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传统功夫在对擂时被戏称为王八拳?

一个是实话少,一个是沒有经过真正的高手指点。




我们都被电影骗了,什么四两拔千斤,什么凌波微步,其实都是骗人的。

电影里面的功夫都闪得很快,都是对方基本出拳,主角都能及时挡住,而且出招总在别人之前,拳拳到肉让对手防不胜防而且只要中一拳,对方必然会受伤甚至吐血,这些都是假设,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情节。

电影里面的都是假设,都忽略了一点,就是对方出拳,你真没那么容易猜得出来,以弱制强四两拔千斤这些基本不会存在,否则就不会在拳赛上分级别了,多重的人都分级别。

另外一个他们忽略的是,你打对方多重,你本身受力就会多重,就是你尽全力打他一巴掌,你的手会受一样的力,手会痛得要死,当然,你会说,会打的人知道用哪里打对方会最痛,但你打他多大力,你就受多大力,这是绝对的。

另外,打斗中没有精确计算你打这拳他会受多重伤,也不会说他中了这拳战斗力会减多少,所有拳赛都有规则,不能打哪些地方,否则只要踢中裆,一招就能搞定,之所以再高武功打起来都成王八拳,是因为太多你预计不到的东西,我全力打你一拳,你挡的位置和力度都对了,但绝不会像电影那样恰到好处,最后都将会扭打在一起。

绝对力量面前是没有花样的,你跳跃再多,花式越多,都挡不住重磅一拳,你会闪,别人也会的,看看托尼贾电影这么精彩,其实有些镜头如果群演配合不到位,一个镜头就拍几天甚至一周,舞台上表演的那些你就能看出来了,明明是迎上去被打的,而不是真的那么厉害。武功是不存在的,任何武功打起来都是王八拳,不要再吹什么武功了,让孩子去学武术,本着强身健体的原则就好了,如果是为了防身惹事,真正打起来,可能没两下就乱了套路。




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传统武术上了擂台,不管各门各派大多都抡成了王八拳,近年来,搏击打传武,很多传武师父确实如此,没有多少打出像模像样的拳法来,比如雷雷、田野偶有出彩动作,也仅仅是搏击的初级水平而已,与传统武术关系貌似不大。我们聊聊这事的源头,然后再去剖析背后的我们到底丢不丢人!

这个是有源头的,1954年1月17日,旅居香港的吴氏太极拳宗师吴公仪在澳门迎战白鹤拳高手陈克夫。当时,报纸的描述可谓犹如武侠小说一般精彩,但是最终我们通过视频上,发现和寻常街头斗殴没什么两样,事实真的如此么?我们去对比一下1954年同时期的泰拳比赛,可能你觉得王八拳也不少,这些都是有视频可以查询看到的,自己不妨搜来一看,还有同时期的拳击比赛,你再对比今天的拳击比赛,可能连王八拳都不如的感觉都有。他们都是民国时期开始习武打拳的,民国时期,全世界的站立式格斗技术都差不多,相反中国的水平还是整个亚洲很强的,包括拳击在内,这个不是张安邦信口开河,大家查下历史资料再骂爹不迟。

吴公仪和陈克夫两个人那时候练传统,有接触当时西洋拳击的便利条件,没碰过拳击的可能性很小,有资料表明练的还不错,感兴趣可以查了来看看,我在微信群里看到过一位传统武术的老师列举了资料,但是当时没有保存,抱歉。如果说受过拳击训练的传武前辈,拿掉拳套,裸拳成了王八拳,有情可原,那么UFC 近似裸拳的拳套如何解释?现在偶有举办的裸拳比赛有作何解?前段时间张安邦解说了一段缅甸拳,就是不带拳套,规则开放,甚至可以头撞......

但是传统武术到今天还是王八拳,就是我们的不是了。那时候王八拳的泰拳,现代观赏性和实用性都很强;那时候王八拳的拳击,更不用说了,几乎完美无缺到极致;传统武术今天和七八十年前一样王八拳,我们的脸有点烫了.....

关注张安邦,聊聊武林中有趣的那些事!也欢迎就近的朋友来南京原本截拳道馆喝茶聊天,赚钱养家之余,多交个朋友呗!




