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喜欢中国白酒吗?他们怎么看待中国白酒?

我来说说吧,我曾经在英国留学,那里的人我不可能说不喝高度的酒,我们经常喝伏特加。过生日,婚礼,跟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经常喝。一般白酒酒精度跟伏特加差不多。

但是,他们觉得白酒这个东西完全不一样,我好朋友第一次喝白酒,喝以后我的脸马上就变成红红的,说嗓子和胃里面感觉特别热,但是很神奇,忍不住过会又想喝。也许这就是白酒的魅力!

我觉得中国人的劝酒文化很有意思。跟他们波兰有点像。有一次,我在包头市参加一个婚礼的时候,饭桌上两伙男人为了面子要拼酒。过了一两小时他们已经喝了很多,但是谁也不示弱。越喝越凶。 这时候,我看到几个人偷偷的带酒杯去卫生间接自来水,但是对方已经有点醉了,居然没有发现。所以我觉得白酒的优点之一就是它无色透明跟水一样,拼酒的时候容易作弊。

干杯!




我做白酒十几年了,同时也是红酒的品酒师,我不知道欧洲人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白酒,但是我想说的是五粮液去英国展览时,英国一位大人物(具体是谁我忘记了)喝完以后赞不绝口,然后五粮液被英国皇家收藏了,这是真事。再来讲讲大家平时说的勾兑酒,酒行业的勾兑分两种,一种是酒精和水勾兑,这样的勾兑是为了减少成本,一种是老酒新酒勾兑,然后再加纯净水降度(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60度以上的白酒,其次为了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出现的低度酒,在80年代以前,白酒很少有50度以下的)我重点说说第二种,这样的勾兑是保证品质,大的白酒厂里面有光谱分析仪器检测校对,以及顶尖品酒师的认可,每一批出厂的酒都会抽样分析以保证他的品质不变。再来说说为什么五粮液,茅台等会那么贵的原因,第一,品牌效应,你说一头牛能做多少个LV的皮包?那LV的皮包为啥会那么贵?第二,酿造中国白酒的是粮食,但是这个粮食并不是咱们平常见到的粮食,举个例子,酿造白酒的糯高粱,现在市价是8000左右一吨,咱们都知道三斤粮食一斤酒,而咱们喝到的好酒又要掐头去尾,分层摘酒,真正剩下的精华就没多少了,白酒最贴近窖泥的酒是最好的,再往上就是稍次的酒,最表面的就是这批里面最次的酒了,而贴近窖泥的就只有非常薄的一层,再加上外包装,防伪,广告宣传,国家税收,你来说说这个成本价格如何?第三,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把仁怀的茅台酒厂,宜宾的五粮液酒厂搬迁到诸位的地方,酿造所需的水,粮食,工艺同样不缺,依然酿造不出来茅台五粮液,这是因为当地气候条件,空气当中的微生物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这就是同波尔多一样的地理唯一性!举个例子,姚明也是中国人,诸位也是中国人,但是姚明可以在NBA 赚到上亿美金,诸位可以么?因为姚明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同样的,茅台,五粮液也是中国的名片,全世界其他地方产不出来相同品质的东西!上帝疼爱波尔多,给它好红酒,而玉帝同样不会比上帝地位低,让中国有好白酒!我们是中国人,当然要珍惜中国的名片了不是吗?我们可以接受老外输出的喝了怎么怎么好,香味怎么怎么样的红酒,同样也可以让老外逐渐接受中华的白酒,中餐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中餐的搭档白酒同样可以不是吗?




欧洲喜欢白酒?算了吧,一百年都流行不起来

国人对白酒的消费都不容乐观了。

为什么?

1,气味太冲

2,口感太杂

光这两点就足够了,我喝过杜松子酒,伏特加,朗姆酒 这些酒 味道最好的是杜松子酒,最清爽的是伏特加。白酒拿什么竞争这些酒,现在要不是国家针对进口酒采取保限制措施,国内白酒厂商早就倒闭了。

别说继承了,现在的年轻人喝的是鸡尾酒,国产的酒类几十年的味道没变,但是跟不上潮流的变化,要不是领导们喜欢看着手下的人喝着白酒人仰马翻的囧相,白酒还有市场?

