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退休金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这个问题出的很有普遍意义,因为每个人的退休金和养老金就是差距很大的。

简单说退休金就是2014年10月之前退休人员领取是退休金,也就是说的所谓老人老办法,退休金数额多少主要就是按照职务,级别,职称来规定的。

2014年10月后退休人员领取的是养老金,养老金的数额多少不是按照职务级别职称了,只是满足交费年限后,就是按照你依法缴纳养老基金数额余额来规定养老金的多少,如同你在银行存款五年,满足了五年的条件,按照你存款数额领取存款的道理一样。




谢邀!更感谢头条君的提问!

造成退休金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我个人认为,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在养老金的核发计算公式里面,还是有所体现的。

为什么?下面,我就来说说这个为什么?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现今的,退休金核发计算公式。如下: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从以上的退休金的计算公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大概的原因了。那么,下面我们再来具体的解读一下,就更加清晰了。

1、基础养老金。

在退休金的核算中,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有下面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1)、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

2)、交费档次(交费基数)。

3)、交费年限(交费工龄)。

这三个条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上年度本地区的社平工资。因为,同样是40年工龄,有的地区只有3000元左右的退休金。而有的地区,却能拿到5000元甚至更高。

这就是因为,退休地不同,社平工资的高低不同。所造成的原因(当然,社平工资高的地区,交费基数,也相对的要高。比如,同是交60%的档,那么,社评工资高的地区,所交的金额,要高于社平工资低的,地区60%所交的金额。这是因为社平工资所决定的)。

所以说,社平工资越高的地区,退休金的待遇就越高。其次就是,交费基数的高低(多交多得)。和交费年限的长短(长交多得)。

2、个人帐户养老金。

退休时,你的个人帐户累计储蓄总额÷你的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60岁÷139个月。

55岁÷174月。

50岁÷195月。

(具体有相关的对应表可以查到,这里就不一一例出了)。

3、过渡性养老金(视同交费年限)。大多地区,是跟社平工资挂钩的。

这部分人,是社保政策改革之前(92年10月前)参加工作的。及上山下乡,参军当兵等。对于过渡期的具体核算系数的多少?各地区都不一样,由各地测算后确定。基本上是从1%~1.4%之间来核算计发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退休金的,最终核算计发几个重要的,基本条件中,社会平均工资,对退休金的高低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重中之重。

总结:造成这种,退休金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快有慢,有高有低。发展好的地区,自然,它的社评工资就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办理退休,因它的社平工资高。自然,他的退休金待遇也就高(如:现今的北京、上海等地区)。

所以,我个人认为,以上的这些原因,就是造成退休金差距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解答。

不妥之处恳请见谅!

欢迎友友们批评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造成退休金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其实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因为退休金的差距分为很多方面,我们就举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最常见的退休金差距出现在,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当中。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往往初始养老金,大概是在两到三千块钱左右是比较常见的。

但如果说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初始养老金的待遇,通常都能够达到4000块钱以上,甚至五六千块钱左右。那么很显然二者之间是有一个明显的差距,他们的差距其实在2014年之前是由于双轨制所造成的,2014年10月份以后,虽然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交纳了机关养老保险,但是本质上没有改变养老金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为基数来建立社保的缴费基数,同时他们又建立了职业年金,所以说没有影响到他们养老金的待遇。

而反观企业单位这边有很多企业主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往往都会选择一个最低标准来给员工交纳社保,所以就导致自己将来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比较偏低的,所以这是造成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就算是企业单位退休,那么也会分为养老金待遇高低的差距,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参保条件所导致的,有些人累计缴费年限比较长,养老金待遇自然会比较高,有些人累计缴费年限比较短,那么养老金的待遇自然就会比较低了,这就是主要原因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造成退休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哪些?我认为,造成退休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包括客观原因,应该是主客观因素叠加共振,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谓主观因素,也就是排它性的个人因素,即职工个人可以有所做为,能夠身体力行,主动发力的因素。比如,个人缴费基数的高低,以及缴费年限的长短,这是影响并导致退休养老金差距的主导因素之一,也是参保人员可以而且能夠一展身手的地方。比如,单位职工可以通过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以求得自身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缴费年限的延长。灵活就业人员情况特殊,就业困难,收入不很稳定。因此,克服困难,未雨绸缪,争取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就显得尤为关健与重要。

从客观原因上聚焦,从体制机制入手,也是影响并导致退休养老金差距的重要因素。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供养买单,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工资收入,经过调整改造替代率水平大幅提升的退休中人过渡办法,职业年金的强制实施落地等。可以说,所在单位的性质与地位,影响并决定着退休待遇的政策取向与领取水平,这是客观事实存在,也是造成并导致退休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造成退休金差距的主要原因,从明面上看,主要是缴费年限,缴费金额,工令的长短,职务职称的层次等!

除了以上硬件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的隐性因素在内。这就是你的运气了。

要说这退休金的差距,还真是沒法说。工令长的也不一定就比工令短的多拿。这个既沒有横向可比的参照物,也沒有纵向可比的标杆。

各人有各人的不同情况,赶上了时机,会赢得红利。错过了时机,那就只能认命。当然,能占到便宜,占到好处的,那是命里的财喜,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机会。

养老金的差距,不是一件容易说透的事。也不必说透。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退休人员领取的退休金(准确的说是养老金)不一定都一样多,可能存在差距是正常的。因为确定退休金(养老金)多少的因素很多,除了参加工作时间、办理退休时间,工龄、岗位、职级、工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额不同领取的退休金(养老金)也一定不一样啊。如果是企业退休人员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比,即使上述工龄、职级等相同情况下,也存在着差距……当然,随着国家养老制度改革的深入,这种差距在逐渐变小,最终……

但退休人员中存在着的:有的退休金(养老金)多、有的退休金少等差别将永远存在下去,也完全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这才是真正的公开公正公平正义!




国家政策还需调整,向低收入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退休金   差距   工龄   养老金   基数   块钱   数额   年限   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   工资   因素   原因   单位   地区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