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错字百出的文章,你觉得中国足球的青训之路哪里有问题?

其实这和当年央视采访一个孩子,孩子说了一句”很黄 很暴力”,引起网络一阵恶搞,又有谁去真去关心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呢?我相信有,但更多的网友们要淡定啊。

如果是真, 错字太多,可能孩子需要的语文上的指点。 单从内容上看,一个孩子喝酒,吃烧烤,肯定孩子是天真的,都是学的。学谁的?学成人的。

我不会说孩子什么,如果职业球员都不能做出榜样,或者中国足球的正面榜样能多一些,估计网络上的喷子们也会少一些。孩子无罪,需要教育,因为他们是中国足球的明天。职业球员,需要自律,对得起自己真正热爱的足球。

高峰

前国足队员高峰也有多年烟史,并且还爱喝酒,他的教练李章洙曾说过:“有一天半夜,我去高峰房间突击查房,当时看到他一直在喝,已经喝醉,我一数地上的啤酒罐,一共是68个。这是有名的。

刘云飞

曾效力于天津泰达队和上海申花队,曾获得过2001赛季甲A联赛最佳门将,2002年也曾经入选过中国国家队,2004年中国亚洲杯半决赛,在中国和伊朗点球决战中,刘云飞“点杀”伊朗队,帮助中国队杀进了亚洲杯决赛,这也达到了刘云飞个人事业的巅峰。2007年3月,刘云飞因为吸毒被警方逮捕拘留。刘云飞三进三出戒毒所。

刘建生

曾经在甲B联赛辽宁队效力,后又去了上海申花、辽宁两支队伍担任门将,但是他的职业生涯几乎围绕的都是负面消息,从最开始的“假球”,到后面的吸毒藏毒,刘建生名气不是最大的,但是紧跟了潮流,2006年,刘建生因为涉嫌吸毒、藏毒被沈阳警方逮捕。

崔鹏

崔鹏风光那几年,曾在酒后把车开翻,而且车内还有两名不知身份的女子,虽然鲁能事后表示两名女子是崔鹏的同学。后来崔鹏遭到鲁能俱乐部重罚,“开除队籍留队察看,扣罚全年兑现奖金的30%。

毛剑卿

2006年7月,效力申花的毛剑卿与张玉宁等人在整风运动中被下放预备队,14日凌晨2点,一名球员在喝酒后回到康桥基地,对着主帅吴金贵的进口宝马车又踹又砸,尽管最后没有查出此人是谁,但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肇事者就是毛剑卿。

阿里汗

阿里汉认为做生意和执教有相通之处,自己会有很多酒局:“喝酒也是一部分,特别是主教练,我几乎每周末都会被作为嘉宾邀请,你必须和大家一起敬酒,只有这样才算是尊重。不过我在中国并没有做生意,但我的朋友在做,我也偶尔会参与。我会给他们一些意见,毕竟我在中国很长时间,在中国,领导能力和西方有很大不同,中国很少采取迅速主动的做法,我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去试图教给他们解决方案并且实施。”




谢邀!

看到这张图片的第一印象是:“确实!在竞技体育项目中,对于文化教育的忽视是一个不能推卸的事实”,为什么这么说?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有过切身感受,我不知道写这个的孩子是多大年龄的,但我在13、4岁的时候也发生过一次难忘的经历,故事是从长春夜里坐卧铺去北京,球队一行人登上列车,吵吵嚷嚷的,我是最后一个人登上列车,听见同车的一群看起来像有学识的人,他们探头看了一眼我们后说道“哦~~踢球的啊,难怪~~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这是20十年前经历的,至今难忘,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努力,希望未来不要成为话里的样子。过去在青年队时期也都安排老师来给上课,但学习气氛并不是很好,我之前写过如果你在学校里可能学习的气氛就不一样,我们的主业还是研习足球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限,每天我们不断努力只是希望比昨天要好一点、再好一点,直到突破自己上限,我觉得做到这种状态就是个人成功。学习文化知识固然是非常必要的,它会帮助你更好理解教练员意图,更好的在实战中运用。但不能说很多优秀的球员同样是文化高的,上篇我说过在各个领域如经济里也有很多足球人,而其他圈子里有多少足球踢得好的呢?大学校园里有人上课睡觉,也有人认真听课,有学霸就有学渣,有能毕业的也有留级的。

足球行业里首先是要把球踢好,文化如果能学习好最好不过,我觉得至少也要达到基本水平,如果写封家书还有些错别字,那么就也是可以好好学习的。时代进步了很多,使用电子产品的越来越多,谁能保证每个字自己都能用笔书写出来呢?我们常说很多小学没有毕业的人能够带领硕士生、博士生一起经营企业,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学习的心态,如果愿意的话任何时间和地点都是学习场所,足球是一各行业,与其他的工作并无特别,只是它与其他行业相辅相成、也侧面的养活了很多行业人士,而我们也需要其他行业的帮衬。


片面的去理解自己不了解的行业,难免有不详尽之处,但看到问题并指出,说明还是心中有期望,作为足球人来说应该去接受有益的帮助,谢谢!




