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华当年的自建医学院突然与协和成立医学部?科大自建医学院的前景如何?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门槛高,还真不是清华大学就能高攀得起的。

话说国内的顶级医学院,华西跟了川大,湘雅从了中南,上海的二医随了上交,齐鲁并到了山大。剩下中国医科大学,顶着国字号的头衔,独自过日子,境况也是大不如前。唯一能够独善其身,自得其乐的,也只有一个北京协和医学院了。



协和原本和清华是有合并的规划,但后来不了了之,各过各的,两校间只是普通的合作关系。清华也很识趣,知道协和不肯屈就,所以在自家生物系的基础上自建了医学院。清华的医学院是清华自家的医学院,和协和医学院是两码子事。

协和有那么牛吗?甭管排行榜怎么排,在医学的领域,协和就是NO.1,相信没有哪个医院的院长,主任医师敢不认这个国内西医的祖宗。而从人才培养来看,协和最新的“双一流”试点班计划,指定只要三所学校的毕业生:清华、北大、中科大。



再来说说中科大自建医学院的事儿。

中科大这所学校也很邪门,摊子不大,地理位置也不占优势,但广告做得好。央视每晚7点到7点半的黄金时间,隔三差五总能露个面,刷个存在感。一会儿量子通讯,一会儿纳米材料,广告做到这个份上,偏偏公众还一致认为他低调,这也是没法了。



中科大是理工科院校,不搞文科还说得过去,但如果不发展医学的话,确实有些划地为牢了。医学不也是科学吗,所以中科大发展医学,属于当仁不让的应有之义。为了能把医学搞起来,中科大虽说是自建医学院,其实也没少借力。比如,与协和合作办学。科大一年送20个本科毕业生到协和念博士,其中十个毕业后留协和,十个回科大发展科大自己的医学,这叫取经;再者,安徽也比较给力,把最好的省立医院给了科大做附属医院,江淮地区人口那么多,科大的医学生不愁没有临床的地儿。至于其他的挖墙脚,给鲜花松松土的事,浓眉大眼的科大也没少干。

至于科大医学院的前景,凭借科大的传统,短期内刷文章肯定没问题;长期的话,二十年内进入国内前十强应该问题不大。毕竟,省医院的院长说了,科大附属医院的水平,要和科大的国内国际地位相当,这是表决心,也是科大办医学院的底线。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为什么清华大学当年的自建医学院突然与协和成立医学部?中科大自建医学院的前景如何?

题主相当于提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当年清华大学自建的医学部突然与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了医学部,二是中科大自建医学院前景如何。这两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尤其是清华大学与协和医学院的关系问题。下面我们分开来简单说一下。

为什么清华大学当年自建的医学院突然与协和医学院成立医学部?

很多人以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清华大学的医学部,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准确。因为当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只有临床医学专业与清华大学合作,在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证上加盖清华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两个公章。其它医学专业原来该咋整就咋整。北京协和医学院仍然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而不是清华大学的一个下属二级学院,所以准确来说北京协和医学院当年和清华大学不是合并,而是合作!但是清华大学对外一般也还是宣传协和是它的医学部,虽然协和很不愿意~

清华与协和当年为什么会合作呢?主要是双方都有合作的需求。当年清华大学缺少一个综合实力强的医学院,而北京协和医学院缺少211、985的名头(当年协和医学院没评上211/985),在名气和经费上自然大打折扣。为此,双方合作的契机出现了。清华大学与协和经过一系列磋商,北京协和医学院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但其原有的隶属领导关系、资产关系、经费管理体制保持不变,北京协和医学院仍为独立法人单位。即协和医学院名义上成了“清华大学医学部”,但是只是个名号,两校仍相互独立,只是在临床医学专业方面合作。有了医学实力强劲的协和医学院的支持(尽管只有临床医学专业和协和有合作),从此清华大学有了所谓的医学部,综合实力大增,当然排名也蹭蹭地往上涨,升至直到今天的位置。而北京协和医学院则从此摇身一变成了211、985高校,享受211、985高校经费待遇,名利双收!

北京协和医学院为什么不直接并入清华大学,而只是和清华合作呢?关键在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实力也很强啊,在医药类高校中它几乎是“第一高校”,在民间素有“北协和南湘雅”的说法,你想它放弃独立身份成为清华大学的下属二级学院?难!当然清华大学也不贪心,只要你协和医学院把你最强劲的临床医学拿出来和我合作就行,所以清华大学就有了所谓的临床医学8年制这个专业。

中科大自建的医学院前景如何?

2018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院正式对外宣告成立。与北大、上交大、中大等985强校直接合并实力强劲的医科高校不同,中科大医学院是中科大自建的医学院!

