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黑龙江没有出海口,当地明太鱼是从哪里来的?

明太鱼是特别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食物,在吉林延边一带有大批的明太鱼加工厂,那里可以说是明太鱼国内的聚集地。

吉林和黑龙江没有出海口,当地明太鱼是从哪里来的?

做为北方沿海城市居住的人,明太鱼在我们这里不太受欢迎,因为它大多都是冷冻的,味道也比较腥。只有经过朝鲜族人的巧手,把风干的明太鱼用辣椒面腌制出来的味道还可以。

一,明太鱼是什么鱼?

明太鱼其实就是鳕鱼的一种,学名叫做“狭鳕鱼”。在朝鲜海域和俄罗斯海域产量特别大,一直都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风味菜品。

二,吉林和黑龙江的明太鱼是哪里来的

  • 吉林和黑龙江虽然没有入海口,但是他们离有海的两个国家俄罗斯和朝鲜都特别近。
  • 明太鱼的产量在俄罗斯是特别高的,但是俄罗斯人并不喜欢食用这种鱼。这个被精明的中国商人发现以后,开始大量从俄罗斯进口。
  • 因为朝鲜的消费水平比较低,但是韩国的消费水平特别高。明太鱼做为他们的民族食物,在韩国的国内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韩国的人工成本高,所以黑龙江和吉林很多食品加工企业,就生产加工明太鱼然后出口到韩国。



  • 吉林和黑龙江的明太鱼基本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或者是国内的远洋捕捞船捕捞回来,从大连或营口的港口运过去的。

结语:吉林和黑龙江的明太鱼,因为他们离俄罗斯和朝鲜比较近,所以大部分都是来自这两个国家。还有就是国内的远洋捕捞船捕捞回来运过去的,因为那里已经成了明太鱼加工的集散地,尤其是吉林。




吉林的延边州有句老话,叫做:“球场开了门,明太鱼断了魂。”

经常看韩剧的人都知道,韩国人、国内的朝鲜族同胞们非常喜欢吃明太鱼,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韩国市场上消费的明太鱼之中,超过八成都是从吉林延边进口的。

吉林是个望海近海不靠海的地方,延边是没有海岸线的,而当地却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明太鱼产品出口地。



黄线狭鳕,韩国称作明太鱼

对于山海关以内的人来说,可能大多都没听过明太鱼这个名字,实际上明太鱼是一种俗称,其正式的称呼叫做“黄线狭鳕”,是种冷水海鱼。

由于明太鱼主要分布在被太平洋地区,所以国内的人,尤其是在山海关之内的内地地区的居民们吃的并不多,甚至没见过。

吃明太鱼最出名的,还是朝鲜半岛上的居民,因为半岛旁边的日本海,就曾是明太鱼的盛产地之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也很正常。

古代的中国虽然在日本海也有海岸线,但那时候东北的族群大多以游猎放牧为生,出海捕鱼的比较少见,也不在意明太鱼之类的海产品。



关于明太鱼这个名字的由来,主要出现在朝鲜王朝时期李裕元的《林下笔记》:明川渔夫有姓太者,钓一鱼,使厨吏供道伯,问其名,皆不知,因称明太。

就是说咸镜道明川郡的一个渔民无意中抓到一种非常美味的鱼,贡献给当地的观察使,结果不知道名字,观察使干脆就将其称作明太鱼,因为是明川郡一个姓太的渔民抓到的。

明太鱼不仅非常美味,而且捕获量非常巨大,因此广受欢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成为了人们非常钟爱的一种鱼类。

吉林延边的朝鲜族,大多都是清末时期因为逃难,越过边界进入吉林的李朝百姓后裔,因此他们将完整的朝鲜风情风俗,也都带到了延边地区,后在东北传播。



不沿海的延边,最大的明太鱼出口地

清朝时期,中国在日本海沿岸拥有非常漫长的海岸线,当时的吉林也是国内海岸线最长的地方没有之一,直到清朝晚期。

随着沙俄的入侵,在《北京条约》等签署之后,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清朝在日本海沿岸的所有海岸线悉数失去,吉林成为内陆地区。

延边州是吉林距离大海最近的地方,这里距日本海的直线距离仅仅十五公里而已,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肉眼可以直接眺望的日本海的万顷碧波。

可就算再近还是内陆,而延边聚集着大量的朝鲜族,明太鱼是当地人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食材之一,不可或缺,因此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