个人看法不一样,如果是一个行动干事者,行动上做事没有出错,那么就是实际实干之人,比在纸上谈兵强的多,如果实际是在纸上谈兵,有错别字,有错字连篇,但归根彻底是这个人实际文化高与不高去看待这件事情,没有文化(只读过一二年级的人)能写出一些错别字是可以不去计较的,一个高文化高学历的人如果写什么大多为错别字,当然会引起别人指责的,凡事还是了解一下别人最为好。




作为职业球员,不得不承认足球这个圈子里普遍的受教育程度是非常低的。其实这种情况在其他的国家也有,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水平并不发达的国家。但我们不能一直比烂。还是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因为这无关乎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而关乎这些球员群体的整体素质和未来的发展。

首先教育水平和足球水平是不是成正比的呢?这一点还真不一定。所谓术业有专攻,有的球员踢球是个天才,但如果不踢球基本是个白痴。只有这方面的能力。有的球员既有学习的头脑,还有踢球的天赋。这就比较难得。但在中国这个大环境内,经受过高等教育的足球运动员还是非常少。这是体制决定的,没办法。我曾经在读初中的时候,就被告知。如果你想要继续踢球就要放弃学业,如果你想继续学习,那你就只能放弃足球。这个选择对于我对于我父母都是非常艰难的。不过我最终选择了足球这个行业,其实以前所有的球员都面临过这样的选择,甚至非常多的球员连小学都没有念完,就直接去足球学校学习踢球,虽然有的足校有老师。但那种教学质量不提也罢。这就导致足球人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其实对于踢球的能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不大。没见巴西那么多贫民窟走出来的球星。哪有几个高学历的。但是我所说的文化素质教育,对球员品格的养成和退役之后的道路是有深刻影响的。比如说选择踢球的孩子,一旦没有踢出来怎么办?大字不识几个,球也没踢好。未来甚至连出路都没有。这就是一场赌博。有这样的后顾之忧家长怎么会让更多的孩子来踢球呢?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再比如说球员退役了怎么办?足球其实还好,如果你能踢上职业是有可观的收入的,只要你不作不至于穷困潦倒。其他体育项目呢?一些没有职业化的项目,比如说举重。世界冠军都有去搓澡的。这里就更别提对球员正确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所以我觉得不光是足球。整个体育行业的发展都应该有所领悟。怎么能更加合理的让孩子参加体育训练,而不至于耽误学业。至少你给选择体育的孩子留一条后路。才会有更多的父母愿意让孩子参与进来。中国足球真的任重而道远。更别提有人还经常给中国足球挖坑。




谢谢邀请!

看了这篇错字百出的文章,不得不让我回想起四十五年前参加集练的情景。

那时我们来自各个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学校参加集训。

早上起床后先是进行3000米的长跑,过后吃早饭。休息片刻后,教练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年龄,插班到各个年级上课。上课是半天制,即上午上课下午训练。


这样上午上课有的东西还没搞懂,下午就要训练而上不了下午的课。那时学校也不重视学习,学生也脱离了家长的管教,更谈不上自己去补课学习了。

所以长期以往周而复始,学习成绩就会与其他同学相差一大截。

虽然现在学习条件好了,学生参加训练会有专门的学科老师上课辅导,但在专注体育成绩的情况下,想要把学习学好可能性不大。


但也有比较好的成功的案例,比如徐根宝的崇明基地,他就很注重小球员的文化学习。要是小球员达不到学习(成绩)要求,一般都是会被劝退回家的!

