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荡浪观点】受邀回答问题。以一个中国移动网络口员工的亲身经历,来分享在中国移动的工作体验。总体来说:累并快乐着。

一、工资低

一个普通的网络口员工,在扣除五险两金之后,一个月能拿到手的工资也就两三千块钱。由于中国移动都是按国家的标准,购买五险两金(其中企业年金可以选择不要),所以扣了之后工资低到你怀疑人生。

如果你偶尔听到中国移动网络口员工吃着一碗泡面,嘴里讨论着几百上千万的合同。没错,你没听错。就是这样,虽然管理的费用多,但和员工工资无关。

二、工作压力大

1、24小时电话通畅

网络口的员工必须保持24小时电话通畅,如果未接到电话,也必须在30分钟之内回复。电话没有关机,没有静音一说。网络口的故障随时影响成千上万的用户,所以必须在第一时间选解决故障。

一天上百条的故障短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一天打四五个小时电话,能让耳膜发痛。

2、自己负责的工作能随时汇报进度

员工负责的工作,需要你在任何时间,领导只要一问,你就能回答出最新的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后期的解决建议。当然,你仍然需要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办公软件操作能力。

3、检查多

重要岗位的员工,所涉及廉洁风险或嵌入式风险检查实在太多。上半年自查或者内审部检查,下半年就是集团巡视。从公司内部纪委组织的检查到中央巡视组的检查,一年有太多的时间都会处于这样的紧张之中。

4、工作压力大

说这么多,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压力来自KPI。也就是从集团公司到最基层的员工,都是围绕着KPI来开展工作。以我的工作为例,就是千方百计地提升网络质量,提升客户感知,提升客户满意度。

其他工作再好,再出色,没有好的KPI无任何价值。

三、协作

通信行业以外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进行激烈的竞争,相对来说是市场口的。几个运营商在网络口仍然是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特别是受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几家运营商网络口的同事都是会相互帮助,配合建设,恢复网络。

四、自豪

作为一个中国移动网络口员工,也能感受到一种自豪感。特别是出现灾情之后,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地帮助当地恢复通信的时候,当地老乡诚心感谢我们的时候,真会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

是的,我们不喜欢穿国家应急通信的工作服;但是我们穿上应急通信工作服,带着卫星电话进入灾区的时候,我们就是自豪的逆行者。

综上所述,这就是一个在中国移动网络口工作员工的体验。

我是荡浪,喜欢我的观点可以点赞或者评论哟;喜欢我,可以点击关注@共谁荡浪




1.表面光鲜,实际暗黑。

2.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表面看运营商总有一群年轻人在那吆喝,其实很多都是临时工,来做一段时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就走了。

3.员工工资体系不合理。过几年就给你换一种工资模式,让你觉得是不是有盼头,然后等你参透了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就再换一个模式。超级多的员工领着低工资,年年说以人为本,年年说倾向一线,每年的工作会议必提。

4.我在移动上班,跟人家聊工作从来不好意思说,在外面打电话谈到业务也是小小声的谈,这十年来运营商的员工都很憋屈。2003年进移动的时候工资每月一千多两千多,不算很多,但那个时候的老师,公务员每月也就1000元左右。现在我们领到手三四千,人家已经四五千。大家别喷我,我举例自己是一个普通员工,举例说的教师,公务员也是一般职员,在两个单位都能代表大多数人。

5.我们整天诉苦,每年也会离职一批人。教师,公务员也整天诉苦,但每年不见离职什么人,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我举例说教师,公务员是因为我接触得多,所以才拿出来做对比,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6.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运营商的员工和教师,公务员比是差,但肯定又比很多企业单位的要好,特别是这两年疫情,很多工厂,店家,企业更举步维艰。

