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被判拒执罪的多吗?

“拒执罪”是督促被执行人还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被判“拒执罪”的“老赖”并不多,占比极低。

“拒执罪”全称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到经济案件中,“被执行人”(老赖)通过财产转移、财产隐匿等手段故意逃废债务,或者有能力偿还债务但是拒不偿还的行为可能构成“拒执罪”。

说白了,“有钱不还”才有可能构成“拒执罪”,如果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那么自然也就构不成“拒执罪”。

不构成“拒执罪”意味着被执行人不存在“坐牢服刑”的风险,对生活最大的影响当属“限高”,即限制高消费,比如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外出不能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能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限制旅游、度假等高消费行为等等。当然,为了督促还款,法院执行机关可以对其进行拘留,比如中秋节、过年期间对其拘留几天,以此督促其还款。

但无论是“限高”还是“拘留”,都不如“拒执罪”督促还款来得更实际一点,因为一旦构成拒执罪,不但将失去人身自由,而且会留有“案底”,对子女未来的考公、读军校、入党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判罚上,拒执罪根据情节严重与否,情节较轻的,处于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以3-7年的有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

很多“有钱不还”的“老赖”在拒执罪面前选择不再隐匿、转移财产,而是主动履行还款义务,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更能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那么被判拒执罪的“老赖”多吗?

“拒执罪”既然能很好地督促被执行人履行还款义务,那么被判拒执罪的老赖多吗?实际上并不多。

从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可以看到,全国范围内,目前正处于失信状态中的失信主体有685万之多:

那么有多少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被判处了“拒执罪”呢?

从公开信息来看,自2015年到2018年4月份,在这近三年半的时间里,全国法院判罚拒执罪是8687人,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每年被判处“拒执罪”的老赖也就2000多人,这一比例在685万老赖总数量面前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这里插入一个话题,在“拒执罪”的认定和判罚上,河南做得可圈可点:根据河南高院2017年发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法院判处拒执罪2167人,其中河南省就有1244人,占全国的57%。

不得不说,河南各级法院在督促被执行人还款方面做得很到位,值得全国其他省市法院学习和效仿。

第二,为什么“拒执罪”的占比这么低?定罪究竟有什么难度?

“拒执罪”之所以占比很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证据难以掌握:

上文我们说到,“有钱不还”才算是“拒执”。那么怎么才能掌握老赖“拒执”的证据呢?证据往往需要债权人自己去搜集,而被执行人隐匿财产、转移财产的方式往往很隐蔽,比如将名下的房产、车产、存款等以极为隐蔽的方式转移到毫不相干的第三人名下,债权人很难从中发现破绽,而被执行人自己名下反而找不出可供执行的财产。

证据很难掌握,这才是导致难定“拒执罪”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实践中,不少拒执案件都因为证据不足而被驳回了。

另一个原因是被执行人“确实没钱”,拿他毫无办法:

债务人之所以成为“被执行人”,往往是因为投资失败、生意失败等原因“由富变穷”,个人财产早就在生意中亏损了,即便有财产,也用于偿还规模庞大的债务了。

对于绝大多数被执行人而言,其财产非常有限、还款能力有限,这种情况下是完全够不上“拒执罪”的,不属于“有钱不还”的情形。

写在最后:

综上来说,“拒执罪”确实是督促被执行人履行还款义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公诉案件中,很多被捕的被执行人在起诉之前一般都会主动还款,争取一个缓刑;自诉案件中,被起诉之前,为了保住人身自由,被执行人也愿意尽可能地还款,达成谅解后自诉人可以撤诉,被执行人不至于失去人身自由。

相较于“限高”和“拘留”,“拒执罪”更能有效的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债务偿还义务,但受限于证据难以收集和掌握、受限于绝大多数被执行人实在是陷于无力还款的处境,被判“拒执罪”的占比并不高。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我是琪哥,深圳'正义执行'律师团队创始人,执着的70后,团队专注解决“广东经济案件执行难”。
正好是本职工作,趁着深圳封城在家办公,回答一波。
拒执罪,刑法313条。其实314也相关,但大家默认313条。
拒执罪的作用类似于杀人偿命,威慑力大于实际应用。的确有人宁可枪毙也杀人,但法律的意义在于有了拒执罪希望老赖还钱
事实上这个罪游离于民事刑事之间,但因为民事就是法院负责,刑事公安负责,职权划分不同。加上今年初的新规定,如果执行错了还要追责,造成大家更不愿意掺合这种不清不楚的案子,所以现在拒执罪就算法院移交公安,也基本会被驳回。
原告自己自诉,一年多出结果,基本这样。
自诉的水很深,大家可以自己尝试,
如果心里没底,委托专业的执行律师团队更好。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自己弄成本低,但不一定效果就不好,万一回款没成本多好。
委托专业执行律师团队,专业人做专业事,但有成本(去年同行业全国平均的执行成本大概是实际回款的35%左右,今年春节后最高法有了明确规定,规范收费!现在收费下降好多,这对原告是非常好的消息)。

通常的专业执行律师团队三个特点,这里说一下,希望对你有用。
1、团队成员都是专业律师组成,有执业资格。
2、原告和律所直接签合同,而不是和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的
糊涂合同。
3、只做执行,专注执行案件。

就说这么多,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关注我,头条号三百多篇文字和问答都是关于惩治老赖的方法和技巧,一定对你有用。

不管怎样,祝早日回款,加油吧




拒执罪是指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恶意转移财产,个人超过2万元就可以立案了。实际中,被执行人真正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是极少数。




取证太难。




被判拒执罪的太少,财产老赖都转移变现钱亲朋好友到处可藏谁知道,债权人有什么杈利能找证具这是空谈我个看就是法院加害债权人




题主的问句有错字啊,应该是拒绝的“拒”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被执行人   自诉   人身自由   债权人   名下   拘留   债务   证据   案件   财产   法院   团队   律师   社会   全国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