要不是爷爷那一代的白酒情怀,年轻人会碰?




西班牙产品经理最怕去中国开拓市场,因为每次去中国,喝白酒要喝到胃穿孔。

欧洲人去了中国回来,最感叹的就是中国的白酒!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不仅仅因为中国的白酒度数高,还因为咱们有酒桌劝酒的习惯。

中国白酒,56°,还有68度的。

再玩个潜水艇什么的,那混合酒精,杀伤力不要太强。

再来看欧洲的高度酒。伏特加40度,威士忌43度。

别看俄罗斯人一杯一杯地干伏特加,这40度的伏特加,能和咱的68度五粮液比吗?

电影里经常看到豪华办公室里MINI冰箱里都是酒,倒一小杯威士忌,就这么干喝下去。还真有,但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会餐的时候,点了威士忌,也是一小杯,酌个大半天。没有我干你随意的。

年轻人和伏特加或者威士忌时,多半是当鸡尾酒喝。调配其他饮料来喝。比如威士忌加可乐,伏特加+芬达。酒精浓度,大大降低。

在中国,老外能喝到白酒的时候,多半是聚餐。尤其是那些生意宴请上。有一个西班牙朋友,做梦都梦到被灌酒。

如果撇开劝酒,单独让老外尝白酒。他们会喜欢。他们对米酒,有一种迷之喜爱。日本的清酒,中国的烧酒,都是逼格很高的酒。很多中餐馆,都有红星二锅头。很多老外就愿意点来试一试。

西班牙人是最喜欢喝酒的。一个酒吧里,满墙满墙摆满了各种酒。调鸡尾酒也是一个酒吧格调的一个标志。现代年轻人,喜欢要一杯鸡尾酒,慢慢喝慢慢聊。但这种高度酒,一般都不会用来佐餐。

不知道有没有哪个调酒师,会突发奇想,拿中国红星二锅头来调鸡尾酒。




关于老外喝白酒这事儿,我给你们讲件真事儿,你们可别笑

坐标荷兰,紧邻英国,虽然不像邻居以旷世名著《大英帝国食谱》而出名,但在我看来也是除了生鲱鱼之外没啥能吃的喝的了

来组里读博头两年,大家聚会总是西餐厅:法餐厅、意餐厅、希腊餐厅挨个吃,都差点要去吃英餐厅了。自知不应自讨没趣提议吃荷兰餐厅的我我强烈建议:要不试试中餐厅?

然后去鹿特丹找了一家荷兰最好的川菜

是的,全荷兰最好吃的川菜餐厅,比起国内一点都不差,各种菜放辣椒一点都不含糊,用料都最贵的那种

去了餐厅必须点酒喝吧,来都来了,不尝尝中国白酒?

跟餐厅的宜宾大厨算认识,提前也预定了,知道我们去,大厨特意拿出了从中国空运过去的洋河原浆给我们喝,一杯才算6欧元给我们,有一两多吧!

注意,原浆洋河大曲,一两6欧元!

真是舍得啊,算赌了全部面子进去了!毕竟在同事面前装逼要紧!

12个人,怕大家不习惯,就先要了5杯试试看

然而,

葡萄牙人闻了闻,直接就摇头了

荷兰人尝了一小口,也弃权了(其中有俩货是重度威士忌患者,还好泥煤那种)

德国人、印度人、哥伦比亚人也都缴械了

最后秘鲁人说,还行!闻起来挺香的

后来我俩就在众人的围观下,把五杯喝完了,又点了两杯。那个味道啊,真心比以前喝过的好喝啊!还想再点,最后大厨连忙说没有了没有了!

在此期间,他们拿着喜力,我们俩觥筹交错老欢乐了!