7.移动的休假制度很好,对员工来说是很人性化了的。但是加班情况也很严重,大家平时可以多留意,是不是很多夜晚,很多周末,很多节假日都能看到我们在商场,街边,乡下摆摊促销搞活动。最怕就是碰上那种一天假期的节假日,加上周末如果有三天的话我们就很有可能要有两天是要促销的,比如五一之类,销售业的人会认为这是小黄金周,碰上七天假的更不用说,领导会认为这是大黄金周,你说这听起来多爽。移动一年中的节日除了清明节不拿来搞宣传搞促销。

8.运营商同龄秃头的男性比率会比老师,公务员,很多企事业,行业的男性高,不信你们自己留意。

9.三大运营商因为一句提速降费和互相间的恶性竞争,导致现在个个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第一次撑不下去的是联通,但都是央企,不存在做不做得下去的说法,除非……(省略一些敏感字眼)。表面看老百姓和整个社会都已享受到了这个福利,但随着收入的锐减,各方面的投入也相应减少,很多硬软件的服务已经跟不上,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花的钱少了,满意度却没上来的根本原因。这个个很复杂的命题,但是大家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想是不是这样的,整个大市场都是这样,通过价格战来竞争的后面带来最大的后果就是产品会变得越来越差。由于三大运营商的性质决定了又不是能随便淘汰掉谁的,所以大家都在这里干耗,久了对整个市场影响更大,到时带来的恶果其实也要整个社会消化。

10.以上就是个小员工的看法,格局和高度都不够,但性格使然不吐不快。希望各位看官高抬贵手,觉得我说的牵强了就当我说错了。总之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能越来越强大,我们大家的生活都能越来越好。




单位垃圾 里面的人更垃圾 拼关系讲背景 不看能力 领导大于天 别看里面的人见面有说有笑 背后里尽干捅刀埋坑的事,全员营销任务赔的连饭都吃不起。一天想着法子整员工 从来不想员工待遇问题。临时工劳务派遣在里面狗都不如。




我给你们说说中国联通一个县公司的情况。联通公司,有数不清的任务,宽带发展几部;手机卡几张;用户电话故障几小时内修好;用户投诉,哪怕是无理由投诉,必须取得用户的满意。这些都考核着每个相关的职工。

县公司里,相对而言,只有一线人员有这些压力,一把手动动嘴,中层跑跑腿开开会,底层员工去把这些工作落实。

相对而言,中国联通是央企,待遇还是有保障的[呲牙],能保证你拿到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钱。如果你能完成各项任务,收入在我们当地算中等吧,一个月5000左右。如果完不成任务,就只能拿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底层员工。

县公司的中层拿的应该多一些,我们底层员工是羊,中层是给老板赶羊的,不用完任务,收入比较稳定。

如果是有能力或名牌大学的孩子,来联通的县公司就太委屈了。县联通公司人员组成,主要是一些老正式工,一些有能力的临时工,一些新分进来的三本,二本大学生,最后还有一些有势力人家的子女吃空饷——因为联通社会关系很复杂,存在漏洞[呲牙]。不像移动,电信,人少事儿少




我跟你说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先说明,仅仅是个故事!

上世纪末,当时的电信移动和邮政还没分开,就叫邮电局。某市的邮电局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招聘了一位重点高校(现在的985)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当时这种人,一般都去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发展,再不济也会去南京苏州等强市,根本不可能回县城。但是这位是特例,一方面是家里独子,父母希望他能留在身边;另一方面也是当时邮政局的大领导在招聘时许诺,会给他一定的职位,同时提供发展的条件,而且按照领导的意思,该市邮电局的发展,如何压倒周边县市的同行,全指望着这位高材生。在权衡之下,这位当时还算稀缺的计算机高材生,成了家乡县城的邮电局的员工。

按照领导招聘时的意思,这位高材生是不是应该进技术部门,做做程序编写软件开发之类的工作?但是当时的邮电局哪有这部门?于是先喝茶看报纸,等待正式的工作安排。而负责新员工工作的副局长一向与那位大领导不合,大领导器重的人,在他眼里就是敌对派,就是打击的对象,再加上这位新员工本身自以为高学历,有鹤立鸡群之感,对局里的各级领导都不屑一顾,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于是那位副局长以历练为名,让他转岗做了个接线员。

