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CPU品牌只有2种吗?

1、Intel公司 Intel是生产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场份额,Intel生产的CPU就成了事实上的x86CPU技术规范和标准。

2、AMD公司 目前使用的CPU有好几家公司的产品,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战的就是AMD公司,最新的锐龙 Ryzen采用ZEN架构的处理器系列被命名为锐龙 AMD Ryzen ,基于14nm制作工艺打造,全新的制程带来了更低的功耗和发热量。

3、IBM和Cyrix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IBM和Cyrix公司合并后,使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芯片生产线,其成品将会日益完善和完备。现在的MII性能也不错,尤其是它的价格很低。

4、IDT公司 IDT是处理器厂商的后起之秀,但现在还不太成熟。

5、VIA威盛公司 VIA威盛是台湾一家主板芯片组厂商,收购了前述的 Cyrix和IDT的cpu部门,推出了自己的CPU 。

6、国产龙芯 GodSon 小名狗剩,是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处理器,目前已经有2代产品,已经能达到现在市场上INTEL和AMD的低端CPU的水平。

7、“申威”处理器,是在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下、由国家高性能集成电路(上海)设计中心自主研发,采用自主指令集。 我国采用自制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




电脑的CPU只有两种吗?

现阶段最为普及的电脑CPU只有两家,一家叫Intel,一家叫AMD,很多人也许知道第一家叫英特尔,但是第二家只知道AMD,整天喊着AMD yes,但是到头来连AMD全称都不知道,AMD是叫超威半导体,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名字是每个词的首字母。

为什么说现阶段普及的处理器只有两家呢?因为我们国产还有一款龙芯的处理器,这种处理器使用在一些品牌机上面,我们日常很少能见到,只在一些特殊的单位使用,毕竟我们国家的一些机密在使用别国生产的处理器实在是不安全。

但是对于我们日常使用的消费者来说,龙芯所使用的系统对新手是特别不友好的,他是使用Lnuix系统改编出来的,对于我们日常使用习惯的windows来说,使用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们也不怎么去接触龙芯这颗处理器,但是我相信随着我国半导体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没退休之前会组装我们全国产的电脑。

两家区别

说完了豪言壮语,那么我们下面来说说这两家处理器的区别,在酷睿出来之前,AMD有一段时间是将Intel按在地上摩擦的,但是这段时间不长,Intel就出酷睿了,也就是这段时间Intel在大部分消费者心中奠定了一个性能好,稳定性高的基础,就算现在锐龙再厉害,还是很多人只认Intel,不认AMD,所以AMD失去了算是计算机在中国普及的最佳十年时间。

随着锐龙系列的发布,AMD从推土机的研发方向调头之后,锐龙系列一路狂飙,随着锐龙5600X-5950X系列发布之后,不管是在性价比和性能上面都是将Intel按在地上摩擦,这两家的恩怨甚至让我觉得AMD是不是Intel养的蛊,毕竟当时酷睿时代,都快把AMD弄倒闭了。

现在两家在市场上面算是旗鼓相当了,锐龙靠着性价比和高性能赢得了大批消费者的喜爱,Intel靠着人缘和之前稳定的性能,以及兼容性好,游戏优化好的优势,也保持着良好的销量,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对AMD的安装方式有点恨之入骨,很多AMD处理器在取散热器的时候,很容易就连根拔起,然后导致CPU针脚损坏,从而导致消费者眼睛都快弄瞎了去摆弄AMD的处理器针脚。

Intel就相对聪明很多了,首先Intel的处理器针脚面是平的,这就减少了处理器因为针脚的问题从而导致损坏的现象出现,Intel把针脚的风险转嫁给了主板,但是主板按压的设计又减少了主板针脚损坏的情况出现,我相信很多人拿着Intel的主板都会老老实实用一张纸把CPU针脚给盖住,防止出现针脚损坏的情况。

AMD的处理器按压太松了,尤其是用上他们家原装的散热水泥硅脂,很容易在大力出奇迹的时候把CPU一起拽下来,如果你是直直地拽下来还算好的,就怕你有点倾斜角度,拔下来的时候顺便再磕碰点东西,那么你就悲催了,老程有一会就为了挑AMD的针脚弄的都想把处理器给砸了。