但他们看我俩完全一副看奇葩的表情。

后来又去了那个餐厅一次,他们提议说,要不再试一次中国白酒吧!

但是很不幸,已经木有五粮液了,餐厅里说只卖黄酒,是5欧元一杯,我一看,原来是这货

餐厅也太没有诚意了,这都行么?这玩意儿不是做菜用的?能喝下去?

反正我是没喝下去

有了上次的经验,我只点了两杯,还是10来个人轮流尝试

然而!前方高能!

他们说非常好喝,多来几杯!

他们说非常好喝,再来几杯!

他们说非常好喝,还来几杯!

结果把餐厅剩下的两瓶全都喝了,那天的酒钱跟饭钱差不多。。。

看他们那么激动,我差点都要去问后厨还有没用完的料酒,哦不,黄酒没?

那两个荷兰威士忌重度患者直接让我以后帮他们买,他们用威士忌跟我换,为表示诚意,第二天就拿来了一瓶市价50欧的苏格兰威士忌。。。

这料酒我家里一直都有,一模一样,中超2欧买回来的

该不该告诉他们真相呢?




欧洲人不喜欢中国白酒,所以飞天茅台在国外那么便宜都没人要,惹得一众国内酒鬼抓耳挠腮,恨不得开着三蹦子去扫货。

先说酿酒历史。歪果仁酿酒的历史比我们还长,尽管都是新石器时代,有证物的,他们一万年了,我们九千多年。我在上月(5月29日)悟空问答《为什么美国人从来不敢喝中国白酒》一文里,提到我国9000年酿酒史,引来很多条友质疑,说是我国满共就五千年文明史。这时间点实在是真的,资料好查。专此说明。

再说白酒的酿造。中国最早是黄酒,后来有了蒸馏术,酒精含量升高,就算不得是黄酒了,后来叫做白酒。各地物产和生活习惯不同,又有了不同香型,都是固体发酵,粮食酒,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外国的酒也是同样发展而来的。只是起点不一样,最早是果酒。

中国酿酒和外国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是“经验法”,老大说了算;西方是“条文法”,法律说了算。所以,我们的酿酒,出了这个厂,没人知道是怎么搞的,也做不出这个味。西方的酿酒,都有详细的条款,照方抓药就是。于是,歪果仁搞不懂我们的酒的做法和味道,就说是“东方魔水”。

所以,西方人不接受中国白酒的原因,并不是酒精度数高,辣口呛喉,而是生产和味道。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出来的,用的什么材料,为什么都有股脏抹布的沤味?有的简直像馊饭潲水。

欧洲人不喜欢中国白酒,也向我们提出了“国际化”问题。中国白酒想要走出国门,先让人家接受味道才行,来中国才能喝到便宜茅台是目的。

(本文讨论的是传统白酒,新工艺白酒不在范围)




大家好,我在欧洲学习生活了十几年,当然我生活的主要国家是德语系国家!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要先说几个问题,第一在欧洲生活没有来过几回中国的老外,在欧洲中餐馆喝到的我国白酒,茅台最多,但是大多那根本不是贵州飞天茅台!而是台湾省产的一种!一股酒精和水的感觉!五粮液什么的也有,不过那倒是真的。

老外朋友来国内,我基本都会请他们品尝我国的白酒,基本是大多数的香型都品尝一回。比如酱香的茅台我一般是,飞天茅台和北大仓非卖品(45度)。浓香我一般是国窖1573,五粮液,剑南春,洋河梦之蓝挑一种。清香的青花汾。还有我国的老白干。大多数的老外能喝一点,不过能感觉得出来似乎不是特别习惯。 极个别的德国和奥地利酒友那是什么都好喝!有些老外不像我们喝我们的白酒是在饭桌上喝,我一些老外在饭桌上喝三两,吃完饭聊天就这花生米,开心果再喝半斤白酒。

我一个奥地利的老师,来国内我请他吃饭,饭桌上喝两瓶啤酒。之后去我带他和他朋友坐游船,他在船上自己喝了一瓶洋河梦之蓝M6。就用的是一次性的纸杯。就这板鸭和小食品的蚕豆。他朋友只喝啤酒,具体数量我忘记了。我老师有点醉了,我带他们回酒店,酒店有个酒吧,结果到酒店我老师酒醒了。酒店的酒吧里面有白酒,他又喝了半瓶青花汾!