因为当时邮电局已经推出了有线电视的业务,接线员的任务就是接各种安装和保修电话,然后记录下来。接线员需要口齿伶俐能言善道,善于与客户沟通,他一个大学生,虽然学历高,为人木讷不善言辞,电话里人家问什么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说我记录一下,遇到脾气冲的客户,说话不好听,他能急得面红耳赤又无言以对。

这种样子自然会被投诉。那时很多人的投诉是直接到邮电局的柜台上投诉,所以有些人就当着他的面指着他的鼻子骂他,那位小肚鸡肠的副局长,也以工作不力为名,处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这位高材生工作没满一年,已经有了上班如上坟的感觉。鉴于他经常被投诉,大领导跟副局长说,给他换个“搞研究的岗位”。

副局长经过研究,让他去了修理部。所谓修理部,就是修理那些回收的电视机、机顶盒、DVD、V CD之类,你没看错,当时邮电局还有维修电器的业务。那位领导给安排的“搞研究的岗位”就是去维修电器。他一个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去给人家修电视机,他哪会啊?他不仅不会,也不屑啊!天天上班就是看书。同部门的同事能容忍一个只拿工资不干活的人吗?他自己不善沟通,人缘又差,处处被人排挤,又有人去领导那边各种打小报告,导致他在每个月的部门总结会议上都会遭到批评。而他的父母,则看他工作没有积极性,工资不高没有奖金,又不去谈恋爱找对象,也是常常冷嘲热讽认为读书白读了。

在单位他属于不合群处处被排挤的对象,在家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按照现在的解释,他应该是得了抑郁症,可惜那时的人根本不知道世间还有这种病,一致认为他是没事找事,是“作”,是“有饭作粥吃”。在各种碰壁之下,这位当时在全国都算稀缺的高材生,最终从我们从县城最高的商场大楼跳了下去。算算时间,从他大学毕业到离世,不过两年时间而已!




清晨,天微微亮,联通公司组织下乡促销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每个人都在精心地准备着,一个人拿着帐蓬、一个人拿着桌子、一个人拿着宣传单页。

突然,只听带队组长说了声:“大家靠过来,先开个小会,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进村宣传.....”,我们的口号是:“今天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家都激情澎湃地喊道。

如果要说在中国联通工作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我认为是每天都充满激情;每天会接触许多新鲜事物;每天会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了便于阅读,我将分部门介绍工作体验与大家分享。

一、市场部

前台营业厅:一大早,前台营业厅的小姐姐们开始整理好自已的着装,然后,开个小会,总结昨日未完成的工作,督促今日跟进。小会结束后,各就各位,静静等待上门客户需要办理的业务。

小姐姐们虽然面带笑容,但心理有时候却想着,今天可别来昨日哪种霸道的客户了,因为昨天有人都被骂得哭了........



宽固与融合业务: 平时主要职责是负责联络。公司为了随时了解各区域代理商(就是手机店与装宽带人员)所反应的各类待解决的问题,每周三、五早上开会,集中汇总处理,然后由专人负责跟进处理结果。

非平时就需要参与各类活动促销,尤其是岁末年初活动促销,就像我开头所说,就是参与促销活动场景的样子。



二、集团与大客部

每天准时上班,到公司汇报昨日工作进度,安排好今日需要完成的工作。然后就可以外出跑企业、单位、学校、银行等。甚至可以直接下乡去做促销。别以为这样的工作看起来十分轻松,因工作性质不一样,主要是靠业务能力吃饭的。说得好听点,做得好上不封顶,做得差毛都没有。



