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长途普速列车会向着什么方向革新?

应该说普速列车的速度已经基本到位,再提高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线路和车体都要跟着做大的改变才可能实现,而一旦实现也就不再是普速列车。

所以未来长途普速列车的发展,会更着重于车厢内部的改造和乘坐体验的提高上。比如参照动车高铁的座位安排,尤其是速度更与普速列车接近的城际列车的车厢设计,将座椅调整为同一方向,或者两个方向在中间汇合的格式。比如加宽车门,让上下车更快捷方便。比如车厢两端留出相应的空间放置大件行李、婴儿车、轮椅甚至自行车……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新型的硬卧车厢,虽然依然是上中下铺三层的传统设计,但是与走廊之间加装了半封闭的隔离板,与软卧比起来似乎就只是缺了一个门了。这就很好地减少了相邻卧铺之间的互相影响,还相应增加了每一位乘客的个人空间的私密性。


而双层列车也是对既有普速列车的一种很好的改变方式,不仅让二楼有更高的视野,还充分利用楼梯使无座乘客可以有一个落座的位置。

总之,普速列车与动车高铁比固然有速度慢的缺点,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乘坐体验差的“原罪”,应该让乘坐任何形式的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都尽量有更好的感受。这才是未来社会发展、文明水平提高的题内之意。




现目前国内的普速客车最快时速就是160公里,也就是那种Z字头列车,使用的是25T型客车。时速140公里的T字头列车因为其使用的25K型客车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停产,再过一些年这种车型退役,普速客车就只剩两种车厢,时速160公里的25T和时速120公里的25G,25G是用来跑K字头列车的,而非空调客车也早已停产。


虽然最近十几年高铁线路大量建设,乘坐动车组出行的旅客大幅增加,不少客流欠佳的普速客车停运,但并不意味着普速客车就该退出或者动车化。因为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选择铁路出行的有不少是中低收入者,那些人当中有些宁愿选择票价便宜一点的硬座车都不愿意选择卧铺车。另外高铁动车组运行距离或者时间过长就没有优势,所以时间距离长的还是应该交给普速客车,毕竟选择普速客车的人并不缺乏时间,有些上了年龄的人动车坐久了会不舒适,也愿意坐卧铺客车在床上躺着。

普速客车未来应该在内饰上下一些功夫,比如卧铺和硬座里面的桌子太短小,靠过道一侧的旅客就没有桌子靠,吃饭也不方便。应该把桌子做长一些,靠过道一侧做窄一些,再做一个支撑杆支撑桌子就行。现在普速客运搞什么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其实就和Z字头普速车一样的时速,如果是短途可能还有一点客流,但是跑长途搞动集和以前的动卧差不多,除了东部个别地方有客流以外,更多只能是运空床铺,因为动集是打的D字头或C字头,按动车标准收费。普速客运还是应该追求公益性,当然现在的问题是时速120公里的K车、140公里的T车、160公里的Z车都是执行一样的票价,因为过去大提速的时候执行提速不提价的政策,而且普速客车的票价由发改委来定,只有动车才是铁路部门自主定价,所以在普速上搞动力集中式动车组也是变相提高票价。





肯定是更快速,更节能,更舒适的方向!

现在普速列车速度最快的也已经达到了168公里/小时的速度,未来长途普速列车会继续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提升速度,并且会一直强化高速稳定性能,并且新技术的应用一定会让列车更加节能,并提升普速列车的乘坐舒适性。

普速列车几十年票价基本上都没有涨过了,因此普速列车是老百姓特别喜欢的长途旅行的交通工具。好多热门列车线路,必须提前好多天预订才能订到票,临时订票基本上都是买不到的,而且票价确实是比高铁等便宜好多。因此,普速列车肯定是老百姓出行的首选方式了。

未来列车提速仍旧是很有可能的。现在普速列车中直快和特快最高速度已经达到了168公里每小时,普通K字头列车也能达到128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未来有可能突破170公里的时速,甚至有可能突破180公里的时速,那个时候,普速列车旅行也更加快速,也更加安全了

未来普速列车肯定会更加节能。普速列车也会采用很多新技术了,当让了普速列车最重要的还是要成本低,但是这并不妨碍普速列车采用新技术节能,未来的普速列车将更加节能,甚至在外形设计上也可以采取高铁的设计经验来降低阻力,解决能源,这样可以更好地降低普速列车的运行成本。




这个问题很有借鉴意义,作为行业内人员,有时候身在其中,反而看不透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多方思维碰撞、头脑风暴,一起为普速铁路未来发展方向出谋划策。

首先说明,目前我已经离开铁路了,在地铁行业,但是这二者还是属于同源兄弟,我也一直在关注铁路发展情况,还有很多好兄弟奋战在铁路一线。

未来的长途普速列车,会向着什么方向改革?我其实对此不太乐观,未来长途普速客运列车可能会不断消亡。

以北京-福州的直达特快列车Z59 为例,经历过多轮变迁。

Z59列车2019年12月31日改D759次列车。使用复兴号CR200J型动力集中式动车组担当。

因峰福线整改,在2020年7月1日,D759次重新变成Z59次列车。

不过目前在12306上直接搜,搜不到这个车次了,又听说是隔天运行。

这趟车其实挺适合普通民众,20小时左右的行程,北京第一天下午一点多出发,福州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到,硬卧是四百多元。

