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时都吃什么饭,你在军营吃过的最好吃的饭是什么?

我72年入伍,94年转业。七十年代部队伙食费一天4角9分,1斤5两粮,60%细粮,连队养猪种菜,作为贴补。军队农场主要是补助些细粮,提高干部战士的细粮比例。一般讲,早餐馒头,稀粥,咸菜。中午和晚上二米饭(大米加高粱米),一个菜,两天能吃上一次纯大米饭。过节时,改善一次,两人一瓶啤酒,八个菜。八十年代后,逐渐提高了标准。机关干部80%细粮,1斤2两豆油。搞得好的也有,如我后来调到的汽车队 ,炊事员轮流当,干好了去开车,积极性高。四五十人,部分出车的只退给粮票,细粮省了下来,小米不算细粮早餐小米粥,晚餐有时熬苞米碴子粥,基本上不再吃粗粮了。种菜养猪,中晚餐四个菜,早餐四个小菜。主食也变着花样。连机关干部都在羡慕,比他们吃得好。




我觉得我是来拉仇恨的,看很多老班长的伙食费有点不敢说了。

05年度兵。伙食费28,地方补一块,军委补一块,国务院补一块,每人每天31。

早餐一般是馒头,花卷,豆包,包子,油条,豆浆,牛奶一类的。

午餐六菜一汤。顿顿有鱼有肉,海边吗,海鲜肯定也少不了。

晚餐四菜一汤。也必须有鱼有肉。

还有夜哨的加餐。

每周一次饺子,一次包子,这个是全中队动员,不然包不出吃的来。

当然记忆最深的就是跟共建单位聚餐,都是学校大学生,海边篝火晚会一搞,烧烤,炒菜,饮料一上,那个美。

冬天就完蛋了,因为我们任务期是5月到10月,也没领导来了,吃啥领导也就不知道了。冬天要结余,而且退伍的退伍,帮勤的帮勤,剩不下二十个人。所以冬天就是白菜一车,粉皮一车,土豆一车,天天白菜炖土豆。省下的伙食费来年暑期在继续造。




当兵是在四川武警,川南的一个山区监狱守犯人,当时是九十年代初,部队伙食一般,但是每次晚上十二点尤其是两点下哨回来,肚子饿得难受,都是到炊事班找两口冷饭压一下。有一次晚上十二点下哨回来,肚子饿得很痛,照例去炊事班弄点冷饭,准备嚼两口压一下睡觉,结果听到外面有响动,跑出去看到一起下哨的几个人在那里,问他们干嘛,他们赶紧拉我到饭堂后面,指着炊事班二楼说,上面有肉。因为部队的菜和肉一般都是当天由给养员购买,不过夜的。我说不会吧,一个达州开江的战友说,有的,是警犬的。我日,连警犬的都抢?我就准备走了,但是肉的诱惑还是让我止住了脚步,又问了一句,那是生的,在哪里煮呢?一个绵阳的战友说,理发室呵。理发室为了烧热水理发,安装了一个电炉。于是剩下的都难不住我们了,两个人翻上二楼拿平时装菜的铁盆做锅,警犬的肉和骨头和调料,一个人翻到楼顶开理发室的门,二十分钟后理发室弥漫着炖肉的香味,不一会我们打着饱嗝儿睡觉了,当然中途没忘了给巡逻哨端了一碗,那个战友蹲在墙角一分半钟就干完了。第二天司务长在饭堂骂,谁他妈的这么不要脸,连警犬的肉都抢?以后就把警犬的肉也锁起来了。




1971入伍,1976年退伍。我们连队驻守在江苏南通市启东市寅阳镇黄海边,守卫长江口。连队的伙食还是很好的。虽然每天只有4毛5的菜金、1.5斤的粮票,但我们每天中餐基本上都要见肉。我本人还是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的成员,每周末都要订一次食谱,炊事班按食谱制餐。一般每天早饭要有四个莱,比如,豆芽或豆腐,海带丝、海蜇头,腌菜炒肉丝、萝卜干等;饭是白面馒头,大米稀饭。中午,一般四菜一汤,或三菜一汤,定有猪肉或鱼、经常能吃到鳗鱼、螃蟹等。主食大米饭。晚上有三到四样小莱有鸡蛋汤或肉汤,饭是馒头或包子。如果吃面条或肉饺子则分到各班包。原则是每周的中餐菜是不重复。为啥连队伙食会这么好?首先是我们驻地的启东是个鱼米之乡,当时的经济条件就不错,还因为我们连队小生产搞的好,养了三四十头大肥猪,并有几亩养鱼塘、各班都有菜园地,种植了各种蔬菜,另外连队还有三四十亩地种麦子和棉花,这些卖了补贴伙食费。所以,连借住我们连队的空军雷达兵也说我们伙食比他们还好!所以在这里当兵很幸福。80、90年代大裁军中,我们连队也裁掉了。今年的4月17一19日,我和几位战友又来到了第二故乡南通市启东市寅阳镇,我们当年当兵的原南京军区守备三团加农炮营加二连,即原83055部队73分队,原先的营房已被扒掉,只剩下三间地上弹药库还在,我在那照了张像。连队驻地已被上海人开发成了海景房和旅游度假胜地。