所以中国足球上不去的一个原因,就是球员缺乏文化理论知识,无法去理解技战术的要求,也就无法进入更高的一个层次。

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展开,以上所说也许比较片面,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中国现在踢球的小孩子其实也挺多的(当然跟欧洲和日韩还是比不了),其中有学习成绩不好的,也有文化课不错的。有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家长的态度。有的家长看到现在中国足球这火,如果以后能踢上职业比赛,一年百万千万的收入,就把所有精力放到培养孩子踢球上,哪怕耽误文化课学习。还有些家长就很谨慎,把足球只是当做孩子的一个兴趣培养,绝不会因为踢球,而放松对孩子文化课学习要求。还有一点很关键,踢球并不是纯体力活动,而兼有脑力活动。并且随着足球的发展,脑力占有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足球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有些球的处理,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判断,这需要脑子高速运转才能在最短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我个人意见,踢球好的一定是聪明的人。踢一场球费的脑细胞,不亚于做一套卷子费的脑细胞。这是三名8岁踢球孩子的作文。他们的足球水平,在全中国8岁孩子里,应该可以进前100名。所以他们的作文水平,也是不错的。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些人肯定会先嘲笑文中主人公的写作能力,这文化水平明显还不如一个小学生嘛!但是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会想到更深层的东西吗?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在走滑坡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中国球员的留洋之路这么的坎坷艰辛?

很多踢球的孩子很小就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前往足球学校深造,他们背负着家人的期许,当他们来到足校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在足校除了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外,文化课可以成为足球专业课的鸡肋,很多足校一直放弃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课水平,在这些孩子中有些人可以走上足球之路,但是大多数人都只能另寻他路。

在足球学校中,孩子们从小就得直面一些“社会文化”,得会察言观色,谨言慎行,而忽视孩子们文化课培养的后果就是培养出来的都是些大老粗,除了踢球再不会干其他的事情。

想想当年19岁的拉什福德,在曼联一队踢完球还得去学校完成学业,这就是国内外的差距,中国足球从基层开始需要改变的东西太多了!




现代足球也是一种文化,足球竞赛是体育文化的一个分支。

足球运动员作为足球赛场的参与者不仅需要高超的球技和临场发挥及应变能力,更需要场上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团队精神。但有一点搞不明白的是,踢足球的人一定要具有高等学历吗?反之,高学历的人去踢足球一定能踢得好吗?中国足球能否踏上成功之路,不在于球员个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而取决于球队的整体素质,取决于教练科学的排兵布阵、正确的战术思想,更取决于场上球员能否藐视困难、敢打敢拼、保持最佳状态,打出自己风格。

当然,培养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球技精湛的足球接班人,确实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来做铺垫,这有利于个人全方位的成长;但如果我们硬是把对于足球运动无足轻重的话题扯到一块,难免会有牵强附会之嫌。




其实这也是广大小孩家长最担忧最聚焦的问题,比如像现在的体育生,一般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才会去选择,毕竟也是通往大学殿堂的道路之一,但也仅仅是作为最后不得已的选择。

中国提倡素质教育好多年了,但因为高考的存在,文化课成绩一直是在主导地位,这也让所有的家长和学生挤在独木桥上往前冲却忽略了成长当中的很多问题,比如身体素质、比如心理健康等等。

言归正传,中国足球一直看不到质的飞跃,青训谈了很多年也不见有改善,其实很简单的看,从基数上来说,让教练选择的范围真的是非常有限,好的苗子很不容易冒头了,家长不同意、孩子意志不坚定,很快就放弃了,坚持下来的仍然还是凤毛麟角,不敢说全部,我相信目前大多数的年轻球员文化水平都很有限,这些都是自己主动放弃文化学习的。

那综合所有问题总结,中国足球要有飞跃,或者说青训要有承接,那就是要出台政策和措施,将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结合并充分挂钩,那样才会有突飞猛进的局面,就像美国的NBA,大部分球员都是经过大学的洗礼选拔出来的一样,可以借鉴和学习。




我一直认为,单项事业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有个别项目发展的好,就体育运动来说比如乒乓球我们是独占世界鳌头的,并不代表你是世界体育强国,你只是体育大国。

我的意思就是你的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总体上是制约着各行各业的。足球这样一个大型集体而且相对于比较复杂的体育项目更是这样。

简单讲,不管你一个单项体育发展的再多好,如果你再更进一步处于一个国家更发达社会更文明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更高,你的某个单项体育项目一定将发展的还要更好。

比如说日韩在足球上总是我们的苦主。是我们天生不会踢球?是我们天生就笨?都不是。我只说,如果我们吃的比日韩好、我们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孩子有比日韩更多时间运动娱乐、我们国家比日韩更发达、我们去国外踢球的孩子比他们多得多等等,我们就会比日韩足球踢的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中国足球   亚洲杯   体育   球员   错字   中国   文化课   家长   水平   能力   孩子   足球   学校   职业   文化   行业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