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格律诗怎样记住平水韵各韵部的字,特别是入声字怎么记?

今人使用的平水韵,总共有106个韵部。由于格律诗只押平声韵,实际用到的平声韵部为30个。上声、去声、入声的韵字均与写格律诗的用韵无关。



那么,怎样记住平水韵中30个平声韵部的韵字呢?我的建议是不用去记,通过创作训练去逐渐熟悉。用一句话说,就是熟能生巧。

我是很反对花时间去背记韵表、格律这些东西的。甚至背诗我也不支持,背熟和写好没有必然的联系。否则,诗词大会的选手们,个个都可以成为诗词创作大家了。

1、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先读读诸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龙文鞭影》这些分韵部编列的启蒙读本,目的是对韵部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2、读完以后,你会发现,所谓今古音的差异,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其中大部分的韵字,用今音去读依然是押韵的。

3、当然也有一些韵字,因今古音的变化而变得不押韵。也有一些韵字因古今发音方式的改变,而变得容易混淆(如一东、二冬)。这部分的韵字可先放一边,暂不理会。




4、由于入派三声,其中也有部分中古音中的入声字,派到平声中,也就是说我们在押平声韵时,有可能会误用入声字。初学时,误用就误用罢,在校律校韵时修改过来就好了,这部分的入声字,常用的也就几十个,误用多几次,就全部记下了。

5、如一定要就用韵进行训练。可先分韵部阅读一些唐宋诗。然后分韵部进行创作训练,有一定基础的,最好是练写排律。

6、通常我们成诗的过程,都是先得句,然后根据首先得到的韵句定韵部,再谋篇构章。在初学时,定韵部后,大都会查看该韵部的韵表,寻找可用的韵字,也寻找灵感。那么在当下,不论在旅途中还是在家中,都很小有人去查看韵书了。因为,在一些诗词的门户网站,(如诗词吾爱、搜韵等)都附有平水韵表,有的还会列出韵字的部分组词供你参考,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如担心没有网络,也可下载相关的韵书。



7、在成篇后,通常我们都会进行校律、校韵。在当下也可以在上述的网络平台进行,直接把诗贴上去,选择《平水韵》检测即可。如有出韵出律的,修改过来就好。一时改不了的,就当习作,先分韵部存起来,不是写的每一首诗,都可以成为作品的。

随着对格律诗创作的熟练,我相信终会有一日,大家都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进行创作。




我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如何识别入声字

网上有好多识别入声字的方法,比如背口诀、背规律等,我觉得太生硬太枯燥。我是这样做的,在平时读诗背诗的时候留意入声字,读诗读在它本身的平仄上。入声字我不会发音,就读成四声。平时注意尽量这样去读,时间长了就会有语感,对诗词格律和入声字都会有很好的积累。叶嘉莹先生一直这样读,我认为这种读法是最适合现代人的读诗方法。其次,手机上装个软件,拿不准的随时查一下。这样以读为主,以查为辅,入声字就逐渐积累起来了。我不主张去背入声字,有时间,不如多背两首诗。

叶嘉莹先生

各韵部的字怎么记

1、我不主张去死记硬背。尽量通过背诗去积累。

2、现在智能手机很方便,手机上装这类软件,可以查韵字,可以校核格律,很方便。

总结我的方法

平时读诗背诗读在格律上、读在平仄上。举个例子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读的时候“绝、灭、雪、独、”这四个入声字我都读四声。用这样的方法我背了一千多首诗。这样积累,肯定有收获。

建议听一听叶嘉莹先生怎么读诗。

关注梅鹤读书。欢迎留言讨论,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求下句:寧可自醉不聚會;




哈哈,这个问题若放在古代,总结出来,那肯定有极高的含金量。因为自格律诗成熟以来,格律诗就成了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各级科举考试中,都是必考科目,格律诗一处“落韵”,极有可能被一票否决,连最“寒酸”的秀才可能都做不了,只能象孔乙己那样去研究回香豆的“回”有几种写法了。

所以那时《平水韵》106韵部,必须死记硬背,一处都大意不得。

当今“诗坛”,爱格律诗的如痴如醉,恨格律诗的咬牙切齿;更有些人,通过高超的敲回车键、分行技术,一夜爆红,成为著名“诗人”,这种情况下,谁再去研究怎么去记忆平水韵,不仅滑稽,而且傻叉了。

不过如果是真的喜欢格律诗,现在使用《平水韵》,还真的完全没有死记硬背、或研究技巧的必要,因为没有任何闭卷考试格律诗的机会。只要一块手机在手,除了珠穆朗玛峰,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任意查询,方便得很。我每天在头条搜索,查询平水韵至少N次,当然,看得多了,也能记个大概了。

当然,分辨入声字,记住入声字还是有规律和技巧的,笔者2019年曾在头条发表过一篇文章《学习古典诗词,入声字是绕不过去的坎?初探入声字分布规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头条搜索查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这是那篇文章的封面图片。




仄仄平平仄仄平

莫为仿古总劳神

意兴展喉迎风歌

兴起挥毫对月吟

牵强附会强压韵

太白笑你乱弹琴




问题:写格律诗怎样记住平水韵各韵部的字,特别是入声字怎么记?

