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需要上缴?

职业年金是给事业单位人员的一种福利,它是对事业人员在缴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制度。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增加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

我们都知道机会事业单位开始缴纳社保是从2014年,在这之前都只有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社保并轨才将机会事业单位纳入了同一社保缴纳体系。而机会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的时间短,远不及企业人员缴纳社保时间长,所以给了一个十年的过渡期,并开始为机会事业单位人员缴纳职业年金,希望以此来保障机会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时养老金过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职业年金是从2014年才开始缴纳,其缴纳比例为单位8%,个人4%,全部进入机会事业单位人员个人账户,所以它不存在上缴一说!

职业年金在机会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时,按照养老金发放标准时间计算,一旦领完职业年金就不再继续发放。也就是说职业年金有领取结束的时候,而养老金则可以一直领取到退休人员生命结束。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老王60岁退休,其养老金和职业年金都是按139个月计发,假如老王职业年金总共有5万元,则老王职业年金每月可以领取359.7元,只要领完139个月后,老王如果还健在,那么从第140个月开始,就只有养老金了,不再有职业年金!

所以,职业年金总有领取结束的时刻,而养老金则没有这种限制,可以持继领取到退休人员去逝为止。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余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需要上缴?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是根据国办发(2015)18号文件精神,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精神而开始实行的。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属于强制执行的,这对于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缴纳社会保险,除了缴纳五险一金以外,还需要按照《职业年金办法》的规定缴纳职业年金。职业年金作为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也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按比例承担缴费金额,其中用人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4%,在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缴费基数和本人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是一致的,单位缴费部分和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管理。如果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单位缴费部分作为记账管理,个人缴费部分属于实账管理,对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实账管理。对于实行记账管理的,要按照国家每年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

单位实行记账管理的职业年金账户,在本人退休时,财政将按照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拨款记实。职业年金一般不能提前支取,但是参加职业年金的人员,如果因为出国等因素的,可以一次性支取,本人死亡的,其职业年金账户资金可以由法定的继承人依法继承。本人退休后除了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以外,还要领取职业年金。职业年金的领取方式,既可以一次性领取,用于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按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约定按月领取相应的投资收益,也可以按月领取,按月领取的方式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差不多,按照个人职业年金账户总额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比如60岁退休的按照139个月来领取,55岁退休的按照170个月来领取,领完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后不再领取,领取方式一旦选择以后不允许再变更。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这里举个例子来做说明。比如在本单位每月个人工资总额为5000元,那么每月个人就需要缴纳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职业年金4%,住房公积金5%到12%,机关事业单位大部分都是按照12%来缴纳的。所以每月就需要扣除养老保险400元,医疗保险100元,失业保险25元,职业年金200元,住房公积金600元,总计每月扣除五险一金和职业年金费用为1325元,实际到手工资只有3675元。养老保险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400元,医疗保险最低为100元,根据年龄结构,比例要逐步增加,住房公积金1200元(包含单位缴费部分),职业年金为600元(包含单位缴费部分)。如果职业年金缴费30年,那么个人账户的职业年金就为216000元,按照60周岁办理退休,每月可领取职业年金1554元,领取完139个月以后不再领取。如果和养老保险同步开始缴费,职业年金的收入要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这就是缴纳职业年金的好处。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是根据《职业年金办法》的规定,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是属于强制性缴纳的,缴纳后在今后办理退休时,除了领取基本养老金以外,还可以领取职业年金。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职业年金这一制度,但是却并不知道职业年金是干什么的?所谓的职业年金,是什么职业?实际上,答案是这样的。

职业年金制度是补充养老保险机制

2014年10月,国家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求建立起社会化养老保险机制,而不再是继续使用有国家供养终身的方式。

其实,两者区别最大的是养老金的计算机制。通过改革,退休养老待遇的基本原则将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有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确定增长幅度;而过去则是以职务、职级、岗位定终身的待遇计算模式,参照在职职工的待遇增长退休金。

为了补充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造成的养老金待遇的不足,国家专门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实际上,早在1991年国家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就已经推动国有企业建立起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机制。

职业年金制度的特点


2015年国家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明确了职业年金的缴纳是强制性的。这跟企业年金办法是不一样的,企业年金是企业自主建立。

职业年金实施“虚实结合”的方式。职业年金每月实施个人扣费。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发现,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以后,除了扣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8%以外,还要扣缴缴费基数的4%作为职业年金个人部分,用人单位应当缴纳8%。

职工缴纳的这一部分采取的是实账积累,而应当有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按单位分类处理。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采取记账方式。当职工退休或者转出、离职等特殊情况的时候,财政拨款计实。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财政的压力。如果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则需要按月据实缴纳。

实账积累部分,实施市场化投资运营,按照实际收益计息。记账部分有各省市统一公布记账利率记算利息。

职业年金一般是省级统筹管理,一般实行了规模化运行,投资收益率并不低,一般年化收益率都在4%以上。

职业年金退休待遇的领取

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退休待遇领取更严格一些。企业年金可以退休时一次性多次领取,也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只能按月领取,按照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职业年金待遇;或者购买一种商业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待遇在通货膨胀不明显的情况下,未来可能会提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20%~30%。

