后续每年也会享受红利收益。

而每年分红7%测算,分红复投10年后持有的股份将达到原有股份的两倍。

这两倍不包括期间牛市,大幅拉升后的差价收益复利买入,也不包括中签后的复利买入。

就按两倍测算,到时候红利率将达到14%,而且成本是之前的一半,股价只用翻倍,收益将是300%,年利率实际上是达到15%。

而这只是基础测算,加上其他收益,其实可以达到20%复利,到期收益达到500%还是很有希望的。

而实际的上涨只需要100%,或者不到100%。如果运气不错中几个新股,10年吃两个大行情,部分仓位做两个差价,上涨50%达到500%收益也是可能的,而且可能性也不小。

这就是复利的威力,平均一年能达到15%复利,到时候股份数量就是目前的4倍,而20%复利,到时候股份数量将达到6倍多。

10000股测算,股价5元,成本5万,4倍股份,10元卖出,40000股,到时候市值40万。6倍股份,到时候市值60万。

10年多少倍收益?

很多人说10年10倍很难,真的难么?

做短线的确很难,一点一点积累,中途只要错误几次,不光利润可能没有了,连本金都可能出现损失。

3,很多人说这是理想化。

因为会出现,5块买入它不涨,那不是亏了么?持有账面没有盈利?这不是理想化么?都是想出来的盈利。

其实只能说眼光不够长远。

长期高分红股票持续分红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就算5年中拿一年来业绩洗盘,其他几年的业绩分红也是很稳定的,而且就算亏损分红其实也不会太低,因为未分配利润摆在那里。

分开买几只,一只出问题,其实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为什么说眼光不够长远的第二方面是,股价一直围绕价值波动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而这个波动有超过价值的时候,也有低于价值的时候,能跌下来基本面不变差,也会波动回去。

股价本来就是涨涨跌跌,实属正常。

那么股价下跌是不是就亏损了?

其实不是,股价下跌更有利于长线高分红投资。

长线高分红投资,要得就是在长期的时间内做一个股份的积累,后续通过股份的急剧增加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举例:

5块买入的股票,持有市值10万。

年红利率7%,分红7000。当股价6块的时候,账面浮盈20%。4块的时候账面浮亏20%。

长期看到底哪个赚钱了?

只要长线持有其实都没赚钱,而如果你卖出,也只有20%收益。

如果持有不卖,每年分7000,6块股价你能加1200股不到,而股价4块,你能加1800股不到。4块的股价实际多增加了800股,而这800股当股价到了6块,这800股收益就是4800。一年4800。那么复利久一点呢?中途中新还能多加票。

而股价一直6块左右波动,实际上一直没有超额的盈利,而股价长期低位运行,进行复利投资所产生的收益远大于小幅盈利状态的波动。

很多人抱怨高分红的不涨还跌。

其实有部分人,心里特别的开心,手里股份越积累越多,而股价终究会上去,不管是牛市到来,还是估值修复股价都会上去。

因为分红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净资产,未分配利润每年都在增加,这样就造成了高分红股价不动,其实也每年在变得越来越便宜,而就算股价不动复利积累股本后续分红的收益也很不错。

就算股价下跌,股份增加几倍后,就算股价腰斩不也是有收益么?

10000股变成40000股,5块跌到2.5,实际上收益不还是100%,5万变成10万。

所以长期做,亏损是很难的,当然买入不能追高买,你要3%红利率买入高分红股票,股价涨了1倍多,本来该出货,你要去吃货,原因充当接盘侠,只能祝你被套愉快。

长期投资倾向于股权投资,不断的去扩充自己持有的股份数量。用股份的增加来抵御下跌的风险,顺便趁着股价的下跌增加自己的股份。股价不动多少买的,稳定多少,成倍的收益,股价下跌也能有不错的收益。长期持有后股价大涨就是成倍成倍的收益。

而长期有的期间,涨跌都会遇到,只要基本面不出大问题,获利只是多少的问题。

而做高分红之所以不赚钱的人,有两种。

1,短线追涨买太高,不看红利率,套了做长线,分红几年只能你补追高的亏损。

2,拿不住,十天都拿不住何谈十年的投资。这种人长线钱挣不到。

做生意也需要几年的积累,不管是渠道,客户维护,还是营销方面。

做股票其实也一样,积累起来了怎么都好做,没积累起来左右都是割得肉痛。

每天问答不见不散有股票,基金,存款,资产配置问题的下面留言,股票看支撑,压力,趋势,基本面,技术面,长线,中线,短线是否安全等问题,我会一一回答。我没回复多问一次。

看完记得点赞,转发,分享,收藏让我记住你,嘿嘿。




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比较好。其实分红后再买入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都知道,好的上市公司股票,每年都会定期分红。80%以上的上市公司,每年都是采取以现金分红的方式。来给每一位持股股东分红。

