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是让社会进步还是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网购的本质是某些人自己来做全国的中间商,造成大量人的失业或者工资收入降低!年轻人大多都在送餐送快递,普通人很难再创业。财富更加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而网购的商家都在拼倾销,可悲的是变穷了的人却还要感谢网购带来的便宜货。全民都有钱赚才是国家发展与稳定的根本。




电商本身值得肯定,但弊端是财富以极快的速度集中到少数个人手中,而个人手中的财富又很难反哺到社会中,因此还是掌握在国家手中比较好!




说句实在话:电商本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中国的电商除了京东等几家是毎单开发票、价格合理、不卖假货的,其它大部分电商都成了不正当低价竞争、假货劣质货泛滥、危害中国商业经济生态的害群之马。

本来电商是先进的,可以极大的满足需求,节省购物时间。但是,如果无序发展,为排名靠前或销量而贴近成本价销售,加上平台红包补贴,商品价格就可能低于成本价或处于不正常丶不合理的范围,久而久之电商形成垄断!这种不正常价格也是不正当竞争,是违法的。在这种情况下,看是消费者得到了便宜;实则是,不正常的价格造成全国上亿实体店无利可图、生存困难甚至倒闭,造成上游生产厂被压价,为利润有些电商只能卖假货、劣质货。总之,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产业链都不挣钱。

你不挣钱,我不挣钱,大家都不挣钱,谁来消费?那些赞同电商便宜的人该醒醒了!便宜没有错,但是要有个度!有人说我公务员铁饭碗我就喜欢网上便宜,咋了?年前我听说某区某县公务员几个月没发工资了,我说这正常,经济不振,靠送外卖的能给你创造财政收入?社会是普遍联系的!

很怀念以前你也挣钱,我也挣钱,出去吃喝,饭店热闹,商场繁荣的场景…

结语:电商是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但是希望国家借鉴西方国家管理电商的法律和制度,让中国电商规范发展;实体店也须改进完善,杜绝宰客,提升服务。




从最近两年看,电商平台所售商品价格不比实体店便宜,而且假货泛滥,应该是给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对于实体经济影响并不大,因为很多实体经济也开始线上线下双平台销售,不再租赁门面,而是有个租赁一个库房就足够了,所以给人的直观感受是社会经济萧条,城市烟火气息淡化了,昔日的繁荣景象没有了,从传统观念看,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电商既让社会进步,大大提高了社会协调效率,让消费者得利,又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商业贸易产生巨大影响。这是社会变化进步的一种表达方式,谁都要接受,并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只要有网上购物体验的,都离不开网购,性价比高,物流快捷,退货投诉有效,真的要说不爱你,真难。网购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的钱更值钱更好用,这就是电商。

实作经济可分为实体制造业经济,如鞋子工厂和贸易类实体经济,如鞋子商场。贸易类实体经济的挑战是房子租金及运营效率,电商的出现冲击非常大。但是,贸易类实体店最大的贡献是,构成了对电商的竞争,假如没有贸易类实体店,则电商必涨价。这也反映了市场永远是处于竞争状态,谁都无法松懈。电商对制造业的影响也同样存在,其主要压力主要来自于电商的相对垄断,议价能力减弱。某种意义上讲,制造业第一位压力是产能过剩的过渡价值竞争,电商的压力是第二位的。

效率是王道,谁败给了效率,谁就被市场淘汰。提升效率的方式,今天是电商,明天是5G6G,乃至人工智能。底层逻辑是科学技术进步,伟人讲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电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无法阻挡!




电商使社会进步,但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生存,阻碍活跃市场城市人口流动性,间接将城市的繁华摧毁掉,是负面影响最大的罪魁祸首。




有些人总拿实体经济说事,租个门面卖东西就是实体?充其量也就是个二道贩子罢了




一个商业模式的贡献是让国家强大、人民富足,电商是社会进步的一环,但因国家法规没跟进,给实体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国家应出台让电商成为经济的一部分!不让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共同致富才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心安定、国家强盛,让那么多人去送快递是对年轻资源的浪费!




电商的确是社会的进步,只是没有良好的发展会给实体店铺带来不小的冲击,要是像很多发达国家一样电商和实体店同步发展,价格都差不多而且没有假货,而实体店购物服务质量更好,那么电商和实体店就不会互相冲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实体   成本价   假货   繁荣   制造业   经济发展   手中   效率   便宜   压力   竞争   财富   社会   国家   贸易   经济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