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母有哪些拿手菜和故事呢?

早几天带儿子回老家,吃饭的时候,母亲做的面汤,里面又是伤力草打鸡蛋。儿子闻不惯 伤力草那种奇特的清香味,把伤力草都挑给我,可是他的那碗汤还是喝不下去。母亲赶忙抓了一把红糖放到他碗里,并说:“撒点糖就好喝了,你爸爸小时候吃饭的时候,一到吃不下去,我就抓把糖或者是滴几滴香油,他就吃得可起劲了!”儿子回头好奇地看着我,好象是嘲笑我,为了一把红糖或者是几滴香油,就硬撑着把饭吃完了!做人也太没有底线了吧?太容易被收买了吧?其实,亲爱的儿子,你不用怀疑我做人底线的忠诚度!现在想想,我也是被你奶奶的“谎言”给骗了!看着儿子对我满腹疑虑,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的童年,那里面有太多母亲的“谎言”在影响着我!相信,正看这篇文章的你,看完后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就如刚才的吃饭,母亲如果能用好话和一些甜头把饭哄进我肚子里,也不是坏事。但是,有的时候,我确实不想吃了,好言相劝走不通。人常说:敬酒不吃吃罚酒!母亲就有一番道理,让我乖乖地吃完。因为那时候我老是剩点饭跟儿和鸡蛋大小的馍头儿,如果不吃完,就浪费掉了,我甚至在母亲没注意的情况下,偷偷地把馍头扔进柴垛里,或者是把剩饭倒进积攒农家肥的粪坑里。我是70后,如果你也生活在70年代,你就会深切体会到温饱的重要。那时候,我们豫东农村农民虽然说不至于挨饿受冻,但也是尚在温饱线上挣扎,一年到头,只有过春节才能吃到纯小麦面馍,其余的都是玉米面和红芋面!我还记得,我曾经吃过用榆树叶做的馍呢!物质生活艰难,家庭主妇对粮食都是精打细算。更不舍得让我们这些没作过难的小孩儿给浪费掉了!为了防备我偷偷地扔掉一点剩饭剩馍,母亲常爱给点甜头,如果还制不住我,母亲就给我讲听起来吓人的谚语:“剩馍头儿,变小猴儿;剩饭跟儿,变驴驹儿!”也许现在的你,对可爱的小毛驴和活蹦乱跳的小猴子 充满期待,觉得超好玩。那是因为,你和我,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记忆里的驴,都是拉磨、犁地干活!尤其是拉磨的驴,头上带着遮挡眼睛两边的“驴碍眼”,这样它们就不会感觉到在转圈,还天真地以为在走直线呢!石磨外面一圈的地面上,被周而复始不停转圈的驴踩出了一圈深坑。一旦有所懈怠,主人的皮鞭就会落到身上,打得毛驴凄惨悲鸣。驴累得浑身淌水,最后主人也只给几把麦秸充饥,我一看见就害怕,谁想变成挨打受气的毛驴呢。还有那个小猴子,七十年代,农村也没有电,有时候看场电影,都跑好几里路到邻村去!更不用说有电视了,文化生活极度贫乏。有时候,等个一年半载,村里来了个玩猴的,那都是全村出动,甚至邻村的都会跑过来看热闹。为了博得大家的喝彩,玩猴的人老是让猴子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如果做不成,就扬起皮鞭狠狠地抽打猴子,可怜的小猴子被打得呲牙咧嘴、上窜下跳,嘴里不时发出凄厉的尖叫。看着都让人心寒啊!让我变成小猴和毛驴去挨打?这是我万万不敢想象的!怎么办?咱不变成它们不就行了吗?所以,我被母亲的话吓唬住以后,再也不敢剩馍饭了。即如现在,每每等到吃饭结束,饭桌上剩点馍头饭跟儿,我都不舍得让我妻子倒掉!自己松松腰带,尽量吃完它!当然,现在的我,是不会再相信会变成毛驴和猴子去挨皮鞭了,其实,最根本的,不舍得浪费粮食才是真的!有时候我都开玩笑地给妻子说:“我这减肥也减不掉,一是你做得饭菜太好吃了,二是咱家里的剩菜剩饭硬是把我追肥了”!妻子嗔怪说着我:“你咋不说你孬吃?”亲爱的老婆大人,别说我孬吃,好不好?咱现在的生活也算得上安稳富足,我难道真象作家莫言说的那样,对吃有种天生的饥饿感!我觉得也不尽然,可能还是有种恐惧症在心里面,“唉!你没经过58年挨饿!我不是穷怕了吗?”我总是自我解嘲!在我们老家,58年那就是生活最艰难的代名词,听老辈人讲,当时饿死好多人呢!其实我是70后,那时候的生活,虽然说没有饿死人的事情了,但是“好面馍”随便吃也是一种奢望!而我不敢剩馍头和饭跟儿,这都是母亲说要变小驴驹和小猴的“谎言”,给吓出来的习惯!

