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经常焦虑于孩子沉迷于手机,你想过背后的原因吗?

家长焦虑孩子沉迷手机,想想哪个家长不是一有空闲就抱着手机?或者做事间息也要看看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离了手机大部分人都会产生焦虑,总担心自己误了什么大事。既然家长是这样,为什么孩子就不能玩玩手机呢?家长肯定会说,孩子自控能力差,玩手机会耽误学习,其实这都是家长在利用自己身为大人的优势来控制孩子。

至于背后的原因首先是全社会对手机的依赖,单位组织的许多学习都要在手机上进行,许多的工作也要在手机上完成,人与人的交流,与单位的交流,领导布置工作都要依赖手机,试想一个人如果不用智能手机还能不能顺利完成工作,能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全社会对手机的过度依赖造成孩子们对手机强烈的好奇心。

其次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对孩子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特别是平日里被家长严格限制使用智能手机的孩子,一旦拿到了就会被深深吸引,不能自拔。

要想不让孩子沉迷手机,想想看家长是不是能够放下手机,尤其是当孩子和你说话时,家人之间要有语言交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不要各玩各的手机。其次要适当让孩子用用手机,降低孩子对手机游戏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一位有着30多年经验的资深儿童心理学家做过一项研究,根据她对于“陪伴”的定义,有的孩子平均一天只能从父亲那里得到7分钟的陪伴,从母亲那里得到11分钟的陪伴,而更可怕的是,被调查的多数父母都还一直以为自己已经花了很长时间陪孩子了。


回想一下,有多少时间,你是在一边陪着孩子一边玩着手机,或处理工作,或刷朋友圈。这在父母眼里可能算是陪伴,但在孩子们眼里,他们却认为自己还不如一部手机重要。爸爸妈妈宁愿玩手机也不愿陪他们玩。我们可知道,他们心里有多失落?他们有样学样,认为手机很重要,很好玩,全部身心都沉浸其中。


父母真正的用心陪伴才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所以:

1.当孩子想玩玩具的时候,请放下手机和他一起玩,找回属于自己的童真时代,感受孩子给你带来的童趣。

2.当孩子在游乐园里玩的时候,请放下手机,专注的看着他玩,多用眼神和他交流,你的眼神会传递给孩子更多的信息,让孩子感到安全和幸福。

3.当孩子偶尔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请放下手机,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启发孩子进行思考。

4.当孩子在看绘本的时候,请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看,一起感受故事情节,或者自己在旁边安静地看自己的书。跟孩子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让孩子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5.当孩子在画画的时候,请放下手机安静地看着,或者和孩子一起涂鸦,一起感受画画带来的乐趣。

6.无论孩子做什么,请心无杂念地用心陪伴着他,让孩子感受到你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说什么,请耐心地倾听,让孩子感觉到无比地安全和幸福!


请不要用任何借口,来推脱自己在孩子生命中的缺席,来安慰自己因为缺席而感到的愧疚。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用心陪伴孩子。







文/老段 欢迎关注八零后老段

手机,一个让家长可爱又可恨的产物。

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原因,我想无非有这样几点:

其一,家长的纵容和宠爱造成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电子化产品越来越多,什么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等,尤其是手机,家里面人手一部,很小很小的孩子就会玩智能手机,尤其是手机上面的网络游戏,小游戏等,孩子们无师自通,学什么也没有学玩游戏快。而恰恰游戏正是让孩子沉迷手机的主要杀手,所以,网络上有句名言,要想毁掉孩子,那就送她一部手机,可见,手机对孩子的杀伤力多么的巨大。

其二,家庭的氛围造成的。现在大人们下完班,回到家中,各种各样的葛优躺,躺着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刷手机,刷抖音,刷各种网站的短视频,爸爸妈妈刷,爷爷奶奶刷,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难道自控力差的孩子们不会得空也去刷吗?如果家长们回到家,各个手不离书,孩子们会好意思玩手机吗?

其三,孩子的自控力差。孩子毕竟是个孩子,他们的天性就是玩,有几个孩子如果不在家长的监督下,会自觉的每天奋笔疾书,埋头苦读的?

所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家长。如果家长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那么,我想孩子们沉迷手机只能成为一个否命题。

再次感谢头条君的邀请回答!




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强烈希望国家政府部门整治学生配戴手机、网络游戏、网上授课、网上完成任务等等等等!立法让孩子们远离网络,远离电子产品,远离电子鸦片!把经济发展停下来也要拯救中国的青少年!




家长的焦虑,最主要是来源于自己的焦虑,而并非孩子玩手机这件事。

先说说家长普遍认为的,孩子玩手机的危害。

1、阻碍身体发育;2引起视力下降;3、容易诱发孤独症、焦虑症;4、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等等

那是不是孩子只要玩手机,就会导致以上结果呢?显然不是的。是家长把手机想象成了洪水猛兽,导致一看到孩子拿起手机,家长的焦虑情绪立刻扑面而来,根本没有理智可言,可是孩子呢,像弹簧一样,越是压制,越是渴望,进而成了一场猫鼠大战。

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  共同制定规则,比如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和时长。注意,一定是共同制定,不是“一言堂”,必须得到双方的认可,并坚定的执行;

2、  明确“违约风险”,多说“好”,少说“不”;

3、  把规则书面化,让孩子和家长可以时刻看到。

互联网时代,完全禁止电子设备不是明智的选择,但我们应该掌握好度,下面也推荐七岁以下的孩爸孩妈一个绘本--《再见,电视机》,通过拟人手法,幽默的故事,让孩子自觉放下手中的电子设备,重新找回生活中的乐趣。





学习压力太大,孩子也希望有一个缓解压力的方式。多陪伴吧,压力太大的时候,陪着孩子适当的运动,尽量远离手机。建议:千万不要沒收手机!这种只会让孩子更沉迷于其中,越不让玩越想玩。实在不行,可以跟孩子约定,计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放松一下。




谢谢邀请!这要追根索源的话,那就是大人的习惯没有养好这是其中之一,之二的话就是这孩子没有什么自律性,对什么事情不知道有计划的去执行,时间观念特别的差!之三就是所处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去看的话,对这个问题也是很适用的,内因是起决定作用,所以孩子自己本身也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外因起影响作用!所以孩子所处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家长经常焦虑孩子沉迷于手机,我想这背后的原因是在游戏世界里,孩子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他可以控制进入,退出。在通关过程有奖励,这个奖励可以在下一关使用,自己的成果得到肯定,每一关的难易程度符合孩子的心里,而且过程有趣。但学习,有时孩子题目不会解,无法得到帮助,考试成绩不好,家长指责,这时孩子无法成为学习主人,有些孩子长期跟不上学习,成为学习的奴隶,就不喜欢学习了。




其实最主要的焦虑还是家长心慌怕孩子,玩上瘾,有时候孩子要大了,也是需要手机的,现在人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手机,通讯发得社会,家长首先要把自己的这个焦虑,放缓和一下,才能正式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有时候手机也能给孩子带来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其实孩子偶尔玩手机也是一种放松心情,让孩子关就能关就可以,而且也能把该写的作业完成就可以




大人要做好示范,孩子在家少用或不是用手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焦虑   家长   原因   孩子   手机   智能手机   自控   氛围   大人   用心   父母   作用   时间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