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天空为什么总是灰蒙蒙的?

毫无疑问这是导演组故意为之,导演组希望以这样的色调铺垫三国混战凄凉的氛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战场的故事,在剧情中总是伴随着“死亡”这个词。据不完全统计东汉末年有5600万人口,赤壁之战后仅有140万人,伤亡相当惨重。为了还原历史的老版三国自然得有凄凉的感情氛围,就需要环境的衬托,尤其是在沙场上。老版三国中沙场的场景特别的多,假如天空的颜色是那种湛蓝湛蓝的便无法体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

在现实情况中,古代的战场上会升起狼烟,天空灰蒙蒙也有可能是狼烟在开阔平坦的战场中上升造成的。

灰色会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也符合当时的现实的情况,再加上导演组的“用心良苦”这也造就了老版本三国灰蒙蒙的天空。




靠,这事我还真的知道一点!

老版《三国演义》是当年中央电视台的一个重点项目,其重视程度是远超我们想象的。为了拍摄这部电视剧,中央电视台甚至和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合作,建了一座影视城!

焦作影视城位于焦作市北端,距市中心1公里,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是中央电视台与焦作市人民政府合作兴建的一处大型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影视城依山而建,主要由城门广场区、周王宫区、楚王宫区和市井区四部分组成。城门广场区以铜铸方鼎、西周东迁和大秦一统的大型浮雕、青铜武士、古钱币状大门,以及三皇、六哲人、四神兽雕塑等为代表,集中体现了影视城所处历史时期(秦汉)的政治文化色彩。

我家在焦作,听说,当年的央视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为了争取央视的支持,焦作市人民政府可谓是百般配合,基本上央视要盖什么就盖什么,要找什么人就找什么人。而且偌大的一个影视城,只给他一个剧组使用。1994年,《三国演义》在焦作影视城拍摄完以后,1995年,影视城才正式落成并对外营业。

而当年的焦作是个什么状态呢?历史上,焦作就是个小村庄。他之所能够在100年时间内发展成为一个城市,靠的就是当地的煤矿。直到2000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焦作的经济支柱还是煤矿极其相关的产业。

煤矿产业的发达,带来的后果就是空气污染严重。我记得小的时候,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很难看到透亮的阳光,大人们都说,这都是煤矿的粉尘闹的。加上焦作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大风刮来的尘土也不少,空气污染就更严重了。

看图说话。老版《三国演义》里面常常出现的这种看不清云彩、灰蒙蒙的天空,真的就是我小时候记忆里家乡的天空。

现在焦作的空气质量已经较为好转了,但还是常年超标。焦作市政府一直希望当地能实现经济转型,从资源城市变成文化、旅游城市。《三国演义》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也是努力的证据。




这个问题,答案全在《三国演义》的片尾曲里了,名字就点明了: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应该是什么样子,前两段的两个排比句就说明了一切。

第一段,“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第二段,“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这几个排比句,已经把三国乱世的气氛说尽了。无论是英雄还是小人,奸雄还是君子,都被淹没在历史的缥缈之中。

在这种厚重之下,剧中的气氛也要与他配合,不可能给一个瓦蓝蓝的天,那样就不是《历史的天空》,而是《十八岁的天空了》。

这样的天空建立了一个肃重的气氛,把厚重的历史感一下子送进观众眼睛里,尽在不严重。

所以老版《三国演义》才是人们心中的经典。




其实在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印象中那种阳光明媚的时刻很少。不但《三国演义》,后来的《水浒传》也是这个样子。《三国演义》是1994年拍的,《水浒传》是1998年拍的。

我看了另外几位作者的回答,有说是设配的问题,有说是当时环境污染的问题。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存在,但电视剧《三国演义》主色调为灰的选择,应该是导演的有意为之。

一、整部电视剧气氛的需要。灰蒙蒙的色调,最主要的还是为了烘托气氛,使得整部电视剧显得更有历史感,更加厚重,也更有代入感。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的很多战争场景都是夜间进行,这样的背景必然是灰暗的。就像主题曲里唱的“历史的天空”。

二、原著小说的历史背景决定的。《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整部小说重点突出权谋、战争。小说的开篇词就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读来就是黄昏苍凉的感觉。

