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攀枝花的人最终都想到成都买房?

我看到有人回复攀枝花的矿挖完了我真的很想笑。这里我系统性的回复下你提的问题!

1.攀枝花到成都买房的是不少,不过这是四川全省二级城市的共性。毕竟成都集中了基本全省所有的教育,医疗,高端商业等资源。之前华西都市报有统计,到成都买房的城市排名:内江,达州,德阳位居前三,攀枝花连前十都没有进,

2.攀枝花有支柱产业,钢铁工业曾经是攀枝花的支柱产业,当时工人收入高,这就导致了2005年前的成都房价对于攀枝花人来说并不算太贵。攀枝花人到成都购房大多发生在2005——2015年期间。

3.成都房地产商非常重视攀枝花市场,在攀枝花长大的孩子都知道,基本前些年中心广场都要举行成都房地产展销会,你报名去看房包吃包住包交通,当时大部分销售员会给攀枝花人民宣传:攀枝花污染大不适合人居,赶紧去成都买房。不过根据本人观察,从2015年开始,情况颠倒了过来,成都房地产展销会再也没有走进攀枝花,而攀枝花却几乎每年在成都开康养地产展销会。到攀枝花买房的成都人已经开始超越逆向到成都购房的群体。

4.2012年前,攀枝花缺乏对本地优势的发掘和宣传。2013年开始攀枝花先后进行了“花是一座城,城市一朵花”“孝敬爸妈,请到攀枝花”“冬日暖阳,夏日清凉”等轰动全国的城市品牌宣传,大大提升了攀枝花的城市形象。在全国城市中第一个提出了康养概念,其实攀枝花在没有打造之前就有很多老年人前来养老,到那时基础设施很差,基本属于小打小闹型。

5.中国还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四川大多数城市的城市化率还不到50%,而攀枝花早在多年前城市化率就达到了65%以上,工业化率更是突破了70%位居全省第一。工业化率达到顶峰就必然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而攀枝花的产业结构调整恰恰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与其说部分人口去了成都,不如说他们只是暂时离开。

6.攀枝花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在城市品牌打造之前,确实对于外地人没有归属感,缺乏城市文化,造成很多人一退休就回老家了。不过这些都在改善,当年三线建设时期的老一辈就有很多最终扎根在了攀枝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把家搬了过来。

另外给楼主普及下:攀枝花的主要矿藏是:钒钛磁铁矿,储藏量约300亿吨,目前仅开采了约5%,开采后的尾矿攀枝花也进行了储存,里面还有多种高价值金属,目前科技还达不到高效利用。另外,攀枝花的石墨烯资源更是位居西部第一,这个几乎还未开始开发!希望不要听信谣言和小道消息。




问攀枝花人为什么都想到成都买房?这就和问为什么为何北京周边,上海周边,广州深圳周边的三四线城市的人为何要去北上广买房一样。繁荣度,致富机会,眼界等等都是理由。

首先咱们就来说教育,攀枝花出名的中学有炳三中,攀一中和外国语学校,这是攀枝花的号称名校的学校,但是和成都的铁二中,十二中,七中,外国语学校能比吗?无论是教育质量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成都这些学校和北京四中,七中,复旦附中相比又差得远。看看攀枝花有多少人是为了自家孩子读书到成都买的房?教育,是攀枝花人去成都买房的首要因素。

交通,有谁觉得攀枝花交通比成都还好的?说好的,只能说是睁眼说瞎话。成都三条环线,BTA直达公交,已建好的地铁就有四条,正在建的有三条,远景规划的还有三条。公交车凭公交卡在两小时内可以免费换乘两趟车。攀枝花呢?凭公交卡打九折,从未有免费换乘一说。成都四条地铁已开始运行,轻轨开始试运行,能告诉我攀枝花轻轨有几条,什么时候投入运行?成都开通成渝,西成,成眉,成万高铁,动车更多,攀枝花呢?方便的交通是攀枝花现在远不能比的。

经济,成都是西南地区交通和经济枢纽,得益于平原地形和省会城市身份,成都产业种类繁多,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工作机会多,发展方向多,既有传统工业,也有新兴产业,既有手工业,也有高新产业。而攀枝花受限于地形,地理位置,在产业发展方面远逊色于成都。年青人在攀枝花创业,工作比成都难。很多攀枝花年青人毕业后都跑到成都甚至更远的大城市闯荡,自然不会在攀枝花买房。

