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心妍唱功怎么样?

还可以,她是广东陆丰人,其“一万个舍不得”最具代表,也是其成名之作。她的音质带有一定磁性,粤音明显,尤其粤语歌曲,听着更好听。不过这几年很少听到她的消息了,前好几年还是比较有名的。








华语T3,最高音High C弱混质量偏低,存在一定的声带摩擦和挤卡。整体音色偏少;

庄心妍,这位网络歌手出身,唱过很多旋律脍炙人口的口水歌,受到了广大音乐粉丝爱戴的女歌手,从声乐角度讲还是存在一定短板和水土不服。职业歌手是一个比拼Live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因为如今的音乐产业录音棚的CD,是个人都能唱得很好听,比如花粥这种Live稀碎音域音准稀碎的歌手,也能唱出很多现象级口水歌。而Live水平无法通过后期完成。

庄心妍的问题,也在Live水准的不足上。我们以2018年庄心妍在咪咕音乐会上的演出《最美的瞬间》为例,简单说一下庄心妍和华语T2职业歌手的差距在哪。

首先最明显的差距是气场和台风,很明显庄心妍的Live场次和演出经验都太少了,一个人站在台上却撑不起场子,不说像王菲那种春晚独唱的天花板。基本的Live互动他也少了很多。本质上还是缺乏Live演出的历练。

从音乐上讲,他的整个音乐啊比较简单,就是一个ABABB的桥段,整个的作曲上张力很少,大部分的主歌都不好听,缺乏一点灵性和作曲情感铺垫,唱起来比较直白,不具备太多的音色修饰空间。而副歌大部分都比较朗朗上口,但是也属于口水歌的套路和弦一种。这样的作曲本身就不具备任何T2职业入门的竞争力。因为这样的歌一抓一大把,不具备生命力。

从庄心妍本身的音色角度切入,基本上就是三个音色-摩擦烟嗓、真声、假声。这对于职业歌手而言就缺有点大了,因为她不具备太多的混音区能力,强混、弱混、平衡混自然就不具备,那基于混音之上的头声共鸣能力庄心妍也不具备。这对于歌曲的能力表达就处于一个比较业余理解的水准,不具备太多的职业能力。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听众都知晓真假声,职业的普遍认知中,是很难让听众具有全新的新颖感体验。

比如当年王菲的一曲《传奇》就是借鉴了李健的弱混理解,第一次听的人只觉得人间难得几回有,是可以拓宽音乐审美认知和人生阅历的。相比之下庄心妍的更像是一个迎合市场的音色选择,市场流行审美她就唱审美音色。随大流有随大流的好处,但是自然无法具有艺术性的表达感,和话语权的竞争力。

以下简单从音色、音域、腔体三个方面作补充;

1:音色;

接着音色说,庄心妍被广大粉丝爱戴的一点,就是女性低沉的烟嗓音色,极为受到欢迎。这种烟嗓音色,在下沉市场的确是非常收到推举的,因为它符合大众心理对于音乐情感的磁性、沧桑认知基调。但是,这种认知会随着大众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而逐渐化为厌倦。

音乐听得越多,人的阅历越多,对于单一内容的事物就回本能的排斥,心里会朝着丰富度的内容靠拢。烟嗓就属于内容单一的音色,你会发现十年过去了,庄心妍还是十年前的那一套音色,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进步而进步成长。而早年听庄心妍的粉丝早已经来到了26岁之后,具有了更为成熟的审美认知。

所以,庄心妍的三个音色之一的烟嗓,并不适合主流音乐市场。实际上唱烟嗓的每一个人在职业舞台,早期的萧敬腾、杨宗纬以喉下烟嗓为主,结果呢?唱出名了人家全部转为了喉上关闭唱法。只有许巍还在用烟嗓,但实际上许巍的倒嗓已经离不开效果器了。


从本质上将庄心妍的烟嗓程度不是很高,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烟嗓程度越高声韧带磨损的就越严重。从庄心妍的直播Live清唱上来看,她应该是有开始学习基础声乐了,虽然还是有一定的声韧带摩擦,但是整体的发音点和上挂支撑程度也越来越好。这对于他的中音真声还是有用一定的帮助。

