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话“青蛙”叫什么?我家乡大冶话叫“克毛”?

我们老家把青蛙叫做"蛤蟆"。

也有叫"禾花"的,大概是青蛙的蝌蚪要到早禾出穗扬花时,才可成蛙的原因吧。青蛙肉鲜嫩、味美,但在我们这里做菜时要剥皮。据说不剥皮,吃了会胀气,肚子能胀成蛤蟆肚子似的。现在我们这里人,吃青蛙,还有剥皮的习惯。小时候,很少见人吃青蛙,大概是大家都知道它是益虫,就编出这么一个"吃青蛙不剥皮就会胀气"的理由吧。只是后来人们好像有钱了,于是什么都敢吃了。

老家也有把青蛙叫成"青鬼蛤蟆"的。不过,有时"青鬼蛤蟆",又专指一种特别干瘦、细小的青蛙。它一般生活脏兮兮的地方,如臭水沟中,茅茨(厕所)旁,菜园的篱笆边。这种青蛙不仅干瘦,而且样子难看,没有人敢吃。

青蛙的蝌蚪,我们叫做"蛤蟆牯"、又说"蛤蟆牯叽"。小时候常在水田边,小溪里抓它们玩。那圆滚滚的肚子,细长的尾巴,特可爱。

有一种青蛙,外皮土黄色,有虎纹,叫声似犬“嗥、嗥、嗥",我们叫它"泥狗"。这种蛙个头大,肉质特别鲜嫩、甜美。做菜时,不用剥皮,特美味。但很少遇见,也很难吃到。

现在,什么怪事都会出现。明知青蛙是益虫,政府也明令禁止贩卖、食用青蛙。可农贸市场里,就有不少人在明目张胆地贩卖、宰杀青蛙,而且剥皮手法特别熟练,几乎三五秒就能活剥一只。

但愿新冠疫情后,人们为自身生命安全考虑,为环境保护考虑,能拒食青蛙。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依法护蛙。


(图片来自网络)







谢邀!老家河南,我们这给青蛙和蟾蜍都叫蛤蟆,为了叫法上的区分,通常把青蛙叫青蛙蛤蟆,把蟾蜍叫疥肚蛤蟆。

小的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一片用来打粮食用的场,因用于小麦脱粒和麦秸秆存放的时间长,一般叫麦场,处于防火的目的,场的一边都有一个蓄水池,每年小麦收割脱粒后,大量的麦秸秆被垛在场边,备用于喂牲口,一些下脚料就被堆在水池里沤粪,也就是农家肥,那时候雨水多,雨后蓄水池里的青蛙多的像现在一片大石子,整日呱呱呱地叫个不停,特别是到了晚上,蛙声比现在大妈广场舞的音乐还烦人,所以,那时候庄稼地里到处可以看到青蛙。

青蛙是益虫,它的食物都是农作物的害虫,洞里钻的蝼蛄,庄稼苗上飞的螟蛾,会跳的蝗虫等等,都逃不过青蛙的捕捉,青蛙每天要吃60多害虫,全年消灭害虫近万个。过去青蛙多,害虫少,生态基本保持平衡,使用各种农药后,青蛙数量极度减少,害虫大量繁殖,现在许多农作物灭害虫高度依赖农药,生态失衡,粮食蔬菜农药残留危害着人类的生存,所以,我倡议,为了保护青蛙,保护生态,请不要食用青蛙!










回答:湘西人叫青蛙,

麻怪[大笑]

中间黄色的麻怪不能吃!

是树林里生长的!









湖北荆门市沙洋县的。我们把"青蛙"叫"克麻子";还有种带"土"色的,叫"土克麻子"。




坐标衡水市武邑县。

青蛙叫蛤(He)蚂(ma)。

成语"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即是这种蛤蚂

见下图:






癞蛤蟆叫疥蛤蚂。

成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即指这种疥蛤蚂。见下图:






青蛙的幼虫一一蝌蚪,叫蛤蚂蝌嚓(Ca)。见下图:





从卵到成蛙整个生长过程,大体分6个形态,即:卵→蝌蚪→出后肢→长出后肢→幼蛙→成蛙。谜语比喻较形象:

有尾没有腿

有腿没有尾

有尾不离水

有腿可离水

见下图:




青蛙秋凉之后即进入冬眠状态,蛰伏于塘边泥土里,经过漫长的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以后,约4月中下旬才结束冬眠。所以当地有谚语:

"蛤蚂打蛙蛙,

四十天吃疙瘩"

是说从4月中下旬,听到第一声蛤蚂″蛙蛙"的叫声,青蛙开始活跃起来。再过40天,6月上旬芒种就可″吃疙瘩″一一面粉做的疙瘩,意即麦子熟了。

青蛙主要吃蚊子等小昆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蛇是青蛙的天敌,当地有″长虫吸蛤蚂"的说法。场面很恐怖,蛇把青蛙死死咬住,慢慢的吞进肚子里,青蛙发出"蛙一一蛙一一蛙一一……"的哀鸣,令人惨不忍睹。蛇能吞下比它口径大数倍的青蛙,令人不可思议。见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大冶   青蛙   益虫   后肢   麦秸   蓄水池   干瘦   蟾蜍   家乡话   麻子   害虫   蝌蚪   下图   蛤蟆   疙瘩   农药   老家   家乡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