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纬的唱功如何,在华语是什么水准?

华语T2,沙哑滚喉音,音色统一、胸声参与度超高,副歌唱得很累,存在倒嗓。


杨宗纬音域:G2-F4-G4-A4。真声、混声、咽音。早期拥有C5。

杨宗纬,这位很多人认为的苦情王子,给出了除开张宇之后的一种情歌表达手法。以较大的沙哑感为个人辨识度音色,滚喉音很有意思,但是总体摩擦费嗓子。他的情歌最好听,《洋葱》Live没有一次唱好、最好的Live是《其实都没有》为代表的C3-F4的歌曲。《大雨》的咽音向高音也不错。

但实际上,杨宗纬和萧敬腾很相似,两个人都是一个节目出道,早期都是以沙哑音色为主。沙哑感是有代价的,本质上都是一定的喉下腔体参与度,可以是声带摩擦,也可以是较少的喉下共鸣维持,也就是常说的喉下关闭。不论是声带摩擦还是喉下,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倒嗓和甲杓肌能力倒退。

杨宗纬的真声厚度,从早期到如今,已经损失了很多很多,音域能力也从C5,掉落至G4喉下,A4咽音。但是他做了一定的取舍,舍弃了腹腔支撑的轻盈感,而加强了中低音的胸腔参与度,以特色咬字配合胸声的滚喉声作为情感载体。这样有胸声过载的风险,杨宗纬将咬字归韵转变为了一种归韵下坠听觉。这种下行的闭合尾音处理,增加了中低音的真声厚度,这是杨宗纬的一大特色。

除了沙哑之外,杨宗纬的较大问题是胸声过载问题。看过杨宗纬的Live的人,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杨宗纬的副歌部分唱的看起来很累,老是喘不上去而且一旦弯腰就是弯腰唱到最后。

强大的胸声参与度,以至于将胸声过载作为一种常态的唱法,让杨宗纬的中低音具有较为,充满着沙哑质量音色。而且在CD之中,杨宗纬的录音效果很完美,Live之中的声压缺失,可以弥补。

以下以音色、音域、腔体三点作为杨宗纬的唱功分析;

1:音色;

杨宗纬的核心音色,就是低音声压完美的沙哑质感。这里要注意,杨宗纬的沙哑质感,声压才是关键,因为一般唱沙哑烟嗓的歌手,基本上唱不了高音,但是杨宗纬是可以的。

他的沙哑质感的形成,是有点意思的。

发音点:杨宗纬的发音点位置是偏低的,这是个人选择。喉音成分较大,共鸣点的集中化较低。比较明显的是,杨宗纬的A4,有两个音色,一个是咽音类型的A4,一个是喉上关闭的A4.当副歌唱喉上关闭的G4时,杨宗纬的音色产生一定的割裂感,也就是早期杨宗纬的强混金属芯。

喉位问题:杨宗纬的喉位同样是偏低的,较低的喉位,是沙哑和浑浊沧桑的前提。因为可以造成较为松弛的声韧带震动状态。

声韧带:杨宗纬的主要问题在于声韧带的紧张度上,按照低发音点、低喉位的标准剧本,中低音的声压会很低,因为喉上的核心是共鸣提供的声压。发音点较低、喉位较低声压就是起不来。但恰恰杨宗纬的中低音声压是远远高于普通男歌手的。

秘密在于胸声过载,简单说就是在低喉位的情况下,主动以胸腔肌肉、咽喉部肌肉让声韧带的紧张力度加大,这里并不是甲杓肌的参与度,甲杓肌是跟着喉位走的,而更多的是无意识的环甲肌肌肉群严重过载。

如此一来,低音就能完成较高的声压,而杨宗纬的中低音开口沙哑感的基本声压就具有了。

在可听的声压之下,完成细节放大,这就是杨宗纬沙哑感辨识度核心。有了声压的维持,杨宗纬可以减少一定程度的声带摩擦倒嗓隐患。因为他不需要想许巍那样,增大声带摩擦程度,提供较多的听觉内容。杨宗纬的声压的放大效果,可以完成细节的放大。

在这个基础上,杨宗纬的问题是环甲肌能力的退化和声带摩擦的倒嗓两个慢性倒嗓的过程。不会成为突然的废嗓。

基于低音声压和沙哑感,杨宗纬的其他音色雕琢能力是比较匮乏的:

1:声带边缘化;具有可以做到质量较好的柔化听觉,但是常见于CD,比如《其实都没有》的第一句。但是LIVE之中水准不够,这得益于低喉位的便利性,又受制于环甲肌的退化。

2:强混金属芯:仅仅见于早期参加比赛时的完美Live状态。如今不具备。

3:弱混:不具备,卡壳严重。

4:咽音:主要高音能力。杨宗纬的咽音能力,Live之中展现的比较多。但是完成度不够,他的咽音存在着大量摩擦声,就一个词:毁嗓子。良好的咽音是护嗓的,原因在于杨宗纬演唱咽音时,依旧保证着较高的音色统一度,而咽音的本质就是割裂感音色。不舍弃音色,就只能硬抗咽音的恐怖拉扯力。

总体上,对于音色而言,杨宗纬的核心是让强得技术更强。而且音色统一度是极为惊人,即使是倒嗓也不愿意舍弃音色统一。是个狠人。



2:音域;

杨宗纬音域:G2-F4-G4-A4;

