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怒火·重案》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1.阿敖脸上的伤疤。剧中是阿敖自己解释说在监狱里被曾经自己缉拿的罪犯造成的,没有展开讲。据传,电影原本是有阿敖在监狱里的片段,但因为尺度太大弃用了。即使不拍出来,我们想象也能想象到他在狱中受了多么大的苦,可以说能活着出来都很不容易。这种由身体上带来的恨,难以名状。

2.阿敖说自己杀了前未婚妻阿晴。排除剧情bug,究竟有没有杀了,存疑。从对话中可以看出阿邦是认识阿晴的,可竟然不知道死了,阿邦还是警察,这很奇怪。而且就剧情表现出来的阿敖不像是会冲动杀人的人,如果阿晴真的死了,一定是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人情冷暖能救人也能杀人。

3.阿敖自杀在教堂玛利亚雕像上。基督教是本片相当重要的一个“意象”,且香港有信奉基督教的基础。我没看错的话(电影的镜头太快),教堂里出现的是圣母玛利亚石像。而圣母玛利亚是耶稣的生母,常以怀抱耶稣的形象出现在艺术作品中。阿敖最后倒在了玛利亚身上(怀里),着实耐人寻味。也突出了一种宿命感和他认输不认命的决绝。此外还有阿邦出庭作证时对上帝宣誓;阿敖粤语版的台词说的是“谁连累大家,耶稣(国语老天爷)也不给面子。”

4.谭耀文饰演的角色。这是一个“灰色”人物(名字忘记了),就是邀请阿邦去饭局的人,也是向上司求情的人。他也从开始走到了最后,比起阿邦和阿敖,他更像是普通人。圆滑却有底线,虽然这种人并不值得称道,但这样的很人可能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也证明了那句话“江湖从来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5.阿邦用水刑刑讯逼供。打死罪犯不是阿敖的主观意图,如果阿邦也失手溺死了猛鬼,剧情的走向又会如何?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阿邦和阿敖是一种人,情急之下都可能冲动。

6.饭局上缠绷带的受害者和事不关己的富豪。哪有请受着伤的人吃饭的?喝酒吃饭不伤身体?明显这是富豪做样子给阿邦看——受害者欣然接受和解。有钱你就可以买通上下警队的人员,甚至是“买通”受害者。几年前绑架案的来龙去脉,电影没说,被解救的富豪并不在意警察们,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于他而言几个警察入狱没什么,且不排除绑架案是自导自演的可能。



《怒火》整体完成度比较高,算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港派佳作。但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它拥有一个深刻的思想内核——对体制和社会阶层敏锐的审视和深思、对人性的理解和悲悯。阿敖年轻有为,本来是一名优秀的警察,他求进心切,反而被上司利用(上司真都是人性大师)。上司为了讨好被绑架的大富豪霍兆堂,暗示阿敖使用极端的手段来刑讯逼供犯人,如果出事就由上司来承担责任(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职场套路呀)。于是阿敖和他的同事们下狠手殴打逼供犯人,导致了犯人死亡。虽然逼供出了藏匿地点,及时救出了霍兆堂,但逼供致死这件事也得有人担责,可上司却开启了利落甩锅,一口咬定跟自己无关,阿敖和其他四名同事因此锒铛入狱,前程尽毁。

这个故事上附着着一条清晰的社会食物链,也折射出中国式人情社会的复杂。阿敖和阿邦都是这种社会秩序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看似是执法者,其实都处在权力结构的最下层,只是上层意志的执行者;“活儿都是他们干的,光都被上司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玛利亚   基督教   耶稣   富豪   刑讯逼供   电影   饭局   犯人   罪犯   怒火   受害者   上司   冲动   细节   剧情   警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