购物娱乐,不得不说,这方面,攀枝花确实比成都差远了。VR体验馆,大型水上乐园游乐场,IMAX3D电影院,酒吧一条街,大型购物娱乐餐饮综合购物广场,各种世界名牌奢侈品,无论在种类,数量,攀枝花和成都都不是一个等级的,丰富的商品和种类繁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导致很多人喜欢上成都的原因。

便利的交通,方便快捷的出行,众多的购物娱乐场所,丰富的休闲消遣环境,丰厚的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的美食以及相对高质量的学校,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成都犹如一只吸金怪兽,不断的吸收更多的资金,资源和人才,这就是为何攀枝花人喜欢到成都买房的原因




一个省以下的地级城市人想在省会城市买房,这是全国任何一个省的共性,就像全国人民都想在北京买房一样,这中间主要原因不言而喻。我想提这个问题的也不要想多了,回答这个问题的也不要跑偏了,看到批评的回答也别太敏感了。除了各地市州共性外,攀枝花相比还有其特殊情况,简单说有以下原因:

1,移民城市的特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设攀枝花的绝大部分是外来移民,现在第一、二代建设者己基本退休,选择离开攀枝花回到故乡是人之常情,这部分人很多也有选择成都作为两地中转。

2,攀枝花地处偏僻,历史上是川滇两大彝族区的交汇处,从成都到攀坐个火车13小时,高速公路也要近9个小时,现在成都到昆明高铁(走东线不经过攀枝花)只需6小时,地图上看攀枝花处却两地之间,这交通状况可想而知。交通制约出行不便,促使当地人更想到大城市居住,这也是攀的买房者相对多于其他地市州的主要原因。

3,攀枝花作为以铁矿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发展滞增长是当前遇到瓶颈问题,目前政府依托工业基础,大力发展康养,转型过程并在短时间内立杆见影也不现实,加之哪个父母不为子女学习就业考虑,部分有能力的外出发展很正常。

4,成都地域优势明显,房地产投资回报,成都房价涨相对攀枝花涨价空间高,想投资的哪个不想来插一脚。

补发一张城市近照













作为一个五线城市。攀枝花很不错了!这些年的变化很大。许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90年代的工业浪潮时期。现在攀枝花的发展思路,综合环境都非常不错!攀枝花由于建市的战略需求,早些年在医疗,教育上也投入很大。就市级相比远远超过省内其他市。三甲资质医院好几家。高等级学校也很多。我是今年才举家搬到攀枝花在仁和买房定居。总体感觉房价,消费,人文风貌都不错。希望攀枝花越来越好!不管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喜欢就好,毕竟言论自由[呲牙]那么为什么攀枝花人都喜欢到成都买房和发展,这个问题很简单,纵观全国很多很多四五线城市都想在一二线城市发展,这不只是攀枝花存在这个问题,全川人民都想去成都买房!想得到更多发展机会,更好医疗教育等等!








说到底就是山沟沟的人没见过世面,向往着繁华。成都污染那么大,真不适合去定居,我一到成都就哮喘。我是从小在重庆主城区长大的,感受过繁华的大城市。也有亲戚在成都居住,也在成都住过一阵子。我觉得攀枝花住着比大城市住着舒服多了。非常适合养老。那些养老跑成都去的,我觉得简直是脑壳起包了!如果年轻人想闯一闯了,倒是可以去大城市里面呆着。




这个提问似乎有点不太准确。

据我所知,攀枝花的前身叫渡口市,是大三线建设时期全国支援的地方。

60、70年代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人口和各种资源到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金沙江畔,开始热火朝天建设一座新城市一一叫渡口市。

由于备战原因,那时渡口市各系统单位都要保密,困此都以信箱编号命名。

攀钢以40信箱对外,建工集团是10号信箱等等。

渡口市电力系统来自上海,公交系统来自天津,商业系统来自重庆,建工集团来自成都。

象十九冶是武汉来的,十四冶是昆明的,攀钢、攀矿来自辽宁省鞍山市,煤矿从辽宁阜新来,医院系统则来自北京。

80年代渡口改名为攀枝花市,那时各大信箱的功能已经弱化,陆续成立了国土局、税务局、规划局等政府职能部门,攀枝花开始有点城市模样了。

这种来自全国各地,由五湖四海的人组成的移民城市,是当时国家备战需要而生的,那时国家严格控制住人口流动,没有正式调动工作的手续想迁移到别的城市,那根本不可能!