很多人会说。上市公司分红就是上市公司给你的利息。这个钱是白给的。

其实这是对分红完全理解错误。上市公司给你的现金分红。会对你手上持股的股票进行价格除权。说的更易懂一点。分给了你百分之多少的分红。就会从你的股票市值中扣除同样百分比的市值。

最后的结果是,你的总资产不会有任何增加。相反的是,你获得的这部分现金分红还要交10%的股票红利税。也就是说你的总资产没有增加。反而要交税。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喜欢股票分红,以后再买入股票。这样可以省一下一笔交红利税的钱。间接的降低了你持股的成本。

支持的点个赞吧。

欢迎留言讨论。




简单来说,股票分红后股价会下跌,下跌的幅度就是分给股东的红利。因此,从感觉上来说,股价下跌了,并且这种下跌在交易软件里并不算绿K线。给人的感觉就是分红后走势没有被破坏,但持有股票的成本却下跌了。

具体而言,股票分红分为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1.现金股利

一般表现为每十股票分几元人民币,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里支出。如每十股分2元,换算一下也就是一股能够分到0.2元。假设除息除权日前股票收盘价位10元,那分完红后,股票价格就调整为9.8元。

2.股票股利

一般表现为每十股送几股,从企业的资本公积里支出。如每10股分2股,相当于每持有5股就能分到1股。假设股价原来也是10元,分完后,股价调整为10/1.2=8.33元。

无论是哪种分红方式,你都能发现,股价降低了,这时投资人再买入股票,股价很有可能“填权”,也即是涨到原来的价格,这样投资者不就立马能赚钱了吗。

另外,股息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比如之前的例子,假设你持有1万股,每股分0.2元,那总共能分到2000元。如果你在分红前几天买入股票的话,这2000元是要缴税的。

根据个税法,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一年以上的可以免税;持有一个月到一年之间的减半征税;持有不到一个月的全额征税。全额税率为20%,因此,如果你刚买入即将分红的股票,那必然持股时间不足一个月,这就导致你刚分到的2000元立马会缴纳400元的税。这样就太不划算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烦请点个关注。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分红后买入并非为了降低成本,也跟着事儿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本质上,除权除息都会导致股价的下跌,有的投资者想等待除权之后在买入,这并非为了什么降低成本,或许是为了避开除权除息带来的股价下跌,也或许是想要在除权除息后,获得填权的超额收益。

用当前的公司情况距离,比如用友网络这只股票,在5.19日的时候进行了除权除息,每10股派现金2.6元,每10股送转股比例3股,依照5.18日的收盘价50.03元/股计算后,5.19日的开盘价就成了38.19元/股。

首先,除权除息前买入的利与弊。

这在K线图形上看,如果是前复权,那就没什么关系,股价也会自动折算,图形也不存在巨大的跳空缺口,但是在不复权里,K线就会形成巨大的缺口,给人一种错觉就是股价直接从前一日暴跌而下,如上图所示。

简单看一下在除权除息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比方说你持有A公司10000股,每股20元,就遇到了上述用友网络的除权除息比例,那么你这1万股送转的就是3000股,你的持股就变成了1.3万股,同时,每股派2.6元,那么1万股的现金分红就是2600元,这笔钱会直接到你的账上。

但是,因为除权除息,结算之后的股价因为股份变多,故而股价将会下跌,所以除权除息在更多的普通投资者看来,这并非很划算的事情,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变化,这么说吧,上述20万市值的股票,那么在股票变成1.3万股之后,你的对应股价也就成了15.38元,所以前一天20元的估计跟第二天15.38元的股价会出现巨大的缺口。

其次,为什么人们要等到分红之后再去买?

除了现金分红的税收之外,你实际上没有成本优势,比方说我是在15元买入的A公司股票,而你是在20元买入的,那么对我来说,既拿了分红又多了股票,重点是我具备成本优势,就算股价变化了,我也没什么损失,但是对于你来说,刚好就是20元的成本,除权之后的股价成了15.38元,你还有优势吗?

所以只要你不是持有某股票具备明显安全边际,那就真的没必要在除权前夕买入,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填权,同时,也不是所有股票都能在短期内做到填权。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分红之后买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想要获得短期填权行情带来的超额收益,特别针对一些优质公司,他们分红很大方(也或许股息率不高),因为公司质量,其股价能够快速带来填权行情,如上图所示。

所以,在规则内去寻找变通之法,对我们的投资本身就有一定好处,不同情况下的应对之策自然各不相同,有时候我们刚好就遇到了填权行情,也有时候我们很长时间都无法遇到,但是针对于分红之后去买入某股票以谋取超额收益的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公司估值在除权除息前或许是高估的,除权除息后根本就没有实质变化,其股价依旧是高估的,又如何能够在分红后获得高收益呢,又哪来的什么降低成本一说呢。

