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十块钱在饭店能吃些什么?

一九七三年五月,我出徒成了一级工。工资由23元,长到了36.7元。

为了庆祝,八个师兄弟,一人拿了二块钱,第一次正式下饭馆。每人点了一个过油肉,一个苜蓿肉,共十六个。因为原先未去饭店吃过,所以才像在职工食堂买饭那样,说这两个菜好吃,就一人来了一盘。

饭店的人都吃惊的看着我们,现在想起来,应是开了分餐制的先河。

有人说,咱们还应喝点酒,又点了四五个凉菜。好像有牛肉,鸡,香肠等。又点了西红柿炒鸡蛋,炖羊肉.等四五个热菜。还买了两瓶酒。记得当时过油肉0.41元,牛肉五角左右,没有超过八角钱的。

白酒一点五元左右。

点了那么多,吃完饭后,还剩了二块多钱,几个人又去照了个合影像,还剩了几角,又买了些水果,这才把一人二块钱花完。




在上世纪70年代,十块钱人民币放饭店里,究竟是什么分量?得先看看十块钱在当时,到底有多值钱。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乡工资,涨幅一直都很慢。哪怕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工作二三十年的职工,工资水平通常在四五十元左右。也只有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等省,城镇居民平均月工资能达到五十元。

当时还在煤矿工作的作家周梅森回忆说,青年工人月工资也就二十多元。1977年演员张铁林在西安做装卸工时,一个月工资18块钱。同时期的作家阿来在工程队开拖拉机,工资比张铁林要高些,以他自己话说“我当工人的时候拿五十来块钱”,几年后他考取大学,毕业后做了老师,月工资却只有三十多块。

而放在农村,十块钱的分量更是不得了。到1978年时,中国农村人均年收入也只有133元,每月也就刚到十块钱多一点。很多农村地区甚至根本达不到这标准。1977年,安徽省一位领导对农民收入进行调研,得出了触目惊心的结论:安徽全省28万个生产队,近百分之七十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不到六十元,更有四分之一的生产队,年收入在四十元以下。这位领导不禁痛苦自责说:“原来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么低啊。”

对比下来,对于当时的城乡群众来说,别说十块钱,一块钱的分量都是极重。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生报名费本想定在一元钱,结果引起了各方反对,认为定得太高,最后降到了五毛钱。就这今天看上去没啥的几毛钱,却足以让当时多少考生做出抉择,改变命运。

甚至当时城里人结婚,男方的聘礼通常是100元现金,来宾送的红包,极少有10元钱。以学者陈煜的话说:“在当时,上了10元可都是重礼,是自家至亲好友才舍得送的。”

在那个时代里,“去饭店吃饭”也被称为“下馆子”,属于中国家庭难得有一次的奢侈事。那如果拿10元钱去“下馆子”,又能吃到啥呢?如果参考《天津物价志》的话,天津特产的狗不理包子,1970年的价格是每斤一块一,1976年的价格升到了每斤一块七,单是买包子,就能买不少。

而以《郑州物价志》做参考的话,上世纪70年代,在郑州饭馆里吃一盘大碗合记烩面,要花六毛钱。一碗鸡丝浑沌两毛五,七寸盘的炒肉丝和炒肉片都是六毛五,最贵的烧海参是三块二。拿十块钱下个馆子,真能吃得很丰盛。

如果照这么看,揣着十块钱在上世纪70年代下馆子,确实是件很让人向往的事。但实事求是说,如果只拿着十块钱下馆子,那也很可能啥都吃不着——因为在那时代,吃饭也好采购也罢,不止要有钱,更要有粮票。

就以买早点来说,如果在当时的天津买早点,一个五分钱的馒头要收2两粮票,三分钱的花卷收一两粮票。去饭店吃饭,没粮票大多数情况是寸步难行。

当然也有“小部分情况”: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只有少数高档饭店不收粮票,比如大同酒家、东来顺、萃华楼饭庄、曲园酒楼等十八家饭店,都可以不用粮票。但如果想去这里用餐,就得提前一天预约,领取号牌后第二天光顾,每天号牌数量都是有限的。虽说不用粮票,但这里实行的是“高价销售”制度。如果只揣着10元钱来光顾?那真可能吃不到啥。

