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会计,发工资时的五险一金怎么做帐?

单位用工成本包括发放给职工工资及单位为职工承担的五险一金。根据目前缴纳社保及公积金的管理规定,由单位代职工缴纳其应由职工个人承担五险一金的部分,即职工实际到手工资为应发工资扣除五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及个人所得税后余额。

由于计提工资与统一缴纳五险一金时点不一致,启用的会计往来核算科目会有差别。如果统一缴纳在先,计提工资在后,可以计入其他应收款-代缴社保/代缴公积金核算;如果先计提工资后统一缴纳社保,则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该往来科目最终应无余额。

假设统一缴纳在先,发放工资在后,应发工资总额为100元,以某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为例:

1、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2、单位用工成本构成及五险一金分配

3、会计账务处理

通过往来科目并且三级科目核算的账务处理,虽然在会计日常账务处理时较为繁琐,但是便于年终汇总工资数据,可通过账面清楚查看每一时点用工支出情况,例如:可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金/公积金"借贷方发生额查看单位为职工承担的各项保险及公积金的情况;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查看单位为职工支付的工资总额情况;通过”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金/公积金“查看单位为职工代缴的五险一金情况。

以上会计处理如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谢谢!


2018-11-12更新

1、谢谢“十一月的湖人”订正。

单位承担的养老和失业保险为设定提存计划的离职后福利计划,根据新企业会计准测应该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即会计账务处理中第1、3步做相应的订正。

2、关于工资及单位承担的社保是否都计入管理费用,这里补充一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这里谢谢“靁霆鯖枫”提示。




按会计操作原理,企业统一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入帐时借记其他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分别为"代缴社保费"和"代缴公积金"。发工资扣除员工社保和公积金时,再对应冲抵其他应收款。在实际工作中,扣除数经常与代缴数不一致,原因多种多样,再加上会计长期不做及时调整,其科目结存金额不断变化,调整的有效难度增大。

现教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企业统一上缴社保和公积金入帐时,全部金额作管理费用处理,发放工资扣除个人部分入账时,做管理费用科目借方负数处理。这样就不存在"其他应收款"社保和公积金科目,扣除金额的实际误差直接列入了管理费用。

不过注意的是,扣除的社保和公积金要与社保公积金清单基本一致,不悬殊太大。否则,扣除金额不具有会计合理性。




每月计提工资时候社保会计分录,首先,先按照各部门人员工资的金额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生产成本--人工费

制造费用--人工费

研发支出--工资

在建工程--工资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每月计提工资时候社保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在发放工资时扣缴个人承担的社保和个税,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代保个人五险一金

应交税费-代扣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企业统一缴纳社保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明细科目(单位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代保个人五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五险一金已经为三险一金,即将生育保险并入医疗保险统一管理。企业财务人员对三险一金的会计处理,需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和“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在员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需要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大部分的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职工薪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核算。

企业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处理。

1、计提时。企业按照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时,借记 “管理费用—企业部分”,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

2、支付时。企业支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借记“其他应收款—垫付款”,贷记“银行存款”。

3、收回为员工垫付时。企业在发放工资,收回企业代交的部分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贷记“其他应收款—垫付款”。

4、未付时。如果企业没有按期支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话,需要将没有缴纳的各类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即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借记“其他应收款—垫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

当然,有的企业在对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进行会计处理时,为了便于对账和清理,将计提的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类保险费用,由“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一并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在实际支付的时候,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企业没有按期缴纳各类社会保险时,不用再由“应付职工薪酬”转入“其他应付款”,且账目清晰,对账和账面清理时比较方便。但是,每个月需要多做一笔会计分录。

总之,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三险一金,需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 的会计科目核算。计提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支付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个人应承担的部分在应付工资时扣收,应提供“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财经话题。

2022年2月3日




发工资时的五险一金做账,分为两步,案例数据以广州为例:

案例数据:工资4500元,社保单位部分418.88元,社保个人部分434.94元,公积金单位个人各105元。

第一步:银行扣缴五除一金时,五除一金单位部分计入费用或成本中个人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费用可以是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个按员工所在的部门和实际情况来定,举例为管理部门的五险一金,做账分录如下:

借方:管理费用-社保 418.88

其他应收款-代垫社保 434.94

管理费用-公积金 105

其他应收款-代垫公积金 105

贷方:银行存款 1063.82

第二步:发放工资时,需要冲减个人部分垫付的五险一金,做账分录如下:

借方:应付工资薪酬-工资 4500

贷方:其他应收款-代垫社保 434.94

其他应收款-代垫公积金 105

银行存款 3960.06

以上就是发工资时五险一金的做账方法了,最后月底别忘记了计提工资。

作者:账房公子




这一账务处理是每个企业每月都要做的,属于常规性工作,是个大众性的问题。


好吧,话不多说,还是回到问题当中去,我们要知道五险一金都包含哪些,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另外企业承担五险一金(各个比例不同,各省、市的每个比例也不一样的)和个人只需承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各个比例不同,各省、市的每个比例也不一样的),那我们来具体看看账务如何的处理:

1.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还有销售部计入销售费用,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生产部门计入生产成本,为了简化这里仅拿管理费用来说)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社会保险费(公司)

-住房公积金(公司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

-住房公积金(个人)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缴纳五险一金(银行划款):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公司)

-住房公积金(公司)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

-住房公积金(个人)

贷:银行存款

4.缴纳个人所得税(银行划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当然3和4可以合并为一个分录的,这里为了帮助我们理解清楚就没有合并在一起。





1.每月支付社保时根据费用承担部门计入相关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

销售费用-保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保险

贷:银行存款

2.次月发放工资时,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保险

银行存款




1、企业计提五险一金时:

借:管理费用(根据费用归属计入对应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及公积金(公司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企业缴纳五险一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及公积金(公司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保及公积金(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3、企业发放工资,扣除五险一金个人部分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社保及公积金(个人部分)

企业五险一金进行入账时,应当计入“管理费用”或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并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其它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进行核算。




答:需要分两部完成

(1)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员工工资(根据员工所在部门 计入相关科目)

贷:应付工资薪酬_应付职工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_社保缴费(单位部分)


(2)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_应付职工工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其他应收款_社保缴费(个人部分)

应交税金_应交个人所得税




发工资时,员工的五险一金要怎么入账?

首先,对员工的五险一金,一般要先计提,员工的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的入账,要先分公司承担的部分和员工承担的部分。然后把公司的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分别计入相关业务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的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

对于个人承担的社保,比如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就可以先挂账在其他应付款或应收款项等。然后再在实际发放工资时,扣减员工个人社保部分时,予以冲抵。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在计算员工社保时,需要注意保留数据后2位,表格中可以考虑适当round一下,保证不会出现尾差。

另外,在编制工资表时,个人社保的部分一定要跟社保计提表上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时,一定要找明原因,便于下次调整,建议最好不要遗留问题,以免造成不便。

希望回答对大家有用,欢迎指正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工资   应付款   管理费用   保险费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公积金   薪酬   住房公积金   科目   社保   职工   费用   单位   会计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