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指什么?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属于股票的发行市场,但是二者的区别却是非常大的,关于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的区别,可以从二者的定义来看。

  1、一级市场。在金融市场上,上市公司或者是政府的机构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来销售给最初的购买者的市场就叫做一级市场。对于证券一级市场和股票一级市场来说也是有区别的,股票一级市场是指的股票的初级市场,也就是股票的发行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面,股票投资者可以认购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并且,从投资人转化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其实一级市场在证券投资领域,并不是为所有的公众所熟知的,因为这些证券产品在最初,分给购买者的时候,这个过程是不会对外公开的,在一级市场上面,投资银行是帮助这些证券首次出售的重要金融机构,换句话说,这些投资银行的主要功能就是承销证券,确保证券的销售渠道。

  2、二级市场。二级市场又可以称之为刺激市场,这是证券在交易过程中的市场之一,在这里可以实现证券的买卖转让以及流通,在二级市场上面所销售的证券产品的收入,都属于出售证券的投资者,而不属于发行这些证券的投资公司。一般情况下,每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指的都是二级市场。但是绝大多数公众所直接接触到的证券投资市场都属于二级市场。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证券投资领域,一级市场指的是,投资银行所直接接触到的证券市场,二级市场是广大公众投资者所接触到的证券市场。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六大差异


股票供给来源的差异

  一级市场的股票供给者是拟发行新股的股份公司或推行再融资方案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在参加新股申购或参与再融资过程中所获得的股票,从发行到上市存在几天或几个月的时间间隔。二级市场的股票供给者不是股票发行人,而是T-1的交易日前已经购买了流通股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所抛出的股票,这类流通股可以在T+1交易日在二级市场上继续卖给另外的投资者。

  股票需求者的差异

  一级市场的股票需求者主要是对股票发行企业具有深入研究、持有大量资金、希望长期投资、追求可控性风险之下的投资回报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发行和再融资采取市场化定价的西方资本市场上,一般投资者很难成为一级市场的参与者。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是联系公募股份公司与二级市场投资者之间的中间环节,是证券市场中的股票批发商。与一级市场不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是注重市场趋势分析和技术分析、追求交易差价收入、追求资本高度流动性的各类投资者,其中,散户投资者是国内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是证券市场上的股票零售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在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分析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区别。

  投资者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差异

  一级市场的投资资金直接流向发行股票的企业,从而,发行企业的基本面是引导一级市场资金流向的决定性因素。

  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资金是流向其他投资者,而不是上市公司。只要流通股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他们对不看好的上市公司往往采取以脚投票的方式离场,而不会参与(也没有能力参与)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

  资金性质的差异

  一级市场的投资资金是流向股份公司的参与价值创造的生产性资金,是追求股份公司成长和回报的长线资金,具有很强的投资性质。

  而二级市场的资金是流向其交易者的、以追求短期市场差价为目的的短线资金,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质。

  证券机构职能的差异

  在一级市场上,证券机构履行的是承销商的职能,其作用在于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合理定价,平衡股票发行人与一级市场投资人之间的利益,确保企业融资成功。只要在股份公司的股票发行之前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披露规定的信息,并在一定的发行价格上完成股票的承销工作,那么,承销商就已经完成了其应尽的义务。

  承销商没有义务保证股份公司的募集资金一定会产生预期的收益。一级市场的投资收益属于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一级市场的投资风险也应该属于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为了有效控制风险,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不仅需要在认购新股和参与再融资之前认真研究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而且还需要通过股东会和董事会积极参与重大经营决策,真正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履行机构投资者的义务。

  在二级市场上,证券机构承担着股票上市保荐人的职责。上市推荐人根据有关股票上市的条件和标志,选择、辅导并推荐公募公司成为上市公司。上市推荐人必须以其专业判断和社会商誉履行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保荐承诺。

  市场功能的差异

  一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股票发行和企业融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社会资金及时流向有效益的企业。二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发现价格并创造证券资产的流动性,向各类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的机会、投资组合的机会和降低风险的机会。