所以,职业年金还是一项非常不错的待遇。未来随着企业年金制度的完善,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年金待遇的。




职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是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所特有的一项福利。

“五险一金”是大部分人所了解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拥有“五险二金”了,而多出来的这一金就是年金。

年金目前分为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其中企业年金是企业为职工建立的,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而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所特有的,只要在编在岗人员都有。

2014年10月,我国开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从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也开始需要缴纳社保,而同时他们退休后待遇的计算方式有所改变

在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是按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退休后的收入能够保持在退休前到手工资的80%。

但是改革以后,因为计算方式的不同,导致这个比例会有明显下降,意味着退休人员的收入会下降。所以,国家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的待遇不会受到影响,顺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强制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必须为在编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职业年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能够保证他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职业年金的缴费比例为单位8%,个人4%。而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单位16%,个人8%。可以看出职业年金刚好是养老保险的一半。所以,退休后年金对于提升待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和养老保险一样,正常情况下年金也是需要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才可以领取,也是每个月领取一部分。

不过年金和养老金不同的是,年金账户里的钱领完就没有了,正常60岁退休的话是分139个月领取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这种职业年金起始于2014年10月1日,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时必然要缴纳,它是一种养老保险的补充养老保险。

缴费比例,个人缴纳本人缴费工资的4%,单位缴纳是这个缴费基数的8%,区别归于个人职业年金账户之中。

据说,养老“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都要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和待遇发放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部分养老金的替代率(占在职工资的比重)不会超过60%,而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在70%~90%。

为了保障这部分人员退休待遇不降低,职业年金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投资运营等,预计可以将替代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那么,职业年金为什么要上缴呢?

  • 上缴之后可以由有资质的金融机构投资运营,增加这部分资金的收益,以更加有利于提高养老金的百分点;
  • 上缴之后全部属于个人,放在个人职业年金账户之中,等到退休时,按月随个人养老金发放,发完为止;
  • 虽然是上缴了,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的,不会被别人拿走的,这一点是要放120个心的。

看完我的回答,你清楚了吗?




本人是工作多年的机关公务员,我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首先,必须搞清楚职业年金的根本属性,职业年金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保险,或者直接称为补充养老保险。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很清楚,职业年金的适用对象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正式工作人员。毫无疑问:职业年金是强制性的补充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

同时,做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强制其必须参加的社会保险的主体部分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保,住房公职金,即“二险一金”。在此基础上,做为补充养老保险的是职业年金;做为补充医疗保险的是大额医疗保险,其实也就是城镇职工的大病保险(与此相对的是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毫无疑问:在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己经得到了全面实施

其次,谈一下企业职工的可以参加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相对应的另一个年金,是企业年金,也就是企业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由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行政规章、从2018年02月01日起正式实施的《企业年金办法》就是最基本的政策依据。其根本目的也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适用对象:各种类型的企业及其职工。对于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国家只是鼓励建立而不是强制建立,也就是说:建立不建立企业年金,由企业及其职工协商决定,国家并不强制推行

这里要强调的是,企业职工强制参加的社会保险基本的内容是“五险一金”,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再加住房公积金。再加上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即大额医疗保险或称为城镇职工的大病保险,足足有八种之多。

再次,两种年金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需要上缴?既然两个年金都是补充养老保险,目标都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的目的,当然就是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分别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双方按政策规定的比例,再为职工建立另外一份的补充养老保险(具体个人承担本人月工资的4%,用人单位承担8%)。到退休时,除了法定的退休金之外,还可以逐月或一次性另外再领取一份年金,保证职工退休之后有一个稳定、满意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

至于说为什么需要上缴?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也就是:国家出台具体政策,由养老保险事务的法定行政管理部门——即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收缴具体的年金基金统一交由商业银行或商业保险公司来进行专业化的运行,运用基金投资,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即: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在具体操作上,和大病保险一样,都交给商业银行和商业保险公司去办理,社保局并不直接进行管理,仅此而己。所以说:不论是职业年金,还是企业年金,从本质上讲,即有一定的社会保险属性,也有一定的社会福利属性,但绝对不是商业保险

最后,谈一下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的后续社会效应。综合以上内容,可以概括为: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都是补充养老保险,都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缴纳参保,这一点完全一致。不一样的是用人单位:职业年金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用人单位是国家,由国家强制参保,并且己完全执行到位;企业年金的适用对象是各种类型的企业及其职工,用人单位当然是企业,是非强制参保,目前的落实率极低。原因也非常简单:企业年金肯定会造成企业用工成本的上升,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破产倒闭,最终致使一部分企业职工彻底失业。国家两害相权取其轻,综合考虑,也只能采取非强制的办法。据人社部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底,我国建立了企业年金的职工总人数只有2388万人,占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职工总人数36483万人的6.54%,只能说刚刚开始起步吧。可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有时是骨瘦如柴啊。到现在刚开始执行年金制度的人,大量进入退休阶段领取退休金时,人们会发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待遇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引起新的社会不平衡。而根本原因只有一个:企业未建立企业年金。这是毫无疑问的自然结果。




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需要上缴?