对于学生党与打工人,这个时间与价位都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在高铁时代,这个速度还是没有太多竞争力,高铁只要8-9个小时,不用在列车上过夜,当然,票价也贵了近一倍,二等座票价七百多。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国家对于票价敏感的人群还是非常多的,多花十个小时的路程时间,可以躺着到达目的地,这个需求量还是有的。

但Z59/Z60还是没了。

可以说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旅途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普通线路的长途客运列车的需求则会越来越低。

未来民众长途出行需求将更多的被高铁以及航空所提供,留给普速列车的市场不多了。

未来普速铁路将更多的是面向货运市场。

当然了,笔者还是认为完全取消普速列车是不可取的,毕竟铁路还是带有公益性质,需要照顾各个阶层群体,要提供多种不同规格的客运服务给民众自行选择。

在客流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两天一班,或者三天一班也是未尝不可。因为选择普速列车的客户群本身就对时间没有那么敏感,更多是关注票价。




肯定是更快速,更节能,更舒适的方向!

现在普速列车速度最快的也已经达到了168公里/小时的速度,未来长途普速列车会继续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提升速度,并且会一直强化高速稳定性能,并且新技术的应用一定会让列车更加节能,并提升普速列车的乘坐舒适性。

普速列车几十年票价基本上都没有涨过了,因此普速列车是老百姓特别喜欢的长途旅行的交通工具。好多热门列车线路,必须提前好多天预订才能订到票,临时订票基本上都是买不到的,而且票价确实是比高铁等便宜好多。因此,普速列车肯定是老百姓出行的首选方式了。

未来列车提速仍旧是很有可能的。现在普速列车中直快和特快最高速度已经达到了168公里每小时,普通K字头列车也能达到128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未来有可能突破170公里的时速,甚至有可能突破180公里的时速,那个时候,普速列车旅行也更加快速,也更加安全了。

未来普速列车肯定会更加节能。普速列车也会采用很多新技术了,当让了普速列车最重要的还是要成本低,但是这并不妨碍普速列车采用新技术节能,未来的普速列车将更加节能,甚至在外形设计上也可以采取高铁的设计经验来降低阻力,解决能源,这样可以更好地降低普速列车的运行成本。

未来普速列车的车厢将更加舒适。现在好多普速列车的硬卧车厢已经加装了包间隔板,感觉更加舒适了,而且很多新型普速列车加装了很多220V的电源,这也是满足了很多旅客的充电需求。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未来普速列车还会有很多舒适性配置应用在车厢上来的。那时,乘坐普速列车出行将更加舒适了。

综上所述,未来普速列车肯定会更加快速,更加节能,更加舒适。普速列车也是乘坐高铁旅行的有益的补充。虽然普速列车慢一点,但是如果是长途旅行坐硬卧,感觉也是非常舒适的体验了。

欢迎关注,点赞,留言,多谢!




建议春运期间臥铺车厢下铺改为四人座位,这样可以增加一倍的载客量。




低速动车组代替普速列车,低速动车组和现在的动车组不同,动力只集中在前后两头。最高时速160公里。现在已经在路试,估计一两年后会经常看到了。受制于线路速度,运行速度和普速列车比不会增加,但是加速快,实际旅行速度会有所提高。但愿票价能和现在普速列车一致,那是百姓之福了。如果票价达到现在普速列车软座的票价,有许多人将会承受不起




其实高铁追求速度,普速相对来说是便捷。就比如省会之间,大城市之间夕发朝至的卧铺车更应该受到最捧,把普速打造成移动酒店,这或许就是商务人士和旅行者的最爱,节约时间的同时,也完成了空间的转换。




既然是长途普速列车,最好改造戍全部软座加软卧,途中可停靠多处旅游城乡,夜行日玩,把景区价格降温,让公民搞国内游为主,扩大内需供给,虽不能一朝一夕做好,但有点目标,集思广益,总会有好点子的。




目前高铁承担着客运的主要运力,也有少量货运;运行速度快,但相对来说运量小。普速列车虽然速度慢,但它运量大,既承担客运还要兼顾大量的货运。普速列车实惠线路比较多,覆盖面比较广。能满足大不分普通民众的需求。高铁线路没有普速线路覆盖面广,而且好多的高铁站离市区比较远,出行成本高,大部分普速火车站都在市区,交通方便,出行成本低。高铁是未来主要发展的线路,由于地理条件不允许,有的地方还是在继续发展普速线路,高速线路普速线路资源整合,相互补充。未来的普速线路和列车通过各种技术和线路的改造,相信乘车体验一定会越来越靠近高速列车的。绿色复兴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长途   列车   未来   车组   硬卧   时速   车厢   客车   票价   客运   节能   方向   铁路   速度   线路   旅行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