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的级别是如何确定的?

国有企业级别

国有企业属于国资委管,而国有企业有正部级、副部级、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副科几个级别。

岗位职序职级具体设计与评定:

一、确定职序职级的步骤:

1、 确定组织中岗位设置, 根据组织组织结构设计确定组织单位中具体岗位设置与责权关系,根据组织变动需要调解岗位设置,岗位设置方案与岗位说明书。

2、 确定公司的职序序列,根据公司所经营业务的特性和所设置岗位的特点确定不同类别岗位的晋升序列,职序序列分类

3、 确定岗位与职序职级对应关系,通过对公司现有岗位进行具体评估来确定具体岗位与公司职序、职级的对应关系,岗位与职序职级对应关系图。

二、职序划分的主要依据:

1、序列划分:工作性质,专业领域。

2、职序划分,应负责任,职位对公司的贡献,知识、技能。

三、常用的职序系列:

1、辅助人员序列,根据操作熟练程度划分。

2、专业人员序列,根据技能及资历分级。

3、采购人员序列,根据技能及资历分级。

4、销售人员序列:,根据技能及资历分级。

5、销售人员序列:,根据技能及资历分级。

四、 通过对岗位评级要素的分析,来确定岗位与职序职级的对应关系。

1、知识,职位至少需要具备的理论性和专业性知识。

2、经验,为胜任该职位至少所需要具备的工作经验,但不包括因素1评价过的知识。

3、活动范围,职位对公司内部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所带动程度。

4、决策责任,职位需要独立判断和决策的重要性,及作出决策可以从既定政策、规定和先例的多寡。

5、工作失误的后果,职位在做决定,问题研判或提出建议时可能犯的过失,以及这些过失对公司的影响程度。

6、内部联系,职位为有效的达成工作目标,而与公司内部其他人员接触时所遇到人际关系的困难度。

7、对外联系,职位为有效的达成工作目标,而与外界接触所遭遇人际关系的困难度。

8、督导职责,职位对训练、管理及领导他人(部属)时所负的责任。

9、所督导员工人数,该职位直接和间接督导员工人数。

10、研究分析,职位在工作时所需要进行的事实调查、研究和分析工作责任。




国企一般都是技术、技能和管理三个序列的岗位。每个级别的中级以下的岗位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可以自动升上去,然后从技师、高级工程师、主任或经理这一级对应的职级开始就需要竞争上岗了,可能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机会再往上走了。在绝大多数企业里,只要能力强是一定能上的,所谓的人脉确实很重要,但是没那么绝对,毕竟很多工作还是要有相应能力的人去做的。现在国企一直在改革,很多事情越来越透明,管理越来越正规,无论你在什么岗,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只要你所在的企业不错,你也不会错的,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国企性价比会越来越高的。不过也有很多经营不善要被淘汰的国企,如果你不幸就在其中,学好本事跳槽吧。




国有企业与一般的企业有所不同,其全部资本或者超过半数的资本都是由国家所有,所以可以与行政事业单位一样,有一定的比照级别。国企员工中只有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才有一定的比照级别,其级别主要根据国企的比照行政级别和自身的职务来确定。

国有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央企和地方国企。央企一般由国务院直管或者由国资委代管。国务院直管的有: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光大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等。这里面前几家的行政级别都是正部级,后面几家是副部级。由国资委代管的“副部级”央企有:中国四大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类央企。

地方国企包括省(直辖市)属国企、市属国企和县属国企的几种。省(直辖市)属国企一般都是正厅级,市属国企一般是正处级,而县属国企一般是正科级。当然央企也有正厅级别的,省(直辖市)属国企也有副厅级别的,市属企业也可能有副厅级别的,比如副省级市下属的国企。

国企员工的级别是由国企的级别和自身的职务来确定。如果是央企员工,比如中国中信集团是正部级,那么中国中信集团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般都是正部级;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等就是副部级;这些领导都是由中央来任命。而其下属子公司的领导可能就是正厅、副厅级,集团内设机构各部门领导一般都是正、副厅级,再下属的部门领导就是正、副处级。而省(直辖市)属国企的领导层是正、副厅级,内设部门如财务部经理就是正处级,副经理就是副处级。市属企业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般都是正处级,内设机构的正副经理就是正副科级。县属国企的领导层是正副科级,其他人员都没有级别。

综上所述,国企员工的级别主要是由所在国企的行政级别和自身的职务来决定,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基本相当。国企的行政级别越高,国企员工所能晋升的级别也越高。




