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看到父母渐渐的变老,你能否想起儿时父母对自己最难忘的那一段无微不至的爱?

谢谢头条君的邀请!记得还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要离开上海去外地夏令营。当我回到家轻轻打开门的时候,发现我妈妈早已下班了。台子上放了很多我喜欢吃的菜。我妈妈见我回来了,马上飞奔过来抱着我。嘴里喃喃细语道,宝贝儿,我的小囡囡,以后不要离开妈妈好吗。就在我妈妈弯腰的那一刹那,我突然发现了,我妈妈头上竟然有了些许白头发,我也忍不住抱着妈妈眼泪掉下来了,久久不愿放开妈妈……。这件事情,尽管过去了很多年,可这件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晚上……




父母孩子亲,

长大要孝顺,

小时好么吃,

中年谁也懂,

确实不容易,

家庭顶梁柱,

都有儿和孙,

老人已白头,

多去报答恩,

民族团结心。




谢谢邀请!

人到中年看到父母渐渐地变老,我是能够想起儿时父母对自己最难忘的那一段无微不至的爱的。

自从我的人生进入中年时代,我的人生经历不是说能否想起,而是说时刻没有忘记我从小到大父母给我的无微不至的爱。由于我阅读的古书比较多,对中国传统的孝顺父母理解得比较透彻,所以,在我父母渐渐变老的过程中,我发挥民家中长子应该有的作用。

一、首先是帮助父母或者说同父母一道关心我的弟弟和妹妹的健康成长。表现的类似于样板戏《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词“好比说,父母的担子有千斤重,铁梅要挑起八百斤”。参与了弟弟妹妹工作遇到困难时帮助解决等等事情的外界工作。

二、其次,从内心和行动上,希望父母健康长寿,尽量让他们少烦恼。遇到父母身体不好,不管是亲生父母,还是岳父岳母,均能够主动带他们求医问药。需要出钱出力时,尽量做到最好。

三、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将父母对我儿时无微不至的关爱,造成我对父母比较孝顺,赢得父母的好评,带动弟弟妹妹比我更加孝顺父母。从我父母这个大家庭看,他们是成功的,我们也感到问心无愧。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传统之一,就是父母对儿女实心实意。儿女对父母的恩情永远不忘。

答题需要,个人经历与思考。仅供参考!




谢谢邀请!

人到中年父母渐渐的变老,我想起我父母对我最难忘的一次无微不至的爱。

1985年7月7日早晨六点半左右,这一天我参加高考,我正在和同学们在宿舍吃早饭,我的父亲来到我的宿舍门口,我吃了一惊,天这么早况且还下着小雨。我急忙让父亲走进宿舍,我父亲说:“你娘让我给你送些熟鸡蛋,”我让父亲和我一块吃早饭,父亲说:“天还早,一个小时就到家了,”父亲又给我留下5元钱就骑自行车回家了。

事情虽然过了这么久,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况。高考牵动着父母的心,天下着雨,当时从家里到县城12公里,其中有4公里的土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来又是怎么回到的家。

父母对儿女的爱,子女用一生也报答不完,可是当我们懂事了,知道报答父母恩情的时候,父母已经老了,甚至……,真的是“子欲孝而亲不待”呀。




想起过去父母难得一歺饱,实在老泪纵横,上山摘得个野果都不舍得自己吃,拿回来给子女们分享!




人到中年看到父母渐渐的变老,你能否想起儿时父母对自己最难忘的那一段无微不至的爱?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想了好半天,因为我们已经步入到了老年,回答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是否合适。因为题中指明的是人到中年。

正好这几天已经八十五岁的老母亲生病,就是肺部有点感染。我们兄弟几个见到母亲在家里吃了两天医生开的药后仍然不见好转,就赶紧把老母亲送到了医院。办完住院手续后,我们在等待护士过来打针的间隙,老母亲就和邻床的看着好像也有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聊起了家常,说得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我在一旁只是静静的听着。她们各自聊着儿女,各自聊着当初生养孩子时的艰辛。听到母亲说:50年代末,那时家里还只有哥哥一个孩子,母亲说生产队吃食堂那会儿,大家根本没有粮食吃,食堂里顿顿都是煮稀饭,而稀饭里很难见到米,母亲就那样随手盛一碗稀饭,稀饭盛过来后先把碗放一放,等到碗里面的米粒沉下去,把面上的水喝完后,再将剩下的米粒留给哥哥吃。而到了冬天,为了不耽误干活,又不让孩子冻着,就把衣服解开将孩子放在胸前,然后把衣服扣上再用腰带缠住。虽然我们兄弟几个都快五六十岁了,但我却是第一次听母亲说我们儿时的事情,听得我是眼泪直接在眼眶里打圈。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而我今天听到的这些只是父母扶养我们长大中的点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是无数个这种点滴的堆积。这种爱是无私的,这种爱也是无价的!而在我看来,这种母爱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下意识,无需刻意,无需提醒,没有做作,没有犹豫。如今,我们作为儿子或者是女儿,就算你再怎么刻意去做,再怎么去孝敬父母,也无法达到父母对儿女那种爱的境界,那种细心,那种细致,那种无微不至!

所以,我们能做的,能够做的到有能

做得好的,就是让父母们不再为我们操心,不再为我们担心。把我们的家庭弄得和和睦睦,顺顺利利,让他们高兴,让他们满意,让她们有成就感,让她们有幸福感。

让父母们活得轻松,活得愉快,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度过晚年,这才是儿女们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方式。




谢谢头条邀请!我记得小时候,我父母是最疼爱的一个,儿时的记忆依然在心中。我小的时候跟着父母从来没有受过委屈,是父母最爱的一个.父母从来没有打过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也很少骂过。从小到大都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爰,现在己经步入老年了母亲依然为我担心。




看到年近九旬的父亲已经变老,想起父亲每年秋季从五二农场买来白菜萝卜和红薯干用手拉車往家送,满足一冬季的日常生活。想起母亲去北京,天律,郑州开会或出差都带着我,是为了多见世面,见识人员,扩宽视野,增加信心扩广前途。我巳到中年,每每想起老父老母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激起以思报恩的心愿。孝顺父母是我应该做到做好的一件事。




我的父亲不是老去,而是过世了,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在市政府工作,性格直爽,脾气暴躁,对我们非常严厉,姊妹谁犯错了都要把手伸出来,打手拍,而他说的话就是圣旨,没人敢反驳,纪得有一次晚上要吃饭了,他拿出两个啤氿瓶,告诉我去,把瓶子退了,随便再买一瓶回来,父亲给了我买一瓶啤氿的钱,没有押金钱,那时是拿空瓶换啤氿,不拿瓶要留押金的。我说再拿个瓶,父亲说告诉你退两瓶,为什么你要三个瓶?我说退两瓶,再买一瓶不就三瓶了那,再拿个瓶,这时父亲就生气了,说我不听话,告诉我什么听不进去,我说你的错为什么要听你的,你是大人就应该听你的吗?无论大人孩子谁对听谁的。父亲没打我,反而乐了,说我这二女儿,人小嘴可不让人,长大能当律师。随手又拿了一瓶的押金钱。说为什么拿两个瓶子,你太小了,怕三个瓶子坏了扎了手。那时我七岁还没上小学呢!记忆如新。父爱如山。





父爰如山,母爰似海。无私的爰是父母给的,每个人都要善待自已的父母,不要让父母受一点委屈。百善孝为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人到中年   无微不至   儿时   父母   米粒   恩情   押金   稀饭   瓶子   儿女   中年   父亲   母亲   妈妈   孩子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