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亚洲杯,中国女篮憾负日本,真的是因为差距太大吗?

中日女篮差距不小,我们的球员就身高有2个强点,力量、技术和身体运用,甚至技战术和发展都差


日本球迷后续很嘚瑟,宫崎早织说赢中国很美妙,显然这是险胜,球迷说167cm赢了207cm,事实上我们就韩旭和李月汝高些,甚至许利民保守不敢打双塔,我们的身高优势发挥也不佳,她们的两个归化包夹我们的大个不遗余力,我们看似5个球员发挥,甚至有些球员关键比赛发挥很差,但这和整体性发挥不出来关系大,我们的三个主力缺阵还是暴露了我们的后备人才不如日本丰厚。 我们也就韩旭和李月汝好些,除此之外,连主教练许利民在内,我们还真的找不到比对方好的地方,日本这些年连续拿亚洲冠军,她们的女篮后备人才培养值得我们羡慕,归化是真正有意补充阵容不足,当然他们男篮的步伐更大,近乎基本都是归化和混血了,她们的体系和打法,球员的技术,尤其投射的基本功,配合和防紧逼的能力,真的让我们的球员自叹不如。

中国女篮一再输给日本必须重视了


现在输球了,日本队赤穗向日葵说赢中国很美妙,现在说日本队真的很强的话,考虑到分数差距只是比上届的68:71多输了2分,但那时间我们有过12分的最大领先,那就说明邵婷、李梦和孙梦然的缺阵影响还是很大,我们今年的阵容就是差太多,甚至我们的打法和日本的四人互换还不一样,我们的锋线进攻跟不上了,这样就导致攻击力严重不足,所以今年的球队实力却大不如前,甚至输球也是不可避免。现在不承认事实就是不准球员和许利民的努力,他骂球迷显得太刻薄,确实是技不如人,许利民的指挥进本就是训斥,她对球员没有真正行之有效的帮助和指点,这是个人能力不足,假如姚明不让下课,那么我们也要接受现实,只是女篮现状的不足也必须承认,新进球员的球员确实能力有限。




中国输日本队,主要是教练太差!许利民基本是大粪级的!中锋被看死,打后卫前锋呀!外线投不进,强攻内线呀!吊中锋的战术太单调,把挡拆、突分、内传内、内传外都打出来呀!都打不出来,就是教练太差!必须换教练,不然这些天才队员就被毁了!姚明,你要不换教练,就把女篮毁了!备选教练有郭士强,张云松等!因为只有女篮可进入世界前列,所以一定要重视女篮!




在刚刚结束的女篮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篮以73比78遭日本女篮逆转,屈居亚军。看到这样的结果,多少让人感到遗憾,一步之遥与冠军失之交臂。

其实,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的实力在伯仲之间,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不得不承认,这场比赛日本队发挥了正常水平,而中国队并没有。至于,中国队为什么会输给日本队,差距到底在哪,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心理素质是硬伤。

整场比赛下来,中国队心态上总让人感觉处于失衡状态。不知道是夺冠心理压力太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中国队的节奏完全乱了,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犹豫不决,不够果断,放不开,急于求成,没有展示出中国队该有的精神面貌。

失误太多最要命。

本场比赛,无论是从传球、后防还是投篮命中率等方面,中国队都表现出太多失误。其中,传球失误最多,频频被断,甚至还出现了发球失误。出说这么多低级错误确实不应该。再就是,后卫防守太不堪一击了,没有给对方造成足够威胁,而一旦被反攻就完全陷入对方节奏,被牵着鼻子走,没有有效地防守。投篮命中率太低尤其是中距离投篮,这个是东京奥运会就有的老毛病了。而且,本来应当是优势的篮板球也频频失误,不应该出现这种状况。

过分依赖李月汝。

中国队的优势是内线,而内线的核心是李月汝。日本队深知这一点,整场比赛十分针对李月汝,三人围堵李月汝,甚至不惜犯规也要尽可能限制她,这使得她承受巨大压力。即便如此,李月汝还是斩获16十11战绩,可以说已经尽力了。但是孤掌难鸣,这毕竟是个团队比赛,需要大家共同协力配合。

战略调整不如人。

这场比赛中,可以说日本队教练在暂停、换人、战术调整做的工作是优于我们的。反观我方教练,在依赖中锋不见效的情况下,并没有及时调整战术,以至于我们的打法套路完全被日本队掌握,最终被带入对方的节奏中。最后一半场的换人也是迷之操作。许指导或许有自己的考虑,我不想过多评价,但的确让人不解。

攻守态势很欠佳。

本场比赛,中国队完全没有打出任何快攻稳守态势,而日本队则将一个“快”字进行到底,这很不正常。不知道中国队为何打不出快攻又防守失稳,这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当然,中国队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李月汝的表现自不用说,黄思静关键时刻的三分球也很亮眼,两人的配合一度使局势发生逆转。而日本队虽然延续了“快”的特点,但是三分球命中率在初期并不高,相较于对澳大利亚那局来讲,可以说失“准”。



整场比赛历经波折,虽然打得艰难,但前三半场我们都是带着优势比分进入下一半场的,最后一半场功亏一篑确实可惜。

最后,我觉得我们不能把这场比赛输掉的责任简单归咎于某一个人,赛场情况瞬息万变,不站在当事人角度有时候真的难以舍身处地地理解当时的状况。双方这次都没完全放出主力,这支中国女篮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也需要成长和历练,从此种意义上讲,或许这次失败并不是什么坏事。相信中国女篮未来可期,一定会走向成熟,重新夺回冠军!

