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西藏自驾游要推荐“3年以内的新车”?

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个说法,现在西藏的路况,是个车就可以去,对车型、车龄没有什么限制,题主故意提出这种说法,只能被认为是在博眼球了。

西藏路况质量如何?

现在包括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在内的几条主要进藏主干道,都已经全面实现了柏油化,路况非常的好,而且川藏线超过半数的高山垭口都建成了隧道,可以快速的穿越以往需要花几个小时翻越的高山,不需要再费很大的力气走盘山路翻山了,个别路段因为维修,可能会挖的比较烂,走起来费劲一些,此外,川藏线的部分路段两侧有很多碎石山,山上的落石较多,路面会存在碎石的状况,有可能导致打滑、扎胎的情况发生,对行车安全会有一定的隐患,这些是需要注意的。

川藏线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盘山路,上山下山,上下起伏,蜿蜒曲折,行驶在路上,视野非常不好,很难发现对向的来车,也不容易看到前方较远的路况,此外,川藏线的很多路段都是那种一侧是山崖、另一侧就是悬崖的道路,一旦开车速度过快,出现走神、打瞌睡的情况,或者判断反应不及时,就有可能发生撞车、坠落悬崖或者撞山的严重交通事故,而且有不少西藏、四川等地的本地车,喜欢开快车、超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意气用事怼回去,必须慢慢开,否则真的危险很大,此类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在川藏线是最高的。

青藏线的风险略大一点,因为青藏线整条线路都是建设在青藏高原上,道路路基都是高原高寒冻土层,青藏线又是进出藏物资的主要运输通道,常年被大货车来回的碾压,再加上冻土层特有的特质,很多路段远远的看着没问题,实际上已经被压出了很多波浪形的大坑,一旦车速过快、躲避不及时,或者和来车的会车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冲出路基、撞车、翻车的重大事故发生,有不少自驾的朋友,在川藏线上都没有出事,反而是回程在青藏线因为麻痹大意、开快车而最后造成了悲剧,这个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不过这些问题,跟车龄没有半毛钱关系。

出发之前,对车辆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在出发之前,需要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工作,重点检查电瓶、轮胎、刹车制动、轮胎等系统,做好机油机滤的更换,其他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了。

轮胎很重要

进藏的道路虽然90%已经柏油化或水泥化,路况很好,并且逐年改善,但是有一些路段由于地质、气候等原因,仍处于维护或翻挖更新的状态,碎石路、土路还是有一些的,这种路况对于大多数车辆配备的普通轮胎来说,磨损会比较明显,因此在出发之前,一定要检查轮胎的胎纹深度和胎侧的磨损、鼓包的情况,如果胎纹太浅,建议最好更换新轮胎,降低途中出现意外的风险。此外,进藏途中,胎压的控制也需要合理,不宜过低,有不少文章建议大幅降低胎压,我的个人建议是不需要过滤,一般控制在低海拔地区2.4-2.5左右即可,即便到了高海拔也不会超过2.8。

刹车系统的可靠性能救命

进藏的道路不是爬坡上山就是连续下坡下山,下山过程往往是动辄十几公里以上的长下坡,陡坡,这种情况下,一定会频繁的使用刹车,这样会导致刹车磨损加快,并且容易出现刹车过热、失灵,我在过72拐的时候就碰到这种情况,好不容易才靠边停下来赶紧休息散热。所以在出发之前,建议检查刹车片的厚度,如果太薄或者出现裂纹,建议及早更换。

底盘的防护

虽然进藏道路总体已经实现了柏油化、水泥化,但毕竟还是有10%左右的路况不好,这类道路要么砂石较多,行驶过程中容易被轮胎带起来冲击底盘,要么坑多、坑大,容易挂到底盘,俗称托底,运气不好的话,还可能磕坏发动机油底壳,也就是机滤的那个盖子,我们在青藏线沱沱河一带过炮弹坑烂路的时候,就看到4、5台车因为磕烂油底壳而抛锚的,机油流了一地,有面包车、小车、SUV,跟车辆类型没有关系,纯粹是看技术了。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加个地盘发动机防护板,稳妥一些。

发动机的可靠性

高原由于氧气含量低,发动机进气量减少,发动机的功率能效只能达到平原地区的5、60%左右,因此,要保证足够的动力,就必须提高发动机转速,长时间的高转速、高温运行,对发动机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损耗的,虽然不至于开锅,但建议中途该休息还是休息,人要休息,车也要休息。

其他物资准备

准备一个胎压计,在路上可以随时检查轮胎的胎压,及时的放气、充气,调整合适的胎压。

准备一对过江龙(电瓶搭电线),以防电瓶缺电情况下打不着车,可以通过其他的车辆接电来打着汽车,我在青藏线回程到达格尔木的时候就碰到了这个问题,一路搭电挺到了西安才去的4S店换的电瓶。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个多功能的车用移动电源,充气、照面、接电等功能都有。