我大学毕业上班不久,就开始经营八方香油,然后结婚生子,现在孩子都初中毕业了。年过四十不惑的我,尽管早已在市里站稳脚跟,户口、身份证都是梁园区白云办事处的。但是我还是认为虞城芒种桥才是我的家,那里有我这个“城里人”的爹娘!二十多年的城市生活熏陶,也没有改变我的身份认同。我从来没有在市里过过一个春节,都是除夕回去,在老家帮父母贴贴春联、带儿子去祖坟上添坟烧纸、大年初一,帮父母点燃新年的鞭炮、让一双儿女给父母磕头拜年(这样他们就能收到爷爷奶妈特意准备好的红包)、陪父母吃顿过年的水饺、带孩子去全村长辈人家拜年,送去新年的祝福!还有就是,每年的第一天,我都要让孩子们,在堂屋后墙跟儿上贴身而立,我给他们用笔画道杠,丈量一下,在一年时间里,他们长高多少。这个习惯是女儿三岁时候开始的,当时儿子还没出生,等有了儿子后,我们也让他加入到画杠的队伍中!看着两排宽窄不一的横杠,仿佛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时间累积、更能感触到时光的厚重、岁月的疯狂。村里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一年难得见上一面,如果再能碰到儿时的玩伴,谈谈当年的一些“恶作剧”,岂不快哉?我觉这才有个年味啊!父亲去世就要三周年了,这三年我回家看望母亲的次数,愈发的勤了。从没超过一二十天,而且都要在家里住一晚,陪母亲拉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再听听母亲讲全村、及周围庄上的“半月谈”!有时候,某件事,都成了母亲每次夜谈的固定题材,我也乐此不疲地认真学习听讲。因为我知道,年近八十岁的老母,平时很少有虔诚的听众,能静下心来听她讲故事的,也许她压根儿,就不记得已经讲过n遍了!家里的村民们都夸我孝顺,对母亲言听计。其实,我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你们不知道,我这也是被母亲的“谎言”吓唬成的,我不敢有所懈怠啊!

我小的时候,母亲总给我灌输一些,天地之间有神灵的概念,那时候老是觉得世上,有种无穷无尽的神奇力量,在治理这个社会秩序。就象现在我们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如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一样,天地神君,不可逾越!当然这都有母亲讲的事例来佐证,比如:孝敬父母及长辈亲人,会感动上苍,自会有神灵相助的!我记得母亲讲过:古时候,一个人,侍奉患病的父母,尽心尽责。一年冬天,其母病重,想吃活鲤鱼。十冬腊月,无处可买。他就跑到封冻的河面上,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去暖化冰冷的河面。不久,冰突然间自动融化,跳出两条活鲤鱼,母亲吃后,病体自然康复;还有一个人,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才能治愈。也是严冬,根本没有鲜竹笋,无助的他,难过地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手握竹子嚎啕大哭,突然间,听到地裂之声,从地下快速长出几根鲜竹笋。此人取回家做成笋汤,其母病情果然好转;还有个人,家庭贫困潦倒,其父病重,需要动物肝脏做药引子。因无钱购买,就自己用刀剖腹,割取自己的肝脏一块,来治愈老父亲的病。最神奇的是,他的肝脏还能自动再生,伤口自然愈合。还有河南坠子《郭举埋儿》里,郭举夫妻二人为了养活老母亲,减少家中吃饭的人口,就私下商量,要把儿子郭晨活埋了,他们的善举感动神灵。玉皇大帝决定帮助他们,就在他们在挖坑的时候,让他们挖出来好多金银珠宝。这样他们全家,就不用再为吃饭保命发愁了。后来他儿子好好读书,最后又考中状元。还有好多事例,用现在的唯物主义眼光看,可能你会笑话我的母亲,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那时的我,对这些孝顺父母的英雄好汉却是肃然起敬、顶礼膜拜的!真觉得他们的孝心能感天动地,让天上的神仙显灵了!这些人真的需要我们万民敬仰的。那时候,就把他们当成偶像或者是榜样来膜拜了!如果我也学他们遵守孝道、多做好事,我相信,所有自己做的好事,都会被老天爷给记在功劳薄上,日后,上天也定能眷顾与我。