通俗的来讲,职业年金是补充养老险,因为很多人的养老金缴费金额在退休之后,并不一定能够拿到令自己满意的退休金,为了进一步保障员工退休后的养老水平,国家要求事业单位强制性缴纳。

虽然是强制性缴纳,但对员工来说也是一种福利,正常的养老险员工需要缴纳8%,单位需要缴纳20%,其中员工缴纳的8%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20%进入的是统筹养老金账户。

而职业年金个人需要缴纳4%,单位需要缴纳8%,个人和单位缴纳的全部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虽然自己缴纳了4%,但单位同时帮员工缴纳了8%,而且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这对员工来说是一种激励措施。所以,并不存在上缴一说,因为这些钱都是你的。

与之对应的是企业年金,只不过企业年金并不是强制性的,一般大型集团类企业,为了激励员工会给与企业年金的待遇,当然这是可选项,我们公司在前年的时候,集团发了一封邮件给到每个人,如果需要缴纳企业年金的自己报名即可,这其实是在增加企业的负担,所以一般小型企业是做不到的。

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逻辑差不多,其实就是将现有的工资推迟到退休之后发放,在退休之后职业年金会有领完的一天,这和养老金是不同的,养老金是一直可以领取的,即便是这样计算也是划算的,因为企业缴纳的那部分是额外多出来的。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缴纳年金的,事业单位因为是强制性的所以大家都要缴纳,而企业年金一般是可选择的,所以仍然有一部分人不愿意缴纳,因为大家都认为退休的时间还早,都希望拿到手的钱多一些,更加有安全感。

其实,如果你的薪水不是很低的那种,每个月多缴纳4%的年金,单位需要帮你缴纳8%的年金,整体算下来还是非常划算的,人总归有退休的那一天,你说不是么。




职业年金制度,是与养老并轨改革同步推出,并强力实施的机关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所谓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构成中,所独立存在的第二支柱,也就是我国积极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很显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不仅是构建完整体系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保障和提高退休人员基本生话水平的必要措施。

职业年金制度推出时机耐人寻味。这是适应养老并轨改革,提高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也是为避免因长期实施双轨制,而导致企退人员养老金水平明显偏低倾向,所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之一。

总之,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并且,依法依规强力组织实施,通过建立职业年金个人帐户制度,专户储存,专款专用,而且大部分资金,也由国家财政负责买单,这是企业年金制度所无法比拟的。

按政策规定,职业年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所在单位缴纳比例为8%,个人缴纳比例为4%,参保人员退休后,职业年金可随养老金按计发月数按月发放,发完为止,或采取一次性购买商业保险产品。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需要上缴呢?如果你是一名正式的事业编制人员,基本上都是要正常去参加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就相当于是一份补充养老保险的待遇,那么在今后你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后,都可以在正常社保养老金的前提下,额外获得一部分补充养老金的待遇,这就是我们职业年金的主要作用。

对于自己来讲肯定是有好处的,因为毕竟自己每个月工资当中只需要承担4%的职业年金,而作为你所在的工作单位,他需要给你承担8%的职业年金,总共这12%的职业年金全部进入到个人账户,最终都是我们个人享受的,所以说企业单位至少会给你多承担8%的用工成本,这就是我们可以享受到的相关的福利待遇,对于我们自身提高养老金的待遇也是有好处的。

而且职业年金还有一个特点,我们可以选择随同养老金一样按月领取,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在退休以后一次性领取,是有两种不同的领取方式。那么无论哪一种领取方式,这个钱都是完全属于我们个人所有,如果按月领取,那么你的个人账户会利滚利,利息相对来说会多一些,如果一次性领取,那么你的账户就等于说是清零,所以说不会产生任何的利息。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需要上缴?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和我们企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叫法是不同的,事业单位称之为职业年金,企业单位称之为企业年金,他们共同的作用和目的就是补充养老保险,最终在退休之后可以获得补充养老金的待遇,可以有效增加我们养老金的实际收入。

如果说你参加了职业年金,那么基本上从你个人账户当中,每个月是扣除4%,所在的工作单位承担8%,这12%的全额比例全部进入到我们个人账户里面去,当你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后,他会随同我们的养老金一起来,按月发放,当然职业年金可以选择一次性完全领取,这个都是没有问题的,企业年金是不能够选择一次性领取的。

所以拥有了一份职业年金待遇,就等同于你在退休之后额外获得一部分养老金的收入,对于自己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单位或者说每一个事业单位都会建立职业年金,只有对于事业编制的正式员工才会建立职业年金,那么企业单位方面基本上只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才会建立企业年金,因为这个不是属于劳动合同法的强制规定,所以说绝大多数人群实际上它是没有这方面待遇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年金   事业单位   职业   养老金   养老保险   账户   个人账户   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   职工   单位   制度   人员   国家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