90年代以后情况变化了,很多在攀枝花工作生活了二、三十年的人离开攀枝花回原藉去了。

有些单位系统都撤销了,比如建工集团让所有成都藉的职工全部回成都了,建工系统都撤销掉了。

第一代被动员去建设三线的人,其实从内心早就想离开攀枝花回原藉,因为那里实在太艰苦了,气候干热、路窄坡长,待久了身体也都不怎么好。

有点能耐的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能靠买房子迁户口离开攀枝花也就不奇怪了。

如到成都买房子的差不多都是攀二代了,也有不少从攀枝花来重庆买房子的,因为重庆更容易找到工作,房价还比成都便宜。

唉,从前都是大城市青年人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去开天辟地!

现在是艰苦的和条件不好的地区大量年轻人流出,往条件更好的大城市集聚。

攀枝花的人大量去成都、重庆买房子,可能也是被成渝双城经济圈吸引所致。

看起来成渝的宏吸效应开始显现了,不止是攀枝花人,恐怕还有更多其他省市地区的人也会被成渝双城吸引过来就业安家呦!




攀枝花的问题有点多哈。从地理特征上看,攀城是山城,到处爬坡上坎的,很多人不喜欢。从城市发展而言,攀矿已经挖完了,攀城必须整体做城市转型。至于成功不,尚待观察。从气候来看,攀城冬天好过,几乎没有冬天的感觉,非常的暖和。但热天和成都一样热,没有优势。就学,就医条件没有成都好!以后攀城的人还会少一些。这方面会更差一些。




要是我从攀枝花出去到成都买房有几种情况:1,有闲钱,买房投资

2,有大生意在成都

3,小老婆或者小老婆生的我的子女在成都

4,我病了

要是我从攀枝花出去到成都定居有几种情况:

|,我病了

2,我得了神经病了

3,我没得病但我被猪亲嘴了




反正我不喜欢攀枝花这地方,大水沟,物价高,热死人,到处都是山坡,火车站到城区居然有50公里,发展钢铁产业得天独厚,但理想的不是居住环境,比起四川的德阳,南充,雅安,资阳差多了,更不用说成都了。




攀枝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以钢铁闻名天下,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到成都买房的人的确不少,但这并不是攀枝花的个性问题,而是类似的三、四、五线城市的共性问题。


现在,在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村里的往集镇跑,集镇的往县城里跑,县城的往市里面跑,市里面的往省会跑,省会的往北京跑。正好印证了老祖宗那句话:人往高处走,水朝低处流。

我问了七八个到大城市去买房的朋友,他们给我讲了他们的想法,我汇总了一下他们的想法,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

第一个,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总体来看,县市的教育质量肯定不如省会城市的,就拿成都来说,名校实在太多了,就拿基础教育来说,拥有成都四中、七中、九中等名校,他们教育学生都是说:“你如果不好好学,就只有到隔壁学校去读大学了”,这个隔壁就是指的四川大学,也就是说,成绩不好就只能读四川大学了。而一个地市的学生,要考取四川大学,那是多么困难啊!

将房子买在成都,就可以把孩子送到这些名校去读书,享受全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请问有哪位家长不动心呢?


第二个,考虑到老人的养老问题。人老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各种毛病都钻出来了,成都聚集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全省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医疗技术水平高,坏病也能看好;不仅如此,成都的社区医疗系统也十分健全,一旦有个什么毛病也可以及时发现;而有的县市医院则相反,好病都可以看成坏病;村医就不敢恭维了,连打个针都不敢,更不用说看病了。

我朋友木乃的父亲得了肺癌,到县医院住了半个月,医生都告诉他患的是感冒,打下针输点液就好了,结果输了半个月不见好转,到华西医院一看,哪是什么感冒,患的是肺癌,半年后就离开了人世。


第三个,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问题。因为流动人口多,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比小县城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只要你愿意,去菜市场几百块钱租个摊位,靠卖点菜都可以挣到钱;县(市)则不一样,有的整个县城还不到一万人,请问怎么发展?

我老家有个县城,全县不到20万人口,公职人员基本上都把房子买在市里面去了,一到周末,整个县城很少看见几个人,是一座“开馆子的人都要过周末的县城”,在这种地方怎么挣钱呢?


在我的朋友当中,只要是有能力的,几乎都在成都或成都周边县(区)买了房子,这也导致一到节假日,县城好比一座死城,整个街道上看不到几个行人。

总结一下:攀枝花的人到成都买房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其实这也倒逼像攀枝花这样的城市要加快自身发展,特别是在民生建设上下功夫,真正的“让人们来了就不想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攀枝花   成都   华西   渡口   重庆   共性   省会   县城   大城市   全省   医疗   交通   医院   社会   城市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