G2最低滚喉音,F4最高真声,G4稳定咽音、A4咽音临近破音。而早期的杨宗纬,是可以唱到C5弱混。比如《洋葱》的一层一层,第二个“层”就是high C。而当时刚刚出道的杨宗纬,C5的弱混质量在Live之中,还是可以称得上很不错的存在。

G2-G3:这是杨宗纬的完美音区,以个人辨识度沙哑感闻名,重要的是他的低音声压,他大概是少数几个低音声压堪称完美的人物,当然这种完美的代价也极大。而在音域和音乐审美之中,低音代表着底层的音乐情感基调。也是最能打动人的音乐,这就是为什么Bass才是乐队作曲的核心,《教父》的音乐以低音为主。充沛且耐人寻味的情感,往往音高较低。也是杨宗纬情歌的源头。



G#3-F4:这部分是杨宗纬的中音区,中音区秉承着低喉位和低发音点,具有一定的浑浊感,但本质上更多的是情感的变化。像是E4和F4杨宗纬的大部分副歌高音就处于这个阶段。单音质量还是有一定的共鸣缺失,我个人觉得质量并不是很好,缺乏了一定的共鸣质感。

G4-A4:咽音/喉下区域,早期的混音区。但如今已经无法完成较好的声带闭合和混音状态,一来是声带摩擦二来是甲杓肌能力退化。就以咽音作为核心音色。但如果较真去考究,会发现杨宗纬的高音,喉下的部分在开始增加,咽音的护嗓极致倒是在退化。毕竟,他并没有舍弃音色统一度。未来,我个人猜测,杨宗纬可能会选择以咽音的割裂音色为主,选择拓展音域而放弃音色统一度,因为声带的状态开始顶不住了。





3:腔体:

在腔体共鸣上,是杨宗纬最为缺乏的地方。

1:腹腔;

这是杨宗纬主要放弃的腔体能力,在中低音区,也就是F4以下区域,杨宗纬的支撑基本上全是有胸腔来完成。这是他沙哑感声压和真声底色充沛的保证,但是腹腔的支撑,实际上才是最为轻松、最为科学的唱法。缺乏腹腔的支撑,会很喘,而且气息虚浮,声线的深度和可听厚度都不够。就好比三角钢琴和手指琴的听觉区别。三角钢琴就是腹腔支撑,手指琴就是胸腔支撑。

2:胸腔;完美;

3:咽喉部:声带闭合能力较弱、甲杓肌参与度中低音较高,倒是高音稀碎。声带边缘化程度尚可、咽音程度较弱。

4:面罩共鸣:不具备;

5:头声和音:不具备。

在较多的能力缺失下,杨宗纬更多的是具有自身非同质化的唱法审美,但略有偏离科学性。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华语T2较强级别。中低音区磁性有厚度,绝对音准,情感饱满。高音发音胸腔共鸣不错,上额窦头腔共鸣没有完全打开,声带边缘化一般。弱混不错,金属芯强音不具备,高音总体一般。唱法以情带声,风格突出 唱商较高




题主回答的这些问题,为什么我没见过其他人像这样回答,难道题主的专业性超过99%的专业音乐人?




杨宗纬的唱功如何,在华语是什么水准?

唱功很好,一流水准。

首先,非常不赞同说他唱歌就是卖惨,就是各种哭腔,除此之外,什么情绪都没有的观点。

相反,杨宗纬唱歌,可以说是华语乐坛之中,情绪最为丰富的歌手。

大概是他的哭腔使用得实在太精妙,以至于大家只注意到了他的哭腔部分,其实,他最好的声音,不是哭腔时将共鸣扩宽的声音,而是在自然声区,那娓娓道来,娟娟如流水的纤细的声音

举个例子,譬如《最爱》的副歌之前,会觉得苦吗,多么具有美感。

这就是杨宗纬最独特,最漂亮的声音,将字咬在口腔前端,搭配上他大师级的轻重拿捏,语气拿捏,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并没有否定他的哭腔,作为一个修饰技巧来说,哭腔也已经被他使用得行云流水。

硬性技术也是没得说,发声位置始终合理稳定,闭合良好,上部共鸣与下部共鸣皆充裕,高音区压缩到位,很棒的强混声质感。

但是,如果音域涉及Bb4以上,他的压缩技术就跟不上了,会发声点放大,以及喉外肌紧张。

总体而言,就唱功来说,已然是华语乐坛第一阶的歌手。


以上就是《杨宗纬的唱功如何,在华语是什么水准?》全部回答了。

我是娱乐蜀,明星八卦电影电视一网打尽,做有态度有观点的吃瓜群众~


推荐阅读:

明星八卦:“退堂鼓”周深从学员到导师,“沙雕”小伙的成名之路

明星八卦:“精灵”少女周迅,背后的故事




你这是按耐不住寂寞了么?好吧?洗耳恭听,顺便再说说牙叔,火星哥,列侬和你自己[呲牙]




不懂唱歌的人才会相信有唱功这个说法

人的声音是天生的


明星如果换了一首歌去唱

一定不好听




我就想知道题主怎么看他跟萧敬腾的水平对比。

我认为他比萧敬腾水平高很多,唱歌走心。




T2应该有吧?




唱功不懂,应该不是高音歌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华语   唱功   音区   声压   音域   哭腔   胸腔   声带   音色   低音   沙哑   高音   共鸣   摩擦   水准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