两家在最近的性能上面都差不多,10代处理器相对于AMD的处理器性价比可能更好一点,但是在5950X吊打I9-11900K的时候,所谓的性价比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了,毕竟你性价比再高,性能不咋地也没啥用处,尤其是最近AMD处理器的5600G相当于GTX750显卡的性能,实在是让人惊艳了。

总结

你能在你当地电脑城找到的处理器就有这两家,Intel处理器有叫奔腾的,有叫赛扬的,还有叫I3-I9的,还有至强的,但是这些处理器都是一个爹妈生的,奔腾和赛扬都是低端处理器,I3-I9是面向消费者的,至强主要是面对服务器的,AMD就只有一种,这种处理器叫AMD处理器。




主流两种,冷门一大堆,我个人偏好AMD,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点抵触英特尔,找我配电脑的小伙伴几乎都被我推荐AMD了,除非真的一点电脑都不会的,我会让他们装个英特尔的低端当学习机用用




并不是。

准确地说,目前使用x86指令集的CPU主要有两家公司,老大是英特尔,老二是AMD。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拥有x86指令集中所有的专利。

英特尔在最初的8086时就有16位x86专利,在1985年推出的i386上以引入了32位x86,以及后续陆续添加的特殊指令集,如MMX,SSE,SSE2,SSE3,SSSE3 (Super SSE3),SSE4.1,SSE4.2和针对64位桌面处理器的EM-64T等,而AMD则有64位的x86专利,称为EMM64,AMD64,x86-64或简称x64,当然还有3D-Now!等专利。

如果没有英特尔的许可,任何其它制造商都不可以制造x86处理器,如果没有AMD的许可,任何人也无法生产64位的x86 CPU。曾经有一家叫Cyrix的公司,在386/486时代和Intel、AMD还能三足鼎力,就是因为专利问题被Intel和AMD不断诉讼疲于招架,最终被中国台湾的VIA收购,现在国内的兆芯的国产X86芯片,其实是VIA的马甲。而另一家海光的国产x86芯片,内核是源自AMD的技术,是从AMD手上买来的芯片授权。另外我们完全自主的龙芯,其实是基于MIPS的处理器,就目前的软硬件实力来说,和英特尔它们差的实在有点大,必须努力。

显然,还有大量的CPU完全不使用x86,那品牌就很多了。

比如现在大家用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处理器,基本上使用的是基于ARM技术的CPU,它和x86完全不同,甚至现在有些轻薄笔记本也开始使用ARM处理器。还有许多,像IBM服务器都使用基于POWER架构的CPU,在使用Intel处理器之前,苹果的Macs就是使用IBM/Motorola PowerPC处理器。还有一些其他的微架构,如英特尔的安腾(IA-64)、Oracle的SPARC、MIPS(就是龙芯用的那个),俄罗斯的Elbrus等,还有中国的神威太湖超级计算机。




电脑的CPU品牌只有2种吗?


关于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大家眼中平时经常听说的电脑处理器无非就英特尔和AMD两家,因为目前位置也只有这两家成规模化并且也只有这两家才能将CPU工艺做到7纳米级别甚至后期有可能会更低,而其他品牌基本上在技术这块还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市面上大家能看到的也就只有英特尔和AMD两家,并且这些年两家竞争也是如火如荼,说实话最开始的AMD其实和英特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老速度,老翼龙时代我记得在那些年流传一句话,i3秒一般i5秒全家就是指的前些年的AMD处理器,不过AMD通过后期的不断努力在锐龙系列推出后给英特尔打了个措手不及,并且现在的AMD锐龙系列已经进入第四代了,并且全面进入7纳米时代,至于英特尔目前第十代也已经进入10纳米了,在这一点上这几年英特尔确实又在挤牙膏了,那么目前除了AMD和英特尔这两个品牌处理器外还有其他处理器品牌吗?其实如果抛开性能不谈处理器品牌实际上还有很多,接下来我就给小伙伴们介绍几个大家平时并未看到但又真实存在的处理器品牌。