在那时,每家每户的粮票、肉票、油票等票据,都是定量供应,每月买粮买菜,除了钱还要票。在很多时候,粮票比钱更金贵。如果我们拿着10元钱“穿越”到那个年代,就算找个饭店吃十个包子,也得交一斤粮票。买一斤红薯需要二两粮票,不开玩笑说,身上没有粮票,大多数情况下身上再有钱,最多也只能在饭店里喝几碗汤。

也同样是“下馆子能不能只用钱”这事儿,最终推动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票制度的变革:1982年4月,深圳的一些饭店就遇到了粮票难题,作为特区的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增长快,饭店客流量增大,但“没粮票的客人来了点不了饭”成了常态。于是一边是饭店挣不到钱,一边是大批“闯特区”的弄潮儿有钱吃不上饭。当时的深圳市政府,就先在一些国营饭店试点“取消粮票”,结果“没粮票能吃饭,大家都说好。”

这个政策推广后,很快产生了各种连锁反应:市场经济更活跃,人口也更多,两年以后,深圳市政府决定彻底取消粮票,这个改革,也成了改革开放历史上的一件大事。1992年起,以粮票为代表的“凭票供应”制度,也陆续在全国各地取消。拿钱下馆子,也终于可以敞开吃了。

10块钱能吃到啥的话题,见证的,就是这其实并不遥远,却已让现代年轻人有些陌生的变革。

参考资料:陈煜《中国生活记忆》、徐德霞《儿童文学 五十年最精粹》、王拥军《路遥新传》、《少年优秀作文选:第十届“小红花”获奖征文选评》、董卿《朗读者》、《围观名人故事:鲁豫有约》、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武爱民《当前城乡居 民收入和消费的形势分析 及对策研究》、黄宁斌《十元钱改变了我的命运》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谢谢,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70年代,是我们父辈那一代的回忆,他们经历中国的历史巨变,转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而放眼70年代的世界,已经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此时的中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造就了很多人进入了工厂,开启了工人时代。而此时的人们基本都靠着工资生活。


记得我爸当时说他们那个时候的工资有着明确的划分,有什么一级工、二级工等等,但是工资大概范围在24元-36元之间。到70年代的中后期工资每月可以拿到37元到55元之间,看着不多吧,但是在当年你如果了解完当年的物价,你就知道是什么水平了,根据从我父辈哪里了解,以及查阅资料,我列举了当时的一些物价:

火柴:0.02元一盒。

  食盐:0.13元一市斤。

  酱油:0.20元一市斤。

  食醋:0.08元一市斤。

白酒:一般为散装的瓜干酒,0.60元一市斤,1.10元的瓶装”景芝白干。

茅台酒,8.00一瓶。

汾酒和竹叶青各为3.00元一瓶。

猪肉:一律0.72元一市斤。

面粉:0.18元一市斤。

鸡蛋:根据大小一般在0.55元10个左右。

根据上述的物价,我们不难得出70年代在饭店10元绝对让你吃的满意,吃的饱。10元绝对是有酒喝,有肉吃。还让你有剩余。


在当时中国一些饭店基本上都是公有制或者是国有制的,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只是给一些人提供一些方便而已,这样才陆续的开了一些饭店。为了让你了解70年代饭店的每样菜的价格我特地找了74年写在黑板上的饭菜目录和价格。你看了后就知道,我说得是不不是真实的了。



在当时如果你拿个10元的大团结,人家绝对把你看成超级大款或者是华侨,因为当地人都知道10元钱,相当于家里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会一次那这多钱去饭店吃饭,如果那这多钱去饭店吃饭,那人家肯定来一句话“你家的日子还过不过了”所以说当时在70年代10元钱的含金量有多大了。


