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宝宝50天,睡觉总是惊醒,四肢抽搐,有时挺的直直的,是怎么回事?

正常的生理现象,与缺维生素没有关系。

几乎三个月以内的小宝宝睡眠中都出现容易惊醒,四肢抖动,使劲等情况,这些情况主要是由两种原因造成:

第一种是宝宝尚处于浅睡眠中,一部分脑细胞已经入睡了,但另一部分脑细胞还处于兴奋之中,如果宝宝受到了刺激,比如声音或者光线等,受到刺激的神经兴奋起来就会带动其它神经,宝宝身体就会发生不自觉的抖动。

第二种便是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如果宝宝睡眠中神经异常放电,而宝宝的大脑此时还不能完全控制,宝宝就会在睡眠中出现抖动现象,这种现象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第三种是孩子头三个月体重一般是出生时体重的两倍,这个阶段孩子长的过快,需要不断地通过伸展来解除这个过程中的不适,这也是造成了孩子喜欢使劲、扭动的表现,有这些问题也正说明宝宝生长的很好。


惊跳反射:小宝宝因为刚刚从妈妈的子宫里来到这个世界,对于外界的温度、湿度以及各种声音等都会让宝宝不适应,加上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所以睡觉时容易出现如惊跳,四肢抖动等表现,这些表现是正常的。


那么,家长如何做才能让孩子的睡眠踏实一些?

1.每天坚持给宝宝做抚触l~2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这样对于稳定宝宝的神经系统、改善睡眠有很大帮助。

2.对小宝宝,睡眠时适当包裹有助于睡眠。因为出生前在妈妈子宫内也是被适当限制的,家长别包裹太紧,别包裹类似“蜡烛包”。

3.家长不用刻意去给宝宝营造安静的环境,白天家里人正常活动,这时宝宝需要接受外界的刺激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




婴儿睡觉惊醒,四肢抽搐?

这是典型因缺钙引起的“婴儿手足抽搐症”。

婴儿缺钙的原因:

婴儿缺钙主要是因为母亲在怀孕期间钙摄入不足,以及母乳中钙含量过少。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在哺乳期间膳食中缺乏钙的摄入,是直接导致婴儿摄取不到充足钙的原因。哺乳期女性每日钙的需要量为1200mg,比普通人要高出400mg,纯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是膳食中必不可少的钙来源。每日300-500g纯牛奶(1-2袋)必不可少,可提供钙质约300-500mg,其它钙质应从丰富的豆制品,如豆干、豆皮、豆浆中获取。每日食用足量的绿叶菜也能为身体补充一部分钙质。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有缺钙现象,母亲一定对照一下自己的膳食,看看是不是这些食物摄入的太少了。

婴儿手足抽搐症的表现:

症状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抽搐常突然发生,轻时仅有惊跳或者面部肌肉抽动,存在意识;重时有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唇发青、直觉暂时丧失的现象发生。严重时可引起喉头肌肉痉挛,出现喉鸣音,以致呼吸困难、窒息等。

所以,婴儿一旦出现如上症状,一定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钙剂,以避免症状的发生。

补钙的同时别忘了补充维生素D:

婴儿出现夜惊、多汗、易激惹、枕秃、O型腿、鸡胸等症状,很多家长容易将此理解为婴儿缺钙。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维生素D的膳食来源很少,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更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婴儿自出生两周起,应每日补充维生素D制剂10μg(400IU)/天,最多不超过20μg/天。并且,尽早将婴儿抱到户外晒太阳也是让它们获取维生素D的好办法。阳光中紫外线可以激活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使之变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从而被机体吸收利用。维生素D可预防婴儿以各种骨骼变化为特征的佝偻病,还可以促进钙质吸收,是钙被人体正常吸收利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所以家长们应重视孩子们维生素D的补充问题。

母乳喂养,母亲更要讲究膳食营养。每天各种催奶汤、大补汤根本起不到“补”的作用,除了能将大量脂肪从母乳中传递给婴儿之外,其它维生素矿物质真的是十分匮乏,并且,喝再多骨头汤也起不到任何补钙的作用,骨头汤里的钙多为人体无法吸收的形式,对补钙起不到作用。

为了孩子的健康,均衡膳食才是最有效的“补”,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都要均衡摄入,才能喂养出健健康康的母乳宝宝。




病史特点总结一下:宝宝50天,母乳喂养,睡觉惊醒,四肢抽搐,还挺直,没有发烧。

1、低钙抽搐,宝宝一般来说不会这么早,50天宝宝出现低钙问题,除了钙磷代谢先天疾病除外。

2、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低钙抽搐,一般缺乏维生素D出现临床症状往往在6个月左右,不会在宝宝50天出现抽搐。

3、是否有营养不良,体重不增,呕吐、发育异常问题,如果有可能为遗传代谢性疾病,需要做异常代谢方面检查。

4、如果经常性挺直,可能肌张力过高,警惕脑瘫的可能,最好结合孕期病史,出生病史、和神经科专家共同评估,而不是就单凭病史就能明确。

5、可能为生理性的夜间惊醒表现,白天正常,往往在夜间睡觉是发生,往往可能为生理性。

6、如果确实是抽搐,肌力改变,伴有意识改变,要排除原发性癫痫可能。

可以检查血糖,电解质,25羟维生素D,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查或者骨骼拍片,必要头颅磁共振检查。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准确地说宝宝睡觉易惊醒、手脚抽动是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担心,比如婴儿惊跳反射、浅睡眠阶段、维生素D缺乏。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惊跳反射?怎么办?