第一款华为鲲鹏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是华为2019年推出的,他主要针对高性能数据处理具有高性能,高带宽,高集成度,高效能四大特点,低功耗型号有916,性能好一点是920系列,第二款是龙芯处理器,这个龙芯处理器算是真正的自主研发生产的处理器,到现在为止有龙芯一号和龙芯2号和龙芯3号,目前龙芯3号系列64位多核系列处理器, 正式面向桌面和服务器等领域,龙芯3号主要型号有3A1000 2000 3000 4000和3B1500 2000 3000 4000等,第三款兆芯处理器,这个兆芯和龙芯都属于自主研发,兆芯是成立于2013年的国资控股公司,总公司位于上海张江,在北京、深圳、武汉、西安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兆芯也是国产自主同时掌握CPU、GPU、芯片组三大核心技术同时又具有三大核心芯片及相关IP设计研发能力,兆芯现在有两个系列开先和开胜两大系列,开先主要针对桌面PC用户主要以镶入式为主,主要系列有KX5000 和6000,其中6000系列可以达到8核,主频最高可以达到3.0GHZ,而开胜主要针对服务器,主要系列有KH20000和3000,其中KH 3880同样可以达到8核8线程并且主频也可以达到3.0GHZ,内存可以最大支持到DDR4 2666可以说未来的国产自主芯片兆芯和龙芯将是这一领域的领头军。



最后两款是天津飞腾处理器和成都的申威处理器,关于这个两个我要单独来说一说了,就目前国产自主研发的处理器性能和利用范围来说飞腾和申威有可能是不如兆芯的,但是大家也知道兆芯之所以发展快一方面是背后资金雄厚,换句话说就是属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并且兆芯是合资公司先通过与台湾威盛合资公司获得了X86架构的授权,2016年成立的天津海光通过AMD获得了X86架构和SoC IP,通过这种合资公司获得快速的获取X86架构授权,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可控”的因素,因为其技术来源受制于合资的外资公司,后期想要升级也可能存在不确定因素,但是飞腾和申威不一样他属于一款国产真正安全自主可控CPU,目前飞腾主要型号有FT1500 2000 S2500,再来说说申威处理器了,我这里要是单独提申威估计好多人不知道,但是我要是提神威太湖之光是不是很多人都知道了而这个神威太湖之光就是搭载40960块"申威26010"处理器。并且在2016年6月20日,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ISC)上,成为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不过申威基本上民用很难看到基本上服务军方。





上面就是目前除了AMD和英特尔以外的国产处理器品牌,只不过这些处理器相比英特尔和AMD来说确实还有很大路一步走,但是这个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一方面是用途不一样一方面是技术层次确实不容易突破,就目前来说我们将要面临很多考验除了国产处理器的工艺要不断提高外还要考虑系统研发生态体系的建立,说实在的如果只光在硬件方面突破系统和生态无法建立那么他始终是不可能走出国门,也不可能广泛利用,这就比英特尔在手机系统上面不如安卓一个道理,所以现在要做的是双突破才行,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到成效的,这就好比我们目前手机系统和电脑系统一样,很难有第三方系统可以代替安卓和微软系统,这个只能一步一步积累别无他法,不过目前国产处理器和系统大部分都用于特殊行业有他特殊的用途也不便于广泛利用,这里将涉及到更多安全领域,对于这部分处理器和系统他们也只会用在这一领域,至于后期会不会发展到民用主要看具体情况了,因为现在在民用这块很难有一款处理器和英特尔,AMD这两家抗衡了!