备胎一定要做检查,很多车的备胎长期不用,有可能有漏气的风险,如果车的空间够,并且准备自驾较为复杂的路段,可以考虑多带一个备胎。

准备一套补胎胶条工具套装,网上都有卖的,一旦出现扎胎漏气的情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可以自己补胎。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自驾旅行爱好者,多平台独立撰稿人,分享专业的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等旅行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冒昧揣摩一下下:这个推荐人,估计是隐居终南山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闲云野鹤吧?因为他们的天上一日,人间一年。

这不是揶揄。这位推荐者知道近几年全国进藏线路的日新月异变化吗?呵呵。

地球人都知道,汽车从出厂之日起,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汽车的“五脏六腑”也就随之从最佳状态逐渐朝衰落方向发展。

我六年的车了,跑318,一年两次,没丢丢问题。勒克儿 摄

行驶仅3年以内的车,的确其各种部件状态都正处于巅峰,不管长途行驶走哪里,车辆的故障发生率总是相对很低的,人们心理的踏实度几乎百分之九十九,如果自驾走西藏,那更是信心满满。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西藏自驾游推荐“3年以内的新车”的理由。

我猜想,推荐者的理由不外乎是:进藏道路崎岖,时间超长,维修点少,一旦车子抛锚,有可能当“山大王”,新车嘛,至少出现这样的窘境几率较少。

1、关于进藏道路

当前的八条进藏线路,除丙察察线路况略差,实乃骨灰级自驾者的最爱外,中尼公路人们一般不涉及,其他六条线,都是国道,尤其川藏南线、青藏线是自驾西藏游的主力线路。这些国道,不同于每个省市互通或过境的国道,而是国家的战略通道,因而道路铺装标准、路面等级等指标不仅符合国家关于国道的道路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由武警部队管理、维护的国道,所以,不管你是刚买的新车也好,车龄已经“爷爷”级也罢,在非雨季、冬季的其他季节,都可以无忧无虑畅跑。

这些进藏车辆,不都是3年以内车龄的车吧?勒克儿 摄

2、进藏线路沿途车辆维修现状

自驾西藏,几乎是每一个拥有私家车车主一生的梦想。自从2016年10月川藏线通麦天险“两桥五隧道”开通、以及之前的高尔寺隧道开通,耗资巨大的318全线改建工程,使整个川藏南线道路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滇藏线214国道、青藏线109国道的更新改造也基本同步竣工;川藏北线317国道全线改造ing中……

因此,近两年来,自驾西藏,尤其川进青出,已经成为中国所有自驾线路中的网红级热线。既然热线了都,车流量自然巨大,受互联网思维影响,哪个不晓得有流量就能变现?因此,随着国家耗巨资对进藏线路全线改建工程竣工,进藏道路沿途所经过的各个县,车辆维修的产业链已经初见雏形并方兴未艾中,康定、昌都、林芝、拉萨、阿里、格尔木等市一级地区,车辆维修一条龙服务局面一片欣欣向荣。

基于以上两点,西藏自驾游推荐3年以内新车就是一个伪命题。

这些进藏车辆,不都是3年以内车龄的车吧?勒克儿 摄

君不见,目前国内上牌的车辆6年内免检?

车辆管理机构传递的这信息充分说明:除开进口车辆,即使目前国内生产的车辆,无论合资、国产的,质量6年内是有保障的!换句话说,车龄6年以内,行驶去哪儿,都是安全的,这当然也包括自驾西藏地区。

进藏线路沿途各县,汽修厂很多,国内绝大多数的车都能维修。图为那曲县的一个维修厂,在这维修的有很多小众车辆。勒克儿 摄

车龄6年以上的,只要每年按时、按质(4S店或正规维修厂)进行了常规保养(更换全合成机油+更换三滤+制动液、变速箱油、电瓶、节气门、喷油嘴、刹车片等部件检测,视使用情况进行维护和保养),且对一些橡胶易老化部件乃至其他易损件,比如轮胎、水箱管道、张紧轮、火花塞等,按其已经使用年限和常规寿命,该更换的均更换,那进藏也没任何问题滴。比如,今年4月,我们4人一行自驾西藏,宝马X5,车龄6年,来回几大千公里,没出一丢丢问题!






关于自驾游西藏,车辆选择,以及对车辆的要求,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三年以内的车,理论上会更省事一些,保养,检查,就没有那么太多复杂,如果是三年以上的旧车,或者是出国事故进行过大修的车辆,那可就不太好说了,出问题的概率大。

谈一下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驴友们有帮助?