当然,“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自然会报!”母亲也有鲜活的例子:“小麻嘎,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扔到高山上,烙油饼,蘸黑糖,媳妇媳妇你先尝!”这样的不孝之人也有。听说他的儿子,把他用来装母亲的筐子,从山上找回来,当他问有何作用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了,我也用这个筐子把你们扔到山上去!”迫于儿子的压力,此人极不情愿的,把受到惊吓的老娘接进家!但是生活上,还是只保证不饿死就行。有一次,他早早地跑到集市上买了个烧鸡,偷偷溜进家。赶紧送到媳妇屋里,让媳妇和儿子吃,儿子说给奶奶送点都不同意。这时间,天突然间下起了瓢泼大雨,一声炸雷,吓得媳妇手一哆嗦,整个烧鸡掉进还没有掂出去的尿盆里。不能吃咋办?送给老太婆去吧!儿子不同意,此人捞出来,用纸包着去了母亲的屋里,可怜的老母亲看到烧鸡泪流满面,以为儿子、儿媳变好了呢!拿着烧鸡呼唤孙子快来吃。可是老母亲一闻,有股怪味,问起原因,此人支支吾吾,说是另外一种风味!老母亲不再多疑,撕一块就填嘴里。这时,孙子跑过来,刚要制止,被此人拽着耳朵推出屋外,孙子大喊不能吃,此人急忙去撵儿子,突然间,天上又一个炸雷,当场把这个不孝的混蛋劈死了。但小孙子却安然无事,孙子急忙跑进奶奶屋里,制止了奶奶再吃烧鸡,并说明原因。老母亲对天长啸:“天作作雨,人作作死啊!”大家看,这就是作恶之人的可悲下场!也是我们说的:遭天打五雷劈!尤其是这个故事,听得我汗毛倒竖、胆战心惊,让我深信:每个不义之人都会遭到上苍报应!即如现在,每每在大雨滂沱之时,当天上有炸雷响起,我就在想:“我这周围的人,是不是有人做坏事,被龙抓走了?”总觉得天上的神明是最公正的,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事瞒人瞒不住天吗?我们老家豫东农村,总爱唱戏,有出戏叫《罗成算卦》,母亲把神灵显灵,说得那简直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了:武艺高强、年轻气盛的罗成,阎王爷手里的生死薄上本来该活到73岁,但因为偷偷地做了五件伤天害理的事,每件事上都被折去阳寿整十年,比如贾家楼36弟兄来结拜,都发毒誓喝血酒,罗成却偷偷地不喝完,他就留着日后反悔的诡计;与秦琼是姑表弟,二人后花园互相传授武艺,秦琼把全部都教完,罗成却偷偷留下几招不教,他就是防着秦琼武艺超过自己了;二十三岁以前,连续娶了五房妻子,每个妻子都是真心实意对他好,他却背地里一个一个害死完,人家女子也是父母生来父母养,一个不留为哪般?还有偷偷用回马枪,挑死结拜弟兄单雄信的独生子,把人家单家的后门关(让人家绝后,这在当时,那是令人发指的);最出格的竟然是在唐王收他时,让唐王口咬嚼环身披马鞍,当牛马一样奉迎自己,并亲手扶着唐王走了八步(在封建社会,唐王是真龙天子,这是大不敬,弄不好,要诛杀九族)这真是做事欺人又欺天!上天的神灵看到罗成实在心毒意狠,毫不留情地折掉他五十年的阳寿。五十年的生命被不经宣判就剥夺了,这就是作恶多端被上天惩罚的最好阐释,即如当下现实,我们看到欺压良善的蛮横无理之人,都会私下里说“到不了好死!”其实,这也是我们相信“恶有恶报”的美丽注脚!也许是我们朴素的劳苦大众面对强暴,而个人无力改变残酷现实时,就发自内心地盼望上天,能给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一个公道。亦或者是当初的当政者对我们老百姓的一种愚化教育,让人学好向善,不存斜念歹心。当然,这已不是儿时的我所能领悟通的,我所在意的,是我们天地神君一定能刚正不阿、忠奸分明、善恶到头终有报!