电脑的CPU品牌可不是只有Intel、AMD两种,基于ARM的电脑首先表示不服。

比如华为就推出过一款基于高通骁龙850处理的笔记本电脑MateBookE,安装了微软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除此之外,联想、华硕、惠普等都推出过基于ARM的电脑,并且搭载有Windows操作系统。

很多小伙伴们就疑惑不解了,Windows系统以往不是一直基于Intel的x86架构,而非x86架构则不能运行Windows系统吗?Wintel的强强联合形成的生态系统就这样瓦解了?就连苹果都宣布将要在2021年推出基于ARM的苹果电脑。

那岂不是龙芯电脑也将要可以运行Windows了?还要那么费力去构建软件生态干嘛?基于MIPS架构的龙芯电脑采用的是Linux操作系统,而我们都知道Linux桌面操作系统一直苦于软件生态系统,所以Linux桌面操作系统很难和Windows、MacOS相抗衡。

除此之外超算界领跑的“神威太湖之光”采用的是Alpha架构的申威CPU。

Alpha最初由DEC公司制造拥有自己的工作站和服务器,作为VAX的后续被开发。1998年,Alpha随着DEC一起卖给了康柏。辗转Intel后,又落到惠普手里,进行继续开发基于Alpha处理器的产品。

不用怀疑,也有基于申威CPU的桌面电脑,采用Linux系统,能够满足日常办公、文字处理、上网、影音播放、三维等要求。

苹果电脑在采用Intel的CPU之前采用的是PowerPC的处理器,PowerPC的CPU性能并不弱,索尼Playstaion3、任天堂的Will和微软的Xbox 360等都是使用的PowerPC的处理器。随着时间的推移,Intel和AMD逐渐占据消费级市场主流,相对越来越冷门的PowerPC,无疑是成本更低的Intel和AMD了。

正如近现代其他科技的发展一样,微处理器时代也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到来了

英特尔的4004、德州仪器的TMS100、盖瑞特艾蕾赛奇工业部的CADC,三个公司,三个不同的计划,几乎不约而同地成为微处理器产业的先锋。

当初发明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和约翰·巴顿,沃特·布拉顿怎么也想不到拥有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月150千瓦的胖人大物ENIAC有一天会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个人电脑。

实际上是创造集成电路的仙童半导体公司影响了微处理器的走势,集成电路的发明让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收益成爆炸式增长。后来收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仙童半导体公司,诺伊斯、摩尔、格鲁夫离开仙童后创立了Intel公司,仙童销售出身的桑德斯创立了AMD公司。

CPU的架构其实特别好区分,主要分为CISC和RISC

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和RISC(精简指令集架构)是两大直流的CPU指令集类型。CISC以Intel、AMD的X86架构为代表,而RISC阵营包括了ARM、MIPS、PowerPC、RISC-V等等。

好比吃饭:复杂指令集架构需要足够多的训练,才能完成“吃饭”的一系列的动作,如果要完成其他的动作,又要与之相对应的指令。而精简指令集拆解成了最简单的步骤,“舀一勺饭”改成“舀一勺菜”就完成了从吃饭到吃菜的动作。

综上所述,电脑的CPU品牌可不止Intel和AMD两种,仅仅只是因为我们经常看到、用到、听到而已。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应该说pc机。因为电脑是一个大分类,不一定是非要用windows的系统才是电脑。比如一些工业电脑就有可能用其它cpu。过去的苹果电脑是由ibm来生产cpu,它不是X86结构。现在苹果改由intel来生产。而intel拥有X86结构CPU的专利,当然,还有AMD也生产X86结构CPU(是intel授权的)。微软的windows系统只能用于X86结构CPU,所以,现在世面上就都是这两种CPU了。不过LINUX系统可以在多种架构的CPU上工作,比如一些嵌入式电脑(录像机)就不一定非要用intel或amd了




电脑的CPU品牌很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罗列以下几种高端低端CPU品牌

国产龙芯

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采用RISC指令集,类似于MIPS指令集。龙芯1号的频率为266MHz,最早在2002年开始使用。龙芯2号的频率最高为1GHz。龙芯3A是首款国产商用4核处理器,其工作频率为900MHz~1GHz。龙芯3A的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6GFLOPS。龙芯3B是首款国产商用8核处理器,主频达到1GHz,支持向量运算加速,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28GFLOPS,具有很高的性能功耗比。2015年3月31日中国发射首枚使用“龙芯”北斗卫星。