庄心妍的中音倒是没有太多的问题,当然也不具备太多的质量,相比于一些胸声共鸣的歌手,和高度腹腔支撑的歌手而言,庄心妍还是差了不少。最后的假声,是我个人认为庄心妍最难越过的障碍。

假声这个东西,实际上他的门槛还是挺高的。如果你不追求假声,那基本上假声就不存在,存在的是弱混。因为不追求假声,会有一个混音过度,在混音过度中就能理解出强混和弱混的本质。但是庄心妍这个不具备太多的混音。她对于假声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纯粹的假声,而不是弱混。

假音和弱混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割裂音色,而且缺乏支撑和甲杓肌金属芯,一个是保持基本支撑 和音色的共鸣泛音。混音的核心共鸣,假音的核心是改变声韧带。在演唱过程中改变声韧带会导致喉位升高,音色割裂,而且声韧带的声门裂,那就是那个出气口啊,会堵塞,造成整体气息的急速减少,听觉上就是声压突然没了,声音很小。

所以从音色的角度去切入庄心妍的能力,还是缺乏比较多的。这也是制约她无法跨越太多的档次,进入职业音乐舞台的最大原因。

本质上歌手还是一个吃眼界、吃功底和吃审美的一个行业,显然庄心妍的起点就决定了她得很努力的往前才能做到,可惜因为很多无法控制的问题,她是属于一个网络歌手的时代。在网络上她更具有主场。

2:音域;

庄心妍的音域:E3-B4;

关于音域,也是庄心妍的短板;对于音乐素养较低的下沉市场,大部分听众都是意识不到音高、音准的问题。所以网络市场对于音域的要求不高,庄心妍整体一个半八度的音乐广度,在网络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是职业市场不同,除了音域广度之外职业市场看重的是单音质量,恰恰单音质量就是庄心妍的短板。而且整体音区也偏低。正常的T2女歌手都具有五组高音能力,庄心妍也能唱High C,但是质量极低,气息虚浮无法长音维持,咬字是弱咬字。这样的质量很难成为一个T2水准。

音域过低实际上和音色是具有关联的,女歌手的换声点在B4、C5上,这也是为什么庄心妍唱不好C5的主要原因,因为换声点是生理卡壳的问题,需要很多年的适应和唱法升级。显然网络市场不具备这个压力和欣赏力。

没有过换声点,对于庄心妍而言就无法拥有混音能力,不具备混音能力基本上不可能在T2职业市场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也无法成为一个实力派的标签属性。而在混音之上还有头声曲,包含了大量的E5-G5的和音。这部分和音区很关键,因为竞争相对较少,比如周深,周深就是一个头声和音和弱混能力拉满,导致占据完美的商业红利。这部分庄心妍也没有。

而在音域之中,还有至关重要的存在——音乐类型。不同的音乐类型对于音域要求也不同,节奏也不同,我们去看看庄心妍的歌,同质化太严重了。本身歌曲的编曲就是稀碎,作曲也是套路,唱法上也不具备丝毫的创新性,这样的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同质化类型音乐。因为无法衍生出其他音乐类型的内容度。

所以,庄心妍的市场立足点,就和职业市场打不着边。实际上许嵩也好、汪苏泷也罢,即使是薛之谦,带有网络歌手标签的歌手,实际上都很难融入职业舞台。他们可以去各种综艺、包含央视综艺平台,但是他们本质上是不具备职业歌手竞争力的。本身就是两个圈子。

而庄心妍相比于具有音乐制作能力和一定创造力的许嵩、汪苏泷,相差甚远。许嵩可以在创作弯道超车,庄心妍不行。


综上,对于职业歌手的唱功而言,庄心妍还是一个T3的半职业半业余水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音域   韧带   唱法   唱功   音色   共鸣   认知   水准   竞争力   能力   质量   歌手   职业   市场   网络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