无论母亲的“谎言”有没有科学成分在里面,时值幼年的我,是深信不疑的。而且从小,我就象尊奉“三纲五常”老实巴交的农民一样,感到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天授神权,不可逾越。母亲说的事例,让我坚信神灵在天,自有一把无形无影的标尺在丈量着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也许我就是那个“愚民”,一直坚守着忠君思想!用历史观点看,可能有点小农意识。即如现在的我,四十多岁的人了,也始终不渝地信奉天上那个虚无缥缈的神灵(尽管我也不四处烧香拜佛!)。大伙儿也许都知道,如今的我,经营的八方香油已经二十多年了,也算是咱商丘特产中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可能在你的意识里就存有:无奸不商、亲爹也吃不到纯香油这样的观念,我也不否认,我们这个行业里的同仁,有的真是你所形容的对象。他们通过掺假使坏、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用进口转基因芝麻)等手段赚取不义之财!但是我却坚守着我的道德底线,不掺假、不做假。不是我与金钱财富有仇,不爱钱财,自命清高,而是我心里住着神灵,有杆秤装在心头。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赚到的每一分钱,都经得起上天的考验!时值今日,我的生意日渐红火,众多顾客对我满口称赞,这种身心愉悦的成就感,我觉得胜过赚取大笔不义金钱。现在的我,虽没豪车名宅,大富大贵。但儿女双全,生意稳定,生活安稳富足,我觉得这就是天上的神灵在赐福于我!亲爱的朋友,难道你不认为:有时候幸福并不是非得有大笔的财富,而是体现在你自己的感悟上?

儿子听我讲母亲的“谎言”对我的吓唬,睁大双眼,满脸的敬佩之情。母亲对自己的“谎言”,能培养出如此守规蹈矩的儿子,也是满脸的骄傲。我也庆幸自己在母亲的教导下,能有俯仰无愧于天地般的豪气,去面对顾客。说到无形无影的苍天神灵,在指导着我的言行,突然间脑海里浮现出仓央嘉措的一句话:“盖上的黑色小印,它不会倾诉衷肠,就把知耻守信的印章,镌刻在你我胸膛!”这个雪域高原最大的王又是最美的情郎,几百年前就让他的臣民去知耻守信,也许他坚信西藏的佛祖保佑着他的国度,人民才能都安居乐业!时值今日,凡尘中的我,不也是在坚守信念,做着让自己心安的事情吗?










苏南人过年有一道酒糟扣肉。我父亲每年都要做几碗,给我们子女一家一碗。肉肥多瘦少,切成宽一厘米薄片,厚膘加上瘦肉有10厘米以上高度。皮朝上,排列整齐在一个稍大点的碗里,上面铺上酒糟,放好酱料,然后每天要在蒸茏上蒸,直到酥烂。一碗端上来,夹一块放嘴里,酒糟和肉香味一起,肥而不腻。就是平时不喜欢吃肉的,也能吃上两块。现在父亲年岁大了,做不动了。他会化钱买上一碗,但我们总觉得吃不出父亲亲手做的那个味了!