龙芯片系列

龙芯一号

(英文名称Godson-1)龙芯一号CPU IP核是兼顾通用及嵌入式CPU特点的32位处理器内核,采用类MIPS III指令集,具有七级流水线、32位整数单元和64位浮点单元。龙芯一号CPU IP核具有高度灵活的可配置性,方便集成的各种标准接口。图1显示了龙芯一号CPU IP核可配置结构,其中虚线部分表示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配置,从而定制出最适合用户应用的处理器结构。主要的可配置模块包括:浮点部件、多媒体部件、内存管理、Cache、协处理器接口。浮点部件完全兼容MIPS的浮点指令集合,浮点部件及其相关的系统软件完全符合ANSI/IEEE 754-1985二进制浮点运算标准。浮点部件主要包括浮点ALU部件和浮点乘法/除法部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选择是否添加。媒体部件复用了MIPS浮点指令的Format域,并复用了浮点寄存器堆,媒体指令集基本对应了Intel SSE媒体指令集合的各种操作。内存管理部件有三种工作模式,即标准模式、直接映射模式和无映射模式。在标准模式下,TLB分为ITLB和DTLB两部分,每部分均由48项页表项组成,同时支持mapped和unmapped的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方式;TLB也可只进行直接映射,不使用CAM和RAM,以减小面积;而无映射模式下甚至可以去掉TLB,采用直连SRAM的形式实现访存。龙芯一号CPU IP核的Cache分为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两部分独立配置,以4K为一路,可配置为4路、2路和0路。用户可根据应用需要,确定所需Cache的大小,甚至不使用Cache。协处理器接口为外部协处理器提供了一个高效率的接口。龙芯一号CPU IP核提供了两套可配置的处理器总线接口:AMBA接口和哈佛结构SRAM接口。

龙芯二号

(英文名称Godson-2)龙芯二号CPU 采用先进的四发射超标量超流水结构,片内一级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各64KB,片外二级高速缓存最多可达8MB.最高频率为1000MHz,功耗为3-5瓦,远远低于国外同类芯片,其SPEC CPU2000测试程序的实测性能是1.3GHz的威盛处理器的2-3倍,已达到中等Pentium4水平。

龙芯三号

(英文名称Godson-3)龙芯3A的工作频率为900MHz~1GHz,功耗约15W,频率为1GHz时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峰值达到每秒160亿次,单精度浮点运算速度峰值每秒320亿次。龙芯3A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STMicro)65纳米CMOS工艺生产,晶体管数目达4.25亿个,芯片采用BGA封装,引脚的数目为1121个,功耗小于15瓦。 龙芯3A集成了四个64位超标量处理器核、4MB的二级Cache、两个DDR2/3内存控制器、两个高性能HyperTransport控制器、一个PCI/PCIX控制器以及LPC、SPI、UART、GPIO等低速I/O控制器。龙芯3A的指令系统与MIPS64兼容并通过指令扩展支持X86二进制翻译。

申威CPU

申威处理器或申威CPU,简称 “SW处理器”。SW处理器源自于DEC的Alpha 21164,其研制得到了国家“核高基”专项资金支持。在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下、采用自主指令集,具体负责研发的单位是江南计算机所属于军方研究机构(总参56所),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系列。



amd

AMD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CPU、GPU、APU、主板芯片组、电视卡芯片等)、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案,AMD 致力为技术用户——从企业、政府机构到个人消费者——提供基于标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AMD是目前业内唯一一个可以提供高性能CPU、高性能独立显卡GPU、主板芯片组三大组件的半导体公司,AMD提出3A平台的新标志,在笔记本领域有“AMD VISION”标志的就表示该电脑采用3A构建方案。2012年9月18日,AMD宣布,CFO托马斯·赛菲特(Thomas Seifert)将会离职寻找其他机会。

intel

英特尔为计算机工业提供关键元件,包括性能卓越的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这些产品是标准计算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特尔一直坚守“创新”理念,根据市场和产业趋势变化不断自我调整。从微米到纳米制程,从 4 位到 64 位微处理器,从奔腾® 到酷睿 TM,从硅技术、微架构到芯片与平台创新,英特尔不间断地为行业注入新鲜活力,并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开发创新产品,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从而为世界各地的用户带来更加精彩的体验