在我家常听见我爸说’你妈是我花80元取得老婆,看看伺候了这么多年”我妈就会打骂我老爸。想想过去的物价还真的低,现在有的一盘菜都要80元,真的是时代不同了,物价也不知道翻了多少倍,总之70年代10元钱可以让你吃到你想吃的所有菜,还能喝上一瓶茅台酒。至于我爸这个来自农村的汉子,就比较实惠,给出的答案是可以吃10斤猪肉大葱饺子。我现在知道我老爸为什么特别喜欢吃猪肉大葱饺子了,不知道在坐的你,还知道那些70年代美食,花10元可以买多少?欢迎给我留言。我会给大家分享更多美食故事。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违规联系速度删除)




记得那时候猪肉大葱水饺,一咬一兜儿油,两块五一斤。一斤指的是干面粉的重量。和面加少半斤水,馅儿是一斤七两,加起来是三斤一两。现在的一斤饺子,是包好后连皮带馅儿的重量。也就说,那会儿一斤饺子,合现在的三斤还多。

十块钱能吃五斤猪肉大葱饺子。至于炒菜价格,记得一毛五的素丸子(十六个),烧白菜一毛一,肉炒菜一般都是一毛五到两毛之间;两毛到两毛五的,都是肉炒细菜或刚刚下来的如烧茄子(夏天烧茄子最低时一毛三,刚下来时两毛三);等到两毛五以上,就是甲菜了,两毛五的有红烧肉,小酥肉,焦溜肉,红烧丸子(六个丸子底下是炖白菜),红烧鸡块儿,红烧带鱼;三毛的有红烧排骨,樱桃肉,咕咾肉,滑溜肉片,米粉肉,黄花鱼等。

吃过两次肉炒饼,五块一斤(一斤干面),肉丝和饼丝都是外焦里嫩,一咬咔吃咔吃的声音,听着就特别的馋人。后来成家,别的那些菜,自己都能琢磨出来,味道也还可以,就是那个肉炒饼,做了多少次,没有一次是接近的,后来也放弃了。




我是61年的老牛,15岁那年,我在县城最大的一个百货商店门口的台阶上,捡了一个别人遗失的钱包,心里那个砰砰跳啊,一口气跑了半个小时才小心翼翼地把钱包打开,里面竟然有一张十块和两张一元的的钞票,余外还有一分两分的几个钢蹦,几斤粮票布票什么的,老实说,我自打生下来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么多的钱啊。

10岁以前我对钱没什么概念,那时候农村的小姑娘手上哪能有什么零花钱啊,充其量妈妈卖了鸡蛋后会偶尔给我一两毛钱,买扎头发的橡皮筋,铅笔擦什么的,记得舅佬佬特别喜欢我,每年去舅佬佬家拜年,他都会给我一张五块的压岁钱,70年代五元钱纸币比现在100元都大,可总是还没有手里捂热就被我妈收走了,大家想一想,当时我一下子得到了十多块钱是什么样一种心情啊。

请宽恕那个年代贫穷的我,我最先想到的是要去城里的餐馆吃一碗杂烩面,在我的印象中,一毛钱一碗的杂烩面还是几年前过十岁时妈妈带我吃过一回,那是一个很大的黑色海碗,浅黄色的碱面用开水淘一淘,再加一满勺猪肚、猪肠、牛筋、心肝等杂碎浇在面条的表面,最后在汤汁上撒一把葱花,那个香啊,哎呀,不行,我得赶紧去,一刻也等不急了。

县城里的餐馆比乡镇的餐馆要宽敞很多,一溜摆着十几张方桌,桌子中间有一个筷子篓,四周一边一个长条板凳,大厅最内边还有一个长条小桌,一位说书的老先生正杨柳顿挫地在说着书,我不只要了一碗杂烩面还买了两个油条,这些东西怎么吃下去的,我当时竟然一点味道都没尝出来,叫第二碗时候旁边的人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现在回想起来,也许用当今最流行的四个字来形容最恰当:吃相难看。

两碗面条加两根油条花了2.5元钱,杂烩面一毛钱一碗,油条两分半一根,去年春节我在深圳姑娘家过年,给我的大外孙讲起过这个故事,小家伙听完后一脸的懵圈,那有论半分买的东西啊,呵呵,他不相信。

大家也许会关心,十二块多钱还剩十一块多啊,怎么花的?