换了个名字,我们系统(排名前几的大央企),以前叫副部级、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这两年去机关化后改成了一级正职、一级副职(对应以前的副部级和中管正局级),二级正职、二级副职(对应以前的正局级和副局级),三级正职和三级副职(对应以前的正处级和副处级),四级正职、四级副职(对应以前的正科级和副科级)。非领导序列也改了名字,巡视员改名顾问(分三等),调研员改名协理员。




各个单位不一样。

大致这样划分:员工、一般管理岗(含技术员)、管理岗(含工程师)、中管(主任级工程师)、高管(高级工程师、总师)

以为是以我所在企业为例。




现在搞国企去机关化,对应的国企基本上是没有行政级别的。但实际上国有企业都是有级别的。基本上国有企业的级别与管理它的国资委级别同等或略低。

比如中央企业分为中管中央企业和委管中央企业。中管中央企业的一把手就是副部级。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的一把手就是正厅级。基本上一把手的级别就是企业的级别。

同理,省属企业的一把手就是厅级。市属企业的一把手就是处级。当然还有一些县属的企业,科级。

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级别确定以后基本可以对照下来。比如说一把手是正厅级干部,那么对应的中层就是处级干部。

对于央企来说,一般基层单位是处级甚至科级。

对于处于一线的国有企业来说,员工一般是没有行政级别的。大多数的员工从车间一线,然后到部门的车间的专责,之后再逐步晋升为主管,主管之后晋升为主任助理,然后是副主任,成为中层干部。如果这个企业是处级的话,那么基本可以认定中层干部是科级。科级以下基本上就没有对照的行政级别。




国企员工的级别其实有两种体系,一个是行政级别,一个是收入职级。两个体系的确定的方式不完全一样。

1、国企之所以是国企,是因为它属于国家,各级的国企由各级的国资委进行管理。国企里的各类管理人员一般都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行政级别体系的构建与等级与公务员体系是一样的,从下往上,是科级,处级,厅(局)级,部级。至于员工能够在这个体系里定到什么样的级别,首先要看员工具体担任什么层级的管理职务,其次要看他所在的国企的级别是多高。如果所在的国企是省部级的企业,那么这个国企的老总行政级别就是正部级,或者副部级。如果这个企业的级别只是厅局级企业,那么同样的老总行政级别只能是厅级。所以同样是企业的部门经理,他们的行政级别不一样,在不同的企业之间是很正常的。真正能够在国企里做到高等级的管理者的话,其实也跟公务员差不多了,也有不少大型国企的老总交流到地方主政一方,在这个时候,国企老总的行政级别是可以跟地方的公务员对等交流的。

2、国企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职级体系是收入职级。收入职级不同的企业设置的内容不一样。有的企业收入职级设置的层级比较多,有的企业设置的层级可能比较少,但是基本上来说国企的收入职级体系都会包括管理类职级,生产类职级,技术类职级等几大类。在国企里真正决定你的收入的是收入职级。行政级别高的人肯定收入职级也会定的很高,但是有一些技术人员可能通过技术类岗位定的收入职级很高,虽然他的行政级别不高,但是收入可能很高。这也算是企业促进生产一线员工,有别于公务员的一点特点吧。

所以如何确定国企员工的级别,看你说的是行政级别还是收入职级,行政职级怎么确定?就是看你被提拔的快不快,收入职级的道路选择多一些,可以选择技术岗位也可以走管理岗位的路子,在企业里决定你的收入高低的是你的收入职级,但是需要行政级别没有必然的关系。




工人,班长,干部:安全员,技术员(设备、工艺),综合员,副科级副主任(设备、工艺),正科级书记,正科级主任,综合办,安全科,调度室,副处级(一般最少二名),正处级书记,正处级处长,各处室,副局级(至少3一4人),局级书记,局级总经理或叫总裁,一个局级单位差不多都这样。




每个企业都不一样




听说过,现在都还存在,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中,内设机构就是股室(有的地方为了拉虎皮作大旗也设成科),九十年代以前的股长还是比较可以的,在县级部门是非常有实权的,比如财政局的预算股,行财股,农财股,人社局的调配股,银行的信贷股,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的业务股,公安局的刑侦股,预审股,检察院的批捕股,税务局的税政股,卫生局的医政股,城建局的规划股等等,还有各个科行局的人事股,保卫股都是权力部门。当然,股长也是非常厉害的,单位副职不一定有股长好使,县官不如现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国企   正科级   正处级   级别   员工   职级   副职   序列   中国   国有企业   岗位   收入   职位   财经   行政级别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