首先,三年以内的新车,理论上不需要进行太多的保养,也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检查,变速箱油,汽油滤芯,包括刹车片,等等这些都还不需要更换,大灯以及各方面,性能还处在青年期,性能比较好,还有就是一些直喷发动机,三年内动力还可以,积碳应该也不需要清理,基本上可以做到说走就走。

三年以上的车就没准了,轮胎也该换了,轮胎胎纹肯定不适合去西藏,跑这么长远的路程,必须更换四条全新的轮胎吧,电瓶的使用寿命也在三年左右,三年以上都要更换全新的电瓶,你别认为还能打火,就说明电瓶没问题,储电量一定是不足的。

还有就是该大保养了,很多车友不去四s店保养,也不知道车辆需要大保养,刹车片,刹车油,汽油滤芯,变速箱油,高压线,高压包,火花塞,以及车辆的各种性能问题,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

其次,现在以上的车,很多车友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车有没有毛病,前段时间有一个车友,发给我一个图片,他是从手机app检测到车辆的问题,问我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吗,我一看,肯定是需要处理。

但是这些小问题,不影响正常车辆的使用,就相当于人得了慢性病一样,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如果从开始把这些问题,修复到襁褓里面,后续的大问题就不会再有了,可是哪位车友知道车辆小问题?

所以车辆每两年到三年,进行一次大保养大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采取西医的做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所以三年以上的车辆必须进行大保养。

好了,我就不多说了,关于去西藏,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每位驴友能够去西藏玩的开心。




推荐3年以内的新车才去西藏自驾游这类人无非以下两种。

第一,因为某些车商想卖车,所以把人当傻子忽悠。如果你信这话除非自己是个傻子。

第二,某些不懂车也没去过西藏,又自以为很懂车也懂西藏的人,为了显摆自己很懂就瞎咧咧。

除此之外还有啥样的人,出于啥样的动机说这种无知的话就不知了。

为啥我能说出上面的结论,因为我从2003年到2020年期间的几次自驾进藏,开的车都是超过四年。其中我和几个朋友2009年自驾进藏,开的还是十多年车龄的丰田陆巡LC80。







我在2017年9月自驾进藏,开的是一台7年车龄的大众途观。从广州出发到成都,再进川藏南线进藏,去珠峰进阿里。再走新藏公路到新疆。







还有在2014年,开的是一台四年的丰田酷路泽,那时的小北线还是便道,没有铺装路面。







我第一次自驾去西藏,几个小伙伴一起开的是三台轿车,车龄多少年就不记得了。那时的车和今天的车,以及那时的路和今天路,差别分别有多大,有脑子的就都自己去想吧。因为自驾去西藏,首先要有脑子计划。







至于我其他几次开的啥车,就不一一列举了。即便是最近的这次开的传祺G8,也是三年以上的车。








我想告诉你,我自驾15年车龄的捷达王,滇藏,川藏,新藏跑下来,什么问题都没有,车象人样,你平时关心爱护它,关键时候它就不掉链子,不在车龄几年的,况且私家平常使用频率低,消耗磨损小,6万公里换轮胎,其他按说明书要求正常保养即可。




我五年的霸道去了一趟没问题,就是走之前换的刹车片,和年限没有绝对关系

!




在西藏大把5年以上,甚至10年的丰田、三菱车跑旅游,闯无人区的更是半数以上是老款丰田LC80




二十年的国产车去西藏照去不误




1一3年新车进藏?没道理。不就是趟长途嘛?3年以上车就不能跑长途?那买车还有什么意义。只要车没毛病,老爷车也能行。我是要买新车了,开着我的6年车跑了一趟西藏,顺便进墨脱至珠峰大本营。人们怕去西藏,就是被进过西藏的人故弄玄虚,以显示自己“能干”的说教唬住了。说实在的,就是一趟长途。只要做好功课,避免高反,坚持做息,小心驾驶即可。




这个有点老黄历了。因为在前五、六年西藏境内路况比较差,而去西藏的路况也不是很好 ,加上西藏地广人稀,一旦车出了问题,不好救援,即使救援也会产生很高成本。所以江湖上就有了这样的传言。

但是,时过境迁,西藏的道路建设在这些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状况的到了极大改善。

叫拿非常经典的自驾线路阿里大环线来说吧,在四年前,南线从拉萨到阿里,1500多公里,大部分是柏油路了,但是还是有二百公里土路。而北线从阿里到那曲或者当雄,差不多也要1500公里左右,只有狮泉河到革吉县的一百多公里是柏油路,其余全部是土路。

而今天的阿里大环线,以后全部实现了柏油路通车。

这两年,在西藏山南地区,也开始了大规模道路改造建设,相信在一两年之内,山南地区的道路也是面目一新。

所以,过去那个所谓去西藏最好要开三年内新车的江湖传言,已经是老黄历了。

现在,只要是车况比较好一些,注意保养的车辆,不管是普通家庭小轿车,还是普通SUV都可以去西藏,可以在西藏常规旅游路线尽情游览。

图一:四年前大北线;

图二;现在的大北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西藏   备胎   新车   丰田   刹车片   阿里   电瓶   路况   路段   国道   轮胎   发动机   车辆   道路   线路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