好吧,今天索性把这个故事讲完,尽管我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富人,从我们村里到县城有30多里的路程,我当时还是选择了走路回家,这当中有三个原因,一是真舍不得再花一毛钱坐汽车,二是这点路我一向是凭双腿走来走去的,如果坐车回家岂不是有露财露富的嫌疑?第三点是最要紧的,我得利用走回去的时间好好考虑一下,捡的钱要不要交给老师,就算不交给老师要不要告诉妈妈,不交给妈妈怎么藏好不让她知道,等等等等可把我纠结死了。

十一块七毛多钱我最终用手绢包好,藏在我房间门框的门洞里,直到我考上中专的那一年才拿出来,这期间感觉自己走路都比以往腰板要挺直许多,78年上中专生活费都是由国家负担的,79年暑假那年,我们几个同学约着第一次去省城武汉玩了一天,中午在航空路的一个餐馆大家一起凑钱吃午饭,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到正规的餐馆吃饭,七个人AA制每人平摊了2.28元钱,结账一共花了16块,那次可把我心疼死了,具体什么价格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我们点了五个菜一个猪肝腰花汤,有蒜苔炒瘦肉丝,回锅肉,白菜炒豆腐,清蒸武昌鱼,粉蒸肉,可能是份量小或是饿极了,吃完饭连盘子底都整得干干净净。

写在最后:

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大家常说贫穷限制了想象,何存不是啊,十二块钱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不够叫一餐外卖,可对于70年代的我们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可是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今天回答这位朋友的提问让我回忆这段往事,一丝发生内心的愧疚油然而生,岁月沧桑,愿当年的失主苦尽甘来,原谅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小女孩,70年代的我实在承受不了那种巨大的诱惑。




1973年9月,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访华,这是中国外交活动中的一件大事,周总理负责了全程的接待工作。

按照当时的惯例,有重要的外宾来华访问,周总理都会陪同他们到祖国各地去转一转,让他们欣赏一下中国的大好河山,领略一下古老东方大国厚重的历史文化。

周总理先是陪同蓬皮杜等人去山西大同参观了云冈石窟,然后又乘飞机来到著名的杭州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风景如画,秀丽多姿,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此时,蓬皮杜身患白血病,周总理身患膀胱癌,均是不治之症,对于两位老人来说,这是他们所剩不多的拥抱大自然的机会。

游览完西湖以后,已近中午时分,法国外宾们由其他领导人陪同用餐,忙碌了好几天的周总理获得了难得的闲暇时刻。

自蓬皮杜访华以来,许多中方的工作人员整天跟着周总理忙前忙后,辛苦不已,现在抽出空来,周总理便对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去楼外楼吃便饭。

楼外楼是西湖边的老牌餐馆,创建于1848年,已有百年历史,名字来源于南宋诗人林升的著名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楼外楼历史悠久,闻名中外,主要经营杭州本帮菜,鲁迅先生作为浙江绍兴人,生前就曾多次光顾这家餐馆。

巧的是,周总理的祖籍也是浙江绍兴,每次到杭州来,如果条件允许,他就会光顾楼外楼,品尝一下家乡风味。

据统计,周总理曾九次光顾楼外楼,这一次则是最后一次了。

当时楼外楼属于公私合营的餐馆,故没有老板一说,最高管理者就是经理。

经理和厨师们一听说周总理要来,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聚在一起仔细商量着菜单。服务员们则赶紧去将靠近西湖边的一间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11点刚过,周总理便与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地走过西泠桥,漫步白堤,来到了楼外楼餐馆。

经理十分热情地将周总理等人迎进餐馆,周总理同他见过好几次面,朝他微笑着打招呼,然后吩咐说:“随便安排几个菜就行,我们就这么些人。”