三、运维部

主要负责所有网络信号的保障,因为我目前在此部门工作(每年3月份选岗位),每天就是排查故障、跑跑基站、走走基房。从白天干到黑夜(晚上是信号割接),从烈日干到雨天,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网络一出现故障,我们需要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去排查。

就在上个月,因广告公司装修招牌,不小心把公司电接错了,导致基房停电,全部宽带业务中断30分钟,导致我部门绩效分扣了1分,估计上个月工资又要泡汤了。



四、综合部

主要负责报帐,管财管物以及全公司人员上下的就餐。每天要计算公司多少人员吃饭啦,需要多少米等杂七杂八的事情,看起来好像挺简单,实际做起来可能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如果条件允许,综合部可能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安排工公活动,去哪旅游、去哪爬山、去哪游泳等。

另综合部还管理着保安与司机,其工作也必然要听从综合部的安排。

总之,不论做着哪个岗位,其中体验肯定有苦有甜,而且每天都激情地活着,为了自已哪怕一点点存在感、价值观而努力奋斗着。这不都是我们大家一直所向往的吗?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本人作为中国电信的老员工,经历了联通划走,移动分家。2000年以前有事业单位的性质叫电信局。当年比大部分行政单位收入要高,社会形象也还好。改革企业以后,特别移动划走以后一落千丈,工资缓慢增长,熟人都不相信就那点工资。移动,联通,电信现在三家竞争激烈很多投入都是不赚钱抢份额的。国民一直都说通讯费用高,实际几十年来降的似乎只有通讯费。我从事的工作做业务推广,很多时候核算的只要保本就做。给句忠告,通讯专业的同学如果能进华为中信等尽量不要来这几家。




作为一个在运营商客服体系下工作8年的人,分享一下我的体验:

1、工作压力大

缺点:工作基本上也是996,并且手机基本上是24小时待机,我曾经在出差的路上单天接打电话达217通(工作电话),两部手机一天直接没有电了,同时现在的客户也不像以前了,现在的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的KPI也越来越高。

优点:公司转型发展力度较大,这几年比较重视员工培养转型,就客服体系而言,16年客服成立独立的专业公司后,对传统客服的员工来说确实是一次很大的转型。

2、收入方面

如果是一名普通员工,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养家没有问题。


3、获得感方面

在5G发展和抗疫过程中,我对企业认同感急增,作为央企,在抗疫过程通信保障过程中我们的同事们也逆行而行。

我说一个感受,20年春节我被封到老家山村里面,山村里面也就15户人家,距离最近镇子两翻两座大山,在我认为我没有网络居家办公时,我发现老家居然有移动网络,就拉了宽带,保障了山村里15人家居家办公和网课的使用。

我想那15户人家多少年才能把这个网的成本支付给移动,不算维护费用。

并且如果不是疫情,可能只会有不到一半人家拉这个宽带。

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会获得自豪感和幸福感。。。。。




领导是奴隶主,员工是奴隶,这里是运营商的现状,包括广电系统。各种考核,卖酒卖菜卖衣服,啥都卖,领导没有任务,只有压榨。




首先,在运营商工作没有成就感。作为一名工作了近10年的员工,没有尽头的外呼,不断提高客户的套餐,已经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轨道。

作为国有企业,收入是最终衡量企业、评判企业的最终依据,所以运营商为了收入想尽各种办法。就像近期辽宁爆出的违规外呼问题,运营商不知情吗?不可能。

现在外呼越来越频繁,已经造成客户严重反感,感觉运营商越来越像传销组织,没有底线。

作为服务企业,应该把精力投入到服务上来了,把服务的考核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忽悠客户一而再再而三提高套餐。

收入有了,口碑没了,用户走了,收入降了,再加大筹码、加大基层员工考核,恶性循环没有尽头。

这就是现在的运营商。本该是很有自豪感的企业,最终沦为了人人厌恶的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邮电局   工作   高材生   运营商   工资   员工   收入   领导   客户   电话   科技   网络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