附:首发阵容和比赛数据

中国:杨力维、王思雨、张茹、潘臻琦、李月汝;

日本:宫崎早织、林咲希、马武利、奥克耶、赤穗向日葵





许教练在情况不利时叫暂停,问队员是不是怕输 ,问了几次逼大伙喊不怕,确实球员说不怕就不怕,结果输了。想想可笑至极,这他妈的是教练吗?冠军争夺谁都想赢怕输这太正常了,作为教练应该部署打法让球员专心打好每一次攻防,怎么拼如何配合,而不是让球员放开瞎拼,你是教练不是政委你要在球员慌乱时拿出办法,明确的告诉他们你的战术部署,不是说大道理。当然输球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根本原因是我们到关键硬仗就蒙,就发僵,而对方在笑很轻松,这才是输的原因,这就是差距。




裁判帮日本联军队赢了本次亚洲杯,仅第二节中国女篮就有两个2十1的球被低水平的裁判吹掉了,中国女篮虽败犹荣,这场比赛虽然防住日本队的一些快攻,但自己快攻不坚决,突破也不够坚决,外线没有发挥,还能与日本联军队到最后时刻才分胜负,中国女篮好样的,如果不是裁判因素,你们这场球是赢定了。




差距不大,战术没部署好。李月汝在内线应该多移动,今后应多练移动中接球,以她的条件,如果练好移动接球和中投以及持球进攻,将无敌。应培养黄思静为锋线或控卫。女篮应多练基本功,带球要稳,防守要有效果。决赛最后战术不合理,不必一定要打三分,二加一不行吗,最后一球交给李月汝打二加一,关键时侯为什么不用李月汝呢,就让好强吃内线。并且最后一时刻应早用犯规战术。可惜这些都没有。大赛决赛不用最强的,不知道要这个最强的点做什么。




实际差距是差在理念上 过份走高大化的思想决定了战术打法过于单调 教练的生硬僵化的执教把球员的个性都骂没了 没有能够持球攻的人 遇到困难时没人敢挺身而出 教练临场应变无脑岂能不败




不是差距大,是心理,是排兵布阵。




可以说,中国女篮输在了韩、李两大前锋的沾沾自喜上了,大前锋被围防,其他队员和日本队差距是明显,想赢日本几乎不可能,不承认差距,不补短板,永远赢不了人家!




从球队的实力质量上来讲,中国女篮和日本队几乎毫无差距。

双方的层次阵容各有优势和短板,中国女篮在内线身高上优势明显,内线一霸天下,李月汝成为主要的得分点。日本队积极灵活,有速度有外线有突破,关键一点,她们的教练策略明确,心态平稳,在对抗中国时积极性很高,从比赛场面上看,日本队准备更充分,打法上也是游刃有余。

回头再看中国队,首先,教练在调整换人上的时机值得商榷。中国女篮屡次三番领先日本,为什么一换人立马被日本队压制反超?多次的比分一波三折教练没有过硬的干预对策。

其次,球队的个别球员发挥失常,特别是内线韩旭,作为李月汝的主要轮换位置,上场后没有霸气,动作发软,如此的大个篮下要不到球,还多次失去关键的后场篮板球,被对手二次进攻打成。

第三是球场节奏掌控不好,跟着日本队的快节奏走,造成失误增多,自己的优势减弱。面对中国女篮的大中锋,日本就是想通过快节奏,打乱中国的防守阵型,偏偏中女篮入套。以快制快,没能遏制对手,自己的失误增多,让对手屡屡快速反击得手。比如开场中国队有了非常好的开局12:4领先,结果在快速进攻中致命失误让日本队轻松得到7分反超,开局的大好局面顷刻化为乌有。有些莫名其妙的失误,并不是由于对手的压力防守造成的,而是我们传球短路和配合不到位造成的。

这场比赛,中国队5分遗憾落败,情形似乎和奥运会最后的比赛复制一般。这就是中国女篮的差距,与世界强队相比的差距。不是说日本队有多么强大,而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到更好更强。

中国女篮是可塑的,中国女篮的教练组是必须改组的!中国女篮还有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女篮   日本   日本队   中国   亚洲杯   差距   中国队   球员   快攻   内线   中锋   打法   战术   教练   确实   优势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