进了餐厅,见到服务员们按照迎接贵宾的宴会标准布置餐桌,周总理赶紧制止道:“一切从简,饭菜做得简单一点,少一点,多了浪费。

周总理请客吃饭,大家都十分兴奋,在饭桌上争先恐后地向他敬酒。

事实上,周总理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不适宜饮酒,但在当时对外还是严格保密的,只有随行的保健医生张佐良知道实情,在一旁暗暗着急。

张佐良无法明言,只得委婉地劝阻大家少向周总理敬酒,但周总理却不答应,他觉得大家辛苦了这么久,难得放松一下,不能扫了大家的兴。于是,周总理主动同大家一一碰杯,感谢他们顺利完成这次接待任务。

当周总理看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盘他喜爱的家乡菜时,一边举筷品尝,一边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这是杭州名菜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花子鸡,还有绍兴梅干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张,味道不错,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

尽管周总理一再要求菜品简单一点,但厨师们出于对他的尊敬和爱戴,想着他难得来杭州一次,还是做了许多特色菜肴出来。

从周总理的这番介绍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桌菜肴算得上十分丰盛了,在70年代,老百姓的餐桌上很难同时出现这么多荤菜。

那么,回到我们的问题,70年代的十块钱在饭店能吃些什么?

看看周总理请客的这顿饭花了多少钱,我们心里应该就大致有数了。

吃完饭以后,周总理让卫士高振普去结账,陪同前来的浙江省领导赶紧阻拦道:“不必让总理付账,我们地方报销就行了。”

周总理一听很不高兴地说:“今天是我请客,怎么能让你们报销?当然应该由我来付钱。

地方上的同志知道周总理的脾气,便示意经理,按照他的意思办。

高振普去结账的时候,周总理同楼外楼的职工一一握手告别,他平易近人的样子,十分让人感动。

过了一会儿,高振普回来了,周总理细心地问道:“付了多少钱?”

高振普一扬手中的发票说:“11元2角9分。”

周总理一听便觉得不对,从刚才丰盛的菜肴推断,餐馆一定是少收了钱,他催促道:“那么便宜,不够,再去加钱。”

经理见到周总理一脸严肃的模样,只好又收了5元钱。

不料周总理依然不肯罢休,他板着脸说:“不够,要按牌价收足费用,不要搞内部价,你们不要像哄小孩一样哄我。

无奈之下,高振普又掏出5元钱递了过去,周总理见状,这才勉强同意,起身走下楼去。

就这样,三次一共收了21元2角9分钱。

周总理离开以后,楼外楼餐馆的工作人员们都感慨万千,深深为周总理这种廉洁奉公的精神所感动,尤其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厨师们,在建国以前,他们何曾见过高官出来吃饭还自掏腰包的?

周总理当天晚上便要乘飞机回北京,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在去机场的路上,他对高振普说:“楼外楼这种做法很不好,应该按照实际价格收费,表面上看是为我好,实际上是帮了倒忙,什么时候这种风气才能改变呢?

想了一会儿,周总理又担忧地说:“我看21元也不一定够。”

高振普回答说:“是的,我从服务员那里看到,好像要30元才够。”

到了杭州笕桥机场,周总理临上飞机之前对高振普说:“楼外楼的饭钱没有付够,你再补交10元钱让省里的同志带回去。”

高振普不敢怠慢,立即拿出10元钱交给前来送行的省里的同志,让他们带回去交给楼外楼餐馆。

简简单单的一顿饭,两袖清风的周总理竟然付了好几次账,一共30多元,这让地方上的同志惊讶得目瞪口呆。

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是20多元,30元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楼外楼的经理收到这笔钱以后,心里很不踏实,他便决心按照周总理的吩咐去做,他将当天中午的菜单翻了出来,严格按照牌价算出了准确的价格。

周总理回北京以后不久,一封来自楼外楼的信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经过认真核算,周总理当天中午的饭钱是19.90元,而他实际上付了31.29元。

