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多动症的表现,你了解多少呢?

首先,作为教龄16年的一线老师,我认为多动症的孩子真的不多。

教学这么多年没有遇见过。并且整个年级和学校这样的孩子微乎其微。

其次,多动症的表现如下

1、注意力不集中:多数多动症患者存在的表现,如上课精神不集中、完成作业较为拖沓、马虎等,长期多动症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

2、活动过度:多数患者伴有注意力缺陷;

3、情绪不稳:如情绪较为冲动、任性、易发脾气、易哭闹等;

4、其他表现:多动症严重者可能无充足的安全意识,可能影响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第三,我认为不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就认为是多动症。

很多家长一听老师说孩子成绩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就认为是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情绪管理上很差,爱动手打人,如果有明显这样特点请一定要到正规大医院就医,进行专业医治。

关注我@猫女女巫师 ,非常感谢!

@猫女女巫师




你好,我是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主任王东记,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小孩子活力大,调皮也很正常,但是有些孩子确实让家长头疼,有家长在后台私信我,孩子整天动作多一刻都停不下来,是多动症吗?怎么才知道孩子是多动症呢?要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多动症,首先要了解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小儿多动症一般临床表现主要以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情绪冲动为主,可以造成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和人际关系不良。

典型的表现注意缺陷,是最主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注意迟缓、短暂,比如孩子在听课或者做作业时经常听不清楚,以致作业出现遗漏、解释错误。另外,他们对各种外界刺激都有反应,但不能过滤无关的刺激,生活中不注意细节,常常丢三落四。
孩子经常活动过多,情绪行为冲动,常常不能安静,小动作比较多,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常以不分场合的到处奔跑、喧闹、玩耍,孩子情绪冲动活动过多。

另外,他的情绪冲动可表现为做事仅凭兴趣,缺乏思考,别人讲话时不断插言,老是问题还没说完就这样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喜欢招惹别人,不顾及后果,为此常与别人发生争斗,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情绪不稳定容易过度的兴奋。
如果受到挫折情绪多了,出现反抗和攻击性的行为。如果提到要求必须立刻满足,否则就哭闹、发脾气。另外,明显出现学习困难,由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其他听课质量,完成作业速度和质量明显下降,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达不到正常的智力相符的水平。孩子的神经发育有异常的表现,孩子在精细动作协调运动方面,比如系鞋带左右分辨这些精细的动作出现了困难。

温馨提示:有些家长对多动症和单纯的好动有误区,家长要正确了解儿童多动症和好动的区别,才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1、注意力不集中是典型的症状,比如玩游戏或上课时,往往不专心,对各种外界刺激都有反应,但不能过滤无关刺激,与别人交谈时也是心不在焉;2、活动过多、情绪行为冲动,常常不能保持安静,小动作很多,常不分场合喧闹玩耍,易过度兴奋、哭闹;3、学习困难,导致学习成绩达不到智力相符的水平;4、神经发育异常,如对指运动、系鞋带、扣扣子不灵活等




当宝宝在家里面坐不住的时候,作为家长是不是特别的烦躁,想要宝宝消停一下,但是他就是不听话,喜欢到处跑,又或者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可能会跟你说你的孩子上课注意力老师不集中,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可能是宝宝患有了小儿多动症,那么多动症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呢?


1、注意力障碍

多动症儿童注意障碍主要是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廷长。

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因此,多动症儿童很难维持注意较长时间去从事某一活动,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2、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典型表现为爱插话、打断他人讲话;在集体活动中不按照规则,而是插队抢先;干扰其他人的活动,与同伴发生冲突;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遇到挫折时不能忍受,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甚至常常会动手打人,导致别人受伤害等。

  3、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即是我们常常说的“多动”。孩子躯体活动明显地比别的儿童多,精力旺盛,不能安静下来。如经常抖腿、吐舌;说话语速过快;不能安静坐立,经常左摇右摆、扭来扭去;爱出风头,经常利用噪声或奇怪的动作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哗众取宠等。

