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游玩的孩子与很少出去游玩的孩子差距大吗?

老大今年8岁半小的三岁半,老大三岁开始就开始周末周边带出去走走看看,节日就出省游玩,基本都是自驾,到现在孩子在假期之前就开始自己规划去哪里游玩,自己做攻略,想要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或者是人文地貌,有很多美好期待和亲眼见证后快乐,这是坐家里万万不可能得事情。所以区别非常大!




那肯定相差一大截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才真正见识了书中的情景,见多识广,只有见识多了,才能懂的多,知道的多,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觉得要多带孩子出去游玩,真能开阔眼界,我女儿今年8岁,从2016年我辞职开始创业,只要把员工的工作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相对还是比较自由的,所以从那一年开始,我只要节假日和周末有空都会陪孩子和朋友们约起来,一起带孩子们出去走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深圳市的、广东省的、外省的,这几年我们跑了很多地方,现在孩子三年级,作业开始要求字数增加了,日记也开始写起来了,每次看到孩子的作文和日记内容都写的生动活泼有逻辑,虽然也看很多书,但我觉得也和她出游见多识广有一定的关系,小学阶段学业压力不是很大,多出去走走是比较好的,老话说:读万卷书不如 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其实行万里路本身就一起阅人无数了,对孩子的成长历程还是帮助很大的!世界那么大,应该得空就出去看看,亲眼看到的和书上、电子屏幕里看到的,还是不一样的感觉的。不仅仅是孩子,大人的世界也是一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有条件的都会出去走走,见多识广更能和别人聊到一起去。




那肯定啊,亲身感受到的,肯定和听到的,看书看到的有差距,还是尽量陪陪孩子吧,工作是为了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赚的钱不用,提升不了幸福感的,有个笑话,说的夫妻两个拼命工作,买了海景别墅,但是工作忙,很少在家享受这一切,结果每天是保姆在家抱着狗看大海。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有了。




差距还是很大的。弟弟今年16岁了,就没离开过家乡,女儿喜欢看书和听书,她三岁的时候就能将56个民族背下来,后来知道了新马泰,一直嚷着要去,原因是从书上了解到新马泰特别美,想去看看,因为疫情新马泰没去成去了趟三亚。结果三亚没回到家呢就又开始闹着去长隆和迪士尼,我都不知道她如何了解到的这些!她从小基本就是我和老公自己带,只要有时间就没停下过脚步,周围很多地方基本都去过。确实眼界要宽很多,同时知道的也多。




感谢回答!我觉得是有差别的,别的方面我们不说光视野上就能看出来,经常出游的孩子知识面比较广,而且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也会更流畅。性格开朗易与人沟通交流。因此我觉得还是经常出去游玩的孩子长见识。




应该是有差异的。读万巻书,行万里路。开拓眼界,这是无形的影响和对大脑的刺激。没有看过高山,如何能想象出高山,如何能描绘出高山,如何能画出高山;没有看过大海,如何描绘大海,如何画出大海,如何感受大海。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那怎么能知道猪为何物,肉为何味?




如果你不能行万里路就请读万卷书,游玩看你怎么游玩,很多人觉得经常出去游玩的孩子会怎样怎样,但那是一种真的长眼界的游玩。我有一个朋友,是老师,老公每年节假日或者在寒暑假也会请年休假两个人带孩子必定出去游玩,但孩子依然平平,就那样,既没有气场也仍然胆小怕事,既不自信也没气质,那这又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游玩就限于到了一个地方吃饭逛街而已,那这种游玩说实话还真不如读万卷书来的合适。人和人何来的差距?出去玩多了就有差距了吗?其实不是,出去玩多了差距最多是独立自立的能力,其他的,当地的人文风土这些知识根本不是玩两次就能领略到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机会还是应该多带小盆友各地走走,饱览各地的山水风光,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了解世界各国的人文景观。当下花一点时间去积累与沉淀,日后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单纯的认为出去玩的多就会更优秀,这个太片面。出去玩,需要玩的有深度才会真正带来提升。目前大家的旅游方式,绝大部分就是坐车睡觉,到地方拍拍照,能带来多少体验感,值得商榷。大部分孩子出去玩,家长并未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民族历史,最多也就图个心情愉悦,口舌之欲的满足,得不到多少提升。

行万里路,“行”字不能片面的理解是去各地游玩。“行”字指的是下沉一件事,亲身经历体验完成一件事的过程,实操永远大于纸上谈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差距   高山   孩子   都会   见多识广   风土人情   眼界   片面   节假日   书上   大海   很大   时间   地方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