松下panasonic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松下,十大数码相机品牌,家电-电器十大品牌,世界500强,日本最著名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著名国际综合性电子技术企业集团,在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等领域处于领先而享誉全球

松下Panasonic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厂商之一。松下电器将全球的品牌统一成为Panasonic,并以“Panasonic ideas for life”(生活充满创意)为品牌口号,以“实现星罗棋布的网络社会”和“与地球环境共存”为企业愿景,从视频音频设备到信息和通信工具,从家用电器到元器件,在广泛的领域中不断为您提供高科技环保产品,让您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而精彩。

IBM和Cyrix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IBM和Cyrix公司合并后,使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芯片生产线,其成品将会日益完善和完备。现在的MII性能也不错,尤其是它的价格很低。

IBM

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创立时的主要业务为商业打字机,之后转为文字处理机,然后到计算机和有关服务,2011年IBM在中韩两国行贿被罚1000万美元。2013年9月19日,IBM收购了英国商业软件厂商Daeja Image Systems,打算将其并入软件集团和企业内容管理(ECM)业务。2014年1月9日,IBM宣布斥资10亿美元组建新部门,负责公司最新电脑系统Watson。

Cyrix

Cyrix(发音为“SYE-rihks”,中文译为“赛瑞克斯”)是一家供应廉价处理器的公司,1988年成立。公司名称赛瑞克斯外文名称Cyrix成立时间1988年经营范围供应廉价处理器

1999年,威盛电子(VIA Technologies)收购了Cyrix公司,Cyrix变成了VIA Cyrix MII处理器,VIA同样拥有自己的VIA C3处理器。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Very Innovative Architecture,简称VIA),成立于1992年。成立之初资本仅有五百万元,目前资本总额为37.65亿台币。公司有员工1000人。其主要Cyrix处理的经营业务是针对PC系统相关周边晶片组的开发,设计。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缩短产销的时间,更在高雄设立了分公司,在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等地区均设有办事处。1999年并购了Cyrix,IDT两家CPU公司,并与S3和组公司,共同研发整合型晶片组。

IDT公司

IDT公司致力于为推动全球网络智能信息包处理提供专用通信集成电路产品。IDT提供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中央/边缘、核心/边缘、网络接入点、企业、小型办公室/家庭(SOHO)、数据中心,以及无线网络等领域,以满足智能信息包处理快速增长的需求。IDT还致力于为下一代系统提供先进的、兼具成本效益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以满足网络发展的复杂性和扩展的服务范围。

IDT充分利用其在软件、硬件和存储技术方面的优势,致力于提供灵活、高度集成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以满足目标市场应用和智能信息包处理快速增长的需求。IDT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在全球约有3100名员工。公司具有业界领先的设计能力,并在美国、澳大利亚悉尼和中国上海设有多个办事机构。公司在美国俄勒冈州设有制造工厂,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设有测试和组装工厂。

VIA威盛公司

威盛电子的客户群涵盖全球各大OEM厂商、主机板制造业者及系统整合业者,总部则位于台湾台北县新店市。

VIA威盛目前持有超过5000项专利。

虽然VIA缺少了其他芯片提供厂商(像是ATI、Intel、nVidia)的名称认同,VIA很多芯片组在PC产品的广泛品种里面有特别的突出功能。VIA的针对PC市场的事业着重在整合型芯片组。在PC使用者中,VIA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主机版芯片组。然而,VIA的产品包含了音效控制器,网络/连线控制器,低功率CPU,以及甚至CD/DVD烧录的芯片组。PC和周边的厂商像是华硕电脑(ASUS)都购买这些芯片组来放入他们自己的产品品牌中。在1990年后期,VIA开始它的核心逻辑事业之多样化发展,以及公司在那开始收购并组成CPU部门,绘图部门,以及音效部门。因为硅芯片制造的进展,而继续增加芯片组中的整合性等级和功能性,VIA也需要这些个别的部门以维持核心逻辑市场的竞争性。