感谢邀请

我的母亲是1942年生人,师范毕业后,做了一名老师。母亲不仅特别有文化,而且心灵手巧。只要是她见过的菜,通过观察,她就知道这道菜如何去做。

一次母亲在城里参加完婚宴,吃到了“酥白肉”,回来后就开始琢磨怎么制作。在那年春节,母亲终于制作成功了。

从此,“酥白肉”也成了母亲的拿手菜。



在70年代,能吃到肉基本上都得是在过年前后。家里条件都不好,大人孩子都盼着过年呢。在我们小时候,母亲每年都会千辛万苦的养头猪,到了年底就开始杀猪了。

母亲会把猪的肥肉用来炼油吃。但是每次都会给我们留出来一小块做“酥白肉”。

母亲制作“酥白肉”特别有讲究。

母亲将肥膘肉洗净,切成手指粗细的短条状。 用适量白水、土豆淀粉调成糊。接着在锅里倒入油,烧至六成热时转中火,将切好的肥膘肉,一条条粘糊放入锅中,炸至飘起,捞出,复炸二遍。然后熬糖汁,熬成之后,将炸好的肉块倒入锅中,关火,翻动炒锅,用手勺搅动肉块,以使糖汁在肉块上,裹粘均匀,装盘即好。 吃的时候,端上一碗凉水,蘸着水吃,不粘牙。



在那个年代,会做一道菜的人极少,能吃到这道菜的人简直太幸福了。我们兄弟姐妹在小时候,每到逢年过节,就会让母亲给我们做一盘吃。

因为母亲有做菜的手艺,十里八村的婚宴都会请母亲去做宴席。母亲都会亮出这道“酥白肉”的绝活,人们都称母亲是“张大厨”。她走到哪里,都十分受人尊敬。母亲做宴席回来,也会偶尔会偷偷地利用职务之便,包一包“酥白肉”给我们解馋。我们的童年里,因为有了“酥白肉”的味道,变得格外值得回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们长大以后,不会在恳求母亲制作“酥白肉”吃,所以母亲制作“酥白肉”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后来她把做“酥白肉”的手艺改成做“锅包肉”了。

于是“锅包肉”便成了我们家餐桌上春节的一道主菜。如今母亲去世七年了,我们再也吃不到“酥白肉”了。“锅包肉”虽然饭店里能够吃到,但那不是母亲的味道。

过年了,好想好想母亲啊!




我父母的拿手菜是汆肉丸子、凉拌藕、菠菜疙瘩汤。

小时候总是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

每年过年,有三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父亲的拿手菜汆肉丸子、凉拌藕和母亲的菠菜疙瘩汤。

记得有一年我们那里大旱,庄稼几乎没有收成,吃饭都成问题。眼看到年根了,我家过年的东西还啥都没买,父亲总是一人躲在门口抽烟,一根接着一根的抽……我也不敢吭声,也不敢问。

大年二十九晚上,我多年不回家的四叔从新疆回来了,他扛了一袋子东西,其中里面就有一大块肉!看到那块肉,我心里激动半天,这个年有肉吃了!四叔还给我们带了一些干菜,晒干的菠菜、萝卜干、干豆角,还有两根新鲜的藕!瞬间感觉家里一下子富有了,有好多菜可以吃喽!最关键的是四叔还给我买了新衣服!那一晚我失眠了,太兴奋了!

有了食材,在父亲和母亲的手下都变成了美食,父亲做的汆肉丸子、凉拌藕,母亲做的菠菜疙瘩汤,那个年是我最难忘的一个年,而且那个年感觉是父亲和母亲做的最好吃的一年,回味无穷!

至今,每年过年,父母的拿手菜我都要摆上餐桌,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回味!是儿时的味道!今生难忘!




妈妈在世时,做得一手好菜,邻里称赞有加。其中叫梅菜扣肉的使我十分喜爱。选猪肉厚薄均勻的五花肉,去净毛杂质后放锅水煮四十分钟,用筷子插皮判断是否熟透捞锅外,切成方块约三寸左右,然后放入甜米酒内浸泡待用,热锅放入适量食油,油热到八十度放入五花肉炸至色金黄捞出凉透,把凉透炸好的五花肉切片均勻,装碗底放入梅干菜适量,切好的肉片码放整齐,浇上白酒,盐,酱油味精后,起大火放入蒸一小时即好。吃饭时光闻一闻都香气扑鼻,食欲大开。如今,我得母亲真传,逢年过节非做一碗不可,不过时常想念亲爱的妈妈。