楼外楼随信寄来了标明价格的饭菜清单,还有多出的11.39元。

周总理看了信以后,微笑着说:“这就对了嘛,不能搞特殊。

就这样,周总理在杭州西湖楼外楼三付饭费的故事广为流传,时刻警醒着后人廉洁奉公,严于律己。

好了,现在回到我们的话题,周总理这顿饭花了将近20元,把他的这份菜单打个对折,去掉一半的菜品,大致就是10元钱在饭店能吃到的东西了。




要说七十年代十元大团结钞票能够吃啥?那么我跟你说说在1973年的下馆子的经历。1973年冬至,我老伯出差到我们家,我爸带着我请客吃饭,那时的饭店已经改名叫工农兵食堂,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菜品基本上都是普通家庭菜,原来老字号的海参席,鱼翅席全取缔啦!我们爷仨就按照现有的菜品点的。凉菜是老醋蛰头,酱牛肉,热菜是宫保鸡丁,虾仁独面筋,甩袖蛋汤,一斤包子(40个)四两散白酒。我爸仅花费2.35元。吃的那叫一个餘忒!再给你说说当年的经营方式与现在不同之处,因为革命化提倡劳动人民最光荣,饭店是没有跑堂服务的。进门在订餐台选择好菜品,主食后就交钱拿上几个不同颜色的塑料卡片,找好桌位就听着取餐口的叫声,一叫宫保鸡丁好了,就赶紧去交菜卡取菜,要的就是人人平等,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所以当时十元大团结的币值是相当值钱的!但是从1978年以后币值就开始渐渐毛了,工资开始上调,物价也开始水涨船高啦!




10块钱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听我爷爷说,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20多,我爷爷是我家当地的一位民办教师。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收入不错的了。

所以,70年代的10块钱还是很有购买力。去不是太大的饭店,能把当日的所有饭菜都买走。不过,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你不见得会有足够的肉票和粮票。如果抛开粮票的限制,那真的会买很多。

咱们来看下1974年一家饭店的菜单。

首先,来看肉菜,可以看的出来肉菜的均价都是在2角左右,其中最贵的就是土豆烧牛肉了,才2角5分钱。

咨询了一下当时的肉价基本在0.8角一斤,即使这样当时的很多家庭也根本不舍得购买。只是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上几斤肉回家,而且也不是直接炒菜,都是做成了猪油。

在当时,能吃上,猪油拌饭已经超级幸福了!

素菜和主食,那就更加便宜了。炒鸡蛋,土豆丝基本都是5分或者1角。馒头5分一个,窝头1分钱一个。

如果普通人吃饭的话,也就是一个1角的素菜,再加上1分钱的窝头基本就差不多了吧。

所以这么来看,拿10块钱来这里吃饭,是不是真的随意吃,还可能会把老板给吓一跳。

所以在那个年代,10块钱对于一个普通人家真的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如果全部买米,能买70斤左右。如果买肉也能10多斤,完全够一个人很好的生活一个月。

到了如今,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10块钱已经真的不算什么了,在一些大城市可能连早餐钱都不够,而这一切才仅仅过了几十年而已。

让人不禁有一丝感叹,这社会的前进。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应该要努力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8401条回答。

70年代很少有老百姓去饭店吃饭,原因就一个字“穷”。

当时人的收入不高,农民平均每月只能赚几块钱,城里人稍好。

以城里还算收入不错的一个女教师为例,月薪大概是30多元。

那个时候,月薪四五十就算是地地道道的高薪了,很多优秀老技术工人拿着50多元的月薪,年轻工人都羡慕的不得了。

女教师收入在当时来说算不错,但是开销也很大。

当时家里一般子女众多,孩子就有好几个,上面还有老人需要赡养,而老人很多没有工作。

这样一个月算下来,能够实现收支平衡都很困难。


尤其有时候心疼孩子,多买些食物或者衣服,这月立即就赤字了,很多时候还要向同事借钱。

而且,这还不能出事,万一有些什么大事小事,收支立马不平衡。

当年很多人为了有些存款应付大事,往往强制性每月存钱,存几块,无论什么情况都不用。这样一年下来,也才能够有些积蓄。

萨沙记得有个著名作家,曾经写过这么一件事。七十年代当时他还年轻,刚刚生了女儿。当时女儿很想要一辆很普通的儿童玩具脚踏车,盼望了1年多。由于他工资低,家里很拮据,犹豫再三,决定买一辆二手的,可以便宜一些钱。当时存了好几个月的钱,眼看就要凑齐了,突然老家写信,说他母亲得了绝症,需要钱治疗。无奈之下,这个作家只能将所有积蓄都寄给了母亲,四岁女儿的玩具车也就泡汤了,当时女儿大哭了一场。