04年进藏兵,由于部队地处于艰苦边远地区,当时的伙食费是17元,远高于内地部队,仅比空军地勤少4元,每顿都是八菜一汤的标准。

当时的地方物价很低,记得老家学校门口小餐馆一盘土豆丝仅一元钱,一盘荤菜也就是二到四元。可想而知,以我们当时每顿接近6元的伙食费,在吃大锅饭的情况下,伙食标准肯定是不错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制约伙食好坏的条件有很多,伙食费只是其中一点。

我们是以营为单位开伙,四个营加上机关一共五个食堂,实行的是自助餐制,按顺序排队打饭。下连时我被分配到团警卫排,吃的是机关灶。在我的想象中,在机关灶吃饭的军官较多,团领导虽然吃的是小灶,但是就在我们大灶隔壁,按理说机关灶应该是五个食堂中伙食最好的。

事实却是每天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醋熘白菜,醋溜土豆丝,醋溜土豆片,水煮萝卜。好点的是猪肉罐头白菜炖粉条,猪肉罐头红烧土豆,但是基本上一盆菜里也就一两盒罐头,罐头里的猪肉一煮就化了。这两个炖菜是最下饭的,但是排到后面连菜汤都打不到,只能猜测这是什么菜。偶尔吃一次鲜猪肉,还都被前面打饭的挑完了。

菜品单一,也许是我们地处高原地区,物价高的问题。但是炊事班的手艺还差,同年兵入伍前连方便面都不会下,被分到炊事班没半年,已经开始用铁锹炒菜了,每次炒的菜不是咸就是淡。那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上级领导视察,虽然打扫卫生比较麻烦,但是伙食是直线上升。

第四年的时候,我们的伙食费调整到23元,菜品发生了质的变化。隔三差五的就有红烧肉、土豆牛肉,炖鸭子,红烧鱼等硬菜出现在餐桌上。每个星期还有会餐,连霸王别姬都整上了。主要原因并不是伙食费上涨了,而是换了团长。新团长严格要求伙食费要足额足效的落实到官兵的餐桌上,不允许各食堂有太多的伙食结余。有结余的伙食费也都给士兵买牛奶和水果,不得另作他用。

而我在部队吃的最好、最有意义额一顿饭,也是发生在这个团长任职期间。

2009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我们团长搞了一个千人火锅,还请来了外边的烧烤师傅,并搭了舞台配置了音响设备。全团士兵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发泄着思念之情,好不热闹。至于当时火锅有哪些食材,我已经记不清楚。但是那一刻让我真切的感觉到部队是一个大家庭,有了真正的归属感。一顿好饭不在于饭菜有多名贵,而是和谁一起吃,在哪里吃,重点是意境。

说到部队伙食,现在是越来越好。2020年,我军伙食标准已经涨到32元,并且严格要求必须足额足效的落实到官兵的餐桌上,六菜一汤,三荤三素,两种主食,营养要均衡。对于一个集体食堂而言,这个伙食费标准已经比一些大企业还要高。现在的官兵不仅吃得饱,而且还能吃得好,这就证明了我们的军队后勤保障越来越完善。




我八五年兵,我来说说我当年当兵的伙食!八四年十月,刚到边防九团步兵连集训。每天九毛五的伙食费。那伙食差的,每天基本老三样:萝卜,土豆,大白菜!加点肉未或海带粉条!最奇葩的是馒头!不知是敞开锅蒸的还是怎么回事,蒸出的馒头特别粘,捏巴捏巴可以一扔粘在墙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细粮   大头菜   炊事班   警犬   伙食费   连队   伙食   军营   米饭   饺子   包子   馒头   土豆   部队   中午   晚上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