妈妈已去逝多年,她年节或来客人了溜肉段,苏白肉,苏黄菜,拌凉菜等等,做苏饼等等。妈妈的故事数不清,说一件吧,一次在我家的缕子里挑鸡蛋,凡是有白花的留下其它装在盆里,记着大半盆端着送去了邻居家,说是她家鸡过来下的蛋。说我家全是芦花鸡,下的蛋也有白花,我家没别的应该都是邻居家的。邻居很是感动,后来送过来一大麻袋土粮,(她家粮库的)说鸡也让我妈喂了,自己不管了。




如果要说起妈妈的拿手菜,在我的记忆当中,妈妈做了几十年的菜,我也吃了几十年,从口味上来说,我已经习惯了妈妈做菜的风格和味道。我觉得只要是妈妈做的,每一道菜都是拿手的。记得小时候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妈妈总能想尽办法,把最普通的菜换着花样做成我们最爱吃的,使我们在那个年代依然能吃到各种的美味,在我的记忆中,在那个时候我所吃到的每一种食物都是美食,直到现在,很多的口味都只能留在记忆中了,偶尔拿出来回味一下。那个时候妈妈腌制的各种咸菜、卤的咸菜、做的面酱、豆豉,依然让我回味、留恋。还记得有一道菜是妈妈用白薯叶子做的蒸糕,直到现在回味起来依然感觉口水在流。今天我要介绍的妈妈的这道拿手菜,就是炖鱼。并不是妈妈做的有什么新特奇,而是妈妈认为是自己的孩子最喜欢最爱吃的东西,所以我每次回家妈妈都要亲自做来吃。有时候时间久了,妈妈会打电话给我,有时间回家吃吧,我给你炖鱼。逢年过节,妈妈总是亲自炖鱼,即使现在年纪大了,这道菜也必须自己动手,从不用别人帮忙,因为妈妈知道,孩子最喜欢吃妈妈炖的鱼。记得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有一次上学放假回家,妈妈炖了一条鱼,我们一家五口人围在一起吃饭,我是想让父母多吃些鱼肉,我就说我爱吃鱼头。爸爸妈妈听我说爱吃鱼头,都伸出筷子把鱼头往我这边夹。当时弟弟还问我,哥,你是不是傻?我说妈妈炖的鱼,鱼头最好吃。就这样,爸爸妈妈记住了我最爱吃鱼头,每次我回家炖鱼,爸爸妈妈总是劝我先吃鱼头,有时候妈妈炖了鱼,会把鱼头留着,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为我留了鱼头。就这样过了二十几年,直到现在,爸爸妈妈已经老了,而他们依然记得我最爱吃鱼头,而我依然告诉妈妈,我最爱吃妈妈做的鱼头。每次吃鱼,都会想起妈妈做的这道菜,心里都会有一股暖流。我觉得天下的妈妈都一样,只要是孩子说喜欢的,妈妈都会尽量满足,而且乐此不疲。我现在在外边吃鱼从不吃鱼头,但是回到家里,我依然告诉妈妈我最爱吃鱼头,妈妈依然会把鱼头留给我。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朋友们,你最喜欢父母的哪道菜呢?




我们家就是明明经济不错,吃的却还不如大食堂




父亲过去每逢过年,都要做一种坛子菜,这种菜基本失传了,已经很多年没听说过。我没做主要太麻烦。这个菜是个凉菜,但工程巨大,过去有做坛菜的烧坛,但现在用高锅。选用的菜很多样,猪蹄、猪肘、猪尾巴、猪头肉、牛舌、牛肚、牛肋、胖头鱼、鲤鱼、鱿鱼、鳗干、花菇、红磨、春笋、萝卜、白菜、栗子、大枣、整鸡。还有什么肉、菜、鱼都可加。所有的东西全部切块。按一层菜、一层肉、一层鱼摆放,最低一层摆萝卜,一直码到锅口。加葱、姜、蒜,花椒、大料、金钩海米、干的小海鲜,肉汤;最重要的一点,一切色素高调料都不用,中火,煮4—6小时,煮时要把油撇出。煮好后,连锅端下,不动放在阴凉处,放置一夜,菜成冻状,一层层取食,大约能吃一周。色泽白润、晶莹可爱,味道别致,特别好吃,极似水晶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拿手菜   父母   孙子   都会   白肉   香油   烧鸡   鱼头   神灵   媳妇   谎言   父亲   儿子   母亲   妈妈   美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