VIA高管确认退出第三方芯片组市场

尽管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VIA制造的Intel/AMD平台芯片组消息了,但除了一些业界传言外,威盛官方从来没有确认过退出第三方芯片组的消息。日前在接受Custom PC网站采访时,威盛副总裁Richard Brown终于承认,他们将不再为Intel和AMD平台制造主板芯片组。Richard Brown表示,他们当年进入x86处理器市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相信第三方芯片组市场终将消失。x86处理器厂商都需要有能力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这一预测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目前Intel平台的绝大部分芯片组都由自家提供,在收购ATI之后,AMD也有了提供完整平台的能力。”实际上,一年前就有消息称一批VIA芯片组研发团队计划跳槽华硕旗下的祥硕公司,VIA的第三方芯片组业务实际上也早已陷入停滞。不过,在拥有了Nano这样的“完整平台”产品后,VIA或许也能走出另外一片天。

国产龙芯

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采用RISC指令集,类似于MIPS指令集。龙芯1号的频率为266MHz,最早在2002年开始使用。龙芯2号的频率最高为1GHz。龙芯3A是首款国产商用4核处理器,其工作频率为900MHz~1GHz。龙芯3A的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6GFLOPS。龙芯3B是首款国产商用8核处理器,主频达到1GHz,支持向量运算加速,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28GFLOPS,具有很高的性能功耗比。2015年3月31日中国发射首枚使用“龙芯”北斗卫星。

龙芯片系列

龙芯一号

(英文名称Godson-1)龙芯一号CPU IP核是兼顾通用及嵌入式CPU特点的32位处理器内核,采用类MIPS III指令集,具有七级流水线、32位整数单元和64位浮点单元。龙芯一号CPU IP核具有高度灵活的可配置性,方便集成的各种标准接口。图1显示了龙芯一号CPU IP核可配置结构,其中虚线部分表示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配置,从而定制出最适合用户应用的处理器结构。主要的可配置模块包括:浮点部件、多媒体部件、内存管理、Cache、协处理器接口。浮点部件完全兼容MIPS的浮点指令集合,浮点部件及其相关的系统软件完全符合ANSI/IEEE 754-1985二进制浮点运算标准。浮点部件主要包括浮点ALU部件和浮点乘法/除法部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选择是否添加。媒体部件复用了MIPS浮点指令的Format域,并复用了浮点寄存器堆,媒体指令集基本对应了Intel SSE媒体指令集合的各种操作。内存管理部件有三种工作模式,即标准模式、直接映射模式和无映射模式。在标准模式下,TLB分为ITLB和DTLB两部分,每部分均由48项页表项组成,同时支持mapped和unmapped的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方式;TLB也可只进行直接映射,不使用CAM和RAM,以减小面积;而无映射模式下甚至可以去掉TLB,采用直连SRAM的形式实现访存。龙芯一号CPU IP核的Cache分为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两部分独立配置,以4K为一路,可配置为4路、2路和0路。用户可根据应用需要,确定所需Cache的大小,甚至不使用Cache。协处理器接口为外部协处理器提供了一个高效率的接口。龙芯一号CPU IP核提供了两套可配置的处理器总线接口:AMBA接口和哈佛结构SRAM接口。

龙芯二号

(英文名称Godson-2)龙芯二号CPU 采用先进的四发射超标量超流水结构,片内一级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各64KB,片外二级高速缓存最多可达8MB.最高频率为1000MHz,功耗为3-5瓦,远远低于国外同类芯片,其SPEC CPU2000测试程序的实测性能是1.3GHz的威盛处理器的2-3倍,已达到中等Pentium4水平。