那么中科大的医学院前景如何呢?根据985大学办医学院的历史经验来看,中科大的医学院在未来一定会发展得非常好,但是目前还是需要时间来摸索、积累、沉淀。毕竟一个好的医学院不是两三天就能成的,也不是可以用钱砸出来的,医学院更需要时间的沉淀!像协和医学院这样的医学强校已有百年之久的历史。

有中科大的实力支撑和时间的沉淀,我相信中科大医学院一定会成为医药界的一面旗帜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我看好中科大自建医学院。首先科大态度很明确:高标准高度重视建立医学院生命科学院,而不是合并合肥本地医学院(没有看轻安医大的意思),然后安徽省合肥市对科大的全力支持,将省内最好的医院省立医院拨给科大作附属医院用于教学实习。按照中科大一贯高标准治学严谨拒绝注水的真度,中科大高质量医学院指日可期。




医学的建设离不开附属医院, 清华的医学院建设的不行,就是因为北京的医院早被瓜分完了, 南京大学医学院也是举步维艰,都是吃了没医院的亏了。 去年 江苏把鼓楼医院给南大,作为直属医院,算是解了近渴,但是还是太少。 中科大建医学院,把安徽省立医院吞了,是个好事,可是面临的困境和南大一样,手中的优质医院太少,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医学院难以强大。




谢邀~首先医大必须自己的附属医院,教学单位么~可是让清华现建设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现在北京的医院基本都成了北大或者首医的附院,所以跟协和强强联合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新开医学院吧~除非吞并已经有的医学院校和附院,否则意义不大




清华有兼并协和之心,但是目前尚未有兼并协和之力,与协和联合成立医学部只是一个过渡。相信以目前清华的强势和强大的话语权,协和并入清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三步走已经走了两步了。双方强强联合,实际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清华有牌子,协和是国内医学第一,可谓珠联璧合,各取所需。

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虽然特色和内涵重新被重申,但是对高校而言,经费和规模显然来的更实惠。四川的状元不上清北上华西,中南有了湘雅逆袭湖大,华科有了同济、协和于是与武大分庭抗礼,复旦、交大分别兼并上海医学院和二医其录取线甚至比北大清华医学专业还高,北大早就成立了医学部,连人大都准备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创办国医学院,清华甘心落后?

中科大科研实力雄厚,其国家科学中心甚至比清北还多,所以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只从清华、北大和中科大招募。现在安徽省又把安徽最好的意愿安徽省立意愿并给了中科大,以中科大的实力,其医学院短期内晋升至全国前二十乃至前十都十分有可能,看看清华医学院和浙大医学院就知道了。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医学,推进基础学的发展,对医学发展很重视,很多人很多大学都想把握机会,站在风口,要想出色就得变的更好,医学校想变的更好,就要有临床医学,就要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而办理自己的医院很难,没有基础,只有合并更好的。




清华在国内是一流的高等院校,教学内容多元化,但是还是以政治和经济管理为重点,在其他科研方面远没有这些受到欢迎,最主要的是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是国家的门面,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地方,一般想进入清华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清华的毕业生出去的发展机会高于其他院校,而且做的都是政商的精英,所以这些成为了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在科研以及其他方面的项目,被重视的程度远不如政商,这也是为什么清华在世界排名一直不靠前的原因,这几年虽然认知到自己的不足,打算从其他方面平衡发展教育和科研,而吸引力最大的是医学行业,毕竟医学方面的东西复杂,又是最火的一种职业,属于肥差的一种,而国内的医学水平并不是很好,而医学方面其实研究起来比其他项目有优势。

国内的高医疗水平的确比较欠缺,这也使得高端医疗水平不平衡,使得好一点的医疗资源匮乏,形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而清华做为国家门面的高等院校,就应该在这方面的改变努力尽自己的一份力,为了解决当前的医学方面的资源匮乏问题,而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跟医院合作成立科研单位和医学研究发展的合作试附属医院进行研究和治疗以及培养有经验的医疗毕业生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

清华做为高等学府在过去的许多年精力放在政商上面,看到了其他院校在这上面的贡献和成绩,清华也做出来的和北京协和医院展开合作建立新的医学部,这属于强强结合,本来是应该有很好的效果了,经历了十多年的合作,最终双方以和平分手告终,而跟协和合作十多年后,清华在协和身上学习到了不少的经验,最后清华选择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合作医院,和平跟协和分手。

至于为什么双方会分手其实双方并没有说出里面深层次的原因,至于为什么不说出来原因,有可能是怕说出来会影响到双方的利益,而在多方面的问题里面双方之间存在的隔阂和不统一的意见和没办法谈拢的问题导致的吧,没公布分手的细节也许是保护双方利益最好的方式吧。

而现在清华自己成立了自己的医学部和医院,正式的迈入自己的医学体系,走出来自己对医学实践的关键一步,终于不在像过去那样只是在理论上面的研究缺少实践,现在迈出这一步希望能给中国医学体系带来更多的进步,多一些实际少一点纸上谈兵,多一些接轨大众少一点政治气味。




清华五年前和协和彻底掰了。自建成立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高校管理者用论文数量显示政绩中了美国人的毒。美国人正是将医学医药论文和生物学论文排的顶级学术期刊里。造成学术繁荣的现象。对工业产业有巨大帮助和促进作用吗?没有。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少生病,少吃药,这与医学医药相违背的。大家必须提高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医学部   清华   医学院   前景   当年   政商   清华大学   安徽   北京   临床医学   北大   高校   医学   医院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