1.功夫不等于竞技。实战规则一招致死还跟你废出第二招干嘛?这样就违背国家法律、伦理道德了。2.包括拳击竞赛在内,其实也是表演性质。你只能出拳,用腿就犯规。3.李小龙的截拳道其实就是传统武术。原因很简单:传统武术是不断继承与发展的。不能到了新社会,继承发展就要停止,反而所有的创新都要变成西方的东西。中医亦是如此,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竟然被认为经过提纯工艺就不算中医。西医可以肆无忌惮的拿世界各地的传统验方来提纯。然后世界各地的所有民间验方只要涉及提纯工艺,则被视为不再是传统工艺。这是何等的阴谋?同青蒿素一样,印第安人的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延续了几百年。后来西医提纯出奎宁后。这功劳就属于西医了。印第安人的传统验方就不再属于自己。我们所反对的不是西医的做法,而是恶心伪西医粉的险恶用心。4.实际上,臭名卓著的西粉们,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潜意识中,设定了这样一个定向四维:不论你的传统文化如何有思路、有特色、有道理,只要被西方科技吸收和引用之后,你就不再具备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的权利,因为所有的成果与经验都已经不属于你了。所有的效果都是西方科技功劳,你原来那套不如我现在的效果,只能被大家唾弃。




我师傅最开始教我们套路,但要求练到最后要丢掉套路,拆散注重搏击,在搏击中要敢于面对强敌,不俱强敌,才能发挥出你的强大,你的潜能,你所练的基本功。 基本功与套路是传统功夫的关健。要转换实战就能发挥传统功夫的精髓。我师傅收弟子,一类是传统武术的表演观赏,一类是转换实战,要求招招制敌。 记得当年有一学友套路你的很精通,但没有实战过,与我初次交手,我想怎么打他就怎么打他,但我们在一起实战对打一段时间后就不一样了,成了不分上下的对手了,后来我都打不过他了。




传统发展多数在民间,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武术好比父亲的肩膀,很多人都要踩着上去。就好比叶问李小龙,逝世后这么多年为什么网络上还有人去对比,说李小龙能不能打过什么什么拳王,叶问能不能打过谁谁谁。活人和死人没得比。怎么比!!!可现实有些人为了利益吸人眼球非要去做对比。

关于王八拳不仅体现传统武术,无论传统和现代,练个三天五天 三月俩月,没有针对性训练打出来的都逃不掉王八拳,这是一具不争的事实,就好比小孩子学书法,刚学了几天你让他去写他能写好吗!关于传统与现代,无非就是四肢的运动,规则和体质以及行业利益纷争限制了发展造就了拳术的不同。如果单纯从传统功夫而论确实有些单一,纵观世锦赛以及国际锦标赛,里面现代传统的比赛都有,相信没有人能说出他们在抡王八拳。专业和业余是有区别的!无论传统或现代的只有肯花时间练,相信就不会有王八拳出现。




这个提法不准确。应该说是某些人的所谓的功夫被称为王八拳,而不是指传统功夫本身。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练功不到家,并未掌握本门功夫的精髓,在实战中难以发挥出来,用此就看上去张牙舞爪,毫无章法,被戏称王八拳。传统武术其实注重的是功夫,招式还在其次,现在本末倒置。另外,招式的训练,要练成人的一种自然反应,条件反射,才能发挥作用。有的人练套路都磕磕巴巴,经常忘动作,还想把动作用到实战中。那真是想多了。这与传统功夫无涉。枪再好、再厉害,不会用,也只能是摆设,无法打击对手,功夫也是。




擂台上的竞技是讲究规则的,这也不能打,那也不能踢,限制了选手的技术施展,况且选手打擂还要戴着拳套,致使传统掌法用不起来。如果是传统武术选手打擂,且没有经过几年的散打训练,打王八拳就在所难免。但不能因此否定传统武术功夫的战力,否则霍元甲、王五、王子平岂不成了传说?我坚信传统功夫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在当今仍然有它的生命力,一是可以强身健体,二是可以以暴制暴,三是可以正当防卫。我看好传统功夫,时而习之。




王八拳练好了!用好了!就是霸王拳!用不好!练不好!就是无用的乱拳!

什么拳都一样的道理!




和平年代了,传武都是纸上谈兵,我是你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拳赛   拳套   功夫   武功   传统   泰拳   世界各地   验方   戏称   西医   套路   拳击   实战   规则   传统武术   体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