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义乌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少了?

1.义乌,众所周知的小商品发展起来的城市。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说白了,学历要求低,没什么社保,想走就走。

先看看人员构成,目前义乌人口已有200多万,其中本市人口74万,外来人口143.3万人,占比重比较高的几个省份,来自江西、河南、安徽的外来人口分别达到25.2万、16.7万、15万人。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中部,比如纺织、服装、制鞋、电子等。江西的用工荒程度比义乌也轻不了多少。

河南郑州的3个富士康就解决了三十多万劳动力,河南除了有大名鼎鼎的富士康代工厂,还承接了纺织业的转移,省内就能解决一部分劳动力。

2.小商品利润本身比较薄,且没什么技术含量。义乌用工成本比较高,许多企业转移到周边省份。

许多来料加工类的企业,生产周期比较短,3个月左右的皮革、编织类产品,都转移到义乌周边的安徽、江西等地,用工成本大概能节省30%——40%。既然安徽、江西这种打工大户的家附近都有工可打了,干嘛还要跑到义乌去。

3.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现在的年轻人,学历水平稍高一点,都不愿意进工厂。更愿意去餐厅、酒店、电商之类的,下班以后可以唱歌、吃饭,有点社交。

家门口就有工厂,一抬脚就进去了,干嘛千里迢迢去义乌。我家亲戚现在农忙下地干活,农闲进附近的鞋厂,电子厂打打工。挺好,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顾得上。




我在佛堂这边,我所知道的是本地人说政府在把大量外来人口赶出去,所以外来人口减少了,还有就是大多数本地人各种房租黑和水电黑,加上工资标准和消费水平基本持平,存不到钱谁还会来。过完年我在火车站看到义乌售票厅排队老长了,我从湖南老家过来,以往在义乌这个站下车很多的,今年我看了,比往年少了很多,我那一辆车几乎都是去宁波的,人口进义乌的和离开的不成比例。另外我有一点,我发现很多本地人都看不起外地人,说话语气好像是我欠他们似的,个人理解,不喜勿喷




义乌房租年年涨,电费1.2一度,水费6元一吨,打工平均每天赚150一天,光房租,生活开支一年到头能剩下几元钱带回家,到家春节一过,什么钱都沒了,又出门打工,这样还不如在家乡赚几十元一天合算,在就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带点农活。




说二句,说到义乌,那就是义乌市的小商品城了。是全国最早的,小商品集结地,也是小商品,面向全世界出口集结地,在九十代初就初成规模,到2OO5年左右完成了一至四期小商品商贸批发工程。当时每天,进住义乌市的外国人都有七八千人,来至中国的人们就不用说了。可谓,义乌商品城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空运和海运忙个不停,餐饮兴隆。当时,义乌的年收入和同级单位相比,应该是全国第一。也是义乌有县变市最早的县城之一。

由于改革开放继续发展,在东北又建设了第二大义乌小商品市场。同时,在全国各大城市及县城,都开有小商品批发市场。名正言顺的成为义乌小商品批发的二道贩子。这样以来,又有谁不让义乌市外来人口减少?

今年特别的是,全世界疫情遍地,由于封国封城,全民都在抗疫情防控,全世界经济都在滑坡,进口出口也都有一定的防范,特别对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更加以人员防控。由此以来又有谁能不让义乌外来人口减少。义乌外来人口减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社会经济平衡的自然现象。可谓,赞义乌帅先起步,扬义乌经通八方。浅谈义乌外来人口减少。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对于义乌的认识其实来源于全国知名的义乌小商品城,基本提起义乌小商品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义乌是中国大陆六大强县(市)之一,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小商品经济的繁华注定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涌入,至于义乌的外来人口是不是越来越少,个人觉得可以用数据说话,今天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根据数据显示义乌不仅仅是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都没有减少(2017年数据没有公布)

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义乌常住人口达到125万,其中户籍人口为76.9万,我们可以计算出外来人口大概有48.1万人;同样的2016年数据显示义乌常住人口达到128万,其中户籍人口为77.7万,我们可以看出外来人口大概有50.3万人。从这两年数据来看义乌人口并没有减少,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个人觉得有几点

第一、本地人不在义乌居住但是户口没迁走。义乌本身属于经济和交通比较发达地区而且毗邻杭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本地生意人多,有钱人也多。尤其是在义乌做生意的人很有可能在杭州、金华或者其他地方定居但是户口仍在义乌没有迁而已,这就好比现在好多进入大城市定居的农村朋友,虽然在城市定居安家但是户口没迁一个道理。

第二、城市规模扩大,使得本身拥堵的小城成为了一座大城市。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义乌的流动人口大概有130万左右(除去常住的外来人口50万基本还有80万流动),而要满足这么多人人口的生活、居住扩大城区是必然,十年前义乌的城区有多大,如今城区有多大?相信大家心里清楚,人口增加没有那么快的情况下城区拉大了,自然就显得不那么拥挤了。