换言之,我们依旧需要对即将买入的公司进行深度分析,看其行业赛道是否足够长,公司经营的产品是否受到消费者欢迎,公司财务数据是否健康,公司当前估值是否处于合理状态等等,唯有分析清楚之后,你才能够以投资者的身份,拿住这家公司……

易论

2020.5.29日




在市场上我们会见到一个现象,当上市公司准备分红的时候,在分红之前很多投资者不愿意买入股票,分红能够获得一笔现金资产,按照道理应该是好事情啊,而且能够较大比例的分红的上市公司业绩一般较好,基本面良好的公司风险相对较低,后期还能够出现上涨的情况,那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在分红前买入股票,即使看好也要等到分红后选择购买呢,主要存在以下几大原因:



分红获得资金需要缴纳分红税收

其实很多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分红,分红当日我们就可以获得一笔现金资金,其实观点是错误的,分红当日也是除息日,投资者获得多少分红资金都要在股价中扣除,比如上市公司的准备每股分0.1元,分红前股价是10元,投资者持有该股的股数为100股,所以此时的持有总市值为1000元,分红当日该投资者账号多出10元资金,但此时股价需要除息,分多少除多少,所以除息的后的股价变成了9.9元,此时持有的市值变成了990元,总资产仍旧是1000元。

其实到这里还未结束,获得的10元可能还要缴纳红利税,按照持股时间的长短缴税比例存在很大的差别,持股不足一个月(包括一个月)需要缴纳20%的税收,10元需要缴纳2元,持股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到一年(包括一年)需要缴纳10%的税收,10元需要缴纳1元,持股时间超过1年不需要缴纳税收,但A股市场上大多数都是短线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很难保证自己持股时间会超过一年以上,既然不知道自己能够持有多久,就直接等待分红后再次买入,分红不会获得现金分红,后期卖出就不要缴纳红利税了。


大部分个股分红前后股价的变化

我们炒作个股的主要是炒作预期,很多个股出现明显的上涨基本是大资金预期未来公司业绩较好,而上市公司公布业绩报告后,业绩较好就会打算分红,所以当炒作预期兑现后,资金开始出逃会造成股价的回落。

再次很多持有该股的投资者不愿意获得分红,但也比较看好该股后期的走势,也会选择在分红前卖出股票,大多数投资者这样想的话,股价很容易出现承压后出现下跌的情况,分红前股价可能会出现大概率下跌,而且继续看好会选择在分红前买入,造成股价的变化的,所以很多投资者逐步习惯于这类情况不愿意在分红前买入,担心股价会下跌,分红后买入,具体我们参考下图一个案例:



总结:上面重点讲解为什么投资者不愿意在股价分红前买入,即使看好也选择在分红后买入,主要分红获得资金需要缴税,而且分红前股价下跌的概率较大,分红股价上行的概率较大,股价短暂在分红前后会出现明显的波动,再次分红后股价除息后股价相对较低,同样的资金可以获得更多股份。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股票分红前投资与分红后投资,差异并不大,主要还是看股票价格波动的情况以及自身的持股需求。之所以,很多投资者喜欢在股票分红完以后再投资有两点:第一点,是因为股市中有填权行情,也就是当股票价格分红完以后,有一些公司会存在一波上涨,而一些投资者喜欢做这一波“填权行情”。

关于填权行情,主要是在2009年至2015年的时候兴起的一种投资方式,放眼全世界的股市,应该就只有A股有了。因为A股市场的有一个行情叫做“高送转”,也就是哪家公司有着很高的比例送股、转股,往往这只股票的走势在此期间会十分不错。而对应高送转之后,因为股票价格有着除权,原来50元的股票价格,或许只有25元了,一些不明所以的散户投资者就会阶段上投资,因为感觉上更加便宜了。因为这样的情况存在,也就造成了填权行情的存在,包括其中的庄家也是推波助澜。不过,到了2015年之后,市场的上市公司明显增加,加上一些限制、严管,这一现象也就逐渐淡化了。

第二点是因为,一些投资者不愿意承担分红时产生的费用。A股市场,对于分红有着时间上的规定,比如持股一个月以内,需要缴纳20%的红利税,持股6个月以内需要缴纳10%的红利税,持股一年以上不需要缴纳红利税。很明显,如果在分红之前不远的交易日投资,需要缴纳的红利税为20%,并且还有着除权。如果现金分红股息率为5%,那么相当于缴纳的费用就占到了1%,是不划算的。所以,很多投资者选择在其之后投资。

不过,股票价格的震震荡荡,股市中能分红股息率达到5%的也不过,对于损失也是有限。如果股票价格稍有波动,也会在1%以上,重要的还是要看公司的属性以及自身对投资的认知。




简单直白点说吧,如果是做好持股一年以上的准备,那么分红前后买入对你没影响,如果你是短期持股小于一年的,那么分红后再买,这样你可以省下一点分红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复权   股票   复利   红利   市值   该股   股价   上市公司   投资者   收益   现金   成本   资金   股份   喜欢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