三、特效的限制。1994年的时候,中国的影视剧的特效制作水平还不高,在细节的处理还不能达到完美。

最后,我本人非常喜欢电视剧《三国演义》和小说《三国演义》,这是一部真正的男人之书,能够读懂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小说我前后读了四遍。电视剧断断续续看了两遍。




还有一个问题早期的摄像机是磁带或胶卷式的,尤其主流还是模拟式的摄像机,当时一般都是S-VHS、VHS摄像机,画质不高而且是模拟方式存储的。DV带好像是后来才逐步出现的,Sony BETA超级贵一般来说当时用买不起。在1995年7月前,还是模拟摄像机的天下,这年松下推出的摄像机有RX2、RX3、RX6、RX7、A3、VX5、VX7、S880、S990、M3500、M9000等。

模拟带的问题就是数码修复难度很大,尤其是细节和颜色的损失很严重,所以很多电视剧拍完了就完了想修复都难成本也高;但是电影胶卷的修复由于本身原理和材质的原因,不过胶卷的成本太高了拍电视剧以当时国力是不可能的,电影胶卷远超模拟录像带所以修复性是很大的,比如:音乐之声这样都可以修复到1080p了。




专家称,汉代烧玉米杆导致的雾霾……可惜那时候没玉米杆……




这是为了渲染一种氛围,《三国演义》的故事发生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所以灰蒙蒙的天空更能衬托剧情,不只是电视剧中的天空,就连电视剧的背景音乐以及片尾曲等都极具暗淡之风,那一句“暗淡了刀光剑影”正和灰蒙蒙的天空相呼应。

不得不说老版《三国演义》的这种基调很符合这本小说的大的格局,很多人觉得三国演义演的是英雄间的博弈,在小编看来,其实《三国演义》着眼的是战乱下饱受苦难的寻常百姓,颇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大局观,而群雄间的“剑拔弩张”只是故事框架,同时这些故事足够精彩。

当然,《三国演义》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之道也是被很多观众所欣赏以及推崇的内容,既然《三国演义》能被列入四大名著,那么它所包含的内容一定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学习的,这个并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我们还是围绕题目讨论格局的事。

《三国演义》的总导演和制作团队想要降这本名著的格局展现给观众,导演也很用心,将电视剧中的天空都设定为灰蒙蒙的,不仅天空,就连河水亦是灰暗的,主题曲歌词用的《三国演义》开头的那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都付笑谈中这句词就颇有一股灰暗的韵味。

在影视作品中,用特殊的场景衬托氛围也是常用的技法,如诺兰的蝙蝠侠系列,都是暗黑色调,这样的处理将电影的压抑情绪释放的淋漓尽致,还有周星驰的《功夫》,天空也一直是昏黄的,给人一种大地笼罩在邪恶势力之下的感觉。

总之,《三国演义》的这种场景处理是恰到好处的,它符合原著的基调,原著的大的观念就是表达风云色变的战乱之下百姓的民不聊生,而灰暗的天空最能衬托这样的意境。




只有和平、幸福的氛围,才能衬托出蔚蓝的天空。在那战乱连年且个地诸侯争霸的岁月里,到处民不聊生、食不果腹、怨声载道,这样的生活氛围中,不光天空笼罩的只能是灰蒙蒙的,老百姓的“心”也是灰蒙蒙的!




别信那些有意为之的说法。

有意为之得后期调色,那时候还没数码化,还要磁带转录,一帧帧地调,没拿钱也没那时间。

实际情况就是当时的摄像机和镜头拍天空就是那种颜色(当时当地污染也挺严重的)。

别拿现在手机的摄像头拍出来来比,现在手机拍的让你觉得天很蓝实际是算法优化了,但那时候的摄像机就只能拍成那样子。

——别看电影,电影都是后期调过的。




我想应该是为了突出重点,符合历史背景。在那种群雄逐鹿,战火纷飞的年代,天空必定是灰蒙蒙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演义   夕阳红   焦作市   焦作   电视剧   中央电视台   天空   民不聊生   胶卷   战乱   灰暗   摄像机   氛围   影视城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