龙芯三号

(英文名称Godson-3)龙芯3A的工作频率为900MHz~1GHz,功耗约15W,频率为1GHz时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峰值达到每秒160亿次,单精度浮点运算速度峰值每秒320亿次。龙芯3A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STMicro)65纳米CMOS工艺生产,晶体管数目达4.25亿个,芯片采用BGA封装,引脚的数目为1121个,功耗小于15瓦。 龙芯3A集成了四个64位超标量处理器核、4MB的二级Cache、两个DDR2/3内存控制器、两个高性能HyperTransport控制器、一个PCI/PCIX控制器以及LPC、SPI、UART、GPIO等低速I/O控制器。龙芯3A的指令系统与MIPS64兼容并通过指令扩展支持X86二进制翻译。


申威CPU


申威处理器或申威CPU,简称 “SW处理器”。SW处理器源自于DEC的Alpha 21164,其研制得到了国家“核高基”专项资金支持。在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下、采用自主指令集,具体负责研发的单位是江南计算机所属于军方研究机构(总参56所),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系列。




电脑的CPU可不只两个品牌。

以X86体系的CPU来说Intel当初授权了3家公司共同生产。

1.AMD 这个大家就比较熟悉了,目前和Intel两家独大

2.TI 美国的德州仪器,早期生产过386 和 486的CPU

3.Cyrix,后来被台湾威盛收购,生产过一大票的廉价CPU例如5X86和6X86,其中6X86 相当于intel Pentium 166的水准。


不过后面几个厂家虽然有生产X86指令集CPU但是基本上性能都会比AMD和Intel差一大截。

另外由于通用CPU是一个国之重器,因此我们自己国家也有一堆CPU品牌,例如龙芯。

不过,目前也就龙芯还可以大部分兼容X86指令集并且性能也算可以,但很多类似于凌芯、兆芯等等的国产芯片技术上就不那么过关了而且性能也偏低了很多。

另外还有“汉芯”,埋汰了这么好的一个名字啊!


不知道读者注意到没有,上面说了一个X86指令集。X86指令集是指的CPU内部所用的指令集兼容于X86个人电脑指令集架构,是一种CISA(复杂指令集)的指令集结构的计算机。同样有复杂指令集就有简单指令集RISA,RISA指令集的CPU就有更多的厂商生产了,由于题主说的是电脑上的CPU那么咱们就据现在电脑上。

那么IBM也是一个生产CPU的厂商,他们的POEWR PC 的CPu产品线最早应用在IBM的小型工作站和服务器上,后来有一阵子用在苹果电脑上。IBM自己用来跑OS/2 系统或者AIX系统。

用在苹果上的跑System 7、8、9等早期苹果系统。

之前的Motorola也生产CPU的,6502CPU是motorola的主要CPU产品,主要用在了三个方向上:Apple I电脑、任天堂FC游戏机、M1A1坦克火控系统

图片上的年轻的Jobs拿的Apple I主板上面显著的黑块就是6502CPU了。

还有一家逆天的公司叫做DEC,他们在1992年就推出了DEC Alpha,一款64位CPU,用在DEC的工作站和小型机中,跑专用的unix系统。

这是第一片的通用64位CPU,诞生在1992年当年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

后来由于服务器市场的各种腥风血雨DEC被康柏收购 后面又跟着康柏一起卖到了惠普,再后来被惠普买到了INTEL,英特尔的最高端的安腾处理器中技术就来源于DEC Alpha。而且我们的太湖神威服务器中的CPU也有一部分技术来源于DEC Alpha。


还有没有点到名的就是SUN了,不是太阳公司,SUN的正确名字叫斯坦福大学网络。他们的服务器和工作站用的是自己产的SPARC处理器SPARC意思为可扩充处理架构。

本来SPARC是一个性能卓越的CPU,不过当年sun的机器价格太高,因此限制了市场,可喜的是从2007年开始SPARC的设计开源了,如果高兴的话可以自己查查资料然后焊一个cpu出来跑unix、linux等系统的。




不是只有两种。你觉得只有两种是因为平时用的pc只会用到英特尔或者amd,但x86架构cpu还有威盛可以做,虽然基本没见过。其他像ibm之类因为没有x86架构,所以少见。但是要说技术,必须是ib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英特尔   品牌   针脚   浮点   电脑   芯片组   指令   部件   架构   处理器   芯片   性能   系列   系统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