婴儿出生后,由于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容易疲劳和泛化,会产生神经“异常”传导,睡眠时经常会突然头后仰、四肢出现短暂的抖动或抽动,有时会“一惊一乍”把自己惊醒。

这是一种正常的原始反射,一般孩子出生后,随着神经系统发育,在2个月左右会逐渐消失。

如果宝宝出现过这种现象,家长不要担心,今后宝宝睡眠可以用包被适当包住双臂,或家长轻轻地安抚宝宝身体,自然就会改善。

什么是孩子浅睡眠、深睡眠?

宝宝的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阶段,在刚刚入睡后大约半小时左右,睡眠处于浅睡眠状态,即脑细胞还没有完全处于静止状态,一部分细胞还比较兴奋。如果宝宝刚入睡不久,给他一个刺激比如关门声音、光线刺激,就会刺激神经传递,引起惊跳动作。而宝宝大约半小时以后进入深睡眠,大约1个半小时,一般较小动作或刺激就不太会惊跳。

这种情况,那就是家长尽量在宝宝睡眠前营造比较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宝宝安静睡眠,尤其是浅睡眠时间内,家长格外注意。

为什么孩子维生素D缺乏也会出现类似于“惊跳反射”?怎么办?

我们说,宝宝出生以后,唯一的母乳中不能合成维生素D,因此,宝宝容易维生素D缺乏而产生手足搐搦现象,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后,刺激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低下,而引起血清钙降低,影响骨骼肌钙磷沉积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手足搐搦即手足抽动。当然还伴有植物神经紊乱比如盗汗、毛发稀疏、睡眠不安,及骨骼改变如方颅、鸡胸、漏斗胸,手镯脚镯、X型及O型腿。

当然,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小儿营养代谢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出生后不久,一般2周左右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比如伊可新,每天预防剂量400IU,随着月龄增长,补充量逐渐增加至600-800IU。

综上所述,宝宝睡眠“一惊一乍”或手脚抽动多数是这三种情况,家长平时注意观察和护理,并且按时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正常,手脚乱动、偶尔还哭两声,多数情况下清拍下他胸口就又睡了,也有的时候把自己哭醒,抱起来轻轻拍几下屁股也能再睡着。小孩前几个月发育还不成熟,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等四个月之后就好了。

小孩出生15天后,纯母乳的宝宝要补充维生素D,我家在医院开的,星鲨和伊可新一替一天吃。




宝宝50天,母乳,睡觉惊醒 四肢抽搐,有时挺得直直的是怎么回事?是否缺维生素

按照以上症状分析有以下原因;

1.首选考虑新生儿惊跳反射,睡着时,稍微发出点声音宝宝的身体就会一个激灵,有时他们还会睁开眼睛,胳膊和腿往外伸展,然后两只胳膊交叉抱在胸前,在松开时还会惊醒啼哭起来。由于小宝宝的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形成,在受到声音刺激后,他们往往不能像大人一样在大脑皮层进行集中定位,从而使他们所经受的刺激,迅速传递到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这就是为什么小宝宝的胳膊和腿会在受惊后往外伸展和抖动。但是如果婴儿到了五个月左右还是经常出现四肢惊跳或者抖动的现象,就要到医院检查一下神经系统,咨询医生。
当宝宝惊跳时,宝妈只要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宝宝安静下来。或者给宝宝包襁褓,重点是把手臂包裹好,这样宝宝会更有安全感。给宝宝穿裹住手臂的睡袋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不过如果周围环境太热,就不要做了。

另外,多带宝宝出门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平时多给宝宝做做抚触,让宝宝练习俯趴,也有助于宝宝运动的发展和惊吓反射的消退。
2.是否缺什么维生素?

以上已经分析惊跳反射是每个婴儿都会有的正常反应,和缺钙、缺微量元素都毫无关系!切勿擅自给婴儿补钙哦! 虽然说,缺钙会影响睡眠,但婴儿睡眠问题中,真正是因为缺钙的比例却非常非常低,只要是按时补充了维生素D的婴儿,几乎不会出现缺钙的现象(新生儿15天起开始每天服用维生素D3)。




这个,在肚子里面的时候是有空间限制的。随便一伸手一抬脚都会碰壁。出生了以后,环境改变了,碰不到壁了,自然就不安稳了,他这是在适应新的空间。不过建议三个月以内的娃娃使用裹布,把手和脚的活动都给限制一下,会好很多。




钙是人体很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它可以帮助骨骼发育,强化肌肉,对神经系统和心脏也是不可或缺的。补钙是婴幼儿时期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若宝宝缺钙,身体就会出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什么原因会导致宝宝缺钙呢?户外活动少,晒太阳少,都有可能引起钙的吸收不足而导致宝宝缺钙。缺钙的宝宝会出现四肢抽搐、烦躁、好哭、睡眠不安、易醒、易惊跳、多汗、枕部脱发圈、出牙落后等现象。因此,及时给缺钙的宝宝补钙,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一、造成婴幼儿缺钙的原因

1、出生时低氧气

有些宝宝在出生的时候氧气含量太低,象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他们出生时可能因为肺功能不健全而无法顺利呼吸,因而身体很容易会缺钙。

2、先天疾病引起

有种罕见的情况宝宝会缺钙,就是宝宝身体迪乔治综合症,也就是染色体缺陷。另外,先天性甲状腺低下也会触发低钙血症.