首先来看上面这张图,曾经看过不少搞一级市场的金融圈人微信朋友圈里PO这张图,借以说明这张图可以很好的诠释。如上图所示,图的左边是一级市场,右边是二级市场。

不少人认为,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家企业的价值增长中绝大部分是在一级市场完成的,即便是上证指数从6100到1600点这种所谓的“波澜壮阔”,在一级市场面前也显得极为“波澜不惊”。

这种差异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定义中已经说明:一级市场的定义是投资和发行市场,其投资属性非常浓重。而二级市场的定义则是:退出和交易市场,其更多作为一级市场投资的一个退出通道并提供交易流通功能。所以很多人用这张图来说明教育人为什么炒股会亏,因为钱早就被别人赚走了。

然而,个人认为,单论这张图就来断定一级市场的投资收益高于二级市场,这样的结论还是有些偏激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相互依托的。没有能够挣钱的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投资谁来接盘呢?二级市场波动大,但流动性好,投错了可以随时止损,一级市场一旦投进去就不容易出来,要么挣大钱,要么血本无归。一级市场赚钱也是不容易的,统计数据上好看是因为只统计了成功上市的公司,那些投资失败的案例则没人统计,而二级市场涨跌都是有统计的。因此,一个公司在上市以后才会获取各种信用和资源,也就是说,对于真正的千里马公司,成为上市公司以后,它的发展才正式开始。就比如腾讯,腾讯上市后继续成长,股价也在相应地涨。

中国的一级市场赚钱是因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存在较大的估值差,但是目前这个估值差也在慢慢消除;就主要机构真实的业绩来看,一级市场机构的IRR可能也就是20-30%,二级市场也有很多是20-30%。

所以在选择投资行业和公司时,除了看企业的估值以外,还要判断企业的成长性,因为成长性可以消化估值。至于出现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倒挂的现象(比如医疗行业),主要也是因为倒挂的一级市场标的是大家认为该公司的成长性好。举例说明,比如某公司今年1亿净利润,30倍,没上市,估值30亿。上市公司的估值普遍都是20倍,这就是倒挂,但是明年如果这个公司的净利润能够达到5亿,然后上市,即使还是20倍的估值,市值也能到100亿了。所以成长性好,估值就不是问题;当然,最好的模式是利润和估值都有所提升。




目前,加密市场与传统股票市场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的。在一级市场上,股票市场具有IPO(首次公开募股)流程,而币圈具有ICO(首次代币发行)。在二级市场上,股票市场具有以订单为导向的证券交易所。同样,币圈市场包括加密交易所。

股市拥有以报价为驱动的离岸场外交易(OTC)机制。加密市场也是如此。此外,加密市场正在不断创新和更新金融产品的类型,例如衍生产品和固定收益产品。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出现了抵押,带息抵押和比特币合约交易。

本文试图梳理和总结加密货币主要市场的特征和情况,为相关从业者和加密货币爱好者提供参考。

一级市场|发行机制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定义加密货币的主要市场:

发行人首次向投资者发行新的加密资产,而投资者直接从首次发行中购买资产的地方或场合。

但是,有些文章的声明过于简单,因为代币的ICO与股票的IPO相比是粗略的。他们将加密货币的主要市场定义为ICO,但这是有偏见的。股票发行过程中没有矿工,因此矿工无需保证任何成功的股票发行。对于加密货币,必须在某个特定点精确启动此过程。任何令牌的分发机制都会确定令牌的基础。因此,在进入ICO流程之前,采矿也应被视为主要市场投资的行为。

随着加密产业的发展,过去十年来,一级市场的发行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入的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更加公平。截至目前(2021年10月),我们可以将一级市场的资产发行机制分为七个类别,并且可以按时间序列出现的顺序来展开以下类型:

Pow(Pos)挖矿:通过投资实物虚拟资产资源进行原始资产挖矿;

分叉:基于原有网络分叉一个新资产发行;