特别是在外头,比如旅游景点或坐高铁的时候,想写诗,又没有资料可查


前言

记住平水韵各韵部的字,非常难,而且也没有必要。如果在外面游玩,或者做高铁,写诗的时候,用手机查询就可以了。


一、记不住的韵脚

作格律诗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用平水韵。但是平水韵与今天的普通话差别不小,因此给我们作诗填了很多麻烦。

其中五歌、十一尤单独使用,最简单。但是一东二冬、六鱼七虞两个相似韵部,还算是简单些,到了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一先、十四盐、十五咸就彻底把人搞晕了。

这所以麻烦,是因为格律诗押韵严格,要求一个韵部通押。

说实话,没有太好的办法,除了简单的韵脚,邻韵太多的韵脚,我都是做完以后再查询调整。


二、记不住的平仄

对我来说,最难的是韵脚。相对而言,句中的平仄简单些。大多数字的平仄,和今天普通话的平仄差不多。

最难的是古韵中的入声字。例如石、失、集、法、阔、直......这些入声字,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分别进入了1、2、3、4声。所以也比较麻烦。

不过,入声字用的多了,其实比韵脚要好记的多。


三、仄声字的韵脚

用仄声字押韵的诗,是古体诗,古体诗可以邻韵通押,因此相对律诗简单一些。

不过,上去韵的邻韵还好分辨。

而入声字的邻韵,其实也挺难记住的。所以押入声韵的诗,或者词,其实我也记不住。

解决的办法,就是多写,多查询。


结束语

回到题主的问题,可能题主年龄比较大,不习惯使用手机查询。其实现在智能手机也很方便,可以在网页内搜索查询,也有网络软件可以检测格律。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多音字,意义或有不同。这是网络检测不出来的,还是要自己判断。例如中,平声和仄声意义不同,不可乱用。

@老街味道




什么平水韵,入声字等等,正如鲁迅先生讲中药的药引子一样,冬蟋蟀要雌雄并穴,无根水要清明日现等等……

有意做作的玩艺难以深入人心,死板硬套的诗词只算是字词的堆叠而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格律诗不难,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所以,习惯了平仄声韵,开口就来,问题是在幻境或在幻意上,也称诗意,




最简单方法就是用今音打草稿,可按照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来判定平仄。

这样写成的诗,误差就是入声字。

入声字在今音中,很多都是一二声,很容易误判为平声,比如,竹,学习,接,出,逐,蝶等等。

我觉得吧,入声字也没多少,常用的更少,完全可以刻意去记一记。

这样即便是手头没有平水韵表查,平仄也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若是南方人,很多入声字,在方言中依然是发音短促的,比如白,读读看看,那么它就是入声字,很好判断。

再就是网上一些记忆方法,也可以刻意的学习下,辅助更好的记忆更多入声字。

只要把入声字拿下,其他的,就是按今音,一二声平,三四声仄,基本就没问题。

其实,如今电子时代,只要手机能上网,就能查到平水韵表。

当然,若是没有网,还有更笨的法子,那就是抄一份平水韵表,放在身上,遇到吃不准的字,可以随时拿出来查查。

想学习,就会有法子。

入声字真不是什么难啃的骨头,平常稍微注意积累,平水韵表也就更容易装在脑中了。




写格律也好,读格律诗也罢,

如果要学韵律,靠死记硬背

是不行的,你背一首,只有

一首,必竟还是别人的东西。

要自已彻底弄懂了,摸清规

律了,融会贯通了,能灵活

运用了,才变成了自已的知

识。

一般而言,平、上、去、入

与现在拼音的一致四声,其

实差不蛮多,它有阳平,你

有第一声,它有阴平,你可

用轻声,它的庂声,你可当

作第四声来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入声   今音   仄声   平声   古体诗   古音   声韵   韵脚   格律   平仄   死记硬背   押韵   诗词   方法   旅游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