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三角铁路交通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长三角,

全称为长江三角洲,

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

也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它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两省!

安徽省要想借力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关键是要进入该经济圈内,沪苏湖铁路就是渠道!

结合商合杭铁路,使安徽省合肥市与上海的距离由原来的486公里缩短至350公里,运行时间也会缩短至两小时,真正融入长三角经济区!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欢迎关注!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长三角腹地,安徽因地缘因素成为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交通大通道的优势凸显,特别是在高铁时代,安徽几任领导层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在高铁规划、建设方面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曾经在普铁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与武汉、南京长江公铁大桥一同立项的芜湖长江公铁大桥的下马,致使安徽铁路运输主通道的作用被大大弱化。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间,以单轨、断头路为主要特征的安徽铁路成为安徽发展的短板和心头之痛,安徽因铁路交通的弱势,导致在全国大工业、大项目的布局中被彻底边缘化。 痛定思痛的安徽,在高铁时代终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曾经的铁路“盲肠”、省会合肥一跃成为时钟型的高铁新贵:合福、合蚌、商合杭、合郑、合宁、合武、合安九、合宿新及合巢马、合池温、合襄等高铁线路的开建及规划,黄山、阜阳、蚌埠、芜湖、安庆等区域铁路中心的加紧建设,使安徽不仅仅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高铁大通道,在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版图中,也成为重要枢纽。 在国家层面的骨架干线联通的同时,安徽省内及通往长三角的城际交通也在加紧枧划实施,未来,与长三角兄弟省市铁路网络、高速公路、水运航线乃至航空运输网络的融合发展,必将带来产业的融合大发展。安徽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




其实安徽各阶层的眼光不一样,光是想着往上海靠,没有从长计议的打算,可以抓住自身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优势建设沿淮铁路大动脉,使蚌埠、淮南、淮北等地乘淮河入海航道的东风,建设直通未来中日韩自贸区的核心江苏沿海,发挥带动安徽腹地,使淮河航道和沿淮铁路成为安徽经济发展后劲的引擎。滨海港临港产业的宝武集团的燃料可以直接通过淮河航运从安徽河南直通现场,中海油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将天然气管道直接顺着淮河入海通道将天然气送至蚌埠、淮南、滁州等地。安徽中北部、河南南部地区和江苏省中北部地区利用好淮河航道,后发优势明显,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值得深思

[玫瑰]








安徽融入长三角,当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但安徽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安徽人自身,为什么一些企业家宁可花大钱在沿海地区办企业,也不去倒贴钱的内陆省份?原因在于沿海地区的人包容不排外,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政府效率,在创造经商环境方面要比内陆省份强很多。看看一些徽商在家乡宁做慈善不做大的投资就可以说明一切。加强安徽的教育投入,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这是王道。君不见安徽拥有中国超级山水人文景观,只要上下干群拿出黄山迎客松、古徽州儒商的一半精神,定能创造新的辉煌,造福安徽人民。






十年前安徽!上海3一4千,老家1500(保安650),无法活!后来和同学学个手艺勉强过来了,现在老家(无为县城)工资也就3一4千(保安2000),家里物价高,情份重!也就将就过!




安徽的铁路优势,从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及全国的铁路干线网架,在全国来说是比较突出的,未来安徽的铁路有是有3大支点:阜阳最重要,合肥为中心,芜湖为进入长三角的一个节点!




安徽融入长三角,首先应该全面融入江苏。直接融入上海,难道飞越江苏吗,不现实的。




缺少一条东西向的中轴交通廊道沪湖宣铜汉渝。




安徽在全国的中心位置,交通想不发达都难




望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杭临绩高铁,加快杭武高铁杭临绩段工作进度,让杭临绩高铁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建成通车,让杭州第十区早日结束没有火车铁路的历史,实现区区有铁路火车通达。让武汉 黄山 港澳等地到杭州的距离大大缩短。建成后将对全国铁路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战略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安徽   淮河   阜阳   淮南   蚌埠   芜湖   铁路   交通   黄山   安徽省   长江   经济区   航道   江苏   发展前景   省长   上海   未来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