非公开DLT:基于分布式分类帐技术的非公开发行;

ico:首次代币发行;

STO:确保一致性的令牌发行;

改进的ICO:基于ICO的更公平的ICO方法;

连续销售:与一次性发行相反的一种销售方式

阶段1:PoW挖矿

最早的分发机制是PoW挖掘机制。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计算工作量证明机制(PoW)中的创世块区时 ,它始于比特币。PoW标志着比特币网络和加密货币的正式开始。PoW加密货币分配机制涉及矿工分配其资源(时间,设备和能源)以解决计算问题。

故事开始于矿工在网络上投资物理资源(矿机或图形卡)并尝试开采区块。由于他们投入了大量物质资源来交换比特币,这意味着他们正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加密资产。

此外,开发人员可以在加密资产正式流通之前对加密资产进行“预挖矿”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加密货币发行会在其ICO之前关闭,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不公平的资产分配。

阶段2:分叉

由于加密货币具有开源结构,因此当加密货币开始运行时,任何人都可以更改代码库。

从而,矿工可以开始新的区块开采。矿工可以通过分叉原始加密货币来创建和发行新型加密货币。(注意:这里的分叉不仅是硬分叉,而且是基于原始代码改进的独立网络。通常,在硬分叉的情况下,为了鼓励矿工将资源切换到硬分叉,矿工会持有原始分叉加密货币分配了相同数量的硬叉硬币。)原始代码一旦得到改进,就会出现新的资产。如果矿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分叉的加密货币,他们可以将诸如采矿设备之类的物理资源分配给分叉网络。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基于改进的比特币网络和资产分叉图

以下每个缩进都代表一个基于分叉的原始网络,包括FOF(分叉)

比特币的叉子清单:莱特币(LTC)狗狗币(DOGE)比特币现金(BCH)比特币黄金(BTG)Zcash(ZEC)等...

阶段3:非公开DLT(私募)

在智能合约开发平台诞生之后,公司开始尝试将区块链数据结构用于自己的业务运营。

例如,传统银行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该技术将其他银行作为节点集成到银行联盟中,从而实现跨境资金汇款。

在这种情况下,DLT是在封闭的网络中建立的。它仅包括几个财团成员作为节点,并且导航访问非常有限。因此,不会向公众投资者提供DLT代币。相反,它保留在这些企业建立的联盟网络上(即联盟链)。

在联盟链的场景中,投资者既是代币发行者又是代币持有者。资产的发行和分配是财团成员之间或组织内部进行私下谈判的结果。

4. ICO:首次代币发行

PoW挖矿和Forks分叉发行机制通常使早期开发者获得了超额回报,这对后加入的投资者来说并不公平。随着以太坊智能合约的诞生,通过智能合约发行ERC20 Token并销售的ICO模式开始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与规模持续扩张。

从表面上看,ICO貌似比PoW挖矿和Forks分叉这两种发行机制更加合理。发行者通过智能合约平台发行代币,并将其提供给潜在投资者,由投资者自行评估该代币的经济模型并决定是否购买代币。

不幸的是,通常ICO(Initial Coin Offering)为投资者提供了有限的议价机会,从本质上讲,ICO是首次代币发行,发行人将数字资产出售给一级市场投资者以换取主流加密货币,并且无需任何形式的价格谈判。此时发行人通常会高估项目,这使得ICO的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最常见的ICO有三种方式:

一、上限销售(Capped sale)

上限销售指的是发行具有上限或即将达到上限的的代币。换句话说,在上限销售过程中发行人只会发行有限数量的代币。

带有Cap(顶,即上限)的ICO可以使参与者清楚地评估网络价值,但是将软顶(Soft Cap)与硬顶(Hard Cap)结合在一起则会增加资产评估的复杂性。Soft Cap代表成功出售所需筹集的最小金额,而Hard Cap则代表最大金额。如果一个项目既有Soft Cap又有Hard Cap,那么这一系列筹款金额的不确定性给网络估值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例如:本次发售代币占比 = 20%,软顶 = 1美元,硬顶 = 500万美元。则该网络的最小价值为1美元 / 20% = 5美元,最大价值为 500万 / 20% = 2500万美元。该网络最终估值在5美元~2500万美元范围之间,这是一个巨大的价差,它使得最终的估值结果近乎无意义。