第三、义乌落户确实很难,导致一些流动人口自然的流出。义乌的流动人口在130万除去常住的外来人口50万还有80万人。而义乌的落户是很难的,据数据显示2015年在义乌落户流动人口的只有2098人,可以想象义乌落户有多难。而这些流动人口如果在短时间内在义乌无法定居或者落户的话,就会影响自己的子女教育或者其他方面所以自然流出也是必然。

综上,这就个人觉得为什么大家会感觉义乌外来人口越来越少的原因,其主要影响可能就是流动人口的流动频繁,不过一个以商品集散地发展起来的城市注定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但是其经济支柱还是常住人口带来的,希望义乌越来越好吧。欢迎各位留言或者私信勇勇杂谈壹贰叁参与讨论。原创不易记得点赞哦。




这个问题要分三方面去看,才能看明白义乌外来人口减少的原因。

一、经济下滑



如果说义乌经济下滑,肯定有人说我,但还是要说一下,前几年义乌外贸生意、电商生意、本地小商品生意等特别火爆,但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义乌外贸生意难做,电商生意全国各地都有,在这里运营成本很高,当然还有店面租金年年涨的原因。

二、发展有瓶颈



义乌这些年经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瓶颈,外贸生意难做,电商生意竞争激烈,吃喝玩乐市场小,还有各地纷纷崛起的经济,试想一下如果你老家工资待遇和这里比不多,消费比这里低,你是回去发展还是留在原地呢?

三、适合创业不适合打工



义乌这座城市商业气息很浓,特别适合创业,但不适合打工,工作待遇与一般城市差不多,加上房租年年涨,还有消费水平太高,一个月几千元存不了多少钱。




产品要升级换代,人也要升级换代。现在农村正在搞土地确权,这也是传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真真切切的走到来了。土地可以流转,个个农民都成了法人代表,成了农业经纪人或农业工人,所以出门打工的就少了。

发展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返乡创业园,大力发展农村旅游观光业,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商。农村电商每年要增加20%以上。中央农业2017年1号文件,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盘据在中国大地上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将要一扫而光,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



村委会在探讨整合土地开发农村观光旅游




谢谢邀请!

古语言:雁飞不到处,人被利益牵!

尤其是现在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一个字那就是“利”,如果没有利的诱惑,人自然就会少了……!

瞎忙活一老年,赚的钱才够吃喝的,时间长了就都受不了,人自然就会挪地方了!

再一个就是,如今恶性竞争十分严重,网络时代了价格透明度更十分严重,说句心里话做生意的人也都不好做了,过去能赚个差价钱,如今就算是嘴皮子磨薄了,也顶多就是赚个本钱。

俗话说得好:有一利就有一弊!如果事物发展到极端的时候,就该往反方向发展了,最后结果往往都是弊大于利了!

还有一句古语十分有正确性那就是:【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谢谢邀答!

据我所知,义乌市是我国五十个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闻名国内外的日用小商品生产、批发基地,由于其市场开放性和政策宽松性,吸引了大批的外来批发零售商和打工者。据统计,该市外来人口最多的时候达到190多万!

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近几年社会或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义乌外来人口,大幅度辙离和减少的消息。

但我认为,这原本就是人云亦云、不详实不靠谱的消息。

最近我在官网上查了一下有关资料,据有关可靠的官媒披露:义乌在2014——2016年期间,是出现了外来人口下降的状况,并且减少了几十万人。

下面有曲线图为证:

但,自2017年起,外来人口有出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截止到2019年,外来人口增加到220万人,比外来人口最多的年份190万还多出了30万人,达到了历史新高!在全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中,义乌排名第十,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39%,义乌是中国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结语:

看来题主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我想可能是在网络上,一些议论热点问题中照搬过来的。

因为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框架下,我们国家,并没有对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和规则,作出过重大调整,所以,义乌市市场运行的好端端的,更不可能出台一些限制外来人口的封闭政策!

呈然,2020年,因闹疫情,义乌出现了外来人口急剧大幅度锐减的状态,但这是全国各城市一个共性的问题!从而也是个暂时的问题,相信,疫情过去后,各城市的外来人口数量,很快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正常水平的,甚至是还会高于原来的数量!

因此,对于义乌外来人口问题,我们不能盲目的跟随网络上,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人云亦云,

要多从正规渠道了解一些比较靠谱的消息。否则,就真的把我们一个好端端的义乌市,给寃枉和埋汰了!

大家说对吧?




外地人子女教育在义乌很高,比如打工的,一月几千元,两个小孩读书,学习一学期上万,本地外地不能一样对待,什么社保啊,生活成本高根夲存不下钱,不如来老家安心。做生意吗欠款都会压垮,商业环境越来越差,怎么留得住人,一句话岐视外地人,氛围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义乌   义乌市   外来人口   流动人口   江西   疫情   小商品   房租   人口   生意   农村   自然   感觉   社会   数据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