 因此当孩子出现以上情况,且存在以上其他症状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检查了。最终确诊是需要专业医疗机构相关人员根据检查报告判断,总而言之,走出儿童多动症的误区,用科学的方法综合治疗,多动症孩子是可以痊愈的。

x




小儿多动症,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的俗称。患儿智力基本正常,但行为、情绪方面有明显缺陷。患儿多半无法集中注意力或注意力集中时间过短;活动过多;易冲动;无法与他人相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影响儿童多动症的原因是多种的,在医学上尚未确定致病因。在生理上,妈妈在怀孕过程中的不恰当养胎、儿童本身的身体情况,都是可能影响的因素。在心理方面,如果孩子成长环境恶劣,如父母关系不和谐、家人行为和性格上的影响等,也会影响到孩子。另外,还会有遗传方面的影响。

如果孩子经过科学的鉴定,确定是多动症,父母要遵循科学的治疗方法,改善孩子的病症,不让它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我从事中医基层工作17年了,在我这就诊的小儿里不乏一些小儿多动的孩子,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现在已经26岁了,她虽然多动好了很多,可是明显不如同龄人的智商,应该是最花样的年华,应该恋爱结婚的年纪。可是她不能出去工作,只能呆在家里。父母逐渐衰老她还能再指望谁呢!所以希望孩子有多动表现的宝妈宝爸们能重视起来,在孩子很小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让孩子通过治疗能够正常的生活。




1. 感知觉异常。小儿多动症的小孩通常都会表现为动作笨拙,就如不能灵活地扣纽扣、系鞋带、用剪刀等简单动作,走路时东歪西倒的,不成直线。有些患儿还会上下左右不分,读错或写错形近字。这些都是感知觉异常,是小儿多动症的表现之一。

2. 注意力不集中。小儿多动症的小孩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例如不专心学习,上课很容易走神,不能安分,容易被外界影响,做作业字迹潦草,经常出错,效率太慢,做事不能让人放心。

3. 学习困难。小儿多动症的人智力虽正常,但可能会存在认知活动障碍和综合分析障碍,学习成绩一直都提不上去,波动性大。

4. 丢三落四。小儿多动症的小孩对于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必需物品,都会丢三落四的,如书本、作业本、铅笔等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




注意缺陷多动症(ADHD),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行为障碍,以注意力涣散、多动及冲动为主要临床特征,据报道,目前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5%。有研究表明,儿童期多动症有些可持续至青少年期,甚至延续到成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等方面。发生率,男孩多于女孩。


具体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紊乱、多动、易冲动,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自控能力,并可能伴有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

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主要是他们的抑制力和注意力以及情绪状态调整能力上存在困难。该类儿童的智力大多数处于同龄儿童智力的平均水平或稍低,但也有部分儿童的智力水平会更高。

从表现特征上看,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最核心的两大问题是注意力缺乏多动-冲动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1、多动冲动下列症状经常存在,至少6项(或更多),持续6月以上。

  • 多动难静,不能自控
  • 坐立不安,常离座位
  • 不分场合,跑来跑去
  • 玩耍时过于兴奋,
  • 无法安静经常忙个不停
  • 多言多语,自说自话
  • 问话未完,抢着回答
  • 很难按序排队
  • 干扰别人,擅拿他人物品。


2、神思涣散下列症状经常存在,至少6项(或更多),持续6月以上。

  • 粗心大意,做事马虎、
  • 不重细节,时常出错
  • 神思涣散,难以集中
  • 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 兴趣多变,难按要求完成任务
  • 工作凌乱,没有条理,做事拖拉
  • 懒散懈怠,缺乏恒力
  • 丢三落四,有头无尾
  • 不耐干扰,易于分神
  • 记忆力差,容易忘事。


3、多动冲动、神思涣散的症状与同龄儿童发育水平不相称,且存在于2种或2种以上的场合(例如在家里、学校和工作场所,与朋友或亲戚相处时,从事其他活动时)。

4、有明确的证据显示症状干扰或损害了患儿的社会、学业或职业功能。

5、这些症状不是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病程中,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例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人格障碍、)。

一般儿童发现有多动症状是在 4~6 岁的时候,而这一时期家长对于孩子的身心发 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动症儿童的依恋特征研究也表明多动症儿童由于生理缺陷导 致对父母的依恋情绪较低,而父母又因为没有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常产生不耐烦的 情绪,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使多动症儿童的病情更加严重。目前大多数多动症儿童都是在专业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但多动症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专业机构的 训练有间歇性和陌生性等弊端,所以家庭环境的辅助训练一方面可以弥补专业机构的 不足,也可以减轻父母压力,增进亲子互动。




报个体能班,马上治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小儿   涣散   注意力   智力   症状   缺陷   障碍   冲动   情绪   困难   家长   父母   动作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