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德云社是发扬了相声还是毁了相声?

没有郭德纲,相声演员都去演小品了。郭德纲挽救了相声,赵本山挽救了二人转,这是不争的事实。




本来相声就是一种民俗艺术,非要让它登上大雅之堂,那就是另一种艺术形式了,服务的人群也不完全一致。我们喜欢郭德纲,是因为我们需要欢笑,大家可以批评他,但不必攻击。




看到关于京剧的一些消息,说某晚会上,有京剧演员唱几段样板戏,结果遭到同行和一些文艺界人士的反对,不知是出于怎样的原因。联想到相声,起源于市井,成长于市井,并是小老百姓的自娱自乐的消遣形式,象鼓书、评书、三弦、梆子、还有许多地方曲艺都是如此,包括京剧,成立曲协后,都上了大雅之堂,结果,这些曲艺种类慢慢的萎缩了,甚至消失了,为什么?德云社保存了相声,同时也在努力保存基它曲艺种类,能问一下曲协在干什么?




郭德纲德云社是发扬光大相声,这一点是肯定的。如今相声如此火暴,没有他们是不可能的。至于同行不少人反对,那也是嫉妒心。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时间会证明郭德纲德云社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是为百姓说相声迎合欢众口味,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




相声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草根艺术,来自街头地滩。解放前由于民间艺人社会地位低,加之相声天生存在的那种搞笑逗乐的“俗",所以难登大雅之堂。解放后侯宝林把相声带进了大会堂,说明民间艺人翻了身,政治性大于艺术性,不再用街头卖艺养活自己了。但回顾七十多年来相声艺术的发展,清楚看到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所谓主流门派手上几乎奄奄一息,原因很简单,功底太差,早已不能代表中国相声。郭德纲德云社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口,还原了相声的本来面貌,让相声回归到了老百姓身边,也让人们看到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希望,是郭德纲德云社传承了这个民族文化,才能让相声这门艺术又起死回生。假设有关部门能让郭德纲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相信一定会火爆!现在郭德纲在小剧场演出是一种生活手段,不代表是把相声从大会堂退回到地滩,郭德纲的相声一直红火在多家电视台,他的弟子也上过春晚,而且一直深受群众喜爱,这才是马季、侯跃文力挺的原因。




喜欢卤煮火烧羊杂碎的人很多,但是宴席上很少有。所以有了郭德纲才有了相声的繁荣。有了姜昆,相声江河日下。




郭德纲的相声仅仅是博大家一笑而以!请不要给他上纲上线,喜欢听你就听,不喜欢可以不听,请不要诋毁人家,就跟饭菜一样,不喜欢吃,你就别吃,喜欢吃你就多吃点!不要不喜欢吃,给你端上来,你还要掀桌子!




最近,我又看了一遍马季先生的访谈录像。他在谈到郭德纲时说:我们一直在号召大家听相声,但是没什么效果,郭德纲他们这么一演,把相声带火了,这是好事啊。至于有人与郭德纲有什么矛盾啊,我不会介入,也不会调解什么的。




其实,只要是老百姓喜欢的,那就正常




郭德纲的德云社相声,好坏放一边,最少让相声又火了一把,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了相声,有人称之为“转基因相声”,最少表面上量大(学员、段子,还有喜欢的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鼓书   人民大会堂   相声   大雅之堂   民间艺术   市井   曲艺   大会堂   京剧   老百姓   艺人   古老   原因   艺术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