我有些老外朋友喜欢喝国内的竹叶青酒。要说喜欢中国白酒,我觉得大多数老外觉得一般或者说喝不惯。主要是不习惯吃我们的美食时候喝!个别老外估计什么酒都喜欢!

大多数老外觉得我们的白酒,有种特殊的香味(也许是出于礼貌),不过正是这种香味,他们觉得不习惯。还有就是觉得我国的一些白酒比国外的酒辛辣。但是很多老外觉得喝我国白酒上头之后恢复正常的时间比喝老外的高度酒上头后恢复时间快!




第一个问题:一定不喜欢,是因为欧洲人的体质和气候决定的;气候的决定因素是适合哪种植物的生长,比如法国的名酒白兰地,是因为白兰地的产地位于法国西南部的夏朗德河流,该地区的气候、土壤特别适合葡萄生长,缺乏适当的糖度,酿成的酒平均酒度只有9.2%vol,将酿成的葡萄酒加以蒸馏,从而形成闻名世界的“科涅克白兰地”。

第二个问题:中国白酒和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俄得克、金酒并成为世界6大蒸馏名酒。欧洲人是不喜欢中国白酒的口感,首先印象不佳。说到白酒,大部分不经常饮用的人会说,不好喝。你若是问,怎么不好喝了。很多人会回答,第一次喝白酒,太难受,又辣又呛。与此相反,很多人喝葡萄酒的第一印象就还不错,或者是西餐厅,或者是品酒会,甚至有些是在葡萄园和酒庄,即便有些人反应初次喝,确实不太习惯葡萄酒的酸涩感,但是也被良好的环境和引导给冲散了。




很多中国人有个偏见,中国的食品白酒在国外都大受欢迎,外国人喜欢的不得了,其实不是这样,就比如中国的白酒,外国人几乎不怎么喜欢,因为味很大,而且国外的烈酒几乎都是40度,很少有更高的,不是没有,我就喝过70度以上的白酒。




西方人一般是喝不惯中国白酒的,白酒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辛辣了。

首先白酒是中蒸馏酒,酒精度含量非常高,虽然白兰地、朗姆酒、伏特加也是蒸馏酒,但除了伏特加外,其他酒的酒精度都不算很高,也就是在40°左右吧。

而40°的白酒只能算是低度酒,因为低度酒很容易勾兑造价,所以现在根本没人喝低度酒。至于高度白酒,很多中国人都喝不了,就更别提外国人了。

中国最近非常流行的网红白酒“江小白”,虽然它广告和宣传做的不错,但其实它的营业额并不高。因为在中国白酒的消费主力是中年以上的人群,年轻人有几个喝白酒的?

外国人喝洋酒都是兑饮料喝得。而在正式场合下,外国人喝酒是比较斯文的(啤酒除外)。中国酒场的“一口闷”现象在西方社会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在西方人眼里这跟自杀没啥区别。

(正宗的伏特加真的没啥味道,或者是有味道但我没喝出来)

至于口味,中国的白酒也确实太烈了,跟洋酒比起来简直像芥末水。

说实话一般品质的中国白酒真的不好喝,只有到了五粮液、汾酒这个级别时味道才甘甜一些。

(为了打开国外销路,汾酒、五粮液和茅台在国外的价格要比国内低很多,也就是国内售价的一半)

很多人认为白酒应该学习白兰地、威士忌,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但其实白酒早就成为中国的名片了,只是这张名片别人不一定愿意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欧洲人   伏特加   白酒   中国   大厨   喜欢   荷兰   白兰地   威士忌   茅台   鸡尾酒   好喝   老外   餐厅   味道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