此外,即使通过提高软顶或降低硬顶来缩小价差范围,那么没有卖掉的代币可能会产生以下三种结果,这些结果依然会大大改变对该网络的估值:

  • 结果一:发行人将未售出的代币和总供应量同比例销毁,从而保持最初拟定的代币分配比率不变;这算是最好的结果。
  • 结果二:发行人并没有按比例销毁未售出的代币,从而使得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份额被稀释。
  • 结果三:发行人自己保留,这样既增加了他们自己在网络中的份额,同时稀释了投资者的份额。

这种现象在2017年和2018年普遍存在,上限销售使得代币发行人收益更多,而不是那些经常忘记考虑代币基本面的一级市场投资者。

二、无限销售(Uncapped sale)

与给代币发行设定上限相比,无限销售(Uncapped sale)意味着发行人可以无限量供应代币,并且不设置代币销售上限。

这种ICO方式没有明确说明资产的价值,但可以向参与者保证一定出售。此时投资者只知道代币的价格,而不知道网络的估值,也不知道发行人希望筹集的最大资金额。

无上限销售的ICO方式对投资者来说是危险的游戏,但对发行人而言却是赚钱的机器。

三、荷兰拍卖(Dutch auctions)

通常荷兰拍卖也称为反向拍卖,它是随着时间增大而资产价格反而降低的ICO方式,与拍卖相似,资产的价格会持续下降直到有买方同意购买该代币。

这种ICO方式为那些想要出价超越其他出价者来获得代币的购买者之间创造了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发行人是定义拍卖价格曲线的人,在没有市场反馈的情况下,如果有FOMO(Fear of Missing Out)出现在投资者中,可能导致价格被高估。此外,荷兰拍卖未售出的代币依旧存在发行人是否会销毁的问题,发行人既可以保留它们也可以销毁它们。

以上三种类型的ICO都遵循了“Caveat Emptor”卖家优势原则,这个原则简单来说就是:买主购物时有责任检查所购货物是否有问题,对自己所做的交易决策负责,产品出门概不负责。归纳成六个字就是:买家自求多福。

在ICO方式下,投资者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加之对代币的经济模型了解不足,一级市场投资者必须在ICO项目选型过程中投入大量精力。

05

STO

在加密货币热潮和各国监管抵制之后,发行人开始探索安全合规的发行方式,即: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

证券型令牌(Security Token )是受监管金融工具支持的加密资产,也可以称作令牌化证券(Tokenized security),它代表着在某特定司法管辖区发行的证券的债权化。

例如,一个令牌化证券,它可以代表公司的股权,债务,不动产,甚至是其他某种加密货币。

当代币(Token)由证券支持时,发行人必须与金融监管机构协调,在受许可的环境中发行和提供代币。与其他任何证券发行一样,令牌化证券的一级市场需要投资者和发行人共同严格遵守与维护。

STO具有非常严格的前提,发行人必须遵循现有的证券法律框架,持有人通常必须注册为被鉴定合格的投资者才能在一级市场上进行购买。另外,发行人需要确保持有人对所述证券具有直接求偿权。

例如,如果你要发行一个“稳定币”,并打算用黄金来做资产背书。那么你必须提供一条快速通道,来让投资人可以赎回资产换取黄金,并提供透明的机制来评估代币的储备。

目前,也存在一些以指数或加密货币来做资产背书的令牌化证券。但由于背书的储备资产本身不在现有法律框架管辖之内,以此类资产背书的令牌化证券是否符合证券法尚有待商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代币   发行人   令牌   市场   矿工   上限   上市公司   货币   投资者   机制   资产   资金   股票   证券   科技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