原本延边等地的明太鱼,大多都是从朝韩进口,但随着日本海海域明太鱼资源的枯竭,朝韩本身的明太鱼产量也在上世纪后期剧减,难以出口。

为了保证自身消费,吉林延边开始转换进口源头,毕竟明太鱼的出产地并不是只有日本海海域而已,北太平洋地区其实到处都是明太鱼产地。

在俄罗斯远东海域,明太鱼并不受重视,其价格非常低廉,但品质相当上乘,因此延边的企业开始从俄罗斯大规模进口明太鱼,然后进行加工。

日常食用的明太鱼,几乎都是经过风干或者酱料腌制的,属于加工产品,延边就是选择从俄罗斯进口明太鱼,然后进行深加工,最终投向市场。



明太鱼生产,延边比朝韩更有优势

严格说起来,延边并不是明太鱼的直接捕获之地,因为延边并没有出海的地方,无法直接从日本海捕获明太鱼,何况日本海的明太鱼也越来越少。

国内的朝鲜族起源于半岛,风俗文化等都极其相近,因此延边也就有了食用明太鱼的风俗,尤其是每年足球赛季,明太鱼的消费都会迅速上升。

对于朝鲜族来说,明太鱼的鱼干撕成条之后,直接咀嚼就非常香,配上各种酱料或者啤酒什么的话,简直就是看球赛的最佳零嘴。

本来,延边当地食用的明太鱼几乎都是从韩国进口,然而随着韩国自己的明太鱼都不够了,延边决定自力更生,走来料加工之路



比起韩国等从日本海所捕获的明太鱼,延边从俄罗斯进口的从鄂霍次克海捕获的明太鱼质量更好,而且价格更低。

相较于朝韩半岛地区,延边的劳动力成本更低,相关的配套建设也比较完善,出产的明太鱼物美价廉,比韩国所产的更有价格优势。

习惯上,明太鱼虽然也有鲜食的,但主要还是以制成品为主,因为明太鱼被捕获后不容易存活且容易变质变腥,所以新鲜的本身就非常难得。

延边的明太鱼,原料几乎都来自于俄罗斯的鄂霍次克海,也有少数是来自于北美洲,经过加工之后,再供应本地消费,并向朝韩大量出口。





一,明太鱼主要产区在日本海,主产于日本,朝鲜西海岸,俄罗斯,日本海接壤三国,只能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陆上隔望。

二,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旅游探亲出访中通过图们海关个人所带到图们市进口,外贸渠道入进。

三,黑龙江省绥芬河通过俄罗斯个人携带和外贸渠道引进的多。

五,吉林集安市的边境海关进口和外贸渠道引进和个人携的也不占少数。

六东北吉林,黑龙江明太鱼来源上面所述。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明太鱼?明太鱼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鳕鱼,学名叫黄线狭鳕,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东岸日本海、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与白令海边缘、美国加利福尼亚中部及阿拉斯加等海域也有分布。见下图

明太鱼属于近底层冷水性海鱼,平均体长在40厘米左右,以各种底栖小鱼及无脊椎动物为食,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半岛两岸分布上较多,产量很高,也是朝鲜民族最喜欢的鱼类。

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边界水系,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大河流,它西起海拉尔河,中途汇入 松花江、乌苏里江,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南界,流入鄂霍次克海鞑靼海峡。

黑龙江这条河流比较特殊,并不被我们所认识而忽略,整个黑龙江水系的流域面积比长江还多。流量更是远超黄河。中国境内的黑龙江全长3420公里,流域面积90万平方公里,总径流量2709亿立方米,为黄河水量的5.58倍。

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从此黑龙江、吉林也就没有了出海口。见下图

黑龙江入海口处的鞑靼海峡,北部的堪察加半岛及白令海峡明太鱼产量很高,但俄罗斯人并不喜欢这种鱼类,因为腥味太大,所以它们捕捞完后,选择了出口到我国及朝鲜、韩国等国,进入我国一般有二条线路,一条线路通过鞑靼海峡,逆黑龙江而上,到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沿河港口。

另一条线路是从大连、营口港上岸,再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转到北方各省份。

还有一条从陆上运输,经由朝鲜韩国进口,路径罗津,束草至中国。

鳕鱼是北方餐桌上比较常见的食品,价格不高,经过中国厨艺,味道还不错,加之它是深海冷水底层鱼,我们食用起来,比鲫鱼、鲤鱼、鲢鱼腥味还有小一些,所以市场上销量还很大,深受北方人喜爱。




1、吉林、黑龙江省都没有出海口。2、当地的明太鱼都是进口的。3、明太鱼产地朝鲜、俄罗斯附近的海域。4、朝鲜族人比较喜欢吃明太鱼。




没有出海口不等于没有进货渠道。明太鱼多是朝鲜韩国进口。路径罗津,束草至中国。




黑龙江的明太鱼是改良品种!可以淡水养殖。黑龙江市场卖的明太鱼都是自产自销的淡水养殖鱼!口感和海产的差不多,一般人吃不出有什么不一样!




让我们了解一下古代东北地区的贸易通道。

北线:走内蒙古大草原,从山西进入,沿着承德、赤峰、乌兰浩特的北部,一路达到满洲里。

中线:南方物资通过山海关进入东北,沿着现在的锦州、沈阳(当时奉天)、长春(当时新京)到齐齐哈尔。

南线:从大连进港,走丹东、长白、牡丹江一线。

外线:从海参崴到绥芬河;从朝鲜新义州到丹东。

明太鱼来自日本海。那么,就是在朝鲜东海岸捕捞,运到新义州进入中国丹东。再从丹东进入东北。




都是近海养殖的,吉林省海鲜鱼类长春地区的多数从大连过来的,廷边朝鲜族自治州包括廷吉图门珲春等等那一带是从朝鲜边境海关进口的。黑龙江那一带主要也是辽宁大连供货。




现在是怎么进口朝鲜的不知道,三十年前是用玉米跟朝鲜换的,三斤玉米换一斤您明太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乌苏里江   黑龙江   吉林   日本海   山海关   朝鲜半岛   朝鲜族   延边   丹东   鞑靼   海口   朝鲜   俄罗斯   韩国   海域   中国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