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孩子真的不好吗?

您好,宠爱孩子是应该的,孩子需要从爸爸妈妈的爱护、关心中获取内心成长的力量,建构他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安全感。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爱护和关心,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自卑,对他成长中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损伤。

但是,宠爱和溺爱不是对等的


宠爱孩子不代表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所提出的一切要求。如果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所有要求,不去思考孩子真正的需要,这样不仅让孩子丧失了在这个社会的生存能力,还会使孩子丧失自我发展的机会。

宠爱孩子也不是为了顺应孩子成长中的探索需要而不去在意周围环境和他人。尊重他人,尊重环境,不仅是一种社会化的意识,也是良好教养的体现。

因此,父母们应该在爱护孩子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生存技巧和社交能力,这样做才是真正的爱护孩子


如果您有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或讨论哦!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或微信号。




不是不爱孩子,是要有度!合理的要求可以答应,不合理的就要拒绝!否则孩子不会知道什么是选择




从古至今有很多慈母败子的例子。

被父母宠爱的娇生惯养的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这些孩子受不了一点委屈,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宽容,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和人交往。缺乏独立自理能力。

试想一下,这种娇生惯养,好逸务劳,任性不羁的孩子,今后怎么样去面对社会,怎么样去面对他的人生。

卢梭: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宠爱固然是可以的,但是要有个度。现在生活条件上升了,家家可能都一个两个孩子。家里大人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基本是有求必应。但在宠爱的过程中也要告诉他(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一味的宠爱和迁就并不是为他(她)好。等到以后到了社会上没有人宠爱和迁就的时候,就会分不清是非,从而犯错。所以宠爱可以,但不要过度。




凡事都要有个度。我们河南有个口头禅,中!一切要适中!




那要看怎么理解了,有的人认为不打不骂,让孩子吃饱喝好就是宠,有的人认为孩子提出任何理由都不去拒绝,而且闯了祸出会屁颠屁颠的跟在孩子后面擦屁股,还理直气壮的说“孩子还小”是在宠孩子,这些都不是在宠孩子,这是无知,是在害孩子。孩子错了,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采取暴力解决,蹲下来平等的跟孩子说话,跟孩子成为朋友,我想这才是宠孩子




宠爱要有一个限度,过分宠爱肯定不好




以前总认为不要宠孩子,否则会娇惯,看到不好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不断提醒他不要这样做,但孩子越大离我所期待的却越远,亲子关系越来紧张,孩子越来越反叛”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害怕宠爱孩子,生怕娇惯了他,于是便少了那份发自内心的欣赏孩子的态度,少了与孩子一起享受亲情的乐趣。受了维尼老师的理念的影响,以后我不会了。我想好好和宝贝享受在一起的时光,不惧怕去适当地宠爱孩子,被爱浇灌的孩子会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

现在,大家看到孩子哭闹过多、爱发脾气、倔强、逆反就以为是溺爱所致,其实恰恰相反,这些现象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父母管得太多,限制太多,不顺应孩子心理所致,与溺爱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和孩子别扭,就是教给孩子和你闹别扭,就是逼迫孩子哭闹,倔强。




知名亲子教育机构:宠爱的压力

当宠爱变成压力

重庆心理医生寸草心提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中国式家长的教育理念,大多数的父母都给孩子给予了太多的期望,将孩子的学习作为了重中之重,但是这些父母过多的关心与付出,放到孩子身上可能就变成了压力。

我的邻居陶姐只有一个儿子,她是在35岁的时候生下了小羽(化名),所以全家都对这个孩子异常疼爱,陶姐全家几乎将自己全部的关心都倾注到了小羽身上,为了让孩子考上一个好高中,更是将自己不错的工作辞掉,专门在家辅导儿子的学习,经过陶姐的“悉心栽培”,小羽如愿以偿考上了全市的好高中,步入高中后陶姐对小羽的管教更加严格,我经常听到陶姐在家里对小羽的大声教导,作为邻居的我很少看到小羽玩耍,不过除了小羽的学习之外,全家对于小羽的其他要求都尽量满足。

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高二那年却患上了重度抑郁症,陶姐特意请我去和孩子聊过几次,经过几次沟通之后,小羽向我透露:妈妈经常斥责和否定他,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提示只要学习上稍微有一点退步,妈妈就会大发雷霆,他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地学习才能得到妈妈的认可,因为只有在自己考第一名的时候妈妈才是最温柔的,虽然在经济物质上妈妈从来没有亏欠过自己,但是给自己的爱实在是太重了,妈妈说她一辈子没有别的要求只是希望我好好学习,考上一个重点大学这辈子她就足够了,几年的时间他没有朋友、没有爱好,我也希望可以向其他同学那样可以大声欢笑,我也希望下课之后就去操场玩耍,但是只要想起妈妈,我知道我不能,可是我真的好累……

陶姐的做法,对于小羽这样敏感内向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加剧他的低落情绪和自卑心理,针对小羽我和陶姐进行了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在学习上不应该是强压式的,应该尽可能多的肯定、赞美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沟通、解决问题,陶姐表示为了孩子她愿意改变,她也会带孩子积极地进行心理治疗。

小羽的遭遇让人感到十分痛心,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走路的脚步越来越快,作为过来人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博得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将自己认为地“爱”全部塞给孩子,可是殊不知正是这些拳拳到肉的爱心在不断剥夺着孩子原有的快乐,那些自己年少时未曾实现地理想强行施加到了孩子身上,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强调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作为父母不要被成绩蒙蔽双眼,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眼中的孩子都有一颗极其柔弱敏感的心,作为家长对待孩子需要做到的应该是温柔相待。

天若有情天亦老,心有寸草心忧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卢梭   孩子   心心   娇生惯养   溺爱   重庆   倔强   全家   内心   身上   父母   压力   高中   能力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