3、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吸收钙质,如果妈妈本身就缺乏维生素D和钙质含量太低,宝宝自然就会缺钙。宝宝本身缺少维生素D时,也会缺钙。

4、喂食配方奶粉

如果宝宝是喝配方奶粉,或是牛奶,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磷,有可能会导致低钙血症,因此专家大说建议哺育宝宝母乳。

二、宝宝缺钙的症状及治疗方式

1、宝宝缺钙症状

婴儿缺钙通常会出现失眠、肌肉痉挛、肌肉酸痛、神经过敏、颤抖、四肢抽搐、心跳减慢、癫痫发作、低血压、舌头和嘴唇抽动等等。

2、带宝宝晒太阳

经常带宝宝外出晒晒太阳,这样可以提升宝宝身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并且增加钙质的吸收。但切记不要过度曝晒。

3、特别的配方奶

如果真的需要哺育宝宝配方奶,那就挑选一些有特殊成分的,比较贴近母乳的配方奶,并且不要让宝宝喝牛奶,补充一些脱水牛奶。

4、鼓励哺育母乳

对于要帮助婴儿克服缺钙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哺育母乳。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不仅可以解决宝宝缺钙的问题,还可以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5、饮食补充钙质

如果妳的宝宝已经开始吃副食品,可以试着在饮食中加入一些含有钙质的食物,象是豆制品、鸡蛋、五谷杂粮等等。

6、补充维生素D

饮食除了要补钙之外,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也很重要,因为缺乏维生素D也无法让身体留住钙质,因此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鱼来补充。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惊跳反射,小宝宝都会有,慢慢过了三个月基本就会逐渐好了,买个防惊跳襁褓给孩子裹起来就好了!




刚出生的宝宝一天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他们睡着的样子非常可爱,但因为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睡梦中的宝宝容易出现“惊跳反应”。具体表现为在临睡时、睡眠周期间隔中,容易被自己不受控乱舞、抽动的四肢惊扰到。



那怎么办呢?通过裹襁褓,就可以缓解宝宝的这种惊跳反应。因为襁褓的包裹很像妈妈温暖的子宫,可以让宝宝感到安心、舒适。本次局长为大家请来敦南真爱月子中心的护士长马翠萍,为大家示范如何正确地给宝宝包裹襁褓。各位宝妈一起学习get起来吧!01如何给宝宝包襁褓?开始包襁褓前,我们要先挑选好合适的襁褓布。局长推荐棉布、棉毛或棉毛混纺材质的襁褓布,透气轻薄,不轻易闷着宝宝。大小则推荐120*120cm,因为太小容易散开,太大的包裹不方便。选好襁褓布后,我们开始来给宝宝包襁褓吧!


● 第一步:首先,将布块呈菱形地铺在平坦的地方,并将布块上方下折约15厘米。

● 第二步:然后把宝宝平放在布块中间,脖子处于折痕的位置,然后把宝宝的两支胳膊贴身平放。

● 第三步:先拉起毯子的右边一角向左裹,把毯子超出宝宝身体的部分折起来。注意:这里下方折叠要留出一只手的宽度,保证襁褓下方松垮。

● 第四步:最后拉起毯子的左边向右裹,拉到宝宝身后裹紧。这样就包裹完成了!戳下方视频,可以更直观看到各个动作哦~02几种错误的襁褓裹方式1、包裹太紧会影响宝宝肢体活动和动作发育。所以在包裹时,手臂可以稍微紧些,不然容易松开或遮住宝宝的脸,但腿部要放松,更不要强行将腿按直,否则容易导致髋关节脱位。

2、包裹太厚这样做宝宝身体热量无法正常发散,容易造成脱水热,所以襁褓布材质的选择很重要;

3、襁褓系绳会影响新生儿呼吸,妨碍血液循环。03裹襁褓其他注意事项

1、襁褓的使用时间一般是0~3个月,也有少数情况延续到6个月,和惊跳反射消失的时间大致同步。最好是从出生就开始包裹,宝宝接受度会更高;

2、3个月左右宝宝的惊跳反射就会逐渐消失了,这时候就可以不再用襁褓了;

3、裹襁褓尽量只在睡眠时使用,不要全天都用哦。另外对于实在不喜欢襁褓裹的宝宝,家长也不必太勉强,还有其他让宝宝安睡的小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宝宝   钙质   襁褓   母乳   膳食   神经系统   反射   维生素   包裹   睡眠   婴儿   家长   现象   身体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