作为一个父亲,这事其实让他窝心了一辈子。甚至自己到了晚年,看到满街小朋友骑着脚踏车,心理还不是滋味。

当年他就认为自己怎么这么没用,女儿这点愿望都实现不了。



这种情况下,当时很少有人下馆子。

经常下馆子的,无非这几种人:

第一,待遇高的干部。

钱学森就很喜欢下馆子,他的待遇很高,是高级干部,每月薪水用来下馆子是足够的。

他全家都喜欢在外面吃饭,每月只要有时间就出去吃。


第二,出差的干部和办事员。

这也是没办法,只能在外面吃,但也多吃些小吃为主。


第三,谈恋爱的情侣。

毕竟也是甜甜蜜蜜的事情,请吃饭也是很正常,只是一旦结婚就立即不会这么做了。

而且,当时虽不流行AA制,但女孩一般要面子,不会白吃对方的东西。


第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爷们。

这种人什么时候都有,萨沙有个邻居把家里床都卖了(清朝时期的木床),就为出去吃几顿。



至于饭店能吃到什么?

以我们南京为例,你去夫子庙旅游,有好几家卖秦淮小吃的国营饭店,也就是鸭血粉丝、小笼包、锅贴、各种面五花八门的东西。

萨沙老爸曾经请刚从农村回城的知青好友吃小笼包,这小子一口气吃了10笼。

好在小笼包当时不要粮票,不然我老爸就得破产。

当然也有正儿八经的饭店,进去以后点菜,和今天宴会没什么不同,各种炒菜、煮菜。

不过菜系比较固定,也就是菜单是几十年不换的,就这些菜。


吃小吃是比较便宜的,但如果正规吃饭就比较贵,尤其是有名的饭店。

虽然是国营,但菜价较高,毕竟饭店不可能赔本。

当时在南京比较高档的国营饭店正经吃一桌,少则几元,多则十几元甚至几十元。

我老爸是精打细算的,由此家里要办大事请客,又不想花钱太离谱。他就托了关系,找来了著名饭店的厨师,业余时间做了两桌,所有食材都是在1个月内想方设法买到的。

这样搞虽麻烦,但毕竟省了一笔钱。

当时茅台酒就要8元一瓶,汾酒和竹叶青是3元一瓶,平时不会有人喝,都是在饭店里宴请别人。烟酒不分家,请客还需要准备香烟。当时高档的大前门香烟,也要4角钱一盒,一条就是4元。




对于月薪二三十元的老百姓来说,这是承受不起的,更别说还需要粮票。

其实说来说去,粮票就是配给限制的,你就算有钱但没粮票,一样没办法买到什么东西,吃到什么东西。


而当年在饭店工作其实也是受到一些羡慕的。

为啥?

如果遇到熟人来吃饭,勺子稍微晃一晃,就可以多给一两块肉,多给一坨面。当然要隐蔽的做,被发现了是要挨批评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算什么,搞笑吗?

在当年,这可就是不得了。




70年代的人很少很少的人拿十元钱进饭店吃饭的,农村人更是天访夜谈,进城粮食局去交任务,推400粮食,小车单耕生产队出盘费0.30元,花一至两角钱吃顿饭,节省出钱备用,十元钱相当于一个月的工分资金,我记得74年造年底分配方案,每个工日价值0.35元,造好了方案队长不让趟,为了加上2分钱,我打了一个通宵把方案翻了,每个工日价值0.37元,队长高兴社员高兴的不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块钱   小笼包   饭店   年代   西湖   生产队   粮票   馆子   杭州   中国   物价   餐馆   当年   工资   社会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